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结构改变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

2017-07-14 08:36汪上达
商业经济研究 2017年13期
关键词:产业结构升级技术进步

汪上达

内容摘要:银行市场结构和贷款结构的变动可能会通过引导资金资源在产业间的分配,最终影响各产业发展。本文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及SYS-GMM估计,考察了我国银行业结构改变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中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在整体样本下,我国银行业中非国有银行比重上升不仅有利于产业结构合理化发展,也能促进高级化发展;银行贷款结构中商业贷款比重上升,有利于产业结构高级化,但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影响不明显。银行结构会通过技术进步和融资约束减轻两个机制影响我国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技术进步的影响机制是正向的,而融资约束减轻的影响机制对合理化和高级化的方向相反。

关键词:银行业市场结构 贷款结构 产业结构升级 技术进步

引言

我国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规划,重点是依靠技术进步提高产品竞争力,推动经济向集约型、创新型转变。推动产业转升级的途径很多,一方面来自于市场机制下的行业和企业组织内部的演变,另一方面来自于政府引导和外部环境变动下产业的结构变化。此外,资金作为产业转型升级除技术进步外最重要的一个因素,使得金融在企业转型升级中有着重要作用。我国金融结构主要包括资本市场和商业银行两大主体,资本市场解决了部分企业的部分资金需求,而银行贷款是目前我国企业资金的最大来源。商业银行的市场结构以及贷款结构的变动可能会引导资金资源在产业间分配。

银行结构包括银行市场结构和贷款结构两个方面。市场结构是指银行的整体分布情况,我国银行业分国有银行和非国有银行。国有银行的业务范围是综合服务。非国有银行对象是小微企业、大学生创业、现代农业贷款等。因此,当银行机构体系发生变化时,可能会带来社会产业结构发展方向的变化。此外,银行的资金贷款方向也与产业结构存在较大关联。银行可以通过资金资源的配置,引导资金从落后产业向高级产业转移。

我国金融体系正在逐步推进改革,银行是金融的主体。在此背景下本文研究银行市场结构和银行贷款结构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并从技术进步和金融约束减轻两个角度探讨其中的传导机制,这不仅能为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一条路径探索,同时也对处理好金融系统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提供理论支撑。希望通过本文研究,能对银行等机构的金融服务方向和国家有关部门政策制定带来新的思路。

银行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理论机制和文献综述

(一)理论机制

对于银行市场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是否存在相关关系,从目前的理论机制分析和实证研究上看,并未有统一的结论。Stein(2002)认为国有银行比重的增加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因为大银行在搜集企业信息上更具有优势,会在提供资金服务上能更好地选择客户。Petersen & Rajan(1995)认为垄断银行能更好解决信贷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从而形成稳定的银行与企业关系。从以上机制分析结果看,在一个地区中大银行和小银行在规模上的比例分配,对于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关系并没有确定的结论。

银行资金贷款结构则会通过两个方面来影响产业结构的转变:一是通过资金使用引导产业或者行业方向,二是推动城镇化过程。首先,在资金的产业配置上,银行在政策引导或利益、风险引导下贷款给更有效率的行业和企业,即将原先贷款给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产业转向新兴战略产业以及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等,促进整体社会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其次,城镇化会加快居民购房,银行的贷款结构中就有很高的房地产购房贷款,这不仅加快推动我国城镇化进程,也加快了资金利用和第三产业(房地产业)发展,在城镇化过程中,也对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娱乐科教卫生等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文献综述

银行业市场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对于银行市场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部分文献得到了行业集中(或金融集聚)与产业结构升级有正向关系,如孙晶和李涵硕(2012)发现金融集聚对我国东中西部的产业结构升级均具有促进作用,并且银行的集聚作用是最明显的。刘培森和尹希果(2015)检验发现银行业市场结构、金融深化与产业结构升级间的空间溢出效应,国有商业银行市场份额的上升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促进作用。

更多学者得到了行业集中与产业结构升级有负向关系,国有银行比重上升不利于产业转型升级,如龚强等(2014)通过模型推导指出以四大国有银行为主的银行体系还不能充分满足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发展地方性中小型银行能更好地解决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促进产业优化和金融结构优化。彭宇文等(2013)研究表明整体上银行业的存款集中度和贷款集中度与经济增长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个影响会间接负面传导到产业结构升级。刘宁(2014)发现广东省银行集中度的提高对产业结构调整有长期的负向影响。

银行贷款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关于银行贷款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上,大多数学者得到信贷结构的转变能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如林明华和杨朝军(2015)的研究表明银行信贷市场对产业结构优化存在积极作用,但信贷市场并没有显著促进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后者更依赖于证券市場的金融体系。李莉和朱洪兴(2014)的检验结果表明,信贷效率对产业结构升级的贡献度最大,其次是信贷结构,最后是信贷规模,但反向关系不存在。如韩瑾和韩翌飞(2011)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浙江省第三产业发展源于第二产业带动和信贷规模扩张。信贷结构未能有效带动产业结构调整。

研究设计和实证分析

(一)模型构建和估计方法

本文主要从实证的角度分析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和银行贷款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本文选用省级层面的面板数据,首先建立如下模型:

uisit=α+β1×clusterit+γ×Xit+εit (1)

uisit=α+β1×loan_struit+γ×Xit+εit (2)

uisit是第i个省t年的产业结构,clusterit是第i个省t年的银行业市场结构(银行业集中度),loan_struit是第i个省t年的银行贷款结构,X为控制变量,α为常数项,i=1,…,N,t=1,…,T。

本文认为银行作为金融中介,主要从两个方面对产业结构升级有正作用,一是技术层面,相对来说,非国有银行更愿意将贷款投放到新兴战略产业、自主创业项目等对象上。因此银行贷款对产业结构的机制效应上,更可能是由于技术进步引起的。另一方面,银行加快对资金需求部门进行放款,有利于整体社会融资约束减轻。因此,本文选择社会技术进步和社会融资约束减轻两个机制因素,分析银行结构是否通过这两个机制影响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为此构建检验分析模型:

uisit=α+β1×clusterit+δ×(techit×clusterit)+γ×Xit+εit (3)

uisit=α+β1×clusterit+δ×(finit×clusterit)+γ×Xit+εit (4)

techit是社会技术进步衡量指标,finit是社会融资约束情况(也可理解为金融发展)衡量指标,其他变量定义同式(1)、(2)一致。

根据前面的文献综述,部分学者得到了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也可能反过来影响银行业市场结构或银行贷款结构,即对于整个模型来说,并不是纯粹外生,而存在内生系统问题,因此本文选择使用系统广义矩估计(System GMM)方法对上述模型进行估计。

(二)变量的选取

因变量:产业结构uis。以往研究产业结构升级的文献将产业结构升级作为整体进行考虑,干春晖等(2011)指出产业结构变迁从动态的角度看,应该包括两个方面,即合理化和高级化,这两个方面合起来才能真正称为产业结构升级。本文借鉴其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的衡量公式对两个指标进行计算。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三次产业间的聚合质量,对于产业结构合理化,可以采用泰尔指数进行衡量:

(5)

其中,Yi是第 个产业的增加值,Li是第 个产业的就业人数,Y、L是总增加值和总就业人数。该指标取值越接近于0代表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配置合理性越强。由于式(5)是一个逆指标,因此为后续在实证模型分析中更容易表达,在计算得到该指标数值后,对指标取倒数处理,即:

(6)

产业结构高级化一般指狭义上的产业结构升级,是指国民经济中比值最高的产业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的过程。对于产业结构高级化,本文采用第三产业产值与第二产业产值比值衡量:

uis_ts=Y3/Y2 (7)

自变量。一是银行业市场结构cluster,一般是指银行业内各个银行间分布的集中度,2014年国有四大银行在整个银行业中的存款比重为67.63%,资产比重为63.85%,但从发展趋势来看,国有银行的比重呈现下降趋势,即银行业市场结构在调整。本文假设相对于国有银行来说,非国有银行的发展更能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因此本文主要使用非国有银行在银行业中的贷款比重进行衡量,指标定义为:银行业市场结构cluster=非国有银行贷款额/地区银行业总贷款额(国有银行指工行、建行、中行和农行)。二是银行贷款结构loan_stru,是指整体上银行业信贷在产业或者行业上的分布。本文采用商业贷款与工业贷款的比值衡量银行贷款结构指标,具体计算公式为:银行贷款结构cluster=商业企业贷款/工业企业贷款。

控制变量。本文选取城镇化率、市场开放度、人均消费水平三个指标。

城镇化率urban:本文用来衡量城镇化水平,等于城镇常住人口与区域总人口之比。

市场开放度open:本文采用地区每年对外贸易总额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衡量。

人均消费水平lncom:本文采用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水平的对数值衡量该指标。

机制变量。一是技术进步tech。对于技术进步,目前不同的学者采用不同的衡量指标,如董理和史小龙(2013)用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表示狭义技术进步,此外还有学者采用人均产出、劳动生产率等指标衡量。本文借鉴董理和史小龙(2013)的方法,用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衡量技术进步,该指标的具体计算过程为:

Ygit=TFP+α×Kgit+β×Lgit (8)

方程(8)是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推导得到的,其中Ygit为实际产出增长率,Kgit为实际资本存量增长率,Lgit为劳动力的增长率,TFP表示全要素生产率,即为衡量技术进步的指标。

二是社会融资约束减轻fin。对于一个地区的融资约束指标,本文选取各省份的当年金融机构贷款总额与地区当年GDP比值衡量社会融资约束情况,该指标数值越大,代表社会融资约束越轻。

本文选择1997-2014年31个省份的省级面板数据,非银行业指标变量数据全部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各省历年《统计年鉴》,银行结构和贷款变量数据来源于《中国金融统计年鉴》和《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

计量回归结果与分析

(一)银行业结构对产业结构影响的机制分析

表1显示了采用面板数据系统广义矩法估计得到的结果,四列下AR(1)、AR(2)检验概率表明三个模型的一阶差分方程随机误差项中不存在二阶序列相关,Sargan检验表明所用工具变量有效,说明模型设定正确。

对面板数据系统广义矩法对式(3)和式(4)进行估计,结果如表1和表2所示。表1是观察银行业市场结构对产业升级的影响机制分析,表2是观察银行贷款结构对产业升级的影响机制分析。对于四列结果,可以看到银行市场结构变量系数均显著大于0,说明非国有银行比重上升能促进产业结構升级。再看两个交叉项,可以看到,与技术进步的两个交叉项均在10%概率水平下统计显著为正,而与融资约束减轻的两个交叉项则一负一正,但均高度统计显著,说明银行市场结构能通过技术进步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而另一方面,银行市场结构能通过融资约束的减轻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却会抑制产业结构合理化。观察三个控制变量,四列下城镇化率变量系数均显著小于0,对外开放度和人均消费水平变量系数均为正,并且人均消费变量全部显著为正。

对于表2四列结果,可看到银行贷款结构变量系数均显著大于0,说明商业贷款比重上升能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再看两个交叉项,同样显示,与技术进步相关的两个交叉项均在1%概率水平下显著为正,而与融资约束减轻的两个交叉项则一负一正,说明银行贷款结构能通过技术进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而银行贷款结构能通过融资约束的减轻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却会抑制产业结构合理化。这个结果跟表1一致,说明银行结构对于产业结构升级的机制方向具有一致性。观察三个控制变量,四列下城镇化率变量系数均显著小于0,对外开放度和人均消费水平变量系数均为正(列(1)除外),结果也同表1一致,不再详细赘述。

(二)对结果的解释

通过上面分析,本文得到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均有正影响,同时银行贷款结构对产业结构高级化也存在正影响,而对产业结构合理化不存在显著影响。表明在我国非国有银行在整个银行业中规模和数量比重上升过程中,由于非国有银行更倾向于贷款给私营企业、中小企业、商业以及投资更加可观的项目,同时现阶段在劳动力和资本自由流动下,劳动人员更容易从低生产率部门向高生产率部门转移,这使得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配置更趋合理,使得产业结构合理化提升,另一方面,国有银行目前仍然存在着“政治任务”,其贷款中国有企业和大规模工业企业的比重很高,相对来说,非国有银行具有较大的灵活性,非国有银行更倾向于把贷款和项目投资于商业,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因此从总体来看,银行的发展方向会影响我国的产业结构,最终影响我国的经济转型。

此外,总体上银行结构会通过技术进步和融资约束减轻两个机制影响我国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其中技术进步的影响是正向的,融资约束的减轻会抑制产业结构合理化发展,却能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發展。对于技术进步的影响机制是明显的,非国有银行贷款比重的上升,能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融资约束减轻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方向的不同,本文认为融资约束减轻不仅仅是商业企业贷款增加,同时工业企业贷款也增加,因此总体来看,能促进产业结构趋于高级化。

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利用1997-2014年我国省市区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银行贷款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并从社会技术进步和社会融资约束减轻两个途径分析银行结构改变是否通过这两种机制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研究得到非国有银行比重上升不仅有利于产业结构合理化发展,也能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发展;银行贷款结构中商业贷款比重上升,有利于产业结构高级化发展,但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发展影响不明显。银行结构会通过技术进步和融资约束减轻两个机制影响我国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技术进步的影响机制是正向的,而融资约束减轻会正向影响产业结构高级化,却对产业结构合理化有负效应。

根据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以下建议:一是要继续对我国银行金融业进行改革,引入民营银行和股份银行,加大银行系统的竞争性。一方面要加大引导国有银行对中小微企业、第三产业、大学生创新项目,现代农业等的支持,另一方面要扩大非国有银行的比重,引导社会资金向第三产业以及第二产业中的新兴产业倾斜。

二是引导资金流向科技产业和融资约束严重的企业。由于经济系统往往存在内生性质,原先科技高的产业和融资约束严重的产业可能更容易吸引社会闲置资金的流入。银行业应更加关注这些产业的发展,因为这些产业更容易成为银行的优质客户。同时这些产业不同于大型企业需要大规模资金,它们往往只需要相对规模不大的资金即可“存活”,并且科技型企业成长性更好,也能加快整体社会的技术创新。

三是继续对外开放,提高人们的生活消费水平。国家应该鼓励国民消费,以消费比重上升代替过去主要依靠投资的经济发展结构。消费增加也有利于对企业产品提出更高质量、更多性能的要求,倒逼企业转型升级。另外,以进出口货物贸易总额与GDP比值衡量的对外开放度提高,也表明我国出口商品和进口商品增多,出口表示我国商品有更高的竞争优势,而进口代表对国内产品构成更大的竞争威胁,逼迫企业加大产品研发,对外开放程度上升也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

参考文献:

1.刘培森,尹希果.银行业结构、空间溢出与产业结构升级[J].金融评论,2015(1)

2.孙晶,李涵硕.金融集聚与产业结构升级—来自2003-2007年省际经济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学家,2012(3)

3.彭宇文,张美婷,毛超.银行业市场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基于广东省与湖南省的空间计量研究[J].经济地理,2013(10)

4.刘宁.金融结构、银行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J].金融教育研究,2014,27(3)

5.龚强,张一林,林毅夫.产业结构、风险特性与最优金融结构[J].经济研究,2014(4)

6.林明华,杨朝军.中国金融市场结构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系研究[J].上海管理科学,2015,37(1)

7.李莉,朱洪兴.银行信贷规模、结构、效率与产业结构互动研究—基于河北省的实证分析[J].科技与管理,2014,16(5)

8.韩瑾,韩翌飞.区域产业结构与银行信贷结构的动态关系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1(15)

9.RG Rajan,L Zingales.Financial Systems,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Growth[J].Oxford Review of Economic Policy,2001,17(4)

10.K Jin,G Benigno,S Guibaud,K Guo,E Ilzetzki,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financial capital flows[J].Lse Research Online Documents on Economics,2009

11.盛欣,胡鞍钢.技术进步对中国就业人力资本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29个省的面板数据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6)

12.董理,史小龙.上海市三次产业技术进步水平测算及对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1978-2011[J].上海经济研究,2013(5)

13.安苏,王茂斌,吴亮.金融约束差异与省区对外贸易:基于面板数据的研究[J].金融发展研究,2011(10)

猜你喜欢
产业结构升级技术进步
贸易开放、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
政府干预、金融集聚与地区技术进步
未来教室的构建及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