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上市公司2016年1-3季度盈利状况分析

2017-07-25 09:18李拥军
中国钢铁业 2017年1期
关键词:费用率利润率毛利率

李拥军

钢铁上市公司2016年1-3季度盈利状况分析

李拥军

本文结合钢铁行业的运行特点,基于突出盈利质量分析以及财务指标的可比性、一致性原则,选取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销售期间费用率、息税前利润率、每股收益五项指标评价24家具有长流程生产工艺的钢铁上市公司盈利状况。在对24家上市公司近3年各项盈利指标排序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相关数学模型计算出各上市公司2016年1-3季度盈利状况分值,并据此综合评价各上市公司盈利状况的优劣。

一、钢铁上市公司销售毛利率分析

销售毛利率是一定时期内,企业营业毛利润与营业收入的比率,表明企业营业收入能够带来多少毛利润,是反映企业主体业务获利能力的一个指标。

1.钢铁上市公司2016年1-3季度销售毛利率排序情况

2016年1至3季度普钢板块销售毛利率为10.12%。有11家上市公司2016年1-3季度销售毛利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见表1),排名前3位的上市公司是酒钢宏兴、本钢板材、太钢不锈,销售毛利率均超过14%,领先优势较为明显。其中酒钢宏兴销售毛利率高达16.08%,而2015年酒钢宏兴销售毛利率仅为1.91%,排名第15位。酒钢宏兴的进步得益于其营业成本大幅度下降43.36%,降本力度在24家上市公司中位居首位,远大于营业收入36.09%下降幅度;新钢股份、新兴铸管、山东钢铁、柳钢股份、*ST韶钢5家上市公司销售毛利率不足6%,虽然与2015年相比有较大进步,但盈利空间依然有限;重庆钢铁销售毛利率为-31.12%,是唯一一家销售毛利率为负值的上市公司,并与排名邻近的*ST韶钢尚有较大的差距。在这种情况下,重庆钢铁生产的钢材越多,亏损额就越大

2.钢铁上市公司近3年1-3季度销售毛利率对比情况

对24家上市公司近3年1-3季度销售毛利率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仅有华菱钢铁、重庆钢铁2016年1-3季度销售毛利率创近3年新低,而且重庆钢铁连续3年1-3季度销售毛利率为负值。另外22家上市公司中除包钢股份、柳钢股份、武钢股份外,其他19家上市公司2016年1-3季度销售毛利率创近3年新高。鉴于2016年前9个月的钢材价格并没有高于2014年同期水平,而且仅有7、8、9三个月份的钢铁价格高于2015年同期水平,由此可判断出多数上市公司2016年1-3季度销售毛利率创近3年新高的主要原因是:①2016年钢材价格的整体涨幅没有像以住年度那样落后于原燃材料的涨幅,或是局部时段钢材价格降幅低于原燃材料价格的降幅;②多数钢铁上市公司加大了降成本工作力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从24家上市公司近3年销售毛利率历年排名看,本钢板材、鞍钢股份、河钢股份、沙钢股份、*ST韶钢、重庆钢铁6家上市公司排名较为稳定,其中本钢板材、鞍钢股份、河钢股份销售毛利率排名连续3年位居前5名以内,处于前列水平。沙钢股份销售毛利率排名连续3年保持在10名左右,处于中档偏上水平。*ST韶钢、重庆钢铁销售毛利率排名连续3年位居后2位,处于落后水平;仅有太钢不锈销售毛利率排名连续2年出现进步,由2014年的第10位上升至2015年的第5位,2016年进一步上升至第3位;宝钢股份、南钢股份、武钢股份、柳钢股份销售毛利率排名连续2年出现下降,但宝钢股份现有排名依然处于前列,南钢股份、武钢股份则由上游水平下滑至中游水平,柳钢股份由中游水平下滑至下游水平。

表1 钢铁上市公司2016年1-3季度5项盈利指标情况 元/股,%

二、钢铁上市公司销售净利率分析

销售净利率是指企业净利润与营业总收入之间的比率。一般来说,销售净利率越高,企业获得净利润的能力也就越强。

1.钢铁上市公司2016年1-3季度销售净利率排序情况

2016年1至3季度普钢板块销售净利率为1.58%。有9家上市公司2016年1至3季度销售净利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其中三钢闽光、沙钢股份、宝钢股份3家上市公司销售净利率超过了4%,高居前3位(见表1)。排名首位的三钢闽光销售净利率高达5.39%;武钢股份、安阳钢铁、首钢股份、柳钢股份、新兴铸管、山东钢铁、凌钢股份7家上市公司2016年1至3季度销售净利率低于1%,整体盈利水平处于“微利”状态;仅有*ST韶钢、华菱钢铁、*ST八钢、重庆钢铁4家上市公司销售净利率为负值,重庆钢铁销售净利率为-83.88%,创24家上市公司近3年来该指标最低值。

2.钢铁上市公司近3年1-3季度销售净利率对比情况

对24家上市公司近3年1-3季度销售净利率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仅有重庆钢铁2016年1-3季度销售净利率创近3年新低,而且重庆钢铁连续3年1-3季度销售净利率为负值。另外23家上市公司中除武钢股份、柳钢股份、新兴铸管、华菱钢铁、*ST八钢外,其他18家上市公司2016年1-3季度销售净利率创近3年新高。这18家上市公司中除包钢股份外,其他17家2016年1-3季度销售毛利率亦创近3年新高,表明影响多数上市公司净利润增长的主导性因素是其钢铁主营业务毛利润的提升。

从24家上市公司销售净利率历年排名的角度看,*ST八钢、*ST韶钢、宝钢股份、本钢板材、沙钢股份、首钢股份、太钢不锈7家上市公司排名较为稳定,其中宝钢股份、沙钢股份销售净利率排名连续3年稳居前5名以内,处于行业先进水平。本钢板材销售净利率排名连续3年保持在5名左右,太钢不锈销售净利率排名连续3年保持在第8名左右,二者处于行业中游偏上水平。首钢股份连续3年位居第16名左右,处于行业中游水平。*ST韶钢、*ST八钢、重庆钢铁销售净利率排名连续3年位居后4位,处于行业落后水平;仅有武钢股份销售净利率排名连续2年出现下降,由2014年的第4位下降至2015年的第9位,2016年进一步下降至第14位,盈利状况由行业上游水平下滑至行业中游水平。

三钢闽光、马钢股份、酒钢宏兴、杭钢股份2016年销售净利率排名较2015年提高了10个位次以上,与之相对应的是这4家上市公司销售净利率的同比增量均超过了9个百分点,如三钢闽光销售净利率由2015年的-6.74%提升至2016年的5.39%,马钢股份销售净利率由2015年的-8.02%提升至2016年的2.33%。同时这4家上市公司销售净利率增量排名亦进入前6位;凌钢股份、新兴铸管2016年销售净利率排名较2015年下降了10个名次,主要源于这2家上市公司销售净利率同比增量过低,分别仅提高1.93个百分点、0.07个百分点。这表明2016年盈利状况的优劣更多取决于谁进步幅度有多大。

三、钢铁上市公司销售期间费用率分析

销售期间费用率是指期间费用与营业总收入之间的比率。该指标越低越好,当销售期间费用率大于销售毛利率时,则说明企业盈利相当困难。

1.钢铁上市公司2016年1-3季度销售期间费用率排序情况

有11家上市公司2016年1至3季度销售期间费用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其中三钢闽光、沙钢股份、柳钢股份、新钢股份、杭钢股份、新兴铸管6家上市公司销售期间费用率低于5%(见表1),排名首位的三钢闽光销售期间费用率低至3.27%;本钢板材、华菱钢铁、太钢不锈、河钢股份、*ST八钢、酒钢宏兴、重庆钢铁7家上市公司2016年1至3季度销售期间费用率大于10%,费用占比明显偏高。

2.钢铁上市公司近3年1-3季度销售期间费用率对比情况

对24家上市公司近3年1-3季度销售期间费用率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仅有凌钢股份销售期间费用率连续2年下降,柳钢股份、新钢股份、新兴铸管、凌钢股份4家上市公司2016年1-3季度销售期间费用率创近3年新低。三钢闽光、杭钢股份、马钢股份、包钢股份、首钢股份、太钢不锈、河钢股份、*ST八钢、酒钢宏兴、重庆钢铁、沙钢股份11家上市公司2016年1-3季度销售期间费用率创近3年新高。

从24家上市公司销售期间费用率历年排名的角度看,三钢闽光、沙钢股份、新钢股份、宝钢股份、包钢股份、*ST八钢、重庆钢铁7家上市公司排名较为稳定,其中三钢闽光、沙钢股份、新钢股份销售期间费用率排名连续3年稳定在前5名以内,三钢闽光甚至是连续3年排名首位。宝钢股份销售期间费用率排名连续3年保持在第8名左右,处于行业中游偏上水平。包钢股份连续3年位居第15名左右,处于行业中档水平。*ST八钢、重庆钢铁销售净利率排名连续3年位居后3位,处于行业落后水平。柳钢股份、凌钢股份、南钢股份销售期间费用率排名连续2年上升,柳钢股份由2014年的第7位上升至2016年的第3位,凌钢股份由2014年的第20位上升至2016年的第8位,进步较为显著。

四、钢铁上市公司息税前利润率分析

息税前利润是扣除利息、所得税之前的利润,可以使投资者评价项目时不用考虑项目适用的所得税率和融资成本,方便投资者将项目放在不同的资本结构中进行考察。息税前利润率是企业息税前利润与当期营业总收入的比值,通常以百分比表示,以反映企业的获利能力。该指标用来评价企业的投入和产出的效率。该指标值越大,说明企业的整体的获利能力越强。

1.钢铁上市公司2016年1-3季度息税前利润率排序情况

鉴于24家上市公司2016年1至3季度息税前利润率的中位数是4.59%,且有10家上市公司息税前利润率介于4%至6%之间(见表1),据此可判定息税前利润率5%应属于中档水平。本钢板材、三钢闽光、宝钢股份、河钢股份、沙钢股份5家上市公司息税前利润率超过了6%,排名前2位的本钢板材、三钢闽光分别高达8.65%、8.57%。山东钢铁、华菱钢铁、*ST八钢、重庆钢铁4家上市公司息税前利润率低于2%,其中*ST八钢、重庆钢铁息税前利润率为负值,表明在扣除所得税率和融资成本的前提下,其产出的效率偏低,甚至无法弥补当期的各种直接投入。

2.钢铁上市公司近3年1-3季度息税前利润率对比情况

对24家上市公司近3年1-3季度息税前利润率进行对比分析可知:①2014年有5家上市公司息税前利润率为负值,2015年有13家上市公司息税前利润率为负值,2016年仅有*ST八钢、重庆钢铁2家上市公司息税前利润率为负值;②有20家上市公司2015年1-3季度息税前利润率低于2014年,而在2016年有21家上市公司息税前利润率出现了增长;③有21家上市公司2016年1-3季度息税前利润率创近3年新高,同时有17家上市公司2015年1-3季度息税前利润率创近3年新低。上述情况表明2016年绝大多数上市公司投入产出效益较前2年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而2015年则是大多数上市公司投入产出效率最低的一个年度。多数上市公司2015年、2016年投入产出效率上存在巨大反差,这反应出2016年钢铁行业外部环境及行业自身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仅有新兴铸管、华菱钢铁、重庆钢铁2016年1-3季度息税前利润率创近3年新低,这3家上市公司的共同特点是息税前利润率连续2年出现下降,其中华菱钢铁由2014年的3.94%下降至2016年的0.39%。仅有重庆钢铁、*ST八钢连续3年1-3季度息税前利润率为负值,但*ST八钢2016年息税前利润的亏损额在下降,存在基本面向好的可能性,但重庆钢铁属于息税前利润的亏损额在持续增加,其投入产出效率令人担忧。

从各家上市公司息税前利润率历年排名的角度看,宝钢股份、河钢股份、*ST八钢、重庆钢铁4家上市公司排名较为稳定,其中宝钢股份、河钢股份息税前利润率排名连续3年位居前4名以内,表明其投入产出效率一直处于行业前列水平。*ST八钢、重庆钢铁息税前利润率排名连续3年位居后2位,这主要是这2家上市公司息税前利润率指标值与其他上市公司存在较大差距,个别年份自身对比虽有所进步,但排名没有任何改变;仅有本钢板材息税前利润率排名连续2年提升,由2014年的第9位上升至2015年的第2位,2016年进一步上升至第1位;鞍钢股份、南钢股份、柳钢股份息税前利润率排名连续2年下降,鞍钢股份、南钢股份是从2014年行业先进水平降至行业中游水平,柳钢股份由于名次下降幅度较小,基本稳定在行业中下游水平。

五、钢铁上市公司基本每股收益分析

每股收益(Earning Per Share,简称EPS),又称每股税后利润、每股盈余,指税后利润与股本总数的比率。基本每股收益是指企业应当按照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除以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从而计算出的每股收益。表明普通股股东每持有一股所能享有的企业净利润或需承担的企业净亏损。

1.钢铁上市公司2016年1-3季度基本每股收益排序情况

2016年1至3季度普钢板块基本每股收益为0.08元,创2012年以来的新高。24家上市公司2016年1至3季度基本每股收益的中位数是0.06元。基本每股收益介于0.02元至0.1元的上市公司有10家,再参考普钢板块基本每股收益情况,可判定基本每股收益0.02元至0.1元之间应属于行业中档水平。

有9家上市公司2016年1至3季度基本每股收益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其中三钢闽光、宝钢股份、杭钢股份、新钢股份4家上市公司基本每股收益超过了0.2元(见表1),其中排名首位的三钢闽光基本每股收益高达0.656元,较第2位宝钢股份还高出0.316元;包钢股份、山东钢铁2家上市公司2016年1至3季度销售净利率基本每股收益低于0.01元,对股东的回报明显偏低。

2.钢铁上市公司近3年1-3季度基本每股收益对比情况

对24家上市公司近3年1-3季度基本每股收益进行对比分析可知:①有21家上市公司2015年1-3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低于2014年,而在2016年有21家上市公司基本每股收益出现了增长;②有19家上市公司2016年1-3季度基本每股收益创近3年新高,同时有20家上市公司2015年1-3季度基本每股收益创近3年新低。上述情况表明2015年是大多数上市公司对股东回报最低的一个年度,2016年绝大多数上市公司普通股的获利水平有所提高,股东投资风险较2015年有了大幅下降;③仅有新兴铸管2016年1-3季度基本每股收益创近3年新低,而且新兴铸管是唯一一家基本每股收益连续2年下降的上市公司,由2014年的0.184元下降至2016年的0.062元,每股收益能力由行业上游水平下降至行业中游水平。

从24家上市公司基本每股收益历年排名的角度看:①宝钢股份、*ST韶钢、*ST八钢、重庆钢铁4家上市公司排名较为稳定,其中宝钢股份基本每股收益排名连续3年位居前2名以内,表明其普通股的获利能力一直处于行业绝对领先水平,同时表明中小投资者购买宝钢股份所承担的投资风险是最低的。*ST韶钢、*ST八钢、重庆钢铁基本每股收益排名连续3年位居后4位,表明这3家上市公司基本每股收益指标值与其他上市公司存在较大差距,即使个别年份自身对比有进步,但在行业内的排名却没有大的改变;②仅有马钢股份基本每股收益排名连续2年提升,由2014年的第19位上升至2015年的第15位,2016年进一步上升至第8位;③华菱钢铁基本每股收益排名连续2年下降,从2014年行业中游水平下降至行业下游水平。

三钢闽光、杭钢股份、包钢股份、山东钢铁4家上市公司2016年基本每股收益排名较上一年度发生了较大变化。①三钢闽光、杭钢股份2016年基本每股收益排名较上一年度有了大幅提升,三钢闽光由2015年第23位上升至2016年第1位,其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长了1.868元,其同比增量排名亦为第1位。杭钢股份由2015年第18位上升至2016年第3位,其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长了0.77元,同比增量排名为第3位;②包钢股份、山东钢铁2016年基本每股收益排名较上一年度有了大幅下降,包钢股份由2015年第6位下降至2016年第19位,其基本每股收益同比仅增长了0.064元。山东钢铁由2015年第9位下降至2016年第20位,其基本每股收益同比仅增长了0.119元。这表明2016年任何一家上市公司基本每股收益排名的优劣不仅取决于其基本每股收益提高了程度,亦与其2015年盈利水平高低相关联。如宝钢股份2016年1-3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仅提高了0.2元,增量排名并不靠前,但其2015年基本每股收益高达0.14元,从而很好地支撑了其2016年的排名。*ST八钢2016年1-3季度基本每股收益提高了1.54元,增量排名位居第2位,但其2015年基本每股收益仅为-2.26元,排名垫底,其每股亏损额比相邻排名的三钢闽光还多出1.048元,故其2016年基本每股收益虽有较大提高,但依然处于亏损状态,排名没有根本性的提高。

六、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综合分析

将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五项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后,代入主成分分析模型,依据模型计算结果可知:

①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息税前利润率、基本每股收益4项指标与企业盈利能力均呈正相关,销售期间费用率与企业盈利能力均呈负相关。评价钢铁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五项指标的权重排序依次为息税前利润率、销售净利率、销售期间费用率、销售毛利率、基本每股收益,其中息税前利润率、销售净利率2个指标的权重系数基本接近。

②销售期间费用率与企业盈利能力呈负相关,符合销售期间费用率这一指标的内涵,同时表明期间费用对各家上市公司净利润的影响是一致的,如对24家钢铁上市公司期间费用率与销售毛利率相关度、期间费用率与销售净利率相关度进行测算,可获得如下信息:期间费用率与息税前利润率的相关系数由2015年的“-0.6”提升至2016年的“-0.95”,二者的相关性由显著性负相关转变为高度线性负相关;期间费用率与销售净利率的相关系数由2015年的“-0.72”提升至2016年的“-0.96”,高度线性负相关属性进一步加强。上述相关性的变化表明:2016年期间费用对利润的影响明显加强,降低期间费用已成为多数上市公司提高盈利水平的一个重要渠道。这也提示我们在当前形势下做企业盈利分析时不能把期间费用作为一个静态指标来对待,而是要作为动态指标来对待。

依据主成分模型所计算出的各上市公司盈利情况指标值及排序见表2。据表2可知,24家上市公司盈利状况分值的算术平均值为185,如果剔除重庆钢铁,其他23家上市公司盈利状况分值的算术平均值为188;同时有14家上市公司盈利状况分值集中于180-190区间(含190),而低于180的仅有3家上市公司;24家上市公司盈利状况分值的中位数为188。综合上述三方面因素,可判定盈利状况分值在188左右是行业内的中档水平,略高于算术平均值。24家上市公司盈利状况分值之所以偏高,主要是重庆钢铁各项盈利指标与其他23家上市公司存在巨大差距,数学模型将盈利指标值向盈利状况分值转换过程中,将重庆钢铁盈利状况分值作为异常值对待,以反应重庆钢铁与其他上市公司之间的巨大差距,而其他上市公司盈利状况分值则较为接近。

24家上市公司盈利状况综合分值及排名具有如下特点:①三钢闽光盈利状况综合分值高居首位,得益于该公司销售净利率、净销售期间费用、基本每股收益3项指标排名均位于首位;②宝钢股份盈利状况分值排名第2位,其突出特点是各项指标排名较为均衡,如有3项指标排名进入前3位,其他2项指标排名均进入前9位;③本钢板材等5家上市公司盈利状况分值在191以上,这5家上市公司的共性是各有1至2项盈利指标排名进入前4位,同时各有1项指标排名位居中游或中下游,总体看这5这上市公司盈利状况居行业上游水平;④南钢股份等4家上市公司盈利状况分值分别为188,其突出特点是缺少优势指标,各项指标排名多在10名至17名之间波动,盈利状况处于行业中游水平;⑤华菱钢铁、*ST八钢盈利状况分值虽然低于180,但却与重庆钢铁保持着70的领先优势,但这种领先优势的构成却存在差异,如*ST八钢、华菱钢铁对重庆钢铁所形成的领先优势,主要是其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息税前利润率、基本每股收益4项盈利指标同比出现一定的进步。华菱钢铁虽然销售毛利率、息税前利润率、基本每股收益3项盈利指标同比出现了退步,但由于其2015年的盈利状况尚处于行业中游水平,即使出现了退步还依然保持着对重庆钢铁的领先优势;⑥重庆钢铁排名垫底,主要是其有4项盈利指标排名垫底,同时其仅基本每股收益排名高于*ST八钢。同时重庆钢铁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息税前利润率、销售期间费用率等4项盈利指标同比出现恶化,进一步拉大了与其盈利状况分值排名邻近的华菱钢铁、*ST八钢之间的差距。因此,重庆钢铁需要尽快扭转销售毛利润亏损的局面。

表2 钢铁上市公司2016年1-3季度盈利情况综合分值

对24家上市公司近2年盈利状况排名进行对比,三钢闽光、杭钢股份、酒钢宏兴、马钢股份4家上市公司2016年排名较2015年分别前进了20个位次、13个位次、11个位次、9个位次。这4这上市公司的共性是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息税前利润率、基本每股收益4项盈利指标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但销售期间费用率均出现了增长。三钢闽光大幅提高了20个位次,主要源于其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息税前利润率、基本每股收益的同比增量较大,如基本每股收益增量排名首位,销售净利率、息税前利润率的增量排名均位居第2位,销售毛利率增量排名均位居第3位。三钢闽光盈利状况的大幅改善一方面与其盈利能力的提高密切相关,另一方面受益于其与三钢集团签订了《关于三钢集团资产包之盈利预测补偿协议》。在该协议中三钢集团承诺三钢集团资产包于2016年度、2017年度和2018年度实现的净利润(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为准)分别不低于2亿元,三个年度的预测净利润数总额不低于6亿元;如果三钢集团资产包三年实现的净利润总额合计低于6亿元,由三钢集团按其权益比例承担现金补偿责任。这一协议为三钢闽光近3年的盈利提供了最基本保障。

2016年盈利状况排名较2015年下降幅度较大的是:新兴铸管下降了12个位次,山东钢铁下降了10个位次,河钢股份、华菱钢铁各下降了8个位次。新兴铸管基本每股收益、息税前利润率2项指标出现了下降,而其他3项指标改善的幅度要明显低于多数上市公司,即新兴铸管由于前进的幅度过小、个别指标出现退步导致其盈利状况排名由2015年的第4位下降至2016年第16位。山东钢铁5项盈利指标均出现了改善,河钢股份有4项指标出现了改善,其排名的下降主要源于这2家上市公司前进的幅度要明显低于大多数上市公司。华菱钢铁除期间费用率指标有所改善外,其他4项指标均出现了恶化,而大多数上市公司这4项指标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优化。

总之,2016年上市公司盈利状况的改善不仅取决于其各项盈利指标是否改善,而且还取决于其改善的力度,如果某一家上市公司多数指标改善的力度偏小,加之2015年盈利指标偏弱,则很可能导致2016年盈利状况同比有进步,但横比却出现退步,这说明前进的速度也是影响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作者为博士,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高级分析师)

猜你喜欢
费用率利润率毛利率
上市公司销售费用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
——基于教育培训行业的实证分析
中国财险:18年业绩低于预期车险费用率展望负面
百货零售企业不同口径下的毛利率计算与企业管控
2017年1-7月塑料制品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5.82%
设备检修和备件库存及调拨的费用率仿真
浅谈建筑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
乐视网盈利能力分析
制造业企业毛利率与审计意见相关性分析——基于系统动力学
鲁商集团应对金融危机的“两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