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质量创新 实现三大融合
——广西柳州市打造传统工业城市转型升级新样板

2017-07-05 15:09郭志全李韦
中国质量监管 2017年2期
关键词:柳州市柳州升级

文 郭志全 李韦

通过质量创新 实现三大融合
——广西柳州市打造传统工业城市转型升级新样板

文 郭志全 李韦

柳州是广西重要的制造业基地。新中国成立至今,形成了以汽车、冶金、机械为支柱,化工、制药、林纸、制糖、建材、烟草、纺织等产业并存发展的工业体系。

质量创新理念与城市发展战略相融合

为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矛盾和瓶颈,进一步推动传统工业城市转型升级,2007年,柳州市委、市政府结合贯彻落实国务院《质量振兴纲要》,在广西率先开展“质量兴市”活动,提出“工业强市,富民兴柳”发展战略。这是柳州乃至广西质量发展历史上,第一次将质量创新理念引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2011年,市委、市政府将实施“经济”、“城市”、“生活”三项质量升级规划纳入城市“十二五”规划,决定乘势而上,再次在广西率先启动实施质量强市战略,打造质量发展升级版,提出“经济升级、城市转型,全面发展、富民强柳”总体发展思路。2012年,国务院颁布《质量发展纲要》,提出建设质量强国;市政府出台《关于实施质量强市战略的决定》,明确提出通过以质量为核心的发展,使城市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水平迈上新的台阶。同年9月,经过激烈角逐,柳州成为全国第一批25个“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城市之一。

在全面推进实施质量强市战略、深入建设“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的进程中,市委、市政府不断将质量创新理念与城市发展战略相融合。面对传统制造业产业结构特点和转型升级面临的问题,市委、市政府以质量创新,逐步将城市工业产业结构由“354”(汽车、冶金、机械三大支柱产业,化工、制糖、建材、造纸、日化五个优势产业,新能源环保、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生物制药四个新兴产业)向“543”(汽车、冶金、机械、化工、有色金属新材料五大支柱产业,制糖、建材、造纸、日化四个优势产业,新能源环保、机电一体化、生物制药三个新兴产业)优化转型;同时,围绕质量创新,从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壮大生产性服务业三个方面入手,将短期“速度红利”转化为可持续的“质量红利”。

质量创新手段与工业经济升级相融合

老工业城市转型升级,不仅要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量,更要改造提升传统工业存量。按照质量创新满足需求的理念,柳州充分利用质量创新技术手段,发挥质量技术支撑作用,调结构、促转型,让传统工业焕发出勃勃生机。

一、实施“两化融合”试验区工程,促进传统产业实现“三个转变”

在实施质量强市战略的进程中,围绕质量创新,柳州市委、市政府以“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为切入,打造柳州成为全国第二批“两化融合”试验区;充分利用信息化、“互联网+”和大数据应用等手段,对支柱产业进行改造升级,有效提升供给质量。

1、“两化融合”推动传统工业技术进步,形成“柳州制造”向“柳州创造”转变的新一轮核心竞争力优势。通过大力实施企业“两化融合”提升工程,企业信息化水平得到不断提升,“十二五”期末,柳州大型企业自动化应用率达到87%,规模以上企业60%实现管理信息化,先进控制技术在流程型生产企业中应用普及率达到90%以上,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开发周期平均提高10%,产品一次检验合格率提高3%,生产效率平均提高11.2%。

2、“两化融合”推动传统工业提质增效,实现“柳州速度”向“柳州质量”的不断转变。上通五、东风柳汽通过实施产品研发全生命周期(PLM)系统、柳州五菱实施面向异地协同的产品研发平台建设,产品上市时间平均提前10%,成为企业抢先占领市场的主要手段。以上通五为代表的整车生产企业,建成了链接主机配套企业、供应商、经销商的综合业务协同平台,拉动产业链上近300家工业企业实施信息化创新,高效支撑起主机企业每年数百种料号、上百万台主机的协同制造,企业生产周期缩短15%,市场反应速度提升8%,工作效率提高38%,零部件实现“零库存”。

3、“两化融合”推动传统企业创新发展,实现了“柳州产品”向“柳州品牌”的不断转变。“两化融合”运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信息技术,使产品满足了多层次、多样化、持续变化的市场需求,使“柳州品牌”立于不败之地。目前,“五菱”、“宝骏”、“乘龙”、“风行菱智”和“风行景逸”等,都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知名车型。

二、强化质量技术支撑作用,助力传统工业经济转型升级

在实施“两化融合”改造升级传统产业的同时,柳州不断强化质量技术支撑作用,通过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品牌升级战略和科技兴检战略,助力传统工业经济转型升级。

1、大力推进标准化战略。“十二五”期间,柳州市共获批发布国家标准、行业标准108项,广西柳工、两面针分别为全国土方机械、中草药牙膏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单位。柳州市标准技术研究所先后开展了构建柳州市现代服务业标准化体系、柳州市五大支柱产业技术标准体系,搭建面向中国-东盟汽车及零部件技术标准服务平台、柳州市中小企业标准创新服务平台等项目建设。通过标准化工作改革,柳州从过去单一的标准制修订,到产品标准的世界引领,进而到工业生产的标准输出,实现了工业“走出去”的国际战略。

2、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柳州在广西率先设立市长质量奖、实施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成立先进质量管理方法联盟等。广西柳工先后获得首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和全国质量奖。截至目前,柳州累计培育广西名牌244个,17家企业获得“自治区服务业品牌企业”称号。在经济新常态下,柳州不断提升产业集群区域品牌竞争力。柳州阳和工业新区继2013年11月获国家质检总局批复筹建“全国专用车及零部件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后,2015年又被国家工信部批准为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试点工作组织实施单位。实施品牌战略已成为城市工业新区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

3、大力实施科技兴检战略。“十二五”期间,柳州建成国家级质检中心1个、自治区级质检中心4个。目前为服务汽车产业发展,投资16亿元在建国家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1个,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5万批次汽车及零部件检测能力,为柳州市汽车工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保障。目前,全市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45家,国家级创新型企业4家、自治区级创新型企业19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以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为核心的质量技术基础不断深化,确保了质量创新手段与工业经济升级的完美融合,成为柳州质监推动传统工业城市经济转型升级的重大法宝。

质量创新发展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相融合

在实施质量强市战略、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的过程中,市委、政府始终高度重视质量发展惠及民生、质量成果全民共享,把民生福祉作为质量创新驱动城市转型升级的最终目标,实现了从传统工业城市到生态宜居城市的破茧化蝶。

“十二五”期间,围绕质量创新发展,柳州在工业经济调结构、促转型过程中,始终将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人居生活质量作为民生第一要务。全市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淘汰落后产能,实施了一系列重点工业污染源治理工程和酸雨治理工程,在全国率先实施大气二氧化硫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近年来,柳州实施并完成化学需氧量减排项目264个,氨氮减排项目255个,二氧化硫减排项目34个,氮氧化物减排项目40个。

柳州围绕“生态与环境质量”提升,实施“绿满龙城”工程、“生态花园·五彩画廊”花园城市建设工程。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和“全国绿化模范城市”荣誉称号。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均值同比分别下降23.9%和25.4%,柳江饮用水保护河段继续保持在国家地表水Ⅲ类以上水质标准,部分河段达Ⅱ类水质标准,市区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优良率达65.8%。近年来,柳州先后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2014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2015国家卫生城市”以及“中国最干净城市”、“中国十佳宜居城市”和“美丽中国十大最美城镇”等荣誉。

猜你喜欢
柳州市柳州升级
柳州市精业机器有限公司
柳州市精业机器有限公司
柳州柳工叉车有限公司
柳州柳工叉车有限公司
小投入,大升级 Polk Audio Monitor XT系列
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回暖与升级
柳州市:坚持问题导向 提高执法成效
柳州柳侯祠祭田在鹿寨
自主阅读,快乐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