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高年级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

2017-07-04 17:30陆红琴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7年14期
关键词:作业设计个性化小学数学

陆红琴

【摘 要】 小学数学教学是小学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数学教师往往通过数学作业的形式巩固课堂的数学教学内容,使学生充分掌握课堂知识内容。教师通过数学作业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演算能力、逻辑能力等方面,但是每一位学生的实际学习基础是不同的,只有寻找到适合学生的课后作业才能够真正促进学生的能力培养,所以个性化作业就完全能够满足需求,促使学生对于数学产生兴趣,并且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关键词】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个性化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7)14-00-01

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推广,学生减负成了目前的改革方向,但是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教学课程却未见减少,教师和家长在希望学生获得一个美好童年生活的时候也希望学生的能够用功学习,所以致使课后作业占去了学生大块时间而没有办法做其他喜欢的事情。传统的课后作业形式单一、呆板,没有办法促进学生的思考,也没有积极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学生之间往往会相互抄袭,对待作业的态度不认真,不能够用心的思考数学教学内容中的知识。全新个性化作业可以有效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寻找全新的作业形式,教师通过个性化设计,使学生只能通过独立思考完成作业习题,增加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对于数学产生学习兴趣,有效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1]。

一、个性化作业的特点

学生在小学阶段年纪偏小,学习能力强,所以可塑性可非常强,为了促进学生的良好习惯养成,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性进行针对性的培养教学,在数学课后作业的设计上也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趣味感受

教师应该积极促进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并且可以通过实际案例或者图形等多方面结合,并且通过实际事物、艺术作品、动画视频等形式进行作业形式的改革,结合课堂上的教学内容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2]。

(二)生活体验

数学教学的体验性能够增加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认识,促进学生能够通过数学思维解决问题,使学生能够更好的了解数学知识的重要性。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统计自己家中的用水量,并且制作成详细的分析图表,使学生能够将自己的生活和数学有效结合在一起,促进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

(三)探索实践

数学课后作业可以通过练习的方式促进学生探索能力的开发,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比如在学习面积计算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火柴棍组成不同图形让学生进行计算联系,并且使学生了解到影响面积大小的重要因素都有哪些,促进学生的思考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综合运用

教师可以通过课后作业将数学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不在单一学习某一块内容,促进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掌握和应用,促进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测量学校操场的面积寻找出不同的方法,并且能够将自己的测量方式和结果进行不停地分析和计算,有效促进学生的数学能力提高[3]。

二、学生独立设计课后习题

在教学过程中,人们普遍认为课后的作业都是教师自己进行设计的,学生没有通过思维,只是单纯依据教师的引导进行完成,所以教师是教学课堂的主体,设计课后作业是教师分内的工作。其实数学课后作业不单方面是教师的主动安排,这样的结果会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没有自我思考的能力,对于教师的依赖性过大,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发展[4]。教师应该给予学生自己的学习空间,使学生能够自我发挥,从而使学生能够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我设置数学作业,让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结合课堂的教学内容进行学习,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并且在学生自我设计课后作业的过程中有效促进学生数学知识点巩固,增强学生的数学思维形成,有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在设计环节中学生会出现设计的题目错误时候,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的新奇思想,但是也要加以改正和引导,使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如果学生提出了建设性的作业内容时,教师应该积极表扬,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要分享给其他学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自信心[5]。因为所有学生的个性、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不一样,所以设置的课后作业形式和类型是不同的,所以教师可以通过课后习题掌握学生的学习出和情况,并通过耐心引导促进学生数学知识掌握程度逐步提高。在学生设计课后教学习题过程中,学生会为自己设定学习空间目标,并且通过课后作业的设计有效促进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有效促进了师生情感生化,有效促进了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质量的逐步提高。

三、留给学生充裕的自我学习时间

在设计课后作业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通过丰富的信息资源作为基础,不断促进学生的学习内容丰富多彩,并且通过教材、练习题、最新的教学信息进行有效结合,结合学生的个性和特点进行趣味设计,使学生能沟通过趣味课后作业对数学产生学习兴趣,并且重视教学题目的基础难度,在课后作业设计的过程中要有效结合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通过习题逐步掌握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数学知识点的理解能力,增强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对于数学的探索欲望。教师在设计课后作用的过程中应该重点考虑作业的难度、做题的数量和时间,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自我学习时间,课后作业也不应该占用学生太多的时间,教师应该对于学生的趣味作业进行高效率审核,并且积极表扬完成优秀的学生,不断刺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鼓励其他学生对于数学课后作业的重视,教师应该积极肯定学生的参与程度,降低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抵触感,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数学知识,并且能夠有效通过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四、结束语

小学阶段的数学作业通过教材内容进行延伸,并且结合学社工的学习特点,有效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改变小学数学作业的形式,有效促进了数学作业的趣味性、参与性、探索性等多方面能力的综合发展,并且有效促进学生自我优势的发挥,增强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点的理解能力,促进了学生效率逐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张艳光.小学高年级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J].高考,2014(10):10-10.

[2]刘江河.小学高年级数学作业个性化设计研究[J].考试周刊,2014(81):83-83.

[3]相夫友.小学高年级数学个性化课外作业的设计[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5(23):51-52.

[4]王宁.小学高年级数学作业个性化设计[J].学园,2013(36):132-132.

[5]何明娟.小学高年级数学作业个性化设计研究[J].科教文汇,2016(22):101-102.

猜你喜欢
作业设计个性化小学数学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