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型区域活动中的有效指导策略
——区域活动优秀案例论文

2017-07-12 09:03王蕊
科学中国人 2017年23期
关键词:调羹铁球筷子

王蕊

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幼儿园

学习型区域活动中的有效指导策略
——区域活动优秀案例论文

王蕊

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幼儿园

一、背景

素质教育已成为学前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完整儿童”,就要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而学习型区域活动则是培养幼儿全面发展隐性的、有效的途径之一。

学习性区域活动是教师依据教育目标,有目的地创设环境,投放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操作摆弄来完成个别化的自主学习活动。幼儿在有秩序的按自己的意愿进行活动,他们学习的动力、潜力在活动中得到激发。在这种自由、宽松的心理环境下,让幼儿真正享受到自主学习过程中的快乐,并得到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动力。

二、案例

在这学期的区域活动中,有一个新增加的活动“夹夹乐”。根据孩子们不同的能力,我们分别提供了纸球、彩泥球、彩色塑料球、乒乓球、核桃和小铁球,让孩子们用各种筷子尝试从一个容器夹到另一个容器中。看着这些新鲜的材料,孩子们睁大眼睛跃跃欲试,都想来玩一玩。

这一天,鲁家呈先来到了这个区,在我们班里,他是个特别活跃的孩子,他没有理会带有难易程度标志的指示,首先选择了夹小铁球这个最有难度的玩了起来。他信心满满的试了几次,却一直没有夹起来。我走过去蹲下来轻轻地对他说:“家呈,小铁球太重了,小手没有力气是夹不起来的,我们先练习一下简单的纸球好吗?”鲁家呈噘噘小嘴摇头说:“老师我再试几次,我一定能夹起小铁球。”看着它一副专注的样子,我本来想强硬的把材料换了的心犹豫了一下,经过考虑我决定先手把手地教教他,但是没有很好的效果。鲁家呈的动作虽然对了,但手上的力气坚持不住,用筷子也不太灵活。就这样,我们试了好一会儿,鲁家呈忽然抬头对我说:“王老师,我有一个好主意,我会用调羹舀,你给我一个调羹吧。”我听后,心里惊讶了一下,心想:这个小鬼头点子真多,可给不给他呢?如果给他,老师制定的内容和目标就都不符合了,而且,如果给了鲁家呈调羹,其他的孩子都来要怎么办?最终我抑制住了心里一个又一个反对的想法,没有让他去考虑换材料。而是我从柜子里找出了一个小小的调羹,交给了他。满脸笑容的鲁家呈拿到调羹就开始舀起来。果然很快就舀上来了,而且他发现把容器倾斜一下更容易舀上来。有几次他都直接舀上来两颗,然后他会得意地抬头看着我说:“王老师,你看!

第二天又到了区域活动时间,我刻意又来观察鲁家呈,没想到这次他主动选择了用筷子夹纸团和其它简单的材料,他小心翼翼的夹着,好像已经是个“老手”一样,嘴里还自己总结着各种经验教其它的小朋友,他说:“夹小铁球是很难的,你们得先会夹这些了才能夹起小铁球的......其它小朋友很佩服的效仿着。过程当中,他的小聪明一一展现,比如:两根筷子在使用中有时会长短不齐了,他会经常将筷子在桌面上戳一戳再继续夹;乒乓球又大又圆,有时夹不上来,他会偷偷瞄着我,趁我不注意用筷子拨到另一个盒子里,我把这些有趣的瞬间用手机记录了下来。同时,自己心中也有了无限的感慨和启发!

三、分析与反思

任何一项活动都是在经过筹划、实践、改进中不断完善起来的,在这次的区域活动中,我们也会发现,孩子都有自己感兴趣的材料,他们一开始并不会按照老师设计的难易程度来选择材料,那么老师要如何引导孩子选择适合他们的活动材料,做到既不干预太多,又不错失任何一个具有教育价值的机会呢?

在鲁家呈这个案例中,我一直在跟自己做心理斗争,比如到底要不要给他调羹,要不要给他换材料。

刚开始的时候,鲁家呈选择夹小铁球,他并没有想到自己不能够夹起来,而是由于他喜欢小铁球。当我想办法转移他的注意力的时,他还是没有放弃这个材料,鲁家呈的注意力、兴趣点全被小铁球吸引了。但他经过尝试已经知道用筷子夹小铁球这个要求自己达不到,但他又很想玩小铁球,怎么办呢?于是他想到了自己会用调羹,就向我提出要用调羹的要求,他想证明自己是可以的。当时我的内心十分矛盾,因为,我在设计这个活动时心中是有固定目标的。但我最终选择了尊重他,给了他调羹。在随后第二天的活动中,鲁家呈在选择材料上出乎我意料的进行了自我调整,我想,这是他在有了第一次“先用筷子失败又用调羹成功”的经验以后,得到了一种自我启发,自己寻找解决点的又一次尝试。到这时,我不仅没有了内心的矛盾,反而很庆幸也更坚定了自己的做法。

通过这个案例,我认识到了几点:

(一)观察要体现活动的目标和价值。观察,是教师在学习性区域活动中主要的指导策略。通过在活动中不断的体会、摸索,我觉得应该注重观察以下内容:1、看投放的材料是否适合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环境能否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材料是否充足等。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幼儿某些出奇的想法和做法,不要轻指责、评判。如果在活动中遇到类似上面案例中的情况,教师一定要细心地观察,不要操之过急,幼儿心中那小小的天地肯定会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奇。2、重点观察分析幼儿在活动中的所作所为。比如:观察幼儿的兴趣需要有哪些,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做,他们在活动中遇到了什么样的情况,想了什么样的办法,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尤其要把幼儿活动中遇到的困难一一记下,针对对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情感态度特点和个性差异等对幼儿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二)跟随孩子的需要适时调整活动目标。活动目标是教师想象出的幼儿根据活动应该达到的某些技能,很多时候,我们过于强调自己设定的活动目标,而忽视了孩子自身的兴趣需要。

孩子的学习是一个知识、行为的重新建构过程。鲁家呈要玩小铁球,但按活动的要求他并不能达到,怎么办呢?鲁家呈通过自我的调整,寻求老师的帮助,降低了要求,达到了自己的能力范畴。同时,他也在给自己提出新的要求,提高自己舀的难度,这也是一个自我学习的过程。在第二天,鲁家呈自然而然的选择了适合自己能力的材料进行活动。在这个案例中,我选择了尊重鲁家呈的兴趣、能力、发展水平以及经验学习方式,使他得到了成功的喜悦和兴趣的满足,在他第二天又进行了第二次尝试后,又得到了更多成功的体验。

(三)尊重孩子自我发展的创造性行为。《指南》中说“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是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过程。教师要根据本《指南》,从本地、本园的条件出发,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并灵活地执行。”当鲁家呈选择区域进行活动后,我没有第一时间去干扰他,而是耐心的观察,看看他是怎样进行尝试的,在他遇到了确实的困难后,我对他进行了指导、帮助。一开始,我从预定目标出发,想转移鲁家呈的兴趣,但这个困难实在是很大,于是我用了示范的方法进行帮助,效果也不大,最后我支持了鲁家呈的要求,先让他用调羹来舀,从鲁家呈原有的能力上逐步进行提高,这样既保护了鲁家呈尝试的积极性,又提高了鲁家呈手的灵活控制能力。

(四)教师要学会积极等待,适时介入。当幼儿在区域活动的过程中出现困难时,教师不要急于介入,应该给幼儿一定的时间充分的操作、探索,从而尽可能自己解决问题。如果鲁家呈在我转移他的兴趣时,追随了我,那么可能鲁家呈的困难就不存在了,他的兴趣将因这一次的活动而告终,值得庆幸的是鲁家呈坚持了自己的想法,而我也尊重了鲁家呈的选择,这样才更好地让鲁家呈了解了自己的困难,产生了矛盾冲突,从而进行自我调整,自己来想办法尝试解决。

幼儿教师要在区域活动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观察、分析、总结经验的能力,针对幼儿的兴趣、发展水平及时调整目标,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能动性,支持幼儿的探索意识,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促进幼儿经验的积累,使孩子在活动中的每个环节都得到兴趣的满足和成功的体验。

猜你喜欢
调羹铁球筷子
大小铁球会同时落地吗
敲打铁球的方法
竹筷子
Chopp ed!
抢肠粉
不一样的热导体
乒乓球与大铁球
筷子礼仪
学习自主进餐的小游戏
调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