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促发展书香润校园

2017-07-04 17:24华琛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7年14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科学科技

华琛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7)14-00-02

连城县姑田中心小学前身为院庄小学,创办于民国12年(1923年),它是清末秀才江佐霖发起,地方士绅捐资创立的完全小学。民国26年,院庄小学得到爱国华侨胡文虎捐款大洋300银元,扩建了校舍。民国27年,改为姑田中心小学。目前有12个教学班,学生500多人,学校以“学做真人,健康发展”为特色,以师生为主体,以环境为依托,在象棋培育、科技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努力尝试,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办出特色,创造品牌。

一、开展象棋教育,营造特色文化

象棋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它对启迪人的智慧,发展人的思维起到不小的作用。棋艺与棋德是相依存的,学棋修身,下棋养德,开展中国象棋活动有利于学生的品格培养。

1.环境布置,营造浓郁的象棋文化氛围。学校在学校围墙的最醒目处开辟“象棋走廊”,设置“每周一局”、“象棋名人介绍”、“象棋谚语”等栏目,各班利用黑板报每期介绍一些象棋知识;学校还成立了姑田镇青少年中国象棋学会,利用象棋教室和自制的大棋盘,吸引学生参与象棋活动,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学到象棋文化的内涵。

2.以学生为本,设置象棋兴趣课程。根据学生的特点,我校设置了“普及型”和“提高型”两种课程。适当地安排了象棋普及教学的课时,使象棋教育成为了一门校本课程。

3.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除了专门的象棋课学习之外,我校还要求学生每人都要有一副象棋,鼓励学生课间课外也下下棋。通过开设象棋兴趣小组活动,让兴趣较浓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集体的象棋活动。

4.渗透德育功能以提升学生的人品。在象棋教学中,不但教学生学棋艺,而且教学生去领悟中国象棋丰富的文化内涵,让学生在学棋和下棋的过程中感悟人生的道理,培养良好的品格。

通过深入挖掘中国象棋这一传统文化,经过几年的尝试,我校已取得了初步的办学特色与成果。学生不论是在心理品质形成与行为习惯养成方面,还是在象棋课、学业成绩方面都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其中我校学生在县小学生象棋比赛中,获团体第三名,学校被评为县象棋培育先进单位。

二、科技从小做起,创新伴我成长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实现科教兴国,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必须“从娃娃抓起”。因此,加强科技创新教育,培养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发展与振兴民族、增强综合国力的需要,是学校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

1.立足课堂,加强校本研究。《科学》课堂教学是引领学生参与探究过程的途径之一。我们在课堂上大力加强实验教学,使学生在实验观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掌握一定的猜想能力、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我校以“扬起科学的风帆,遨游科技的海洋”为口号,开展切实可行的各种科普活动研究,让学生感受科普知识的魄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

2.方法引导,辐射各科教学。各科教学中,都有渗透科技意识的教育内容。因此,我们紧紧抓住其中的有力因素,对学生进行爱科学,学科学的教育。科学课是一门认识性、趣味性很强的学科,是学生进行科技小制作、小发明的最好的素材。为此,首先我们抓住科学课这一开展科技教育的龙头学科,对学生进行科技启蒙教育,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眼观察、动口表达,从而得出结论。这样,学生牢固的掌握了所学知识,训练了操作技巧,也激发了学生的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培养了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其次,我们强化了学科间的横向联系,拓宽课堂教学中科技启蒙教育领域。我们要求所有学科都要根据教材特点,积极挖掘内容,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科技教育。如:语文课本中的《蝙蝠与雷达》、《赵州桥》、《爱迪生救妈妈》等课文,数学教材中“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圆的认识”等内容,品德与生活(社会)、美术学科的一些内容。通过对“主渠道”作用的强化,较好的完成了科技教育的渗透与普及。

3.建立奖励机制,科技教育硕果累累。为了鼓励获得科技小发明成果的学生,调动他们参与教育的积极性,我校定期召开科技教育交流汇报会,奖励在科技教育中有进步的学生,学期末还要对在各级科技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取得成绩的教师、学生进行表彰,这样大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科技教育的积极性,科技教育硕果累累。

2007年4月,科技实践活动《走出校园,亲近科学》获省级三等奖。

2008年11月,学生创新作品《挖掘潜能、科学使用》获县级一等奖。

2008年11月,蒋国华同学的科技创新作品《多功能鱼缸》获市级二等奖。

2009年4月,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活动中《科学治污、节能减排、环保创收》获省级一等奖,全国三等奖。

2009年12月,科技实践活动《节约用电、从我做起》获市级二等奖。

2010年3月,科技实践活动《节约纸张、保护环境》获省级三等奖。

2010年8月,首届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科学DV作品:陈荣斌、罗杰同学的《纸从哪里来》获全国二等奖。

2010年12月,赖建泽同学的科技作品《校园环保垃圾筒》获市级三等奖。

2011年9月,科學《DV姑田自来水现状调查》获全国三等奖。

2011年11月,华钰玲、巫大中、华鑫同学在第四届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作品《黑板擦系列》获二等奖。

2012年11月,黄志敏、黄涛、余芳在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中,科学DV作品《遇热先缩的水》,获全国二等奖。

2013年10月,蒋桢、杨媛、沈艳同学在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中,科学DV作品《学校樟树怎么了》获全国三等奖。

2014年11月,在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中,周耀文、周霖、华瑞钦同学科学微电影《神奇反冲小车》获全国二等奖。

2015年12月,童华金同学在龙岩市第八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创意作品《热胀冷缩放大器》获市级一等奖。

2015年12月,科学探究纪录片《乌鸦真的喝到水了吗》获全国二等奖。

2016年12月,科学探究纪录片《一飞冲天》、《会迅速膨胀的方便面》和《当气球遇上柠檬》获全国三等奖。

三、落实心理教育,培养健康人格

心理健康教育是时代教育的需要,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我校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制定工作计划,落实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各项工作指标,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新的形势政策和新的教育理念,提高对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全体教师的责任心和紧迫感。

1.创设和谐的教育环境。学校教学楼以崭新、整洁、明亮、美丽为主题,学校周围种了多种名花异草、茂林修竹,给学生一种清爽宜人的感觉,唤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陶冶学生的情操。学校建有文化长廊,布置了名人名句,古诗;在走廊展出学生的绘画作品,让学生置身于艺术的世界中;学校开展争创“绿色班级”、“书香班级”等活动。学生信任学校,喜欢学校,学校成为了学生成长和使他们感到快乐的地方。

2.心理健康教育与各科教学相结合。发掘教学内容和过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如利用教材中的故事、人物对学生进行正确对待挫折、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引导、熏陶;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智力品质。

3.开设“阳光屋”栏目。大队部专门设立了一个“阳光屋”信箱,鼓励学生向“阳光屋”倾诉烦恼及解决不了的心事,由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定期对学生的信件进行解答。

4.心理手抄报赛定期举行。我校每学期开展一次心理健康教育手抄报赛,主要是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加强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深化认识心理健康重要性的意识,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促进个人健康心理的形成和同学之间合作精神的发展,提高彼此协作能力。

5.建立学校与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渠道。通过家长学校、家访、接待家长等方式引导和帮助家长树立正确教育观。使家长以良好的行为,正确的方式影响和教育子女。我校坚持在起始年级开办家长学校,开设专题讲座、发放学习材料,对家长进行培训。我校還进一步完善家长来访接待工作,要求班主任、科任教师与家长平等相处、热情接待,共同配合做好学生思想转化和心理疏导工作。

6.利用课堂教学,扎扎实实推进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是师生沟通的一个重要场所。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我校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主渠道。在课堂上,教师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因素,通过巧妙的设计,使师生之间达到共鸣和合声,实实在在推进心理健康教育。我们要求各位教师在上课时,能巧妙地渗透心理教育,努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积极进取的人生目标。

特色学校的建设是一个任重道远的过程,今后,我们将通过学校特色建设,打造一支专业知识过硬、富有创新精神的特色教师队伍,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形成鲜明的办学风格,提升学校品位,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科学科技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