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练笔训练提高习作水平

2017-07-05 08:08魏兰
甘肃教育 2017年11期
关键词:练笔素材训练

魏兰

【关键词】 作文教学;练笔;素材;训练

【中圖分类号】 G62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11—0050—01

每次写作文,总是有部分学生“无话可说,无物可写”,这种现象是语文教学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也是作文教学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需要对学生进行长时间的写作训练,多方面写作技巧的集中培养和锻炼,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写作无话可说的局面。从总体上讲,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积累素材,开阔视野

1. 观察生活,积累素材。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生活是写作之源,文章是现实生活的反映,要想写好作文,首先要引导学生注重在生活中积累素材,注重观察,不断开阔视野。生活就是写作素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而观察是人们摄取客观事物的第一扇窗口,它可以获取第一手材料,是人们获得写作素材的主要途径。只要学生学会观察,注意观察,认真体会和感悟,就能发现生活中的道理,把握事物的本质,视野也会逐渐开阔。

2. 广泛阅读,积累素材。朱熹曾经说过:“开卷有益。”经常看书必然会丰富学生的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文学修养。广泛阅读一方面可以弥补学生体验生活的不足,使学生间接地获得许多写作素材及对生活的感受;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博采众长,多方面地学习别人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广泛阅读不是让学生大量看作文书,而是鼓励学生有选择地读文学精品,读大家名著。要让学生通过读书,感受生活的真实,一次次地受到陶冶,净化心灵。

二、加强训练,勤于练笔

1. 注意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兴趣是人们认识或爱好某种事物的一种意向,对于学生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写作也不例外。兴趣浓厚,可激起强烈的积极性。因此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想尽一切办法潜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调动起写作的积极性。

2.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习惯。要训练学生养成好的写作习惯,最重要的是建立一种科学的激励机制,这就要解决好学生思维导向的问题。除了认真做好作文评改,写好激励性评语外,比较有效的办法是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内外活动来激发学生,促使学生通过活动,加强写作训练,养成勤于练笔的好习惯。

3. 充分利用教材实现以读导写。语文教材中的许多篇章不仅文辞精妙,内容丰富,而且其中的许多写作方法值得学习和借鉴。教师要根据不同课文、课型,充分引导学生掌握作者的写作方法,实行读写结合,以读导写,教给学生写作的钥匙,使学生有法可依,有规可循。善于模仿是学生的一大特点,他们喜欢模仿他人的一举一动,以读导写正顺应了学生模仿的心理特点。

(1)句式仿写。对教材上的一些语言范例,教师可引导学生在熟读、理解、领悟的基础上,写出与范例相近的结构形式或修辞手法的语言片段。如,排比句、比喻句和一些运用了关联词的句子,就可以让学生经常练习,并积极引导他们在作文中运用。

(2)段落仿写。教材中有些细节描写或片段写作很有特色,可引导学生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进行仿写。如,在教《少年闰土》《一面》时,可指导学生学习课文中描写人物特点的方法,并引导学生品析课文中人物的外貌描写,从而使学生掌握写人物外貌的一些方法:从远及近、整体到局部,抓特征、表性格。

(3)篇章仿写。对一些经典的例文,可让学生深入理解例文,领会和掌握例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表达方式,让学生懂得作者为什么写得这样好。如,学完《草虫的村落》这篇课文之后,学生充分感受到作者丰富的联想,这时,教师可抓住时机引导学生进行篇章的仿写。

总之,抓好练笔训练是锻炼扎实的作文基本功,提高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一切手段调动学生观察的积极性,坚持在生活中积累素材、掌握方法,加强练笔训练,坚持在练笔中不断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唯有如此,才能帮助学生克服写作时“无话可说”的困难,逐步提高写作水平。

编辑:马德佳

猜你喜欢
练笔素材训练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
日媒:日自卫队将以“训练”为名“出兵”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