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与语文教学整合的冷思考

2017-07-04 12:49周芸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7年14期
关键词:整合多媒体有效性

周芸

【摘 要】 多媒体与语文教学整合,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但这样目标的实现,需要我们遵循一定原则,才能使之实践意义更加彰显。

【关键词】 小学语文;多媒体;整合;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 G62.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7)14-0-01

随着“班班通”工程的全面实施,以多媒体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了课堂,与学科教学进行了结缘整合。而小学语文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平台,与多媒体与结缘便是首当其冲之事。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可以说,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激发了学生主体性,提高了教学有效性。但有效源于精心应用,需要我们遵循一定原则,才能使之高效发挥作用。下面,我结合小学语文教学,谈谈多媒体的运用。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突出科学性原则就是在媒体制作上要做到文字呈现要醒目、语言表述要清楚、图像清晰明确、动静适宜科学,不能为动感而分散学习注意力,使用时机要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做到生动而不失严肃,简洁而不失规范。

(二)交互性原则。交互性是信息技术的重要特征,较其它媒体优势更突出,功能更强大,不仅表现在信息的传递、组织、控制,更重要的是通过对信息内容和形式进行分解、加工、改造、转换产生新的信息内容和形式,从而建构新的知识。在建设自主灵动高效课堂过程中,更有助于教师驾驭课堂,开放教学。

(三)直观性原则。运用多媒体教学,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直观形象,能把新知识运用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多种元素集结的形式表现出来,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到学习中来,更有助于理解和吸收,特别是形象思维为主的低年级学生面对描写年代久远的故事和风景优美的文章,用信息来渲染和呈现是教师用嘴无论怎样陈述都无法比拟的。

(四)适度性原则。多媒体教学虽然能给我们带来诸多方便和好处,但只是一种辅助性教学手段,不能滥用,应适当适量,把握好度,不能过分夸大它的作用,更不能让它取代教师的主导地位,不能因为它而抛弃传统教学中的合理有效的好东西。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实践意义

多媒体是经实践反复证明的行之有效的工具,但必须在遵循上述原则下的运用,才能彰显其更加明显的实践意义,特别是在提升教学有效性方面,更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一)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仅能改变知识呈现状态,能形象知识,更重要的能营造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影音辉映的教学情境,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让学生受到情境激发和感染,产生“我要学”的自觉学习兴趣。我们知道,多媒体具有较强的交互性,这是吸引学生的有效功能。运用这种功能,一旦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就能唤起他们的探索精神、求知欲望。例如,在课堂中播放歌曲,从网上调出生字读音和组词的游戏,也可播放动画片片段或者自己组合的知识背景介绍画面、文字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特别是一年级小学生刚接触语文,初学语文使学生感到开心的同时,也让他们增添了不少忧虑。为消除学生的这份多余的忧虑,我们就可运用多媒体出示生活中与学生密切相关的、而且学生已经会说的一些词语并配上相应的图片,让学生明白语文学习是非常适用的,给学生一份惊喜,一个契机,让学生感到学习语文很有趣,很容易,跟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从而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知识的欲望,产生语文学习兴趣。

(二)能有效快速突破重点难点。突破重点和难点是教学的目标,是我们精心设计,更新手段、运用多样化方法的追求所在。传统教学在这方面会花费大量时间,但效果不尽人意。在运用多媒体的今天,显然有了“快捷键”,能方便地帮助我們快速实现突破重点难点的教学目标。就拿识字教学来说,语文教材中的某些生字、词语或句子显得抽象、难以掌握。这时如果利用多媒体直观形象的方式来进行呈现就能简单有效地解决这一难题。例如,在教学《乌鸦喝水》一课时,学生对水位升高很容易就理解了,但是对“渐渐地升高”理解起来就要难些了,讲授到这一词时,我通过多媒体进行演示,学生就一下子就明白了。与我们讲解,效果明显更好,而且学生习得的印象更深刻。对于重点词句和段落的理解、掌握,更需要借助与多媒体。可以先让学生看视频,初步感知内容,然后让学生明白这些语言的意义和用法。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言,并利用它进行日常交际的乐趣。从而使学生对学习语文充满信心,同时又觉得学习语文是一种享受。而且学生学了以后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读背,教师可以惊喜地发现他们会在日常的交流中不自觉地应用起来。这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也在不知不觉中解决了本课的重点。

(三)能拓宽语文学习资源渠道。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学生运用多媒体上网学习已快成为现实。特别是在大力倡导“无线校园”创建的今天,学生在随处都可以实现网络学习。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语文学习机会,还拓宽了学生语文学习资源渠道,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学语文。例如,在教学《遨游汉字王国》一文时,我们课前就可以先让学生利用多媒体网络搜集字谜、有趣的谐音、汉字的来历等资料;课中让学生围绕“有趣的汉字”这一主题,利用搜集的资料,穿插演示多媒体课件——汉字的演变。这样就能使学生对我国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产生喜爱中国汉字之心。课后延伸,学生利用搜集的资料,进行排版和粘贴,在电脑上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对于学生的作品,师生一起进行网上评比。这样的教学,不仅培养学生语文素养,而且还培养了学生收集、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

当然,多媒体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作用远不止这几种。实践告诉我们,其功能无限,只要我们想得到,就能使之更好地为我们教学服务,为学生发展服务。但同时,这样效果的实现,也需要我们克弊扬长,科学使用。

参考文献:

[1]仲丽梅,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J].网友世界,2014年。

[2]肖艳霞,信息技术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年。

[3]闫海军,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相结合的优势[J].新课程,2014年。

猜你喜欢
整合多媒体有效性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