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美术教育问题与对策刍议

2017-07-04 08:09蒲俊达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7年14期
关键词:改进策略美术教育问题

蒲俊达

【摘 要】 幼儿美术教育中存在诸多的问题,本文从广元市利州区、达州市通川区两地幼儿美术教育观念、教学活动目标、内容与体系、教学方法、教育评价五个方面的存在问题进行梳理,并对解决问题、促进儿童智力发展策略进行了讨论,为幼儿美术教育改革、提高幼儿素质教育质量的探索提供依据。

【关键词】 幼儿;美术教育;问题;改进策略

【Abstract】 There are a lot of problems in the education of the fine arts for infants.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problems in teaching concepts, goals of teaching activities, teaching contents, teaching methods, and evaluation of the fine arts courses for infants in Lizhou District of Guangyuan and Tongchuan District of Dazhou, and discusses the solutions to these problems and the strategies for developing infants intelligence, to provide guidance for how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Key Words】 education of the fine arts for infants; problems; solutions

【中圖分类号】 G6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7)14-00-02

幼儿美术教育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导孩子认识世界、丰富情感、促进人格发展的一种审美教育和培养创造性的重要环节。但目前,一些地方的多数幼儿园,在美术教学环节中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念,不能按不同年龄段幼儿特点组织“有意义”的教学,仍采用“讲解、示范、指导”的方法,组织以模仿对象为主的教学活动。这种程式化的方式使幼儿美术活动简单而缺乏生机,违背了幼儿美术教育的基本精神。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指出“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是学前教育的宗旨和出发点,因此,对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教学误区进行讨论,探讨利于儿童的智力开发和身心健康的美术教育教学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一、幼儿教育现状

幼儿教育作为国民基础教育的基础,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发展,国家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社会和地方政府也更加重视幼儿教育。通过对达州市通川区和广元利州区两个行政区的幼儿教育发展现状调查后看到两地现阶段幼儿教育有了新的面貌。一方面,达州市通川区现有幼儿园84所,广元利州区现有幼儿园64所。幼儿园规模基本解决了幼儿入园难问题,保障了广大适龄幼儿能接受基本的学前教育;另一方面,两区制定的社会建设规划中,确立了“公办幼儿园建设”、“扶持民办幼儿园发展”、“保教质量提升”、“卫生安全防范”等工程,建立了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并在创建省、市级示范幼儿园的同时大力发展普惠性幼儿园。2016年两区教育局相继制定了实施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出台了有关普惠性幼儿园认定及管理实施办法和工作的实施细则,围绕“公益性和普惠性”,推进和引导幼儿学前教育的发展。

二、幼儿美术教育主要问题讨论

随着幼儿教育的快速发展,笔者通过对两地11所幼儿园美术教育现状的调查后看到,幼儿园的幼儿美术教育在师资、内部管理、教研、评价方面仍存在明显的不足,需针对幼儿美术教育中存在诸多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为制定对策提供依据。

(一)教师队伍严重不足,教师质量不高

一是中专学校毕业的幼儿教师配备较多,幼儿师范专业大专以上学历的不到20%,具有本科学历以上的幼儿园园长和老师不到10%。二是幼儿教师虽然认识到美术教育对幼儿培养有重要的作用,但在现有的教学模式下组织的美术教学活动,很难始终贯彻“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性,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理念;三是幼儿美术专职队伍建设及教学整体水平,与学前教育事业快速健康发展的目标要求有不少的差距,美术教育活动成效不高。影响了幼儿美术教育功能的发挥。

(二)幼儿美术教育观念不清晰

“尊重孩子个性,为幼儿提供有针对性的美术教育实践;尊重幼儿的兴趣选择、体验情感;提高自尊心、完善人格;增强自信心,培养创造性的教育观念”是保证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效果的前提。[1]然而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幼儿园和教师并没有树立“培养幼儿自觉主动的学习和探索精神”观念,以尊重儿童个性和自己的“学习风格”,让幼儿在认知发展建构过程中的自我选择、主动建构知识。在美术教学设计过程中,缺乏幼儿涂鸦、造型等行为的主动性研究,忽视观察外界事物和自然现象的重要性,降低了幼儿通过内心活动与外界的互动的作用;以教师为主导的活动设计内容简单,激发幼儿想象力要素较少,这严重降低了幼儿美术教育在促进幼儿认知、品德、情感和个性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三)幼儿美术教学活动目标不明确

“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让幼儿有所得”。[2]幼儿园美术活动过程关系着幼儿教学活动效果,应体现幼儿的心智健康发展主题。但多数幼儿园各班额的幼儿数量一般在25-34之间,教师工作压力较大,以致在教学过程中,难以对学龄前孩子以画画表达的情感内容和对事物的感受以及沟通方式等进行分析、研究。偏爱“教学活动成绩”,过分关注幼儿美术技能培养及艺术表现之知识传授的显性成效,甚至有的将幼儿按教师指导完成模仿作业。因此,背离了幼儿美术教育激发幼儿美术学习兴趣、培养幼儿审美能力和享受快乐童年的目的。

(四)幼儿美术教育课程资源系统性不强

教育内容是实现幼儿园美术教育目标的载体,多元、系统、全面地选择适合幼儿的美术教育内容,形成体系,才能有利于幼儿身心的培养。目前教学内容涵盖较泛,没有凝练构成严谨的具有操作性的体系,大致有幼儿绘画教育活动、幼儿手工教育活动、幼儿艺术欣赏教育活动、科学与美术启蒙整合教育共四类十三种。[3]幼儿园虽能在根據制定美术教学计划和美术教育的内容,选用幼儿园美术教材,也注意教材的目的性和趣味性。但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多数教师对文字教科书、录像教材、学习指导书的运用研究与不够,选用的随意性较强。内容的可接受性、季节性因素考虑较少,鲜于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按班级、人数、日期、时间和幼儿个性、禀赋进行“发展目标”、“活动形式”的设计和重组。因此束缚了幼儿创造性的发挥。

(五)幼儿美术教学方法单一,欠趣味和灵动

在教学实践中,各类幼儿园有相当一部分幼儿美术教师,在开展的各类活动中,习惯用直观性原则和顺序性原则;采用“提出课题→讲解演示→布置作业→巡回指导→讲评小结”的教学步骤和直观示范方法(实物讲解和结合范例讲解),给幼儿提供模仿对象的美术教学活动和添画游戏、涂色游戏、构图游戏运用项目较多,注重美术绘画内容的临摹过程中方法、步骤和技巧的传授(构图准确性、造型的生动性、色彩饱和性),致使内容和表现形式的趣味性降低。而形象比喻法、情境激励法、丰富联想法等运用较少,难以引发幼儿产生联想和美感共鸣,使幼儿产生消极情绪,制约着幼儿潜在的创造意识形成进程。

(六)幼儿美术教育评价片面和失当

教育评价是教师根据美术活动的设计目标,针对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行为、学习结果和和人格发展状况行测量和评价。然而,在评价实践中仍然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对幼儿在材料选择、工具运用、动作控制、构思、主动性、兴趣、专注性、创造性和习惯方面的关注不够,习惯将幼儿的美术作品,往往在幼儿之间或者在个别幼儿同群体水平之间进行比较,用“像不像”来衡量幼儿美术能力。对幼儿自主完成的,还是模仿他人完成的因素关注度较高;对构思、造型、着色过程中“事前构思好、动手之后构思创造”重要因素的重视程度较低;有的在评价过程中简化了幼儿自身发展前后水平、幼儿艺术活动过程中愉悦感与个性化表现(主动性,持久性)等重要因素。

三、幼儿美术教育活动改进策略

面对以幼儿课堂美术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和问题,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的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4]将现代幼儿教育理念与幼儿教学现实条件相结合,解决幼儿美术教育与发展面临的问题,更好地实现幼儿教育目标:

(一)以幼儿发展的现代教育思想为本,根据幼教发展现状和幼儿美术教学主要特点,对教育理念,对美术教学方式在幼儿成长中的作用进行研究。倡导以“爱孩子”为重点,结合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学前探究实验、幼儿游戏与指导、幼儿园组织与管理等原理,用“尊重与信任”为幼儿美术教学改革做观念准备;

(二)加强幼儿美术教育合作机制,成立有高校、地方教育职能机关、幼儿教育的专家参与的幼儿美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定期召开各种研讨会、座谈会,交流合作机制下幼儿美术教育发展需求与成果推广研究,发挥教育改革指导性作用;建立幼儿美术教师定期培训制度,通过组织考察、学习和短期培训活动,学习以美术教育为重点的幼儿生活活动、游戏活动、学习活动的组织与管理方法,交流幼儿美术教育环境创设的经验,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从创新方面推动幼儿美术教学资源和优势共享愿景,推进教学改革进程;

(三)强化“创设符合幼儿审美情趣、营造身心愉悦氛围的环境”的办园理念,关注师幼儿其生活、游戏、学习活动与美术的关系,推进改革:一是运用“尊重意愿、引导成长、适时介入”的策略,推行“情境导入、游戏化手段、操作性实践、生活中习得”的幼儿美术教学实践活动,使幼儿独立、自主、自尊、自信的品质养成与艺术想象融合一体;二是根据教学原则(积极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科学、合理地照顾和保护幼儿尚不完善的身心,并通过分类教学和个别指导,确定幼儿美术教学方式和方法,注意游戏性帮助幼儿认识自我和生活、丰富幼儿内心世界,推动幼儿美术教学走向新的高度;三是尊重幼儿的独特性,以关注幼儿独特体验与表达过程为重心的多样化形式,开展恰当的评价活动,激发幼儿学习美术的兴趣、自我构建认知结构、丰富情感享受快乐,培养想象力和创造性;

(四)加重幼儿美术教育课程资源体系建设力度。根据幼儿培养目标,对美术活动的知识单元(知识点)、实践环节(项目)进行重组,形成具有特色的、核心活动项目教学模块,形成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满足幼儿身心健康、快乐成长、完善人格的美术教育体系,为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化结构,加强幼儿美术课程建设,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与创新提供支持。

以幼儿为本的教育观念为指导,对幼儿美术教育教学问题进行探讨,不仅是解决幼儿美术教育问题、探讨促进儿童智力发展策略、实现社会服务职能的行动,也是构建资源、成果共享的合作机制、提高贡献率的根本途径,对促进幼儿创新教育、行业建设、自身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格央.让幼儿情感融入绘画全过程[N].西藏日报,2015.1.27.

[2]崔斌.浅谈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目的[J].亚太教育,2015(30)

[3]陈旭华.儿童美术教育内容选择及激发兴趣方法浅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1)

[4]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猜你喜欢
改进策略美术教育问题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与改进策略
浅谈小学生的美术教育
基于视觉识别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
初中英语“写作入门”摭谈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