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视角下全面分析马拉松运动猝死事件

2017-07-14 09:23赵露阳孙昌帅
体育时空 2017年6期
关键词:马拉松

赵露阳++孙昌帅

摘 要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对2015年马拉松猝死进行分析研究,并总结出猝死的原因以及如何进行马拉松进行训练提供参考。近几年马拉松在全国范围内刮起了一阵狂风,成为了全国人民的非常喜欢一项集体的运动。全国各地马拉松赛事接连不断,一跃成为最火热的运动。但是也有一个令人可怕的事情,那就是马拉松猝死事件。随着马拉松赛事的火热进行,在成功举办赛事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分析一下猝死的原因。

关键词 马拉松 猝死 长跑运动

中图分类号:G82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6-000-01

一、前言

我国在耐力性项目——马拉松运动中具有潜在的突破能力。男子马拉松起步较晚,然而却在逐渐的进步,但是达到世界优秀马拉松水平还有很长的路程。女子马拉松发展比较迅速,在每5年中会出现领军人物,形成了一定的后备人才梯队,是运动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体育强国无不把田径放在基础战略地位。马拉松不仅是一种运动项目,更体现着挑战自我、超越极限的运动精神。但是,近年来,马拉松猝死事件频频发生,随着国内参加马拉松人口的增长,马拉松安全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马拉松猝死参赛者者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图书馆进行资料的查阅和获得知识,并通过中国知网进行文献检索和获得信息。

2.专家访谈法。在进行论文撰写期间,对2名运动训练专家进行访谈,了解了应该如何从训练的角度来预防马拉松猝死,并指出应该对初学者如何训练才更科学。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马拉松猝死的内在因素分析

猝死发生的根本的原因是指死者生前体内的潜在性疾病或病变。而这些疾病,常常潜伏地进行,由于机体代偿适应功能的的作用,患者往往不呈现任何症状或者只有轻微症状。

(二)马拉松猝死的外在因素分析

精神因素,如:狂喜、狂怒、極度紧张、恐怖、惊吓等精神兴奋或过度抑郁引发的潜在疾病猝死。在高度紧张的的长跑中,狂喜、狂怒对心脏类的疾病的诱发特别的明显,在长跑的过程中很容易猝死。

体力活动,如:赛跑、游泳、爬山、重力劳动等剧烈运动容易诱发心血管系统疾病者发生猝死。一些耗费体力过大的运动,对心肺功能要求比较高,稍有疾病就容易诱发休克、猝死等。

(三)从训练学角度分析马拉松猝死

马拉松运动的参与者应该慎重考虑和积极的准备这一项运动,对于没有过马拉松经历的或者第一次长跑的参赛者,在参加比赛之前自己一定先尝试跑一次。因为自己跑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现很多问题,有很大的不适应就应该放弃比赛。在跑的过程中没有比赛那么大的强度,如果这个都不能适应何况真正的比赛,所以在心理上已给自己一个准备。所以要想参加一场真正意义的马拉松运动,必须经过训练,即使是简单的运动训练。

(四)从企业利润方面分析马拉松

随着马拉松运动的在全国掀起了长跑的高潮,各大企业看到了中间的利润,争相举办马拉松赛事,仅2015年就举办了近130多场的马拉松赛事在中国,预计2016年会有200多场马拉松赛事举办。举办一场大型的赛事不是那么容易的,需要考虑到各个方面,特别是运动员的安全方面。但是企业承办马拉松眼里只有钱,只要能挣钱就做什么。

四、建议与结论

(一)各大企业应该创新举办马松赛事,首先应该把运动员的人身安全放在首位,确保运动员的安全的应急措施,不要一心只向前看,这样马拉松才能健康持续的发展下去。

(二)对于没有从事过体育运动者应该不予参加比赛,平时有良好运动基础的给予参赛资格。这点应该严格执行,还应该加强马拉松知识的宣传作用,不是什么人都可以跑马拉松的。

(三)马拉松运动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长期锻炼,应从小负荷开始练习。如果真正的喜欢马拉松,想参加加马拉松的人可以利用网络进行一番锻炼,这样既学习了马拉松的知识又促进了身心健康。

(四)加强马拉松健康知识的普及,让大众了解疾病的症状以及什么时候应停止跑步寻求帮助。在运动过程中出现脸色发白、出大汗、嘴唇发紫、胸闷、憋气、心脏有压迫感应立即停止。

(五)赛前要进行心血管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的检查,最好要求参赛者有体检合格证明。这样尽可能的减少了因特殊疾病给跑步者带来的危害,使马拉松健康长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常芸.马拉松运动与健康[N].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58-62.

[2] 夏伟恩.马拉松知识问答[J].田径.1998(12):23.

[3] 川越.马拉松完全指南[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社.2015:4.

猜你喜欢
马拉松
冰上马拉松
人生就是一场马拉松
冰上马拉松
参加一场梅西耶马拉松,需要准备什么?
阅读马拉松
学习是一场马拉松
新手如何练马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