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意外伤害事故的防范与处理探究

2017-07-04 17:40唐继红周安和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7年14期
关键词:学校体育防范处理

唐继红 周安和

【摘 要】 学校体育中的意外伤害事故很多,造成的原因也是很多样。但无论哪种原因,都事出有因。因此我们要防患于未然,绷紧安全“弦”,给学生营造一片健康成长的蓝天。

【关键词】 学校体育;意外伤害事故;防范;处理

【中图分类号】 G63.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7)14-00-01

体育,是以身体运动锻炼为主的实践活动,由于其特殊性,存在着很大意外风险,容易给锻炼者造成意外伤害事故。但由于这项活动,是强身健体的个体生存需要,又不得不进行的运动。因此,作为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的体育教学,就必须开展这门学科。即使有风险,我们也不能因噎废食而不进行体育教学。就只有加强防患,提高意外伤害事故的防范与处理意识,增强防范与处理对策,以此来规避体育伤害事故的发生。

一、学校体育意外伤害事故的类型

学校体育意外伤害事故发生概率较高,明显高于其他伤害事故,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体育教育教学活动中发生的伤害事故,如肌肉拉伤、脱臼等;二是大课间活动,学生在校园内进行身体活动时受伤的事故,如学生相互碰撞等;三是由于学校管理不善,设备出现故障带来的学生身体伤害事故,单杠、高低杠出了质量问题,导致学生受伤;四是由于教师的教学或管理不当,出现的教育行为对学生身体造成的伤害事故。

二、学校体育意外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

虽然称之意外伤害事故,但任何事出必有因,在众多偶然性中存在必然性。安全事故也同样如此。对于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一)思想松懈,没有绷紧安全“弦”。体育教学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于学校体育管理人员、有关的教学人员,以及学生自身对这类问题的重视不够,从而出现思想上的麻痹和疏忽,造成对教学中的一些关键环节的忽视,从而诱发事故发生。从大量的实例来看,很多体育教学伤害事故都与思想观念上的麻痹松弛有关,没有绷紧安全这根“弦”。

(二)制度规定不完善。目前我国针对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所制定的法律规范尚不够完善,现实的针对性还不够强。从目前体育教学中可以作为规范的法律法规来看。我们可以引以为据的仅有《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处理办法》。其他相关法律规定,如《教育法》、《体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宪法》等,虽然有部分条款与我们所关注的问题有关,但毕竟缺乏直接的现实针对性。这就造成了一旦发生体育教学伤害事故,很难找到强有力的法律依据。这种状况,不仅对学校体育教学不利,而且也对事故中受伤害者不利。此外,在学校体育事故的管理体制方面,仍然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不完善之处,还跟不上时代的要求。这在客观上为防范和处理伤害事故造成了障碍。

(三)体育设施不能跟上。随着学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参加体育课内外活动和锻炼的学生人数越来越多。虽然国家对此非常重视,投入了不少,特别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学校体育建设提高了一个台阶。但总的来说,不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学生学习需求,学校设施设备、场地、器械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体育教学经费投入的不足,导致了学校体育场地面积不足、设施缺乏,器械陈旧,难以满足教学的需求。在客观上,这形成了诱发事故的潜在因素。

三、学校体育意外伤害事故的防范举措

对于体育意外傷害事故,防患于未然是根本。在此前提下,我们还应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彻底式清查、排除,做到有正确性、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和方法。

(一)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对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防范意识。要加大对伤害事故进行防范的教育力度,提高全体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实践证明、学校教育管理人员甚至家长对在校学生人身安全问题的关注是不够的,对学生伤害事故的安全防范教育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较弱,安全知识匮乏。这是学校体育伤害事故不断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应完善学校的安全教育工作,将伤害事故防范教育列入日常教育计划。尤其是处于教学第一线的体育教师,应当加大安全教育的力度,将安全防范教育列入体育教学计划,使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应通过家校合一,共教共促的方式,加强对学生伤害事故防范教育。应加强对其他社会公众的学生伤害事故防范教育,努力提高全体社会公众的防范意识,形成对学生伤害事故防范工作齐抓共管的局面。

(二)加强法制管理建设,完善处理措施。完善学校体育伤害事故防范与处理的法规和管理制度体系。目前,这方面的工作重点应当放在对学校体育伤害事故防范与处理办法的研究和探讨上,在现有的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制定出对学校和体育教师的权利及义务的范围,对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责任认定和责任追究、伤害事故法律救济等做出明确的、具体的界定,确保学校体育伤害事故能够得到有效的防范,以及在出现事故之后的处理程序有法规可以遵循;其次,在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预防与管理的制度建设方面,应当着力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构建高效实用的管理运行机制。例如,当前国外已被普遍采用的风险管理体制,就是一种可行的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管理模式。

(三)建立体育健康档案。建立学生体育健康档案,其目的就是帮助我们掌握学生是否有某些不适宜剧烈运动的疾病,以便在安排有关活动时加以控制,并要求家长定期为学生做检查,以保证学生在校期间的安全。特别是女生,要注重经期的体育安全。而建立体育健康档案,就可以有效地进行体育教学设计和活动安排,增强教学针对性。

(四)加强体育设施建设。加大体育建设投入,不断完善学校体育教学的场馆改造与扩建,更新体育器材和设施,确保提高器材使用的安全系数,为体育教学和学生课余体育活动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预防体育伤害事故的发生。

总之,体育安全是学校安全的重要大事,作为体育教师,是落实“健康第一”理念的直接行为人,是保障学生人身安全的首要实践者,我们必须绷紧这根安全“弦”,给学生成长营造一片安全蓝天。

参考文献:

[1]丁志强,中学体育教学中意外伤害事故的预防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1年。

[2]李莉,体育教师应重视体育伤害事故的预防与处理[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

[3]高师钧,浅析中学体育教学中意外伤害事故的成因与预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

猜你喜欢
学校体育防范处理
桥梁软土基础处理应用
浅议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