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多种方法教学古诗词

2017-07-04 09:54李平进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7年14期
关键词:范读古诗词诗词

李平进

古典诗词学习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不少教师常常根据“教参”,字字落实,句句翻译,总结内容,概括主题和表现手法,结果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有经验的教师在这方面勤奋探索,创造出不少很好的通用方法。我们不妨略作叙录,供同行根据学情灵活运用,企望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一、读一读

有经验的语文教师常用“读”来对学生进行诗歌语感训练,实现对诗歌情感美、意境美和音乐美的感悟和体味的。读的形式很多,方法多样:1、自由读。要求自由出声,注意生字新词认读,初步感知文本。2、范读。教师范读,有时也可指名朗读能力强的学生范读。要求:(1)读准字音。一是要读准生字,二是更要读准容易读错的字。例如,李清照词《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中“沈醉不知归路”中的“沈”(chén)、《汉乐府·陌上桑》中的“宁可共载不”中的“不”(fǒu)等等,这样的字学生最容易读错,要通过范读让学生听清,辨正,然后读准。(2)节奏适度。语气要有强弱舒缓,语音要有高低顿挫,语速要有急缓快慢。(3)读出感情。必须诗词朗读投入激情,当然不是吼叫。(4)注意音韵。读准押韵的字。3、练读。按范读的要求进行,形式自由。学生边读边对比,与范读对比;边纠正,纠正错读之处、纠正不良朗读习惯,边体会。4、齐读。在练读的基础上进行,要求读整齐,读准确,达到范读标准。5、默读。默读是学生的思考量最大的环节,目的是加深对诗歌的理解。要求不出声,不指读,不动唇,少回视,边读边思考。6、背诵。背诵是古诗词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和方法,要求按范读的标准进行,目的是加强对所学诗词的理解和记忆,增强语言感受能力和情感体验。

二、讲一讲

古诗词反映的生活离现实久远,学生学起来会有难度;而且学生的学习任务重,时间有限,不能像语文教师那样占有大量的资料、运用全部精力来钻研,也不可能像教师那样有较高的思想水平和系统专业知识。课文提示和注释没有出现而与理解课文密切相关的作者生平、创作动机和背景材料,需要教师做简要的介绍和补充;学生不能独自理解的关键词句,需要老师解释和简要分析;诗词中涉及的古文化知识老师要做必要的传授;诗词的意境、重要的艺术特色,需要教师分析、点拨和阐述。总之,一句话,该介绍的要介绍,该补充的要补充,该分析的要分析,该评点的要评点。具体、生动、有趣、精要的辨难、答疑、讲解、介绍、分析,同样能激学生的感觉神经,引起学生积极思考,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但教师的讲解必须精要,切忌空谈泛说。

三、想一想

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诗词的词句去联想和想像,去进行形象思维,虽说“诗中有画”,但诗歌毕竟是语言艺术,呈现在学生眼前的是语言文字,而不是可视图像;如果不根据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去联想和想像,那么,再精美的图画也无法感受到。例如,在学习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通过联想和想像,学生便感觉到由枯藤、老树、黄昏归巢之鸦、古道、瘦马、夕阳、游子构成的“游子思乡图”历历在目。王维在《山居秋瞑》一诗里,诗人像摄影师一样捕捉了“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两个特写镜头,但读者如果不能发挥想像,诗句仍是诗句,难以在脑中形成诗中描绘出来的那种清新俊美、意趣盎然的秋天山间月夜图景。因此,发挥学生的联想和想像力,让学生在理解语言文字的基础上去思考、去构图,这既是体味古诗词意境美、理解古诗词内容、在头脑中形成牢固联系的需要,也是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需要。

四、画一画

“诗中之画”,即语言生成的藝术形象,必须变成学生的脑海中的画,即心中之画,这是理解诗歌的需要。这一过程可以通过“想一想”来实现。而且要把“心中之画”变成“手中之画”,即变成可视的线条艺术。因为在理解语言文字的基础上、通过联想和想像而形成的所谓“心中之画”,只是一个概括的思维表象,它具有模糊性和不稳定性。如果学习诗词仅停留在这一层面,那就难以形成清晰、鲜明、持久的记忆。教学《敕勒歌》时,学生对“天似穹庐”没有具体的印象和感受,教师便先解释“穹庐”,再引导学生画“穹庐”,学生觉得这个比喻句十分贴切,“天似穹庐”就具体可感了。教学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时,先让学生读词,弄清词中描绘了溪、亭、夕阳(日暮)、荷花、船、鸥鹭以及词中人物,再让学生想像加工,把这些景点和人物有机地结合起来,构成了一幅活泼、美丽、清新的画图,最后,引导学生把这幅画画出来。不少学生兴趣很浓,心灵手巧,还真将词中这幅“夏日游宴图”勾勒得有声有色。

五、说一说

说就是叙说谈论,这是语文教学中要着重训练和培养学生的一种能力,也是诗词教学中检验学生对内容理解和掌握程度的一种重要手段。说什么?可以说对一句诗的理解,可以说整首诗词的内容,可以说诗词创造的艺术形象的意义和对诗词美好意境的感受,还可以把学过的诗词改写成写景、叙事或说理的短小散文,让学生做口头作文训练。例如,象“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等等,这样的名句要让学生说出本义、引申义,以及学后所得到的启示,拓宽学生的思路。如学习白居易的《卖炭翁》,要让学生做复述内容的训练;学习《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辛弃疾的《西江月·明月别时惊鹊》等等,可让学生做改变体裁的口头作文训练。

六、写一写

古诗词教学还应该让学生动手写。写的形式主要有抄写、默写、改写三种。1、抄写,有人认为这样做可有可无,其实不然。诗词教完后,用标准的字体、按规定的行款抄写一遍,一练了书法,二熟悉了内容,三培养了高雅的情趣。抄写一定要严格按书法要求进行,不能随随便便信手涂抹。2、默写,在理解的基础进行,记清楚,写准确,加深理解,巩固记忆,实在必要。3、改写,比如,把诗词改写成散文,可以比较诗词与散文在语言、体裁和风格方面的异同,有利于加深对作品内容的理解,拓展学生思路,促进学习迁移,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从具体学情出发,选取最为适合的教法进行古典诗词教学,确实能够激发学习兴趣,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値得一提的是中小学低年级应以朗读记诵为主,目的在于积累,而高年级应当以品读、鉴赏为要,目的在于理解、体验、感悟,进而完成知识的迁移与运用。

猜你喜欢
范读古诗词诗词
小学语文课堂范读时机的把握及策略分析
踏青古诗词
浅谈教师范读的“放”与“收”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范读策略探究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古诗词中的新年
诗词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