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点滴认识

2017-07-04 17:08刘双琴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7年14期
关键词:小学生作文游戏

刘双琴

师专毕业以来一直从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在多年教学过程中,发现大多数学生害怕作文,一提起笔就抓耳挠腮,老虎咬天不知从何下口。可归纳为以下几个主要原因:1、觉得无内容可写,对周围事物看似熟悉,一较真模糊不清。2、语言不能准确表述自己想法。3、有所畏惧,不敢表达真情实感。针对以上问题,如何来提高农村孩子的写作能力呢?下面谈谈本人的几点看法。

一、兴趣激发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激发出小学生的写作兴趣,这是小学作文教学的第一步,也是作文教学成功的向导。兴趣是小学生写作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小学生一旦对作文产生兴趣,作文便不再是一种负担。

1、让学生写熟悉的内容,以“趣”激趣。

作文命题要紧紧围绕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以他们周围的人或事、景或物作为作文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感到有一种表达的欲望,有一种冲动想把自己想说的意思表达出来。例如根据小学生喜欢做游戏的特点。老师先精心设计好游戏内容,游戏前,告诉学生要留意游戏的过程,注意同学的言行和表情。游戏后先组织学生重温活动过程(有些同学专注于游戏而会忘记观察),讨论从游戏中懂得的道理。学生玩得兴高采烈,自然会说得兴致勃勃,有兴趣了再写起来就不难了。

2、以成功的喜悦,激发写作欲望。

要使学生坚持不懈地自觉作文,最关键的是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

首先用肯定给学生自信心。把学生的作文拿到班上作范文宣读,小作者的眼睛会一亮,神情高兴;从一些差生的作文里也要找到优点,哪怕一句话一个词,并及时表扬。哪怕学生写得很不成功,也要给予鼓励性的评价,以此激发学生特别是差生的作文兴趣。

其次在作文评语中给予鼓励。让学生觉得“我也会写”,从“怕写”向“要写”、“乐写”迈步,循序渐进,最后达到目标。

第三是办好班级的习作园地,把优秀的篇、段张贴在上面,供全班学生学习、品赏。还可以鼓励并指导学生向报刊投稿等。

第四利用微信等平台,把学生的优秀作品推出去,即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也可促动家长对孩子作文的关注,赢得家长对作文教学的支持。

3、开展形式多样的作文活动,激发写作兴趣。

小学生好奇心强,爱表现,形式多样的写作活动能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如开展课前读报活动,让学生到讲台宣读自己的优秀习作,或是宣读从作文选上看到的好文章,精彩片断等等,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和表现的机会。为了表现自己,在课外时间他们就会趣味盎然地寻找或写出自己满意的作文。又如开展作文竞赛活动,竞赛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有效手段。

二、素材积累

作文时,学生常感到无话可说,甚至感到头痛,多数时候他们不是不知道该怎样写,而是不知道该写什么,没有写作的“源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种情况的出现,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缺乏对日常生活中事物的观察与发现,从而造成了大事没有、小事抓不住的局面,作文时就无从下笔。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应从如下方面去积累材料:

1、积累生活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就一语道破了作文教学必须回归生活,体验生活,以生活为本源,方可表达真情实感。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很肤浅,不全面,不分主次。所以,教师要予以指导。观察能力的培养也是多种多样,首先是观察目的的明确性,观察对象的确定性。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观察顺序应根据具体的观察对象来定,如观察景物要注意空间顺序,或由上到下,由近及远,从左到右;也可以按空间位置的变化进行移位换景的观察。观察是学生作文的基礎,也是作文内容具体生动、真情实感的前提。

2、知识的积累

鲁迅曾指出:“此后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第二要看别人的作品。”阅读可以积累写作素材,可以丰富知识,开阔视野。积累好词佳句,可以充实作文的内容。多读、熟读、广记,这是积累写作素材有效的办法。有些人说话时妙语连珠;作文时妙笔生花。这都来源于丰富的语言积累,来源于浓厚的文化底蕴。由此可见,阅读积累是作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教学中,我们要把它视为一个关键的环节来抓,力求丰富学生的语言库存。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写作积累呢?

A、指定阅读的方向,既阅读内容及种类。

B、规定数量,指定是一周或一个月或是一个学期按阅读的数量。这就避免了学生读书的盲目性。阅读的面一定要广,政治理论、社会科学、文学艺术等,都应有所涉猎,但要做到精读与略读相结合。

C、做好阅读记录。把阅读时的体会和感受,记录在书上或本中;摘录好词佳句,优美片段。

3、写出心得

指导学生从多角度去写,可以从写作技巧方面谈感受,也可以从思想方面谈体会,可以是对作品的客观分析,也可以是对作品的主观评价。

三、从仿写到创造

实践经验告诉我们,仿写能减缓学生写作的难度,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条有效之法。但实际教学中发现,仿写容易,一独立写作学生就不知如何下笔了。作文的最终目的还是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笔书写自己的生活,因为生活才是创作的源泉。每一个孩子都有着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可是在自己独立作文时,大脑却一片空白,无从说起。此时,老师的指导作用很重要,把学生的目光从书本引向生活,引导学生在平时的素材积累中寻找可用内容。帮助学生认识生活,认识自己,学会选材,从而有效地完成作文的仿写到再创造。

四、真情实感

作文教学中,言为心声,写作应该是真情的流露,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但实际写作中多是假话、套话,抄袭的话,学生为什么会如此呢?一个字“怕”,怕批评,怕笑话。所以老师必须打开学生的心结,引导学生敢说敢写。错了,不批评,应该和蔼引导;错了,不嘲笑,也要制止其他同学的嘲笑。

写作初期,老师少进行命题作文,先从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练笔。不要老师指定一个题目,说出要求,就让学生写。例如以《淘气的小狗》为题,让学生写作文,可很多学生家中没养过狗,面似熟悉,其实他们没有深层的了解,怎么能写好。为了完成任务,只有抄袭或肤浅没有实感的完成。写学生真正了解的事物,才会有真情实感。

猜你喜欢
小学生作文游戏
爆笑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