浅谈黄炎培职教思想对物理课程建设的影响

2017-07-04 08:46温亚芹张秀丽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7年14期
关键词:黄炎培课程建设职教

温亚芹 张秀丽

【摘 要】 黄炎培作为中国职教史上最重要的代表之一。在长期职教实践中,他就职教目的、办学方针、教学原则及职业道德等方面都提出了自己独到的看法,形成了完整的职教理论体系,其职教思想对当代高校的教育教学中仍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将针对黄炎培职教思想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物理课程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以提升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 黄炎培;职教;物理;课程建设

【Abstract】 Huang Yanpei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representatives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the long-term practic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eaching objective, he worked for the school policy, teaching principles and occupation moral aspects have put forward their own views, and formed a complete theoretical system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deas on contemporary universities still has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 teach the job.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problems related to the construction of Huang Yanpei's vocational education thought in the application of undergraduate physics curriculum,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College physics.

【Key Words】 Huang Yanpei Vocational Education Course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 G64.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7)14-00-02

一、黄炎培职教思想

(一)黄炎培其人

黄炎培(1878—1965),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出生在国家内忧外患交相煎迫、人民生活极为痛苦的时代。受民族灾难刺激和时代思潮的感召,从青年时代起,他立志教育救国,决心通过文化知识的普及唤醒民众觉悟,为国家培养人才。1917年,黄炎培在上海成立了以研究和推广职业教育为职志的教育机构—中华职业教育社,并于次年创办中华职业学校作为实验。此后几十年间,他坚持提倡、实验和推广职业教育,并直接促成了二十年代学制改革中职业教育的最终确立,从而成为近代职业教育的创始人和奠基者。[1]

(二)黄炎培大职教思想的提出及其内涵

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洲实际是帝国主义争夺非洲的和对全球的瓜分。大战期间,帝国主义放松了中国,民族资本得以发展,职教虽艰辛但也可发展,大战后帝国资本加紧挤压,中国民族资本经济日坚,职教日难,总结经验教训,提出大职业教育主义。黄炎培在几十年探索实践中,积累了一套行之有效、大致符合旧中国国情的职业教育办学方法与经验,构建了一个颇具特色的职教理论体系,黄炎培指出:积极说来,办职业学校的,须同时和一切教育界、职业界的沟通和联系;提倡职业教育的须同时分一部分精神,参加全社会的运动。“对外还须有最高的热诚,参与一切,有最大的度量,容纳一切。”这样的职业教育称它为什么呢?大胆的称它为“大职业教育主义”。其大职业教育的内涵:1、职教与社会发展;2、职教与人的发展-须下决心,为大多数平民谋幸福;3、职教的目的与目标:谋个性之发展,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社会和国家之增进生产力之准备。终极目的: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4、职教方针:社会化、平民化、科学化。[2]

二、对物理课程建设的启示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应用型本科教育两个最为核心和关键的问题。《大学物理》课程建设与这两个问题密切相关。我们要将黄炎培职教思想最为指导物理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不断提高课程教学的质量。

(一)我国高校物理课程的现状

从20世纪90年代现行的教育来看,应用型本科学校在全国的发展规模在逐年扩大,办学水平、教学水平在逐年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实施大众化高等教育的主体,但应用型本科学校的发展还很不均衡。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如果继承和延续综合性重點大学的传统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我们的生源和师资力量等条件都无法与之相比,培养出的学生也必定在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大学物理课程作为工科类专业本科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如果还是延用普通高校的教学大纲、教材,过分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就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定位和意义严重背离。二十世纪初,黄炎培先生面对当时中国社会大量青年失学失业,无法维持基本生计的现象,通过多年来对教育理论的潜心研究和对国内外各类教育的实地考察,提出以解决大多数贫民“生计”问题为基点的职业教育思想。[3]

(二)课程建设的目标

在职业教育发展的过程中,黄炎培提出“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的教学原则;科学性、适应性的专业和课程设置;人性化的教育制度;关注社会需要和人类个性发展为宗旨的职业指导体系等一整套系统的职业教育思想。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特色集中体现在以“社会性”、“社会化”的职业教育思想的本质特征,教育思想和实践活动上遵循“自尊自立、择善而存”的原则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等方面。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对教学原则和方法、课程建设与设置等方面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黄炎培曾总结清末以来办职业学堂之经验,他说:过去“所谓实业教育,非教以农工商也,乃教其读农工商之书耳”。其弊端在于学校课程设置重理论而轻实习,学生富于欲望而贫于能力。他认为,“职业教育的目的乃养成实际的、有效的生产能力。欲达此种境地,需要手脑并用。”他反复强调,“单靠读书,欲求得实用的知识和技能......是万万学不成的”[7]。他提出“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理论与实践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作为职教最基本的教学原则,并在实践中力图通过各种制度保证其贯彻实施。

中国加入WTO意味教育亦需按市场规律运作。职教不应由政府包办,而应由政府引导企业发挥主导作用。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和人才的“消费者”,有责任和义务为技能人才的培养发挥作用。这并非说要企业主办职教,而是企业应在信息提供、师资队伍、实训设备等方面为职业院校提供支持。随着市场需求变化和产品结构调整,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亦在变化,而人才培养具有一定周期性,职业院校如不及时根据市场需求调整课程结构,必将导致人才结构性失业,造成教育资源浪费。因此,加强对应用型本科物理课程建设工作势在必行。物理课程建设“需实地根据业务上的需要”。职业教育与义务教育不同,它须因地制宜,在不同地区实施有差别的教育,“假如某省、某市、某县、某乡行政当局,以为吾们已经设有农科、工科了,必得再设一商科,才算完全,便是大错。职业学校设哪一科,乃至一科中办哪一种,完全须根据那时候当地的状况”。[4]职教不合理规划,一味贪大求全,只会造成产品与现实需要的背离和教育资源的浪费,其本身的生存能力会大打折扣。如同“都市中办农科,固然是笑话,就是机械工业没有发达的地方设机械科,一班一班的培养出来,哪里去找出路呢?”我们意识到,应用型学院的物理课要培养的是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物理课程建设目的就是鼓励和引导教师积极开展对应用技术教育的教学方法、课程内容和教材等方面的研究,摆脱陈旧教学模式的影响和束缚,使之更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社会需求,逐步提高教学质量。

三、结论

课程建设应围绕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工程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方面的人才目标,优化物理学科课程内容,淡化理论要求,突出知识的应用性、实践性,找出大学物理与各专业课程知识的结合点,重视建立物理理论与新现代工程技术的有效联系,同时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研究性教学模式,更新教学方法,实现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需要为目标。黄炎培职教思想一直影响着职业教育的发展。诚如斯,在那动乱年代里,现实不可能赋予其职教思想完全实现的条件,但它却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经验。

参考文献:

1、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第五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2、顾德库校长“继承弘扬黄炎培职教思想在转型发展中践行办学理念”的报告,2015年.

3、田正平,李笑賢.黄炎培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4、袁吉林,胡耀华.当代职业教育大趋势[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1999年版.

猜你喜欢
黄炎培课程建设职教
中英越洋握手 职教领跑未来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
浅析黄炎培对职业教育过程的思辨
1949年以来黄炎培研究综述
职教要做好迎接“慕课”挑战的准备
职教中心“被托管”带给我们的启示
“三本”转为职教需慎重
第四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颁奖大会在京隆重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