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现状分析

2017-07-14 09:33吴书伦
体育时空 2017年6期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体育活动课余

吴书伦

摘 要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课余体育因为其独特的娱乐性和健身性,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成为了人们在闲暇时间里从事的一项重要的活动。在这其中,大学生很好的成为休闲体育活动推广的传播者,在大学校园中,课余体育活动作为新兴的一种学生参加体育的形式,而备受欢迎。同时对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起着重要作用。本篇论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山西省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研究。

关键词 新建本科院校 课余 体育活动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6-000-02

一、前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竞技体育成绩已占据世界体育强国之列。课余体育在中国的发展呈现一种时间短,发展快的格局,可是由于中国的近代史较晚,在许多思想文化观念上存在差异,许多恶性的行为对课余体育的健康发展起到了阻碍的作用。早在改革开放以来,“双休日”的推出,“节假日”的规定。除去人们忙碌的工作时间,其余的时间可以充分安排,参加体育活动能很好的缓解工作带来的压力。体闲体育对现代人提高健康水平、丰富文化生活、展现个性自我、满足人体需求、端正人生态度、塑造健全人格、提升道德品质和情操等,有着重要作用。

本研究选取四所山西省新建本科院校。包括运城学院、长治学院、吕梁学院、忻州师范学院四所大学按1.5%的比邻进行等比抽查,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并整理相关资料。

二、山西省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现状分析

(一)大学生对课余体育活动的认识程度

选择对课余体育不了解的大学生占有19.9%,只有11.9%的学生对课余体育表示非常了解,而67.9%的大学生只是对课余体育略知一二。不过从没听说过的现象还是没有的。相对而言,这与我国高校大学生对课余体育的了解情况是一致的。这其中是有许多原因的,从个人角度讲,学生应该多多参加社会实践,增加自己的知识面,培养自己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增强体质,提高生活质量。从学校的角度讲,教育力度不够,教育意识淡薄,缺少对学生的引导。在参与调查的大学生认为参加课余体育无所谓的占5%,认为有必要参加的大学生高达93%,而认为没有必要的大学生占2%。虽然认为有必要的大学生比重大,可是还有一少部分的人的观点还不是认同。因此,在大学校园里开展课余体育势在必行,使课余体育走到每一个大学生的生活中。

(二)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的动机

我们每个人,不管从事什么事,都是有一个让你从事这个事的理由,这在心理学上称为动机。我们不会毫无目的的做一件事。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也是一样的。有的为了健康,有的为了缓解学习就业上的压力,有的则是为了其他的一些目的。在研究的这几个本科院校中,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的动机五花八门,多种多样,其中比较常见的有结交朋友,打发时间,减肥塑身注重形体,在问卷中,选择最多的两个是锻炼身体和课余放松,分别占有的比例是58.8%和51.9%。这两类动机的比例很大程度上说明了学生在参加课余体育的过程中,缓解压力,增强体质是首要的目的。一些别有用心的同学,通过体育运动,结交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还有一些大学生就是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不让其虚晃的度过。使其过得更加充实。这就让课余体育运动变得更加受欢迎和青睐。此外,从男女大学生选择的比例上看,男大学生更注重锻炼身体,结交朋友。而女大学生则是减肥塑身,追求形体美。这就体现出了性别需求的差异。

(三)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的形式

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的时候,主要是通过以下这几种形式来开展的:自己一个人、或结伴;班内、校内组织的体育活动;体育俱乐部的活动;校外机构组织的活动等一些其他形式。其中,大部分人选择的是个人锻炼,这些人,相对来说都是有目的性的,有一定的目标,占49.4%。而参加与舍友或同学一起的占28.6%,可以说是,通过这种途径和同学舍友建立友谊关系,促进感情的交流。参加学校班级组织的活动占14.7%,一般而言都是运动会或者是一些代表班级荣誉的竞技比赛。这就考虑到了学生的班级荣誉感,不过这种的不是所有都参加,主要是集中在体质好,能为班级争取名次的个别学生身上。参加课外体育俱乐部体育协会组织的活动,或者是校外课余体育培训机构的同学较少,占5.2%,原因就是在这些活动中,有的需要缴纳经费,有的需要采购衣服或者是器材。因为在参加体育活动的时候,在和学生资金的项目上。这就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四)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的场地、时间和频率

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场地的选择时上也是多样性的。大学生当下的主要任务是学校科学文化知识,大多数大学生的经济来源都是家里提供。因此相对而言,选择免费的场地比需要收费的场地更受学生喜爱。学生选择免费场地,不但可以節省生活消费支出,也起到了锻炼身体的作用。数据中,去学校免费活动场馆活动的人数最多,占32.8%。选择去社会娱乐场所的最少,比例约占3.2%。大学生课余时间的支配受经济条件的影响。大学生选择场地的顺序规律依次是,从校内到校外,从免费到收费。相互比较可以看出,大学校园有比较完善的体育基础设施,学生可以就近参加体育活动。同时学生的个人安全因素就极大地降低了。同时,大学生的体育活动范围是以学校为中心,向外扩散的一个趋势。调查数据显示,一半以上的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的时间在一小时左右。一到三小时的占43.9%。大学生的课余时间较丰富,但是在合理利用课余时间内参加锻炼的学生不是特别多。这需要加强学生的意识,发挥组织领导人的带头作用。另外每周参加课余时间锻炼的大学生,两次以上的大学生就超过四分之三,这说明,大学生对这个体育活动还是比较热衷的。不过相对来说,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的次数应该保持在一周三次以上。体育锻炼要求学生的长期性坚持。间隔时间过长对于学生的锻炼没有明显的效果。这就使学生对体育锻炼热衷程度逐渐减低。

(五)大学生在休闲体育活动的消费状况

根据研究的项目,课余体育活动中,大学生参加的项目多种多样。有些运动项目就需要大学生购买与其项目相匹配的运动器材、设备和装备。因此这里所说的消费,就在参加课余体育运动项目分类上的不同。不过在体育运动的分类上也有不同。以上的篮球,羽毛球,乒乓球消费价格不算太高,普通大学生可以接受。相对的,网球,保龄球,台球等项目,配套的装备就高出了许多。对于没有固定收如的大学生来说,就有点负担不起,大学生参加这些体育项目的人数就少,进而在这方面的消费就会减少。甚至没有。体育运动项目的不同,就导致了学生消费额度的高低有别。

三、小结

大学生的课余体育意识、闲暇时间的分配、学校的课余体育设施、学校开展的体育项目、参加体育活动的伙伴、师资力量及消费水平等对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的选择都有一定的影响。学校应加大课余体育的教育,增设相关课余体育教育专业,建立相应体系,建立多渠道、多元化、有层次的学校信息传播系统。促进校园文化的发展。根据学校的条件和学生体育活动的特点。修建室内体育场馆,室外运动场地。鼓励相关的体育社团,体育俱乐部,体育组织等起带头作用,培养休闲体育的教练员,尽力完善的学校休闲体育信息服务部门,以推动学校休闲体育的发展。在余暇時间,学生应合理应用时间资源,经济资源,和学校提供的各种课余体育资源,提升文化素养,增强休闲意识,改变传统观念,提高消费意识,调整消费结构。

参考文献:

[1] 孟凡强.课余体育教育内涵解读[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3.24(9):77-79.

[2] 余军,夏丽丽.和谐社会与课余体育[J].贵州体育科技.2014(1):19-22.

[3] 毛振明.体育教学改革新视野[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4:76-91.

[4] 彭元华,彭媛华.影响高校课余体育开展的因素浅谈[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3(4):77-78.

[5] 朱玉芳,徐奕宏.探讨课余体育在高校体育发展中的作用[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5(5).

[6] 徐艳玲.课余体育在高校体育发展中作用的探讨[J].民营科技.2012(3).

[7] 陈孝道.在高校中发展课余体育的探析[J].科教导刊.2012(11).

[8] 罗林.课余体育的认识深化及在我国的发展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5.

[9] 黄利霞.西安地区普通高校大学生课余体育现状与教育对策研究[D].西安.西安体育学院.2013.

[10] 伍骥,匡勇进.“定向越野”作为体育课程内容对体育课程资源的影响[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6):157.

猜你喜欢
新建本科院校体育活动课余
丰富的课余生活
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教育转型发展的基本原则与路径选择
抗战时期迁黔军事院校体育活动研究
从体能角皮谈中学课余三级跳远训练
咪咪曲
清华大学的学生们在课余愉快地进行娱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