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的大众参与性在地域文化传播中的关键性

2017-07-27 23:32许玲玲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参与性公共艺术大众

许玲玲

摘 要:当代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与传统艺术门类的表现形式之中,随着时代的变化和观念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变化,它可以以开放的态度对公众的参与性进行充分的激发,使人们对艺术作品的理解进一步强化的同时产生不同的解读,文章主要对其在地域文化传播中的关键性问题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公共艺术;大众;参与性

在社会生活领域里,公共艺术主要指的是在公共场所环境中,以公共性为主要创作目的的艺术作品。在政治经济文化不断发展的时代,公共艺术已经成为了人们优化生活环境、提升自身审美情趣的一大重要手段。地域文化主要指的是某一特定时空范围内的人群,在历史的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而成的一种具有共同文化传统的社会因素。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社会环境是地域文化的主要内容。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主要组成部分,公共艺术可以借助其与大众之间的多元化互动模式,对城市的人文价值进行展示。公共艺术与地域文化之间的结合,可以让城市的艺术品位得到有效的提升。

一、公共艺术门类中,公共雕塑、公共壁画等在呈现空间和角度上的天然亲和力,在潜移默化地

影响文化的传播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艺术文化气息的流失,会让基于人文情感的交流和沟通有所缺失[1]。公共文化的发展,成为了改善都市人文景观建设的重要因素,公共艺术是在具有开放性的、公共所认同的空间内进行的,在公共艺术创作在有大众参与的情况下,大众在公共艺术创作中所发挥的作用,可以让社会环境中的文化含量有所提升。公共艺术的大众参与性与地域文化传播之间的有机结合,可以为人文情感的交流和传达提供一定的帮助。因此,大众的参与是和谐化的高品质空间环境的构建过程中所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大众的参与可以让人们在对自身的精神文化需求进行满足的过程中,对环境所带来的优美感和自然感进行充分展示,这一过程就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因此,在公共艺术门类之中,公共雕塑和公共壁画等艺术形式,往往是通过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来影响文化传播。公共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价值在文化和社会两方面的集中展示,它对人们物质生活的提升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实践性是公共艺术的一大主要特点,它可以借助大众参与的方式,将审美活动渗透到公众的生存空间之中。针对大众参与在公共文化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完善化的公共艺术发展机制和艺术创作平遥的构建,可以是借助大众参与促进公共艺术良性发展的重要措施,在对大众参与的作用进行发挥的过程中,艺术家、公眾参与者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也就成为了大众参与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欣赏公共艺术作品的过程中,任何人都可以借助自己的参与,对身边的艺术品进行了解和解读。生活与公共艺术之间的联系,也就成为了人们对地域文化的影响价值进行理解的重要方式。娱乐互动性特征是公共艺术在新时期所表现出来的主要特征,又因为公共艺术的这一特征,使得大众对地域文化在借助公共艺术进行传播的过程中,以一种亲和、轻松的方式被大众所接受。

二、部分公共艺术设计在设计的初期就强调了与大众的互动性,以大众对公共艺术的抚摸、参与等接触方式产生的感受,让大众成为了设计师、创作者中的一员

以美国芝加哥的千禧公园为例,这个由芝加哥政府发动,历史上公共参与最多的公园就是一种大型的公共艺术项目,公园内部主要由露天剧场、过街天桥、雕塑、互动媒体和生态环境景观等多种元素组成[2]。公共艺术以参与性和互动设计理念赢得公众的赞誉。公园之中的云门雕塑在经过高度的镜面处理以后,可以将天空或周围的建筑倒映在其银色的表面之上,这就可以表现出一种与城市环境相融合的艺术氛围。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观赏角度下,这一雕塑可以展现出不同的扭曲效果和光影效果。在参观过程中,游客往往热衷于从雕塑下方的凹陷处穿过雕塑。从开放的角度对其所反映的不同形态进行呈现和展示的过程,也是公共艺术公众参与性的自身魅力的表现。它对公共艺术所具备的参与性特征进行了充分的发挥。喷泉与LED影像幕墙相结合所构筑的“皇冠喷泉”也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公共艺术作品。在这一作品的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将随机拍摄的1000个芝加哥市民的表情,用一种动态录像的方式投放在了高为15米、宽为6米的构筑体屏幕之上。在喷泉的作用下,一些小朋友会借助电子脸孔触碰凉爽水柱的时刻消除身上的暑热。因为公共艺术在千禧公园中的视觉中心作用和设计中考虑的互动性,亲民性成为了千禧公园的一大主要特点。

从公共艺术的发展历程来看,它的产生与发展是艺术与人类社会生活相结合的表现,在公共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大众参与是其中所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大众参与是对公共艺术作品的展示效果进行回应的过程,也是对其自身的审美价值进行梳理的过程。这种大众参与过程可以让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模式下有效地放松身心,因而在地域文化传播过程中,以大众参与为核心的公共艺术形式可以让城市的整体形象得到有效地提升。

三、公共艺术存在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点点滴滴地影响文化和理念的传播

地域性历史文化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的结晶。一些与某一地区有关的历史事件、人文传说和一些生活习俗都可以被看作是地域文化的主要内容,在大众参与和融入到公共艺术设计领域以后,公共艺术与地域文化之间,有了以人为根本的交集点,可以让历史人文因素成为公共艺术设计领域中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以此寻找到一个更易于被大众接受的表现形式。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美的繁荣往往存在着不同的理解[3]。一些在社会公共环境下产生出来的“大美”意识,往往会成为集体观念的一种表现。一般而言,以地区的民风民俗与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之间存在着较为密切的联系。一些民间风俗在公共艺术设计领域中的应用,往往可以让作品的亲和力得到有效地提升。以某一地区的地域建筑文化为例,不同地区的建筑文化与当地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民族习俗和社会生活方式之间存在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在吸引大众参与到公共艺术的过程中,对传统地域建筑文化元素的吸收和借鉴,可以在对公共艺术作品的自身设计进行满足的基础上,对作品的民族地域识别性和视觉冲击力进行有效提升。流行于广西、贵州等地的侗族建筑“风雨桥”,就是一种带有民族特色的公共艺术形式。这种桥梁主要由桥、塔和亭三个部分组成。桥梁的长廓发挥的是过道的作用,过道的两旁铺设有一些供行人休息的长凳。这种桥梁多见于一些交通要道之中,该建筑在设计之初的意愿就是使公众在使用桥梁的过程中可以乘凉、遮风挡雨,也可以成为村民举行“百家宴”等社交活动的场合,设计的初衷就具有公共性。

作为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风民俗与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习惯之间存在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在吸引大众参与的过程中,将一些当地民众最为真切的生活场景应用于公共艺术设计领域,可以让人们对公共艺术的人文内涵有所了解。

四、地域文化的地域性,因大众在公共艺术的

不断参与和再创作的过程中得到了提炼与强化

人民群众是城市生活中的主体,公共艺术与城市生活之间存在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公共艺术天然地与人的关系密不可分。在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公共艺术已经成为了城市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生活、人文历史和文化生活之间的统一,是城市在未来阶段的主要发展特点。它除了对城市的基本概况进行充分展示以外,也对人们在城市生活中所展示出來的情感因素进行了充分展示。

从公共艺术的自身特点来看,它需要与社会环境和市民大众的生活之间实现有机结合,让大众参与这一思路在公共艺术设计领域中的发挥和延伸,可以让公共艺术设计对城市的环境、人文历史和文化习俗进行充分展示。民众对公共艺术的关注是其陈列空间的公共性形成的天然的影响力,也是它自身价值的重要影响因素。公共艺术与大众参与之间存在着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一些优秀的公共艺术作品,可以充分发挥大众的艺术才能。在大众与艺术设计者共同参与创作的情况下,艺术所表现出来的公共性特征,可以让人们的文化需求得到充分满足。

从公共权力的角度来看,公共艺术所涉及到的内容也是大众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资源的享用和艺术创作的参与过程是大众权利在公共艺术领域的主要表现,这就说明社会公众有参与艺术创作的权利。从我国公共艺术的发展现状来看,在现有机制的影响下,公共艺术的实施过程对大众参与的权利还有待发挥。以人为本的创作理念就成为了公共艺术创作中所要遵循的一大重要原则,在对人们的全方位感官进行充分激发的基础上,艺术家与社会公众共同参与艺术创作的过程,就可以让公共艺术作品的生命力得到充分发挥。起源于瑞士的“奔牛”活动是目前全球最为著名的公共艺术活动。2014年9月在上海举办的“奔牛国际展”中,我国艺术家慕容引刀、金星和张军等人参与到了这一活动之中。画家陈艺方的《自然之态》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喜庆元素绘制在了彩绘牛作品之中。美术教师王独伊的作品是此番展出作品中的唯一一个市民作品。其创作的艺术牛汇集了马格利特《戴黑帽的男人》、蒙德里安《红黄蓝的构成》、马蒂斯《红色的和谐》、毕加索《梦》、达利《记忆的永恒》等作品中的元素。活动主办方所进行的“小牛体验营”活动,激发了少年儿童参与公共艺术的热情,充分发挥和展示了当地的文化特色和人文风情。

五、结语

良好的互动交流是公共艺术作品创作过程中的核心要素,在市民大众成为公共主体以后,为市民大众创设自由舒适的公共空间,就成为了公共艺术在新时期所要发挥的主要作用。为了对大多数人的审美需求和情感需求进行充分满足,以人为本的创作精神成为了公共艺术创作过程中所要遵循的一大重要原则。公众的参与创造,可以让公共艺术作品的艺术魅力得到充分地发挥。

参考文献:

[1]刘芳,黄展.公共艺术与艺术大众——谈当代公共艺术中公众参与性[J].枣庄学院学报,2009,(03):124-126.

[2]马娳超.公共艺术与大众参与[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3,(07):256.

[3]阚蔚.地域文化背景下公共艺术参与社区再造的策略研究[J].大众文艺,2016,(05):96-97.

作者单位:

广西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参与性公共艺术大众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大众ID.4
上汽大众
论可参与性景观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大连滨海路公共艺术的美学探究
论报纸新闻的参与性报道方式
提升学生在古代汉语课堂中参与性的应用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