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产业发展视阈下海南“候鸟”养老产业现象解读

2017-07-14 08:50孙冬燕
商业经济研究 2017年13期
关键词:养老产业候鸟海南省

孙冬燕

内容摘要:本文以海南省的“候鸟”养老产业为例,首先阐述了“候鸟”养老产业相关理论,然后说明了海南省发展“候鸟”养老产业的优势及其意义,结合相关调查,进一步分析了海南省发展“候鸟”养老产业的现状和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我国的“候鸟”养老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旅游业 海南省 “候鸟”养老产业 旅游养老

“候鸟”养老产业的相关概述

养老旅游最早兴起于18世纪的欧洲。养老旅游是老年人为寻求更好的养老环境,离开常住地到它地生活,是一种新型的养老方式,介于观光旅游和长期性迁移之间,其主要目的是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养老环境不局限于本省,更多的是跨越省界或者国界,时间一般为一个月到半年之间。养老产业是在养老旅游的基础上形成的,设置相配套的基础设施,为老年人提供医疗、照护、保健等服务。现已经形成许多著名的养老旅游地,如美国佛罗里达、意大利托斯卡纳、西班牙太阳海岸、马来西亚、泰国等。

据相关研究表明,养老旅游介于观光旅游和長期性迁移之间,具有两者的部分特征,又有别于两者。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养老旅游时间一般较长,为一月到半年之间,老年人旅游者大多拥有自己的固定居所,长时间居住让老年旅游者更加愿意到成熟的相同文化氛围养老旅游区。二是老年旅游者在养老地长时间居住,他们会逐渐地发现本地的地方特色,并融入进去,接纳居住地的生活方式,这有别于观光旅游的非原性旅游习惯。三是养老旅游是一个长期的动态和持续的过程,它不是单方面的迁移过程,有利于各地文化的交流、互动。四是养老旅游的人群主体主要是有较好经济基础的老年人群,拥有丰富的经济社会资源。五是养老旅游地的要求很高,不仅要求具有适宜养生的自然环境,还必须要有较高的社会经济条件,特别是医疗服务。

“候鸟”养老是旅游养老的一种特殊类型,它是指老年旅游者像候鸟一样跟随气候的变化到不同的地方去消夏避暑。适宜的气候条件对老年人的健康和养生有很大的裨益,因此气候是“候鸟”养老的关键之处。

海南“候鸟”养老产业的发展优势及其意义

(一)海南“候鸟”养老产业的发展优势

海南地处我国南端,北望日本、韩国,东濒南海与我国台湾毗邻,东南与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相近,背靠大陆,特别是与我国香港和澳门等地相邻,这些地方都能够为海南省提供大量的“候鸟”养老旅游人群。海南省是我国著名的“阳光岛”,岛上终年气候宜人,长夏无东,平均气温21-25摄氏度之间,光温充足,四季鸟语花香,空气湿润,适宜亚健康和养病的养老旅游者长期居住。海南岛的环境保护也有较好成果,满足养老旅游者对环境高质量要求。海南省多山地和丘陵,风景优美,适宜修建大量的养老休闲山庄。海南省是我国重要的华侨和少数民族聚居地之一,各族之间的文化交流频繁,文化氛围浓重。世界性的节目和赛事也选在了海南省举办,如海南岛椰子节、环海南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事等。以上为养老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

(二)海南“候鸟”养老产业的发展意义

大力发展“候鸟”养老产业,可有效解决老年人口数量庞大,增长迅速,养老形势严峻等问题,促进产业之间的融合,推动产业的升级和转型,提高经济的综合健康发展。“候鸟”式养老把休闲旅游、健康养生、经济发展三者之间进行了融合,满足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满足了老年人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的要求。

海南“候鸟”养老产业形成以大城市为主、中小城市为辅的方式建立“候鸟”养老休闲山庄,可有效地缓解海南省近年来大力发展旅游业所带来的大城市人口密集、交通拥堵等问题,缓解社会矛盾,减轻三亚、海口等城市的压力,促进全省健康和谐发展。“候鸟”养老产业的消费者主要是具有较好的经济基础的人群,他们大多来自于高度发达的城市,如北京、上海等,“候鸟”式养老可带动人口流动,缓解这些城市的人口扩张和交通拥堵,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养老旅游者属于高消费的人群,可有效地刺激海南省的房地产行业、旅游业、医疗卫生业的发展,为海南省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候鸟”养老产业可使海南向全国及全世界树立“健康岛”、“长寿岛”的形象。海南“候鸟”养老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丰富旅游产品、树立特色旅游品牌,增加竞争力。养老旅游者的整体性素质比较高,热爱生活,喜欢探索和公益项目,积极和当地的民众交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交流。他们大多来自教育、医疗、商界的精英,如能够让他们发挥余热,对海南省的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大有裨益。

海南“候鸟”养老产业发展现状

(一)观念落后

老龄化将是我国未来较长时期内的基本国情,因此大力发展养老产业是我国亟待关注的问题。由于受传统观念和经济条件的限制,大部分的老年人更倾向于本地养老,少量的人会去养老旅游。在“候鸟”养老人群中部分是受到投亲靠友的因素影响,而不是想要提高生活质量主动进行。部分企业和政府把养老产业当作是福利事业,把老龄人口当作社会资源的挤占者,海南省政府在发展“候鸟”养老产业并没有充分地重视,投资态度不积极,发展不充分。

(二)未形成产业规模和体系

由于政府和企业尚未对养老产业足够重视,对“候鸟”养老市场的潜力认识不足,因此海南省的养老产业体系不完善,规模较小。目前,海南省的养老机构大多是由民间自发建立,规模小,数量少,并不能够满足海南省日益增加的“候鸟”养老人群。“候鸟”养老产业的受众主要是经济能力较好的人群,因此对养老机构的质量要求较高。海南省的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稂莠不齐,大多数是民办机构,软件和硬件未达到国际标准,并不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海南省的“候鸟”养老产业发展注意力集中在养老地产方面,而老年医疗保健、老年用品、老年休闲娱乐等方面还相当薄弱,尚未形成规模化、完整配套、多产业交叉融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三)养老住宅流于概念

“候鸟”养老人群会在旅游养老地呆半年甚至一年以上,大部分的人会购置房产代替长时间租房,因此该人群养老住宅需求很大。目前,海南省的开发养老房产大多是在远离市中心、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的山地和丘陵地区。海南省发展不均衡,经济中心仍然是在三亚和海口,其他地区经济开发尚不足。很多地产商推出的养老住宅并没有形成相完备的基础设施,如娱乐、医疗、教育等,并不能满足消费者需要,养老住宅流于形式,严重阻碍了海南省“候鸟”养老养老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海南“候鸟”养老产业发展相关建议

(一)政府重视及政策扶持

产业化养老是我国老龄化过程中的必然趋势,因此纠正错误观念是发展该产业的前提。海南省政府应重视“候鸟”养老旅游业的发展,加大政策扶持与政府的引导和监管,杜绝恶性竞争、资源浪费、养老住宅流于形式等不好现象。海南省政府应对“候鸟”养老产业的发展采取有效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形成政府主导和多方参与的“候鸟”养老旅游发展模式。海南省的“候鸟”养老产业的发展应以市场机制发挥主要作用,政府引导,使养老产业向专业化和集约化发展。海南省政府对养老机构数量和质量应加以控制和监督,提高养老机构和养老服务的质量。

(二)注重打造海南省品牌养老

养老旅游在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较长,已经形成了许多著名的养老基地。海南省在发展“候鸟”养老产业中,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前提下,一定要与本省的养老旅游市场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打造自己的养老旅游品牌。海南省是我国著名的“阳光岛”和“长寿岛”,但在国际的知名度不高,海南省应深度地挖掘本身的优势,扩大国际影响,吸引更多的人来海南省养老旅游。

(三)完善养老服务配套设施

旅游养老产业是一个多产业相互融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海南省在发展“候鸟”养老产业的过程中,完善的养老配套设施是养老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不能够单方面地重视养老房地产,老年医疗康复、老年教育、老年休闲娱乐等也应大力发展。“候鸟”养业人群要求较高的生活水平,因此要求全方面满足老年人的衣、食、住、行、医、文化等多方面要求。海南省在發展“候鸟”养老产业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医疗和文化等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海南省是我国著名的“长寿岛”,大多数的老年人来海南省是为了养生或养病,老年医疗和老年保健等方面的基础设施相对于其他行业的要求更高。海南省是一个集合多民族、多华侨、多文化的国际的省份,在发展“候鸟”旅游养老过程中,政府要加大对本省的文化建设,促进文化交流和沟通。养老社区应形式多样,满足不同阶层、不同标准、不同需求老人需要,参照国际成熟养老社区,建立多样化、多功能的养老社区。

参考文献:

1.黎莉,陈棠,王珏等.佛罗里达经验对海南“候鸟式”养老产业发展的启示[J].科技和产业,2014,14(2)

2.翟羽,庄雪球,曹卫洁等.三亚“候鸟型”养老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4(15)

3.黎莉,王珏,陈棠等.从旅游业角度看海南“候鸟式”养老的发展[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5(1)

4.翟羽,庄雪球,曹卫洁等.海口发展”候鸟式”养老产业的SWOT分析及对策[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16(3)

5.杨扬.关于海南岛“候鸟”老人机构养老模式的探讨[J].华章,2014(25)

6.白然.都市老年人乡村旅游养老模式探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6(11)

猜你喜欢
养老产业候鸟海南省
致命的超速
我是一只小候鸟
“产教融合”视角下我国养老产业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对接研究
中日两国养老产业政策的比较与对我国的启示
海南省肿瘤医院
“洋候鸟”回闽过年
是海南省还是海南岛?
“0”与世界末日
海南省农垦设计院
海南省计划10年内对万名农民实行中专学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