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德育教育

2017-07-04 22:34胡明秀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7年14期
关键词:日常生活方式方法德育

胡明秀

【摘 要】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思想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以及各项活动中。"德育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德育教育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教师要以身作则,为幼儿提供模仿的榜样。

【关键词】 德育;日常生活;方式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2.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7)14-0-01

一提起德育,很多家长就自然地想起我们平时说的那种空洞理论,或者是我们所说的思想品德课程。其实幼儿的德育就是其周围的环境,他的日常生活所接触的一切。人是在一定的环境之中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的发展,所谓环境,是指围绕在人们周围并对人的生长和发展发生作用的因素。一个婴儿从母胎降临到这个有各种关系组成的复杂的社会体系中来,他要经受各种考验才能够长成我们所希望的那样的人。所以幼儿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中决定了他要成长成什么样的人。在社会发生巨变的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在把传统的道德观念以原则的形式强加给儿童,把"忠孝"、"本分"、"循规蹈矩"、"老实"等思想灌输给儿童,显然已不符合时代的需要。诚然,我们传统道德中有优良的精华,但现在更重要的事不仅仅是继承这个问题,而是在新形势下注入新的道德内涵。《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思想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以及各项活动中。"德育内容要适应时代的需求,时代的进步向人的发展提出了全面的、综合的要求,那就是:怎样是幼儿既继承优良传统道德又具备适应新世纪发展的包蕴着新道德观念的各种能力。只有具备这样的道德观念,才能反映出我们教学者的理念与时代精神和现代教育是相适应的。

一、德育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不必要进行德育教育,"树大自然直,等长大后再进行德育教育",表现在一切采取包办代替,这样做,其实是剥夺了孩子学习独立生存的能力,其结果是孩子从小到大毫无竞争意识;有的家长的价值观、人生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孩子的教育上出现了不正确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使孩子在道德认识上完全混淆,误认为金钱就是一切。更甚者当着孩子的面不注意语言卫生或者不注意自己的举止,这样忽略德育教育的结果,是孩子从小就说脏话甚至和别的小朋友大打出手。结果任由孩子发展,听之任之,有的孩子就此走上犯罪的道路。所以为了孩子能够成才,大人不要把小孩当成孩子看待,从小开始就要给孩子一个健康向上的生活环境紧抓孩子的德育,净化孩子周围的空间。

二、德育教育在日常生活中进行

规则见于平常,习惯成于自然,根据这朴素的法则教师应利用平常而琐碎日常生活对幼儿潜移默化地进行品德教育。幼儿的德育是非常具体的,因为它贯穿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是幼儿一日生活中的一部分,通常说幼儿日常生活中丰富多彩的内容本身就是德育,幼儿德育就是让孩子在玩耍中,在游戏中,在点点滴滴中确立行为规范,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独立自主及自制、自律的品质。

三、教师以身作则,为幼儿提供模仿的榜样

每一个教师都是孩子的榜样,孩子会模仿教师的一举一动;每一个教师都是孩子的镜子,孩子在教师身上看到的既是教师也是孩子自己,可见教师的言传身教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师要做到慎言慎行。有这样一个例子:班上的一小朋友原先是个很懂礼貌的孩子,每次看见老师都会高兴地向老师问好,问早。可有段时间他一反常态,清脆悦耳的问候声听不到了,在与孩子真诚地交谈中我了解到原来有几次向老师问好时老师没有反应,孩子感到自尊心受到傷害,就不再主动问好了。其实教师与其让幼儿先向老师问好,还不如老师主动向幼儿问好,这样会使幼儿自觉地效仿老师的行为,做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孩子。事实证明教师自身必须具有健康的道德情感,才能起到为人师表的作用,加强品德修养和心理修养,随时注意自己的言行态度对幼儿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要为幼儿创设一种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精神环境,用爱心温暖孩子的心田,当孩子在获得爱的同时也逐渐学会地关爱别人。在这样反复正面影响中,幼儿互敬互爱、明理守纪的良好品质也在逐渐形成。

四、与家长达成共识,提高幼儿德育效果

目前在幼儿园中普遍存在这一现象,很多家长注重孩子的智力发展,轻道德品质的培养。家长多向老师询问孩子在园学习情况,而对孩子自私、霸道、任性等问题行为却无动于衷,有时还进行错误引导:"别人打你,你也打他"你打赢了,真厉害",这些错误的教育严重阻碍了幼儿德育的发展。因此,只有主动取得家长配合,与其达成共识,才能真正提高幼儿德育效果,巩固优良的品德和习惯。工作中我经常与家长保持联系,如电话、面谈、家访、定期召开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及时了解幼儿在家中的情况,同时又向家长反映幼儿在园内的表现。利用"家长园地"向家长宣传幼儿园对幼儿品德教育的要求,张贴我园对幼儿行为规范的要求、《幼儿十要十不要守则》,介绍在德育方面有成效的家长经验之谈,让家长明确幼儿德育的重要性,端正自身的教育观点,使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协调一致,使德育工作产生实效。

五、德育教育要注意方式方法

对幼儿进行德育,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如果方法不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则效果不明显,那种空洞的说教式显然不适合幼儿。真正的适合幼儿的德育方法,一定要符合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要易于接受。要由近及远,由浅及深,调动幼儿现有的各种感官认识和知识经验,利用幼儿喜爱的人或物对他循循善诱,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见,对幼儿进行德育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要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与不知不觉中开展德育,即"育教于乐""育教育与生活"只有这样的幼儿德育,才是科学的,有效的。

古人云"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也就是说,孩子们可以先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用"一砖一石"的行动,垒筑起"善良感情"的高楼大厦。通过一件件小事,是孩子们真正懂得了什么叫为他人尽责任。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在行为上也就自觉了。

猜你喜欢
日常生活方式方法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拓展训练引入体育教学的方式探究
浅谈德育在学科教学和日常生活中的渗透
实现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
“诗意地栖居”与“看上去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