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断市场供给曲线的存在性证明研究

2017-07-14 08:59耿乃国由雷赵真真
商业经济研究 2017年13期
关键词:案例分析

耿乃国 由雷 赵真真

内容摘要:传统微观经济学理论认为,凡带有垄断因素的不完全竞争市场不存在向上倾斜的供给曲线。本文在局部均衡理论的基础上,设定一系列推导假设条件,指出与完全竞争市场相比,需求曲线非平行移动是造成垄断市场供给曲线缺失的最重要原因。因此,针对需求曲线不同的移动方式,运用数学公式进行垄断市场供给曲线的推导以及具体案例分析,指出垄断市场存在向上倾斜的供给曲线。

关键词:垄断市场 供给曲线 需求曲线 案例分析

理论基础

(一)垄断市场价格制定理论

传统理论认为垄断厂商决定产品价格,其产品供给量、销售价格与市场需求曲线息息相关,需求曲线函数决定MR函数,同时MR函数影响垄断厂商利润最大化的实现。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即使对市场需求状况了解不深入,同样能够进行市场决策,若垄断厂商不了解市场需求,则可能产生的损失是不可估的。因为垄断企业对产品市场价格的制定不是任意的,而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根据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原则以及当前市场的需求状况,对垄断产品制定符合市场规律的价格。买方对垄断产品的购买能力存在上限,当垄断企业制定的价格高于买方的购买能力上限,那么垄断市场就无法实现均衡。因此,垄断企业不能任意定价,否则对买卖双方产生损失,不能够实现垄断企业利润最大化目标。

(二)垄断市场供给曲线存在分析

竞争性市场中供给曲线的推导是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进行的,若未设立假设条件,由于系统内与系统外因素错综复杂的作用,会导致供给曲线无法推导,因为无法确定变量的数量与作用形式。同样,垄断市场条件下,供给曲线的推导也是在相应的假设条件下进行的。现有的经济学教材默认垄断市场条件下,供给曲线推导的假设条件与竞争性市场中供给曲线推导的假设条件相同,除了需求曲线的移动方式。在竞争性市场供给曲线的推导中,需求曲线的移动一般为平行移动,而在垄断性市场中,需求曲线的移动方式既有平行移动,也有旋转移动。

假设竞争性市场的分析中,使需求曲线旋转移动,同样无法明确判断需求是增加还是减少。当行业内的厂商无法明确判断需求是否增加时,是不会改变产出的,从而无法推导出长期的行业供给曲线,即竞争性市场中不存在长期的行业供给曲线。现有的经济学理论和实证分析表明,竞争性市场中存在长期的行业供给曲线。从传统意义上讲,垄断市场与完全竞争市场相比,不存在供给曲线的原因是市场需求曲线的非平行移动。因此,垄断市场需求曲线的移动方式是影响垄断市场供给曲线存在与否的关键。

垄断市场供给曲线分析

(一)相关界定

邻域:设δ是任一正数,则开区间(a - δ,a+δ)就是点a的一个邻域,这个邻域称为点a的δ邻域,记作N(a,δ),即N(a,δ)={x|a-δ < x < a+δ}。在垄断市场某一点的邻域内论证供给曲线的存在。

(二)理论假设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为实现利润最大化(或亏损最小化),达到市场均衡的条件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即MC=MR,从而确定市场产品的价格与产量。通过確定产品的供给量和销售价格来确定市场供给曲线是否存在及走势,同时供给曲线推导的前提假设在不同市场类型下也会影响其存在性。

垄断市场存在的原因主要包括:产品市场供给厂商的唯一性;市场无替代品;拥有产品专利权;局部均衡的外部条件;产品需求曲线平行移动。基于以上五个方面,垄断企业可以自由的控制垄断产品的生产与销售。

假定垄断市场需求曲线平行移动的原因:第一,从传统经济理论出发,市场需求曲线不存在非平行移动的情形。微观经济学中市场需求曲线的函数公式为Q=f(P)的形式,可以看出,产品销售价格是影响需求曲线的最主要因素,其他因素都属于外生变量,只能影响该函数的常数项,不会影响需求曲线的斜率。第二,市场产品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决定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最重要原因,需求曲线斜率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买方对产品的主观偏好程度。第三,在一定存量的消费时间内,买方对产品的需求偏好不会发生变化,因此在此时间内,买方对该产品的消费无替代品。基于以上原因及假设条件,本文根据需求曲线的平行移动来推导垄断市场的供给曲线。

(三)推导证明

本文基于以上假设,论证当产品市场价格上升时,垄断市场存在向上倾斜的供给曲线,即设δ为趋近于零的任一正数,则开区间(a-δ,a+δ)就是点a的一个邻域。在该邻域内当P2>P1时,若存在Q2>Q1,即说明在价格P上升时,垄断厂商会增加产量Q。也就是说,在局部均衡的条件下,在开区间(a-δ,a+δ)内垄断厂商存在向上倾斜的供给曲线。

需求曲线表现为向右平行移动。在某供给与需求期的邻域内,消费者的消费偏好既定。在垄断市场产品的销售价格上升、需求曲线向右平行移动的情形下,证明垄断市场供给曲线的存在性。

设D1:P=a1-b1Q(a1>0,b1>0)

D2:P=a2-b1Q(a2>0)

a2=a1+δ(δ→0+)

则 MR1=a1-2b1Q

MR2=a2-2b1Q

设(n>1),垄断市场达到均衡的条件为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即MR1=MC,MR2=MC。如图1所示,当需求曲线为D1时,市场均衡点处于A点,当市场需求曲线为D2时,市场均衡点为B点,将A、B两点相连,得到需求曲线平行移动时的垄断市场供给曲线,因为a2=a1+δ(δ→0+),n>1,所以当P2>P1时,Q2> Q1,此时垄断市场供给曲线存在且向右上方倾斜。

综上所述,当垄断市场销售价格上升时,垄断企业会增加垄断产品供给量。因此在此邻域内依据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将两条需求曲线平行移动时所实现的均衡点连接成线,得到垄断市场的供给曲线,同时该曲线是向上倾斜的。

需求曲线非平行移动情况一。在某供给与需求期的邻域内,消费者的消费偏好既定。若垄断市场需求曲线出现非平行移动情况一,此时产品最高销售价格不变,且在该邻域内垄断市场产品销售价格上升的条件下,证明垄断市场供给曲线的存在性。

设D1:P=a1-b1Q (a1>0,b1>0),

D2:P= a1-b2Q(b2>0),b1= b2+δ(δ→0+)

则MR1=a1-2b1Q,MR2=a1-2b2Q

设(n>1),垄断市场达到均衡的条件为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即MR1=MC,MR2=MC。如图2所示,当需求曲线为D1时,市场均衡点处于A点,当市场需求曲线为D2时,市场均衡点为B点,因为b1>b2>0,所以P1=P2,但Q2>Q1,因此垄断市场不存在一一对应的供给关系。

综上所述,当垄断市场需求曲线出现非平行移动情况一时,出现同一价格对应不同产量,即垄断市场供给曲线中供给量与价格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因此这种情形下,垄断市场不存在向上倾斜的供给曲线。

需求曲线非平行移动情况二。在某供给与需求期的邻域内,消费者的消费偏好既定。若垄断市场需求曲线出现非平行移动情况二,此时产品的最大购买量不变,且在该邻域内垄断市场产品销售价格上升的条件下,证明垄断市场供给曲线的存在性。

设(n>1),垄断市场达到均衡的条件为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即MR1=MC,MR2=MC。如图3所示,当需求曲线为D1时,市场均衡点处于A点,当市场需求曲线为D2时,市场均衡点为B点,将A、B两点相连,得到需求曲线平行移动时的垄断市场供给曲线,因为a2>a1>0,可以得出P1>P2,Q2>Q1。即當垄断市场需求曲线出现非平行移动情况二时,垄断市场供给曲线存在,且向上倾斜。

因此,通过以上三种情况进行实证分析可以得出,当垄断市场需求曲线平行移动时,垄断市场供给曲线一定存在,且供给量与价格之间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并且该供给曲线向上方倾斜。垄断市场需求曲线非平行移动分为两种情形,若需求曲线出现非平行移动情形一时,不存在向上倾斜的供给曲线;若需求曲线出现非平行移动情形二时,存在向上倾斜的供给曲线。通过以上理论证明进一步论证了垄断市场供给曲线的存在。

案例分析

某公司的注册资本金为1300万,公司规模为100人以上,该企业对某军用灭火器拥有专利权,该产品在行业中处于绝对垄断地位。国内军用企业是某公司该垄断产品的消费者,该产品的市场销售模式为订单销售,所以该公司该产品在某供给需求期内市场需求曲线垂直于数量轴,需求量是固定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增加1单位该产品的生产,则所需要的成本会减少,说明该产品的生产同样遵循边际成本递减规律。同时若提高该产品的销售价格,该公司愿意增加该产品供给量。下面对某公司该产品2006-2014年间的供给量与销售价格进行分析,以进一步论证垄断市场供给曲线的存在。

如表1所示,以P表示该产品的销售价格(单位:元/台),以Q表示该产品的供给量(单位:台),此时产品销售价格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不是单纯依靠市场的需求而制定的。当产品销售价格提高时,该公司愿意增加产品供给量以获得更高利润,实现公司利润最大化。根据调查问卷,下面以2014年为当前存量,对某公司军用灭火器的意愿销售价格与生产量进行分析。通过以上内容制定该企业对该产品的意愿销售价格与生产量关系表,如表2所示。

由表2和图4可以看出,该产品的市场均衡点由B到F点,构成市场供给曲线,且该供给曲线呈向上倾斜。从图4中可以看出,若该产品销售价格提高,那么该企业愿意增加对该垄断产品的生产,增加对该产品的市场供给量。说明垄断企业存在向上倾斜的供给曲线,进而从实证上论证了垄断市场存在供给曲线这一理论。

参考文献:

1.爱德华·张伯伦著.周文等译.垄断竞争理论[M].华夏出版社,2009

2.琼·罗宾逊著.王翼龙等译.不完全竞争经济学[M].华夏出版社,2012

3.H·范里安著.费方域等译.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4.平狄克,鲁宾费尔德.微观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5.张锦.“缺失”的垄断厂商供给曲线研究[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1

6.谢作诗,李善杰,李平.关于马歇尔“剪刀模型”的理论再思考[J].经济前沿,2009

猜你喜欢
案例分析
以实践教学为主体的创业教育模式研究
“互联网+”下的商业模式创新案例分析
科技劳动视角下的超额剩余价值来源探析
父亲缺失案例分析
冷库建筑火灾特点及调查方法研究
让语文课堂评价语绽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