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科室文化建设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2017-07-24 15:08蕾王蕾邵夏龙
中国医院 2017年7期
关键词:科室医院建设

■ 花 蕾王 蕾邵夏龙

医院科室文化建设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花 蕾①王 蕾①邵夏龙①

科室文化 文化建设 医院文化

目的:了解医院科室文化建设现状及不同特征医务人员对科室文化建设认知的差异,提出推动科室文化建设的建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北京市某三甲医院43个临床医技科室1168名医务人员进行调查。结果:科室文化建设开展不均衡;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建设较完备;物质文化建设形式相对单一;精神文化建设是薄弱环节;文化教育活动丰富;员工普遍认同科室文化,认同度随科龄增长呈现下降趋势;高学历员工对科室文化建设的需求更强烈。结论:医院需要充分认识科室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并发挥“求同存异”作用,注重党组织的引领作用,明确主要责任人,加强人性化管理和多元化教育。

Author's address:Xuanwu Hospital,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No.45, Changchun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100053, PRC

科室文化是科室在长期医疗工作和管理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具有自身特色,且为全体员工所认同的价值理念、群体意识、行为规则和标识符号等文化体系[1]。科室文化代表科室的形象和精神风貌,集中体现科室的总体氛围、精神状态和全体成员的群体面貌,是科室赖以生存的根基,是科室建设发展的精神动力和综合成果[2]。科室文化建设是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通过对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43个临床医技科室开展调查,了解医院科室文化建设现状,分析成因,总结规律,并提出建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在线问卷调查和纸质问卷调查两种形式对医院43个临床医技科室的医务人员进行调查,包括医生、护士、医技人员。在线调查收回问卷1051份,纸质问卷收回145份,合计1196份,有效问卷1168份,有效回收率为97.7%。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设计。本研究采用自行设计的“科室文化建设现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在充分收集、分析、研究国内相关文献及政策性文件的基础上,初步确定科室文化建设调查维度及具体指标;通过专家咨询法筛选、修改后初步确定问卷;经预调查后,回收反馈意见,进一步完善问题和相应指标,再次修订问卷。问卷内容主要涉及被调查人员的基本信息,科室在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4个层面建设的情况以及对科室/医院文化建设工作的建议等。

1.2.2 调查方法。本研究采用分层、方便抽样方法。由于医院所包含的科室类别繁多,人员数量相差很大,为更加全面、客观地了解科室文化建设的整体状况及不同类别科室文化建设的真实情况,调研组制定了抽样原则,即以科室为单位,按比例规定抽取调查对象的最小样本量。假设科室总人数为x,抽样人数为y;当x≤10时,y=80%x;当11≤x≤50时,y=60%x;当51≤x≤100时,y=55%x;当x≥101时,y=50%x。调查实施前,从人事部门调取各科室人员总数,遵照抽样原则,计算出各科室最小样本量;培训调查员,说明调查的目的和意义。本研究采取两种方式进行问卷调查,一是通过院内OA信息管理系统,局域网发布调查问卷,采取在线自填的方式完成。通过及时了解各科室调查问卷填写完成情况,及时督促,确保获取的信息全面、客观。二是个别科室采用纸质版问卷进行调查,当场发放并收回。

1.2.3 数据处理。录入Excel表格,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8.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相关性分析。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调查对象年龄、性别、学历、本科室工作年限、职称和岗位类别等基本情况见表1。

2.2 科室文化建设现状及其成因分析

2.2.1 科室文化建设已经在临床医技科室普遍开展,但并不均衡。医院各临床医技科室均不同程度地开展了文化建设工作,其中,23个科室全面开展了精神、制度、行为和物质4个维度的文化建设,占临床医技科室总数的53.5%;16个科室开展了3个维度的科室文化建设,占37.2%;另有4个科室开展了2个维度的科室文化建设,占9.3%。可见,科室文化建设已在临床医技科室普遍开展,但不同科室的建设程度存在差异。科室文化建设的普遍开展源于自身发展需求及外部环境的推动。科室发展到一定阶段,通过文化建设提供精神保障和创新动力的需求便增大。同时,科室建设受到医院发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患者医疗服务需求等外部环境影响,“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价值观、服务理念被逐渐重视,也引导各科室重视科室文化建设。不同科室文化建设的程度还受科室发展历程、学科特色、人文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科室之间文化建设水平必然存在差异。

表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2.2.2 科室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建设较完善。医院大多临床医技科室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制度体系,包括科室规章制度(97.7%)、岗位职责(97.7%)、岗位行为规范(100%)、服务标准(88.4%)、工作守则(88.4%)、工作规范与流程(95.4%);开展了丰富的文化活动,包括病友会(34.9%)、运动会及健身活动(46.5%)、年会及联谊活动(69.8%)、慈善及志愿活动(53.5%)等。可见,科室已开展了以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为代表的科室文化建设。长期以来,医院在管理实践中形成了健全的制度文化体系,加之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推动各临床科室高度重视制度建设,开展了以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为主线的制度体系建设工作。各党支部和工会组织也积极围绕医院、科室的中心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组织生活,推进了科室文化活动的开展。以病友会为代表的多种形式的医患互动活动,能够增进医患沟通、普及健康知识,更能够体现公立医院公益性,受到各科室普遍青睐。

2.2.3 科室物质文化建设形式相对单一。有83.7%的临床医技科室开展了物质文化建设,其中,81.4%的科室设立了科室文化宣传栏,37.2%设立了科室历史展,仅有14.0%设立了文化匾,11.6%设立了科室徽标及徽章。可见,科室已具有物质文化建设的意识,但主动进行科室物质文化设计的意识不足,表现为科室物质文化载体单一,具有科室形象代表性的科室徽标及徽章等物质文化建设形式相对欠缺。科室文化宣传栏建设属于科室环境建设的范畴,由医院进行了科学规划,对科室物质文化建设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科室历史展需要系统梳理科室发展历程,综合编排、图文展示反映科室发展进程、水平的重大事项、重要成果和主要成绩,需要较强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因此难度较高。科室徽标及徽章需在科室精神文化理念基础上,结合科室特色进行抽象、设计,也存在一定难度。

2.2.4 精神文化建设是科室文化建设相对薄弱的环节。60.5%的科室开展了精神文化凝练,34.9%有科训,41.9%有科室服务理念;29.5%的员工能够准确说出科训内容;员工普遍将科训与科室服务理念相混淆,认为科训即服务理念。可见,在科室文化建设中,精神文化建设是薄弱的,精神文化建设的内涵、作用并未在科室内形成普遍共识。科室精神文化是科室规章典范与行为法则的浓缩体现,是科室文化的核心和灵魂。精神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科室发展中一代又一代医务工作者继承和发扬,并不断汇聚共识、总结凝练,从而形成既符合医院精神文化又体现科室特色的核心价值观。科室精神文化包括在科训和共同愿景统领下的科室服务理念、人才理念、教育理念、科研理念等诸多维度。在科室核心价值观尚未明晰的阶段,对员工的精神文化培育仍处于较为基础的阶段,因此员工对于精神文化的认知也较薄弱。

2.2.5 科室普遍重视文化教育活动。医院全部临床医技科室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文化教育活动。所有科室开展了专业知识技能培训,88.4%的科室开展了安全文化教育,86.1%的科室开展了职业道德及廉政文化教育,72.1%的科室开展了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及卫生政策解读,60.5%的科室开展了人文素养培训,25.6%的科室开展了职业压力疏导培训。可见,各科室普遍重视开展教育培训活动,通过专业技能及安全文化培训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通过职业道德和廉政文化建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但各科室在人文培训和压力疏导方面相对薄弱,其原因有二:一是围绕人文培训或压力疏导内容开展的相关活动主题介绍不够明确,导致活动参与者不了解;二是压力疏导需要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和硬件支持,科室缺乏相应条件,难以开展。

2.2.6 新媒体成为科室文化传播的主要媒介。各临床科室均建立了科室文化的传播媒介,其中,20.9%的科室建立了3种以上文化媒介,53.5%的科室建立了2种以上文化媒介。在文化传播媒介选择上,90.7%的科室建立了微信群,39.5%的科室建立了科室网站或网页。74.8%的员工有对外宣传科室文化的意愿,其中,31.3%的员工非常愿意。可见,科室已形成文化传播及形象建设的意识,普遍开展了文化传播平台建设。文化传播是科室文化建设保持生命活力的必要条件。新媒体凭借其即时性、互动性、便捷性等特性在科室文化传播中扮演重要角色。相比之下,科室刊物和网站、网页建设,进行内容采编、形式设计、信息更新等所需的人力和资金成本较高;微博、微信公众号作为开放性平台,交流对象更为多样化,在内容选择上需要更加严谨规范。

2.3 员工对科室文化建设的认知程度及其成因分析

2.3.1 员工普遍认为开展科室文化建设确有必要。94.2%的员工认为有必要开展科室文化建设,其中,54.1%的员工认为很必要,具有迫切需求。可见,科室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已经在员工内部形成了共识。这与多年来医院持续开展医院文化建设取得的成效密不可分。79.7%的员工认为医院文化建设具有成效,其中,35.3%的员工认为成效显著,核心文化理念深入人心,成为日常工作的行为准则;44.4%的员工认为成效较明显,发挥了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的作用。医院文化建设持续推进为科室文化建设的顺利开展营造了良好氛围。

2.3.2 高学历员工对科室文化建设的需求更强烈。调查显示,不同学历的员工对于科室文化建设的必要性认知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认为科室文化建设很必要的人群中,随着学历的提升认为科室文化建设非常必要的比例越高(表2)。

可见,高学历员工对于科室文化建设的需求更加强烈。具有较高学历的员工在学习、工作经历中接受了较多文化建设相关知识,能更明晰地认识到文化建设对科室发展的重要意义,更愿意追求科室文化共识带来的组织归宿感和认同感,因此对科室文化建设的需求更为强烈。

2.3.3 员工普遍认为科室主任是科室文化建设的主要负责人。59.0%的员工认为科室主任是科室文化建设的主要负责人,26.6%认为科室核心小组成员共同负责科室文化建设,另有15.3%和5.9%的员工分别认为党支部书记和工会分会主席是科室文化建设的主要负责人。可见,科室主任应该担任科室文化建设主要责任,同时,应注重发挥护士长、支部书记、分工会主席等核心小组成员力量,共同推动科室文化建设。通过对文化建设较完备科室的访谈,也发现科室主任在科室文化建设工作中起决定作用。

表2 不同学历员工对科室文化建设必要性的认知情况(%)

2.3.4 员工普遍认同科室文化,认同度随科龄增长呈现下降趋势。90.8%的员工认同本科室文化,其中,41.0%的员工很认同。值得关注的是,对科室文化“很认同”的比例随着科龄增长呈现明显下降趋势(P<0.05),见表3。

可见,员工普遍认同本科室文化,但科龄较短的员工更加认可本科室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是科室文化相对浅的层面,对员工的影响时效性较短;精神文化是高级层面,对员工的影响更长久。科龄短的员工有较高的热情,主动熟悉科室环境,积极参加科室培训和各项活动,因此对科室文化更认可。而精神文化是科室文化建设的薄弱环节,缺乏系统、明确精神文化的科室很难得到员工对科室文化的持久认同。

3 医院科室文化建设的建议

3.1 充分认识科室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科室是医院文化建设的基本单位,是医院文化深入人心、有效落实的关键环节。科室文化是科室建设的精神源泉和科室发展的原动力,需要科室全体人员共同建设。各级人员要充分认识科室文化建设对科室发展的引导激励作用、规范教育作用和凝聚协调作用[3],将科室文化建设与科室发展同部署、同落实,提升科室“软实力”。

3.2 科室文化建设重在“求同存异”

不同科室的发展历程、人员结构、学科特色不同。因此,科室文化建设要兼顾医院文化的共性和科室自身的特点,体现科室业务技术特色和整体精神风貌。科室文化建设应该在有效延续医院文化共识的基础上,发展符合学科特色和科室员工需求的特色文化体系。通过凝练有特色的科室文化理念、开展丰富多彩的科室文化活动,在“求同存异”中实现医院文化的繁荣。

3.3 注重党组织在科室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医院党委应进行文化建设顶层设计,建立由院党委统领的院科两级的医院文化管理体系。党组织通过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切实发挥在科室文化建设中的引导、推动和辐射作用,使科室文化建设的目标、内容、成效与医院文化建设相互衔接、同步运转,推动全院各科室文化的发展。搭建科室文化建设交流平台,在院报、官方网站上开设科室文化展示专栏,分享典型案例,引领科室文化建设。

3.4 明确科室主任是科室文化建设的主要责任人

在医院,科室管理实行科室主任负责制。科室主任应高度重视科室文化建设,做科室文化的设计师、引领者和推动者[4],把文化建设融入科室管理中,及时总结文化建设成果;同时,要充分发挥科室核心组成员在科室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全方位、多角度带动科室文化建设;要鼓励科室员工参与文化活动,推动科室文化传承创新,形成具有科室特色和生命力的科室文化体系。

表3 不同科龄员工对其所在科室文化的认同情况(%)

3.5 加强对员工的人性化管理和多元化教育

医务人员是科室文化建设的主体。在科室文化建设中,要重视员工的意愿和需求,加强人性化管理,由“关注事”变为“关注人”,由“问题发生控制”变为“问题预警控制”,由“行为引导”变为“心理疏导”[5]。要加强人文关怀,解决好福利待遇、职业发展等利益问题,增强科室凝聚力和员工积极性。要针对不同员工在岗位、年龄、学历、科龄、职称上的差异,开展多元化、针对性教育培训和文化活动,发挥科室文化引导激励、规范教育、凝聚协调的作用。

总之,医院科室文化建设要根据医院总体要求,结合各科室实际,通过特色鲜明的建设举措,形成服务中心、凝心聚力、生动活泼、各具特色的科室文化,营造和谐温馨的科室氛围和积极向上的文化环境,从基层发力,推动医院文化建设和科室发展。

[1] 杨亚萍.培育科室文化 打造优秀团队[J].中国医院,2008,12(3):57-59.

[2] 曹荣桂.医院管理学——医院文化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3] 吴琼,徐伟利.研究型医院中的科室文化建设[J].中国医院,2009,13(8):33-34.

[4] 冀术明,张平,沈惠芝,等.对北京市四所三甲医院科室文化建设的调查研究[J].中国医院,2016,20(4):35-36.

[5] 王香平,花蕾,王建敏.北京市2 4 6 0名医务人员心理健康调查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13,29(9):779-781.

Status quo and analytical investigation on culture construction of hospital departments /

HUA Lei, WANG Lei, SHAO Xialong// Chinese Hospitals. -2017,21(7):40-43

department culture, culture construction, hospital culture

Objectives: To understand and analysis the status quo of the culture construction and the cognitive diff erences in culture construction of hospital departments among the medical staff with diff erent characteristics, and give some advice on culture construction. Methods: Questionnaire was used in this survey conducted among 1168 medical staff of 43 clinical and medico-technical departments in a top tertiary hospital in Beijing. Results: There are gaps among department in carrying out the culture construction. It shows that the constructions of regulation culture and behavior culture are comparatively completed, the 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material culture is relatively monotonou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spiritual culture is the weak link. Culture and education activities are colorful. Department culture is widely informed by medical staff and the degree of recognition has showed a downtrend with the growth of the age of departments. Welleducated staff have a stronger demand for the culture construction of hospital departments. Conclusions: It is necessary to fully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culture construction of hospital departments and exert features for seeking common ground while reserving. It is considered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leading role of Party organizations, define the responsibilities and reinforce the humanized management and pluralistic education.

2017-03-30](责任编辑 鲍文琦)

北京市医院管理局党建调研课题“医院科室文化建设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①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100053 北京市西城区长椿街45号

花 蕾: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党委办公室主任,卫生管理研究员、高级政工师

E-mail:leihua0609@126.com

猜你喜欢
科室医院建设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爱紧张的猫大夫
新医改形势下的科室文化建设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萌萌兔医院
认一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