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新闻摄影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以《酒泉日报》摄影实践为例

2017-07-24 14:11□郭
中国地市报人 2017年7期
关键词:酒泉摄影记者日报

□郭 军

(酒泉日报社,甘肃 酒泉 735000)

让新闻摄影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以《酒泉日报》摄影实践为例

□郭 军

(酒泉日报社,甘肃 酒泉 735000)

地方党报 新闻摄影

随着地方党报媒体融合的快速发展,新闻舆论监督越来越受到各级党委、政府及民众的高度关注,其新闻图片在媒体融合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多地受到传统媒体的重视。如何科学合理地运用新闻摄影手段来开展舆论监督,正确行使舆论监督的权力,在舆论监督中创新地发挥新闻摄影独特的视觉形象价值及传播力量,与文字相得益彰,形成强有力的新闻舆论监督合力?如何更好地整合传统媒体的现有资源,不断提高新闻摄影质量,扩大受众面并为更多群众所接受,从而充分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的和谐和稳定?所有这些,都应是当前地方党报在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必须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甘肃《酒泉日报》是中共酒泉市委机关报,1992年10月创刊,2001年《酒泉日报》被评为全省十佳优秀报纸。2002年又被推选为甘肃省唯一的中国地州市报协常务理事单位、中国记协理事单位。目前,酒泉日报社已经发展成为拥有《酒泉日报》《飞天周刊》《酒泉手机报》、中国酒泉网和酒泉日报新浪媒体法人微博、腾讯媒体法人微博、微信公众号为主的传统媒体、新媒体传播与移动传播相结合的传播布局。酒泉日报社已建成融合报纸、网站、微博、微信、电子报、二维码、手机报等多种传播形态的媒体架构。

“面对今天越发险恶的外部环境,摄影记者的职业地位更是受到冲击,拥有一台专业相机不再是这个行业唯一的通行证。摄影记者必须重新出发,他们需要确立自己作为职业传播者的独立地位以及在信息传播中的个体表达,并在这个基础上将报道推向深度。”①这就表明,新媒体时代的记者正面临着职业上的转型,除了需要掌握更多的新媒体工具外,更主要的还需要从观点和认识这个根本上进行转变。

近年来,《酒泉日报》积极推进多媒体平台建设,不断尝试新闻摄影观念的创新,让更多的新闻摄影作品以不同的方式呈现给受众,既为中国酒泉网、酒泉日报微信公众号、法人微博用户和粉丝提供了丰富的视觉盛宴,也有效激励了摄影记者拍摄新闻图片的积极性,极大地提升了新闻摄影的质量。

搭建新闻摄影创作的“贴身”平台

中国地市报新闻摄影学会每年都在全国各地举办一系列的峰会,这既是各媒体之间发展的交流平台,更是新闻摄影记者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这一平台的搭建,不但促进了媒体间的相互发展、形成了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宣传的放大效应,同时也对提高媒体新闻摄影水平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从2016年开始,《酒泉日报》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分批次派出记者参加这一系列活动,让一线记者在这个平台中得到很好的锤炼,凡是参加了活动的记者都感受到了自己在实践中的快速成长。

与此同时,《酒泉日报》还通过精挑细选要闻版图片,突出宣传主题,映衬好头条新闻;丰富二三版图片,把新闻做成读图模式;以组图和栏目丰富四版内容,把“影像酒泉”“特别关注”“百姓生话”“文化时空”“专题”等栏目和《飞天周刊》做出画报效果;在视频制作技术和拍摄设备滞后的情况下,采用大量的图片新闻来丰富新媒体报道内容,通过一系列平台建设,创造条件提升新媒体的发布质量。经过近一年的尝试,《酒泉日报》和《飞天周刊》的新闻图片与过去相比增长了三倍,中国酒泉网、手机酒泉网、微信、微博、今日头条等以图片形式刊发的内容占到了80%左右,这一重要平台的建设极大地提升了图片新闻报道的阅读效果和宣传价值。

新环境下的人员共享模式

近年来,《酒泉日报》不断加大投入,在新闻摄影设备上已有了很大的改善,目前一线的新闻记者已经达到了人手一机的条件,这也为更好地满足新闻图片需求,提高记者新闻摄影水平打下了坚实地基础。然而,《酒泉日报》多媒体融合发展下的新闻摄影,主要还停留在“单打独斗”、“各自为战”状态下,大都为自己所在的部门服务,这样既不利于摄影记者摄影水平的提升,也不利于新闻摄影资源的更好利用。《酒泉日报》在实践中很好地将这些资源综合利用起来,一幅好的作品不仅可以在《酒泉日报》上采用,也有机会被其旗下的《飞天周刊》和新媒体选用,切实让新闻摄影资源在《酒泉日报》全媒体环境中合理共享,这样就产生出了“1+1>2”的效果。

构建摄影记者的成长通道

新闻摄影记者业务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媒体新闻摄影质量的高低。当前,《酒泉日报》通过开展摄影实训、开办“影像酒泉”主题摄影专栏等措施,很好地促进了新闻摄影水平的提高。为激活新闻摄影记者的潜力,《酒泉日报》还专门针对记者“单打独斗”的工作方式,定期安排作品点评,帮助记者既“埋头工作”又“抬头看路”。为解决记者对新闻点敏感度不高的问题,报社利用业务会传达最近动向,让记者胸中有全局。同时,报社还有意识让记者组团采访,在共同工作中相互学习、相互提高。

确立大图片的概念

有人说,编辑需求+记者意图=锦上添花。就当前而言,加强编辑与记者间的沟通联系,是不断提升版面新闻摄影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也是是否能将最有价值的图片展现在版面上的关键所在。通过沟通和联系,媒体能将所需求的信息告诉记者,一线记者也不再是“单打独斗”。而编辑在了解到一线记者的拍摄意图后,也便于更好地处理图片,让版面更富视觉冲击力。特别是在多媒体环境下的地方主流媒体,做到这一点更为重要。《酒泉日报》在加强了编辑与记者的沟通后,在一版上精挑细选要闻版图片,突出宣传主题。二三版改变以前一片黑版面,把新闻做成读图模式。四版则以组图和栏目丰富四版内容,通过“影像酒泉”“特别关注”“百姓生话”“文化时空”“专题”等栏目做出画报效果。而新媒体则在视频制作技术和拍摄设备滞后的情况下,用大量的图片来丰富报道内容,极大地提升了新媒体的发布质量。

不难看出,媒体融合发展不仅需要传播技术的更新,更需要观念的转变。不断提升新闻摄影质量,既是展现新闻真实的重要手段,也是推进媒体融合的重要基础,更是地方党报媒体融合发展的重点之一。

注释:

①盛希贵主编.《新闻摄影教程(第四版)》第276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编辑:高秉喜)

猜你喜欢
酒泉摄影记者日报
热烈祝贺《平顶山日报》复刊40周年(1982-2022)
酒泉云计算大数据中心
65岁,《焦作日报》正青春
为什么会从事摄影Ami Vitale摄影记者纪录片制作人
郑治国:穿越新中国核弹爆炸中心的摄影记者
相隔40年的中国:变与不变
灵感日报
酒泉肃州区甜菊生产现状及发展前景
爆破瞬间
灵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