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白领之殇:“键盘侠”的草莽“正义”来势汹汹

2017-07-28 21:20乡愁
知音(月末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豆浆大妈男友

乡愁

2017年6月初,福建省一个名叫乔娅的女读者致电本刊,向编辑倾诉了其不久前遭遇的一次揪心之痛——

4月的一天,乔娅在公交车上的一个不文明行为被人拍下并上传至朋友圈,她很快成为众矢之的。“键盘侠”们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一遍遍地对她进行谴责与鞭挞。不堪重负的乔娅,差点崩溃……

一泼成“名”:女白领陷入舆论旋涡

2017年4月的一天晚上8时许,福州市26岁的公司文员乔娅和男友申友新正在自己所租住的小区内散步,乔娅的微信提示音突然响了起来。她掏出手机,发现是同事兼闺蜜罗小丽发来的,上面写道:“你成网红了,快打开看看是怎么回事。”

内心疑惑的乔娅赶紧打开朋友圈的链接一看,原来是一条短视频。视频中,乔娅和一位50多岁的大妈扭打在一起,其他乘客则纷纷劝架,场面十分混乱。视频上配着这样的标题:“悍妇公汽上进食,不听劝阻反伤他人。”由于画面没有打马赛克,乔娅和其他人的相貌都十分清晰。

看完视频,乔娅心绪难平,委屈的泪水在眼中打转,当天上午不愉快的一幕,浮现在她的脑海……

原来,乔娅平时都是由男友申友新提供叫醒服务。前一天,申友新出差厦门,未能赶回福州,而她也忘了设手机闹钟。待她从甜梦中醒来时,已是7时30分,比往常晚起了将近1个小时。从租住地赶到公交车站,再坐车到公司,最少需要50分钟。一旦路上出現拥堵,那就更难说了。而公司的员工必须在8点半前打卡,否则会扣考勤工资。从未迟到过的乔娅以最快的速度洗漱完毕,而后冲出家门,在小区门口的超市买了块面包和一杯没有封盖的豆浆,然后跑到公交车站,拎着早点上了车。

公交车上已经挤满了人。乔娅找到后门处有扶手的地方站着。她原本想下车之后再吃,但一来她当时确实有点饿,二来豆浆没有封盖,拿着容易泼洒。所以,她三口两口吞了面包,而后开始喝豆浆。因为是热豆浆,有点烫,她只能慢慢喝。

喝到差不多一半的时候,乔娅抬头时,无意间发现,站在自己斜对面一位年约50多岁的大妈,正拿手机对着自己拍。乔娅本能地冲着大妈问了一句:“您这是干吗呢?”大妈没有接话,把手机放进了包里。乔娅意识到大妈很可能拍了自己,便再次追问:“您刚才这是在拍我吗?您要是真的拍了,还是删了吧,您这是侵犯我的隐私。”这一次,大妈说话了:“不文明的事你都做了,还怕我拍?”

话不投机的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地吵了起来。眼看快到公司了,乔娅急了,冲大妈说:“我最后问一句:删,还是不删?”“不删!”大妈强硬回复。

乔娅将杯中余下的豆浆,直接泼向了大妈。大妈一把扯住乔娅的衣领,手掌向她的脸部扇了过来。其他乘客见状,赶紧将两人拉开。正好乔娅到站了,她在大妈的咒骂声中下了车。

这件事影响了乔娅一上午的心情。好在年轻人心情坏得快,好得也快。下午,乔娅从糟糕的情绪中走了出来,把上午落下的工作全部补了上来。

晚上,男友申友新也回到了家中。早已将上午的不愉快忘到了九霄云外的乔娅,给男友和自己做了最拿手的羊肉泡馍。美餐一顿后,小情侣便从他们所在的4楼下了楼,在小区内散步。凉爽的晚风轻拂在乔娅的脸上,她的心情格外的好。

可没想到,这条出现在朋友圈上的视频,搅乱了乔娅精心营造的二人世界,她的心情跌到了冰点。

视频下面的评论部分,有很多留言,绝大多数评论,都在指责乔娅。“真是缺德!”“公交与地铁不能进食,早已成为文明公约。看这姑娘,长得倒也俊俏,素质和长相完全成反比。”“社会风气就是被这些不遵守公德的人破坏的。”“要是让我碰见她,我才没有那位大妈那么仁慈,直接上去抽她丫的。”

在如潮的指责中,也有几条不同的看法。“姑娘在公汽上吃东西确实不文明,但那位大妈也没有权利随便拍人家吧?”“就算是犯罪嫌疑人,也是有肖像权、隐私权的,何况她的行为只是有违公德,还谈不上违法犯罪,视频上的人物应该打马赛克的。”

但是,这些不同的声音,很快便淹没在如潮的指责与谩骂中。乔娅的父母是泉州一家企业的普通工人,作为独生女的她,虽非金枝玉叶,但从小也是在父母的呵护与宠爱中一路长大的,何尝被人如此围攻、唾骂过?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从她的脸上接连滚落下来。

申友新见女友哭得梨花带雨,一下子慌了神。拿过乔娅的手机,申友新将那条视频仔细地看完,又将那些评论浏览了一下,而后,他将女友揽入怀中,极力安慰道:“说实话,这件事情,你和大妈都有错。喷子只喷你不喷大妈,估计是嫉妒你长得漂亮,所以,我觉得那些喷子八成都是女的。”刚刚还在哭泣的乔娅扑哧一声笑了起来:“你真坏,人家正伤心,你还有心思讲笑话。”

见女友破涕为笑,申友新长舒了一口气。他进一步宽慰她:“放心,风波很快就会过去。明天一早醒来,你会发现,阳光还是那么明媚,小鸟歌声依旧清脆,生活仍然那么美好。”但是,事态的发展,比申友新的预判要严重得多!

持续发酵:她成为“键盘侠”们的饕餮盛宴

第二天是周六,乔娅美美地睡了一个懒觉。醒来后,不用急着起床上班的她,拿起手机,打算刷刷朋友圈。几条热转的消息,让她的血液瞬间凝固了:“豆浆泼了半杯,人品散落一地”,“解密‘豆浆女嚣张跋扈的内幕”,“‘豆浆女公交撒泼,是颜值与素质不成正比的最好教材……”

其中,那篇所谓的解密文章,不知从哪里获悉了乔娅的姓名与就职公司。作者自称采访了多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说乔娅平时如何霸道、强悍。

有一天,乔娅未经允许,使用了一名男同事的圆珠笔,被同事说了一句,结果她马上就和对方大吵起来,骂对方是小气鬼。次日,她又当着所有人的面,对一名在办公室抽烟的男生大声训斥,让他下不了台。

纵观全篇,作者所列举的事例,全是日常工作中鸡毛蒜皮的事。作者却夸大其辞,将这些琐事串在一起,再将那段公汽上打架的视频链接放在稿件后面,最终给出一个结论:乔娅在公交车上有不文明行为并非偶然,而是因为其本身素质太差。

这一篇文章,作者好歹还采访了乔娅的同事;有些文章更过分,都是在已呈现的事实的基础上,从家庭教育、个人素养等各个层面,不遗余力地发表着“高见”。尽管文章架构有所不同,语言表述水平各异,但每个作者无一例外地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对乔娅及其不文明行为一遍遍地鞭挞。

乔娅在男友的安慰下,本已平复的心情,再次变得糟糕起来。双休的那两天,她不敢再看手机,更不敢出门。申友新只好一刻不离地守在她的身边。

第四天是周一,那天清晨,乔娅考虑要不要向公司领导请假,申友新劝她:“你还是去吧,咱不能因为别人胡说八道,就把工作给丢了。”

在男友的劝说下,乔娅决定还是勇敢面对非议。不过,为防止被人认出,她特意戴了墨镜和口罩。这次,她没有选择公交车,而是直接打的前往公司。

刚进公司大门,乔娅便感觉到了气氛的异样。一些平时不太熟的同事三五成群地站在一起,窃窃私语,并不时地朝乔娅张望。闺蜜罗小丽见到乔娅后,一把将她拉到一旁,神情严肃地说:“你究竟是怎么搞的?这件事越闹越大,现在连老板都知道了。老板怪你败坏了公司的形象,气得要炒你的鱿鱼。”

乔娅反问罗小丽:“别人不知道我的为人,难道你还不清楚?我这个人心里憋着火,发出来就没事了,从来都不记仇的。”

罗小丽叹了口气:“哎。要不,我们一起来找一找朋友圈转发这条视频的源头吧?找到后让他(她)赶紧删掉,否则以侵犯隐私权告他(她)。”乔娅感激地冲闺蜜点了点头。

罗小丽试着找到最早发布那条泼豆浆的帖子,可她却发现,帖子有好几个出处,发布时间差不多。虽然标题与结构不同,但内容却大同小异。她试着和这些帖子的作者沟通,有的人听说她是主人公乔娅的朋友,很配合地将帖子删了;而有些作者则很顽固:“很多人都在发,你删得过来吗?”

将交涉的情况反馈给乔娅后,罗小丽劝她:“这段时间,我劝你还是避一避风头为好。”乔娅正在犹豫,老板将她叫进了办公室,先是就泼豆浆一事询问了原委,接着训斥她:“早就告诫过你,要收敛你那公主脾气,你就是不听。这下闹大发了吧,我的脸都被你丢尽了!”

见乔娅脸色苍白,老板的口气稍微缓和了一下:“这样吧,我批准你一周的假,你在家里好好反省,最好把你那臭脾气给改一改。”

乔娅步履踉跄地走出了公司的大门,而后打车回到了租住地。上了4楼,走到门前,她惊讶地发现自家门上贴了一张纸条:“真怕你哪天把豆浆泼在我们脸上。和你这样的人做邻居,我们很害怕。”找茬的人从网上走到了现实,乔娅差点昏倒。

进了房间后,乔娅瘫坐在沙发上,久久缓不过气来。此时,手机铃响了,接通后,前男友充满愤怒的声音传了过来:“你自己惹事也就罢了,把我也给牵扯进来,这算怎么回事?”“我不明白你在说什么?”乔娅说。“装,继续装!我看你装到什么时候?”说完,他掐断了电话。

乔娅赶紧打开手机上线,这才发现:网民对她的搜索又进了一层。这一次,她的工作单位、租住地址、身份证号等个人信息均被搜了出来,甚至连她与前男友交往的很多私密信息,都被公布了出来。与信息配套的,同样是“键盘侠”们的评头论足。与前面不同的是,这一次,语言从此前的义正词严变得很不堪。乔娅只觉天旋地转,轰然倒在了沙发上,昏了过去……

绝望抗争:谁来监管来势汹汹的草莽“正义”

也不知过了多久,乔娅悠悠地醒了过来。窗外,已是夜幕低垂。此时的乔娅,多么希望男友申友新早点回家,她好借他温暖而宽厚的肩膀靠一靠。

可奇怪的是,平时只要没有出差、加班的情况,每天都会准时下班回到租住地的申友新,当晚却迟迟没有回来。乔娅给他发了一条语音微信,问他什么时候回,他也没有回复。等得着急的她,索性直接拨通了申友新的电话。可拨通后,他没有接。

在苦闷中,深夜11时许,乔娅终于听到了钥匙开门的声音。本来饿得发昏的她,一下子来了力气,从沙发上一跃而起,迫不及待地跑到了门口。

门开了,刺鼻的酒味向乔娅扑了过来。喝得醉醺醺的申友新趔趄着走了进来,他将皮鞋从脚上踢了下来。而后,他将包往椅子上重重地一摔,斜着倒在了沙发上,嘴里嚷着:“丢脸丢到姥姥家里去了……”话未说完,“哇”的一声,吐了一地。

見状,乔娅哪还顾得上向男友倾诉?她赶紧打来热水,想帮他将嘴角、脸上的呕吐物洗掉。谁知,还没有完全陷入无意识状态的申友新,一把将乔娅手中的热毛巾给打掉了,吼道:“滚!”气得乔娅想摔门离去,但想到他毕竟是个喝醉了的人,便强忍委屈,将申友新满是污秽的外套脱下来,洗干净,又把客厅打扫了一遍。将这一切忙完后,申友新已经沉沉睡去。乔娅自己煮了碗清汤面,才吃了几口就吃不下去了,累了一整天的她也睡了过去。

次日,乔娅醒来时,已是上午10时许。她伸了伸懒腰,寻思着该怎么做,才能将这场风波化解。当她的眼睛扫向化妆台时,发现了一封手写的书信,申友新工整的笔迹跃然纸上——

娅,我昨晚喝高了,模糊印象中,有失态的表现。我想,聪明的你,应该从我反常的行为里,察觉到了什么。是的,我可以容忍你的泼辣,可以迁就你的任性。唯一无法接受的,是看到你和其他男人卿卿我我的证据。尽管,在我俩好上之前,你向我坦白过恋爱经历,但当那些事实真的摆在我的面前时,我有一种锥心之痛,根本无法接受。

请原谅我的不辞而别,如果你愿意,我想我俩还可以做普通朋友。

信,从乔娅手中滑落。她面如死灰,大脑处于短时间的无意识状态。

接下来的三四天时间里,乔娅每天宅在租住地,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她的精神几乎被击垮了!

2017年5月初的一天,远在泉州市的父母给乔娅打电话,询问她的近况。乔娅机械地说了句:“没事,甭惦记。”便挂断了。父母从女儿有气无力的声音里听出了异常,担心女儿的他们,赶紧将家中事务放下,当天便从泉州赶到了福州。

因为此前到过女儿的租住地,两老没费任何周折便找到了地址。他们先敲女儿的房门:“小娅,是我们,快开门。”但屋内没回响。心急如焚的两人,只好用女儿给他们的备用钥匙,直接打开了房门。

房间内,面无血色的乔娅正一个人坐在床沿上发呆。床头柜上,放着安眠药,以及一封书信。一见父母,乔娅放声大哭,哭到不能自已。乔父乔母一边百般抚慰女儿,一边将那封书信浏览了一遍,发现那竟是女儿亲笔写的一封遗书。遗书完整地记录了她在公交车上泼豆浆后在朋友圈里掀起风暴并被口诛笔伐的前因后果。末尾,她反省了自己的“公主脾气”,同时对打着正义旗号却干着违法勾当的网络暴力进行了泣血的控诉。

此后数天,乔娅仍精神萎靡,并数度试图自杀,所幸均被父母及时发现并阻止。感觉到继续留在租住地,女儿的精神迟早会崩溃,父母果断退掉房子,带着女儿离开了福州。

2017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正式施行,新法明确规定,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等个人敏感信息五十条以上的,即构成犯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首次明确“人肉搜索”案件中,行为人未经权利人同意即将其身份、照片、姓名、生活细节等个人信息公布于众,实际是向不特定多数人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网络安全法》出台后,那些曾经围殴乔娅的帖子便销声匿迹,她那些被非法公布出来的私密信息也被一一删除。乔娅致电本刊,倾诉自己这段不堪回首的遭遇,一方面是告诫人们,要提升自身修养,让个人行为时刻与社会的公序良俗合拍;另一方面则是强调,虚拟空间并非法外之地,只有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切实加强监管,网络才能得到有效的规范与净化,而类似她这样的揪心经历才会尽量避免。

(因涉及隐私,文中人物均系化名,相关信息均作了技术性处理。)

编辑/戴志军

猜你喜欢
豆浆大妈男友
大妈
大妈为何尿失禁
大妈一枝花
选男友
豆浆侠(9)
喝豆浆能不能补充雌激素
犬系男友与猫系男友
豆浆侠(4)
豆浆侠(2)
the boyfriend look 装男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