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之数学运算能力的校本研究

2017-07-21 00:51潘普昂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7年13期
关键词:运算能力

潘普昂

【摘要】在高中各科的学习中,数学需要学生掌握多方面的能力.在普通高中的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基础能力十分重要,它是数学学习的基础,是数学核心素养的基石.然而,由于教师对它没有足够的重视,因此,教师要从自身的观念着手,培养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从学生自身的学习过程中可以看出,学生也面临同样的学习问题,他们没有认识到运算能力对学习知识的重要性.本文将从高中数学课堂的具体实例出发,具体分析如何提升高中学生的运算能力.

【关键词】高中数学核心素养;运算能力;校本研究

数学核心素养可以理解为学生学习数学应当达成的有特定意义的综合性能力;它反映数学本质与数学思想,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综合性、整体性和持久性的意识和能力;也就是要求学生具备善于抓住数学问题的背景和本质的素养,并能熟练地运用准确、简明、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数学思想.

首先,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学生拥有高度的学习自主权,因此,教师在制订人才培养计划的时候应该尊重学生的建议.其次,由于每个地区的学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教师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特点制订方案,这就是所谓的校本研究.再次,由于运算训练的过程比较枯燥,教师可以尝试改变原有的训练方式,从学生的喜好着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最后,由于每名学生的运算能力是不同的,教师不能对学生的训练做出过多的干涉,而是应该尊重学生的选择,让学生进行个性化发展.

一、改变教师的传统观念,正视运算能力对数学教学的影响

在传统的观念中,数学学习基本上等同于题海战术,高中教学亦是如此.教师们往往过于关注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反而忽略了基础知识对学生的影响.从高中学习的现状来看,由于知识有限,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已经初步形成系统.运算能力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它关系到学生自身的学习效果.对教师来说,应该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在学生面临学习困难的时候,教师应该能够及时给予帮助.教师应当发现学生运算能力的匮乏,同时认识到运算能力教学对知识的积极意义.由于多年的教学,教师对教学的流程已经形成固定化的认识,因此,教师在改变这种认识的时候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应该遵从新课程的教学要求,制订教学计划,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制订计划的时候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毕竟每名学生的数学能力存在一些不同.在必要情况下,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采取一些措施,用以检验学生的整体运算水平.在高中时期,高考是师生共同奋斗的目标.教师制订计划的时候还应该考虑这个因素.根据高考的特点,学生需要在高度紧张的情况下保持清醒的头脑,保证一定的运算正确率.为了达到这种需求,教师应该为学生模拟高考的紧张环境,让学生在高度紧张的环境中训练运算能力.

教师应该根据教学情况的不同,营造不同的教学环境.在高中教学中,数学可以大致分为新课学习以及高考备考两个阶段,在这两种情况下,学生所要掌握的运算能力是有差异的.在备考阶段,教师应该尽可能模拟高考的环境,让学生感受紧张的氛围,同时在这种环境中锻炼运算能力可以达到理想的水平.在新课学习的阶段,运算训练则应以常用方式为主.教师应该教授学生系统的运算技巧,让他们掌握在不同时期中的训练方法.教师应该从学生自身的学习情况着手,进而掌握一些带有针對性的教学措施.在整个过程中,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应该纠正对运算的错误理解,正视它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意义.这是整个教学改革的关键之处.

二、运算训练计划要参考学生的建议

在新课改下的数学课堂,学生享有高度的学习自主性,这是区别于传统教学形式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建议成为教师的主要参考依据.在运算教学的校本研究中,教师应该首先让学生意识到自身的角色转变,新课改的要求是和传统形式有所差异的.教师需要让学生在这种教学中,意识到自己的学习主体地位,以此增加他们在课堂中的话语权.值得注意的是,学生虽然拥有高度的学习自主权,但是他们还是要在一定的课堂秩序中进行运算训练.同样的,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也发生了一些改变,他们的话语不再具有权威性,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对教师的要求进行评测.若是教师的教学和自身需求有所差异,学生应当勇敢地向教师提出建议,维护自己的学习权利.对教师来说,虽然教学角色发生些许改变,但是他们仍然承担着主要的教学任务.

例如,在学习“指数函数与幂函数”这个知识点的时候,许多学生容易混淆二者的定义,其运算方法也是错误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寻找问题的根源,进而集中解决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建议虽然具有代表性,但是他们处于问题之中,建议相对片面.教师需要从全局的角度考虑学生的情况,给予有效的帮助.因此,笔者得出一些结论:学生的建议虽然带有一定的代表性,但是教师需要对其进行甄别,从中发现学生面临的困难,对学生遇到的情况进行具体分析进而解决困难.换言之,教师需要拥有一定的客观性,能够从旁观者的角度发现学生的运算问题,给予最有效的帮助.考虑到学生的情况带有特殊性,教学计划也应留有一定调整的空间.在学生进行自主训练的时候,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一些带有针对性的教学改进.

三、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数学学习中,运算属于相对枯燥乏味的部分.学生们往往更加喜欢富有变化的解题部分.从学生自身的情况来看,无论是自身的学习还是今后的学习方法,运算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喜好着手,改变原有的训练计划,从学习方法中提升学生的运算兴趣.教师可以改变运算的形式.过去,运算往往作为解题的必要步骤存在,学生需要完成解题部分,进而进行运算.这种情况下,学生往往忽略了对运算步骤的重视,进而导致运算兴趣的缺失.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运算错误的出现频率也是最高的.教师可以将解题与运算二者分离,教师可以在运算中设置一些挑战,用以提升学生兴趣.为了让学生对这个过程有一定的重视,教师还可以在一些步骤中设置一些陷阱,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对自己的学习进行一些调整.

在高中生的日常学习中,运算贯穿于整个数学学习,教师应该让学生对运算拥有不同的认识.为此,教师应该增加一些训练题目,将运算作为日常的考查项目之一.在高中生的认知中,教师的建议带有一定的权威性,学生会在潜意识中遵从教师的引导.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种意识,合理利用这种心理.在运算训练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制订一些奖励措施,根据学生在运算训练中的表现,对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奖励.通过这种形式,学生的学习会获得一些不同形式的改观.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对学生进行一些惩罚措施.在日常的作业以及试卷中,教师可以对学生的错题进行整理,对一些运算错误进行集中的惩罚.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表明一种态度,让学生对运算错误感到一种畏惧,在这种紧张感中端正对运算的态度.在这种奖罚分明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学习积极性会得到一些加强.

四、尊重学生的差异,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

在以往的数学课堂中,教学往往针对整体学生进行,而在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尊重每名学生的发展,培养每名学生的个性能力.在运算教学中,教师同样要遵从这种要求.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做好两手准备.首先,教师要制订一个满足所有学生基本运算能力需求的计划,让学生在这个计划中得到长足的发展.这个计划应该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同时学生拥有一定的学习空间.其次,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自身的发展需求.例如,某学生的运算能力十分出色,那么教师应该鼓励他将学习精力放在别的学习项目中;若是某名学生的基础能力较差,那么学生则应该以夯实基础为主.运算是一切数学学习的基础,因此,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为了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应该首先为学生制订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对高中生来说,教师的态度仍然占有一定的分量.学生之间存在差异,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教师应该让学生接受这一点,并以平常心处之.相应的,教师还要让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在教师的引导下集中培养这些长处.从运算的角度来看,学生则应该正确对待自己的运算能力,以平常心待之,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一些训练,发展自己的长处.

五、培养学生自主训练的习惯

在新课程的要求下,学生需要掌握自主学习的要领,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从运算的角度看,以教师为引导的教学仍然属于整体上的学习,笔者认为学生的自主训练才是提升能力的有效方式.自学应该成为高中数学的主要学习形式,因为只有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才可以获得适合自己的训练.值得注意的是,从学生的反馈来看,运算尚未成为学生的日常训练项目,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形成自我训练的习惯.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可以在长时间的训练中,保持较高水平的运算能力.

从习惯的养成方式来看,教师需要带领学生进行多次重复的运算训练,让学生认识到运算的重要性.例如,教师可以利用某一节课的时间,专门用于学生的运算训练,让这种意识对学生形成深刻的影响.习惯的养成还需要长期的坚持,从学生自身的情况来看,无论是自身的学习还是今后的发展需求,运算训练对学生都有十分深远的影响.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会在训练中获益很多,教师要做的便是从学生自身的学习情况出发,制订有效的计划,而学生则需要按照教师的指导一步一步地完成.

六、结语

运算能力是数学核心素养的基石,是高中数学学习的基础,每名学生都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培养学生运算能力的过程中,首先,教师应该改变对运算的认识,从实际出发,改变教学计划.其次,新课程下的学习还需要参考学生的建议,以促进他们的自主性学习.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因此,教师还要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再次,运算训练应该成为一种习惯,贯穿于学生的数学学习中.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努力提高數学课堂的效率.最后,在学生面临学习困难的时候,教师还要伸出援助之手.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翟九凤.数学课堂巡视“三忌”[J].中学生数学·旬刊,2015(05):46.

猜你喜欢
运算能力
关于理科生计算能力培养的探讨
利用电子白板培养学生运算能力
在数学课堂中渗透“运算教学”例析
探解题方法悟价值取向
浅谈初中学生运算错误的原因和对策
提高初中生数学运算能力的教学策略研究
浅论高中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
高中生数学运算能力的问题及策略
立足思维习惯训练,强化运算能力培养
聚焦数学核心素养下的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