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舟山市定海区农业废弃物综合循环利用的思考

2017-07-19 18:06王佳颖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16期
关键词:循环利用废弃物农业

王佳颖

摘要 本文指出舟山市定海区以节约资源和循环利用为目的,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与生产协调发展理念,指出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的制约因素及存在的问题,积极研究解决对策,探索农业废弃物综合循环利用途径,推进海岛特色生态型、品牌型高效现代农业的发展新思路。

关键词 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浙江舟山;定海区

中图分类号 F320.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6-0265-01

随着舟山市定海区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农业污染问题日渐严重,种植业与养殖业出现了分离的现象,新的矛盾日益凸显。一方面,耕地大量施用无机肥料、农药,土壤板结、地力下降等危害日益加剧,制约了种植业的发展和效益的提升;另一方面,畜禽排泄物资源化利用率低,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在新形势下,如何按照低碳经济的理念,优化种养模式,实现农业废弃物综合循环利用成为新的课题。

1 舟山市定海区农业现状

定海区是舟山市主要的农产品生产和供应基地,前3季度农作物播种面积9 720 hm2,其中粮食面积4 293 hm2,蔬菜面积3 453 hm2,也种植相当面积的杨梅、李子、柑桔、梨、葡萄等各种经济林果。2015年定海区畜禽生产控量提质明显,前3季度生猪饲养量18.28万头,家禽饲养量61.4万余,肉类总产量8 122 t,同比上升2.82%。

畜禽养殖业废弃物和排泄物的利用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并显示出良好的效果,全区目前留存的畜禽养殖场均实施沼气工程,禽类粪及垫料作堆肥,利用率100%。随着近年来政府对生态循环农业的重视,农业废弃物利用、新型农作制度创新等模式逐步探索现雏形。

2 农业废弃物综合循环利用的制约因素及存在的问题

2.1 地域性条件限制,市场竞争力不足

舟山市地处海岛,定海是舟山市的主要农业大区,但受地域条件制约明显,存在实际陆地面积极少、耕地资源紧缺、淡水资源匮乏、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农业生产资源呈弱势状态、条件较好的耕地面积少等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工业和城镇建设等其他用地的增加,优质土地资源逐年萎缩,耕地土壤理化性状下降,农作物生产后劲不足,品质下降,缺乏市场竞争力。

2.2 偏重农业生产,综合利用理念落后

定海区目前已形成较好的农业产业布局,但在注重农业生产的同时,忽视了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循环利用,目前仅停留在畜禽排泄物处理后入户和部分还田,以及采用种草养鹅、秸秆还田等传统种养结合等模式单一且利用率不高的状态,浪费现象依然严重。如何实现多种模式的种养业之间相互促进,综合循环利用,成为定海区农业废弃物综合循环利用的主要课题。

2.3 生产、需求和环保矛盾突出

农业在农村经济的地位和整个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关系民生。第一,农业是农民传统的收入来源,同时又是农村污染源的主要产生处;第二,都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和旅游餐饮业、食品加工业都离不开农业;第三,全社会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生产、需求和环保三方面呈现出矛盾交错的胶着状态。如何解决生产与需求、发展与环境的问题,化解矛盾促发展,是新时期农业面临和需要解决的新课题。

3 解决对策

定海区农业废弃物综合循环利用的总体要求是要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从而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保护生态环境,达到可持续发展。通过整合资源优势,扩大农业综合利用范围和废弃物利用技术的升级,提高利用率,有力推动定海区种植业、畜牧业生产,抓好耕地质量提升,开展循环农业建设,有效抵御和消除外来有害生物,促进农产品的优质高效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化。

3.1 明确综合利用理念,加强监督管理

积极树立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理念,以生产、利用、环保相结合的生产方式,结合实际生产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区域内种植业、畜禽养殖业的生产,对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排泄物作相应的处理和利用。要建立健全农业环保监控体系,实现对农业环境的全面监测[1-2],掌握农业废弃物的种类、数量及分布区域,并提出相应的控制对策和利用措施。

3.2 创新循环利用模式,因地制宜实施

要根据定海区各镇、街道实际情况,种养品种和习惯以及农业废弃物产生和排放数量和种类等,采用不同的循环利用模式,对规模化的农业基地,积极推广发展肥水一体化系统,通过管道将沼液直接输送至邻近连片的生产基地,对小规模的农业基地,借助农合联等中介组织,通过沼液车批量运输沼液加以利用。部分基地采用种草养鹅粮饲牧结合型模式,玉米—草莓、稻—甜瓜与南美白对虾水旱轮作粮经结合模式,食用菌生物链循环利用模式,利用废弃葡萄枝栽培黑木耳的农业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模式等多种利用途径和方法,引进或开发新技术,实行减量清洁化生产,促进生态环境,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3.3 培育新型主体,加大投入力度

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培育循环型龙头企业,在现有园区及基地内开展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使之具有一定规模,从而降低成本,使循环农业技术在经济上具备可行性[3-4]。另外,政府要为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加大财政投入,提供优惠政策,通过设立专项资金,鼓励先进技术开发,为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的发展提供平台。

总之,发展循环农业,将农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大量废弃物,通过循环利用方式,实现减少经济投入,缩短循环周期,增加优质产品产出,从而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推进海岛特色生态型、品牌型高效现代农业的发展再创新台阶[5]。

4 参考文献

[1] 何順民.池州市贵池区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现状与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6(12):205-206.

[2] 蔡宗寿,张霞,阮建雯.浅析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J].当代农机,2012(3):74-76.

[3] 霍家佳,郑玉艳,洪登华,等.基于美丽乡村视角下的农业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J].中国标准化,2014(12):94-97.

[4] 陈维春,杜欢.论中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立法史[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8-14.

[5] 韦佳培.资源性农业废弃物的经济价值分析[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3.

猜你喜欢
循环利用废弃物农业
数据分析挖掘在农业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电子废弃物
医疗废弃物处理现状分析
我国农村废弃物处理现状及建议
中国农业2017年与未来十年展望
流通领域重要农业产品价格(2016年10月)
我国快递包装废弃物循环再利用问题研究
浅析城市建筑垃圾的处理与环境保护
欧洲废弃物治理:挑战中的机遇
农业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