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自主学习误区,让小学英语教学更高效

2017-07-14 09:53张文梅
校园英语·下旬 2017年7期
关键词:误区应对策略自主学习

张文梅

【摘要】在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对以“自主学习”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模式理解出现了偏差,走入误区。本文试从教师的课堂主导作用、师生交流的调控、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指导三方面谈谈应对策略。

【关键词】自主学习 误区 应对策略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构建以“自主学习”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也在各个学校不断推进。但是一些教师对自主学习的理解出现了偏差,走入误区,课堂上自主学习没有真正扎根下来,学生尚未真切感受到自主学习给他们带来的乐趣。

笔者最近在我校的“目标探究四步教学法”课堂模式系列研讨课中,就发现类似的问题。在上Unit3 Is this your pencil?这课时,教师先向学生介绍了新句型:Is this your pencil?Yes it is.No,it isnt. 接着组织学生进行四人小组轮流问答活动,来巩固新句型的使用。教师安排小组活动,学生马上投入到热烈的讨论中去。表面上看,这节课很热闹,学生有自学的时间,又有热烈的讨论,师生间“互动”、“对话”正常,而且课堂教学任务完成的比较顺利。但是透过这些表象,我们发现,这节课的主体部分从教学内容到教学形式都是由老师牢牢控制着的,学生“自主”的时间是由老师给定的。所以这一堂课仅仅具备了学生自主的“外形”。骨子里还是老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还是把学生当成了自己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道具。所以,仅有时间的保证,仅有学生独立完成的学习活动,仍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

从本次展评的几节课中,我明显感到授课教师对自主学习还存在以下认识上的误区:

误区一:把自主学习简单视为自学

自学是学生完全脱离教师指导自己学,当前有教师错误地认为自主学习就是学生做主,自己学。教师的职责只是纪律维护者,充其量就是根据教学重难点,拋出几个问题列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自学。这是对自主学习本质的误解。

误区二:把自主学习当做自由讨论

教师在课堂上抛出一个问题让学生自主思考并讨论,本来问题是联系教学重难点的,结果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只在一些细枝末节的问题上喋喋不休,甚至形成两派,讨论到与教学毫不相于的市井新闻上了。这种课堂看似学生热情高涨,而实际上他们什么都没有学到。

误区三:把自主学习当做“一问一答”

新课改要求教师注重“启发”而不是自我陶醉的“一言谈”,于是不少教师纷纷转而向学生批发“问题”,在课堂上像放连环炮似的让学生回答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学生接连不断地回答问题,而实际上学生只要经过初步预习都能对答如流,顺利发现规律,因为这些问题十有八九是只需要学生作“是”或“不是回答的。这样看似学生自己发现规律,而实际上仍然是教师在手把手地“灌”,只是以前的“灌”是静悄悄的,现在的“灌”是伴奏式的,学生的思维仍然被牢牢拴在教师思维这根弦上。教师自认为多问问题就是启发,学生回答问题就是主动,其实这与教师不问问题而满堂灌的做法是毫无区别的。

对策一:教师的“导”不能放

笔者认为,自主学习强调的是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指的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积极参与问题讨论,善于独立提出、分析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学习。“自主学习”绝不等同于学生“自己学习”,不是不需要教师教。首先,学生知识、经验积累尚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教师不断指导;其次,学生由他主到自主,也需要教师由牵到扶再到放这样一个渐进过程;最后,学生的认知、自我控制能力发展受年龄、生理等因素影响。因此,学生不可能一下子就懂得自己学习。所以在自主学习中,教师的责任重大,它体现在教师要研究本班学生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提出真正富有启发性而不是简单“是非”性问题,让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又能够最终理解教学重难点,既让学生各显神通又能“殊途同归”。

对策二:课堂掌控要适度

自主学习强调学生经历一个积极学习时间,强调自我构建。积极学习时间是指学生“参加了”学习,未必就是“参与了”学习,一切教学的关键是教师如何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增加学生积极学习的时间。学生自我构建是指个体沉浸于学习之中,体验到解决问题时一种快乐至极的自我实现与自我超越。这只有个体内部处于一种平静又积极的思维状态时才能达到。那种只有表面、肤浅的吵吵嚷嚷只会增加学生的不安,根本无法静心思考。因此教师的职责就体现在如何营造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同时教师要把握主方向、抓住重点。所谓重点不一定就是预定这堂课的教学任务,而是要通过这堂课使学生明确一个什么道理、增长哪种智慧、习得哪项技能等。这就需要教师发挥教育智慧,即当教学实际脱离预定轨道时知道如何恰当引导课堂焦点,把关注点提升到思想领悟、智慧开启上来。

对策三:方法指导要到位

真正的课堂启发不是学生在教师“是”或“否”的问题下亦步亦趋地回答。启发就像教师给学生开“启”一个智慧盒,学生自己“发”现里面的宝藏.但这个盒盖开到什么程度就要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的层次水平制定不同的标准了。教师要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创设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的机会。学生自由探索,放飞了思想;合作创新,进行了体验,达到“再创造”,从而使“思想在学生自己的头脑里产生”,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达到愿学、乐学、善学。学生在知识上学有所得、在能力上学有所进、在技能上学有所长。

总之,自主学习强调的是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要改变以往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态。我们一线教师在教学中要走出“假自主”,大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自主构建。

猜你喜欢
误区应对策略自主学习
过敏误区,你中了几招
圆锥曲线学习中的六种误区
关于野生动物行为的5个误区
解析几何常见误区
筑牢洪灾后的舆情“堤坝”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