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物理探究性学习应用策略研究

2017-07-04 10:29冯永明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7年14期
关键词:探究学习高中物理教学策略

冯永明

【摘 要】 新课程改革倡导让学生积极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教学实践证明,教学策略水平的高低对教学质量的优劣有直接的影响,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探寻有效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本文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高中物理;探究学习;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7)14-0-01

課堂教学改革是新课程改革中的重点和难点,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接受式教学是普遍的现象,教师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灌注。这样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不利于帮助学生提高成绩,反而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新课程提出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要求,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究式学习,探究式学习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学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根据其学科特点,教师应该积极提倡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探究的乐趣,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只有这样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达到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和学习成绩的目的。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总结出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可以使用以下策略。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作为支撑,所有的学习行为都如一滩死水,没有活力。在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往往忽略学生兴趣的培养,导致学生的学习是机械的、被动的,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学生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探究式学习本身就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很多学生在遇到问题之后的反应是求助于教师,而不是积极主动探究,这就是因为学生缺乏探究意识和探究兴趣。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探究热情。

首先,在课堂导入阶段,教师要注意创设问题式的教学情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探究过程做好准备。例如在导入部分,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的问题,并且注意这些问题的层次性要由易到难,层层深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要正确把握问题的难度,不要太难也不要太容易,围绕教学内容提出学生发展区内的问题,让学生跳一跳认真思考得出答案。因为高中生思维活跃,对未知的东西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所以问题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帮助学生循序渐进掌握知识。

其次,教师可以联系实际生活创设教学情境。物理知识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可以将教学内容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利用生活中常见的问题或者规律创设情境,这样能够拉近学生与物理知识的距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惯性在生活中是常见的现象,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提出相关的一些事例,如让学生进行短跑,感受惯性的产生,营造这样的具体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提出相关问题,鼓励学生进行思考。

二、合理安排探究步骤

探究学习是在问题情境下的探索和学习过程,也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安排探究步骤,在探究过程中做好引导和指导,提高探究学习效率和效果。一般来说,探究式学习包括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进行实验验证、交流讨论得出结论等几个步骤,在备课工作中教师应该对教学环节和教学步骤进行提前思考,确保教学过程顺利进行。

首先,要提出有效的问题。探究学习是以问题为核心的,因此,在探究式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提出有效的问题,确立合适的探究内容。教师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同时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在探究学习的开始阶段要做到这一点是有困难的,学生的水平毕竟有限,因此,教师在提问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找到学生的困惑比较集中的部分提出有效的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加重要,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适用于探究的问题思维性要强,并且有开放性,这样才能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其次,在确定了探究内容之后,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猜想假设和实验验证。在高中物理探究式学习中,对问题的原因进行猜想和假设是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科学思维的一种形式,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猜想,为探究活动提供依据,之后引导学生进行实验验证。在这个环节中,教师特别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让学生参与到实验设计的过程。例如在关于摩擦力大小和什么有关的实验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让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提出实验方案去验证原本的猜想和假设,然后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操作,在实验过程中还要注意让学生进行观察和记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同时要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帮助。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操作能力都是有限的,在关于实验方向、实验方法以及实验仪器操作等各个方面都需要教师提供帮助,这样才能保证实验的效果,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最后,对实验的结果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要客观地叙述实验现象,并且要对实验数据进行加工和处理。在实验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重视规律总结,注意语言的简洁性和概括性,实验教学最好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小组之间的交流与讨论应该贯穿于探究的每个环节中,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群体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当探究过程遇到困难时就可以通过交流进行解决,特别是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时更不能缺少交流与合作。实验中每个小组成员都有分工,在讨论中每个人都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最后进行汇总,能够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得出实验结果,从而解决问题。并且交流讨论能够促进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例如表达能力、交流能力、合作能力等等。

在探究学习结束之后,教师要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和教学评估,教师要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是否完成了教学任务,是否让学生学到了知识,并不断完善教学策略和教学过程,为下次教学做准备。同时还要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多对学生进行表扬,这样能够保持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和信心。

总之,探究式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有很大的优势,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等等。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应用探究学习这种教学方式,不断寻求有效的教学策略,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物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学杰.高中新课程问题探究教学应用策略的研究[J].教育探索.2011,(03).

[2]马生.在探究式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J].青海教育.2009,(11).

[3]谢新国.物理课堂研究与实践[J].新课程.2011,(06).

[4]李丽萍.浅谈如何提高物理课堂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1,(17).

猜你喜欢
探究学习高中物理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浅析小学数学悦趣化探究学习的策略
关于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