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辑应具备的能力要求

2017-07-29 10:20张鑫
新媒体研究 2017年12期
关键词:新闻编辑要求新媒体

张鑫

吉林省双辽广播电视台,吉林四平 136400

摘 要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也逐渐的从报纸、广播、电视转移到互联网和手机上来,这也对电视新闻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媒体时代下,新闻编辑应具备超强的素质,善于组织策划,做好整体的新闻采编工作,同时要掌握画面的编辑技巧,要有敏锐的思维意识。才能使电视节目不断推陈出新,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关键词 新媒体;新闻编辑;能力;要求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7)12-0175-02

近些年来,手机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产品,现在的中青年人,早晨起床时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手机看看,晚上睡觉之前也习惯性的看手机,如果哪一天上班忘记带手机了,似乎缺少点什么似的。正因为如此,如何才能把人们的目光从手机转移到电视上来,成为电视工作者面临的一大难题。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也逐渐的从报纸、广播、电视转移到互联网和手机上来,所以电视新闻节目要想提高收视率,让看电视节目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吸引受众的目光,就要不断的出彩出新,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这间接的也对电视新闻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编辑要提高素质,做好新闻的创新工作

网络媒体以自身的优势,方便、快捷地传递着各种信息,使人乐在其中。虽然网络、手机等媒体在人们生活中的需求越来越重要,但是电视作为传统的媒体,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依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那如何让电视新闻信息形成独特的风格模式,吸引广大观众的注意力呢?这就要求我们的电视新闻编辑要由过去的单纯编辑稿件,转为自主创新。围绕当地政府及宣传部门的中心工作,紧跟时代发展变化以及观众需求,及时调整自己的创作思路,才能从大量的稿件中选出满足观众需求,吸引人的有价值的信息。

时代的变化必然导致人们思想观念上的变化,所以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也应适应人们审美的变化,从最初的“播新闻”,逐渐发展成为“聊新闻”,这样才能拉近与观众的距离。这是新闻播出方式的改变,同时,新闻编辑的创新工作,也需要编辑具备扎实的基本功以及丰富的知识。这样遇到采写或是编辑新闻时,才能从不同的角度对新闻事件有着不同的观点,这就是编辑新闻中应用的发散思维,这种方法,可是让一条新闻更加的充实,更加的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观众可以从这条新闻中了解到更多的知识。比如编辑要撰写一则农业抗旱方面的新闻。这就要求新闻编辑既要了解旱情形成的原因以及根据农作物的不同状况需要采取不同的抗旱措施。

编辑的工作并不是对新闻稿件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要想使创新工作的方式方法,在撰写或是编辑新闻稿件时运用形象思维,增强电视的可视性、可感性,便是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方法之一。双辽电视台的《节能减排第一爆》这篇新闻报道,曾在2011年全国县级电视台的新闻评比中获得电视短消息一等奖。全篇报道除导语外,信息全部展现于现场景象和现场同期声。伴随着一声巨响,双辽发电厂高耸的大烟囱轰然倒下,现场观眾的掌声、欢呼声合成一片,新闻报道在现场一气呵成,视听语言酣畅淋漓。这一切都借助于编辑熟练地驾驭直观形象思维得以呈现在观众面前,体现出电视新闻强烈的现场感和可感知的思想内涵。

2 编辑要善于组织策划,做好整体的新闻采编

很多电视台尤其是地方台并没有意识到新闻编辑创新的作用,认为只要节目能正常播出就可以了,并没有考虑到观众对这一节目是什么态度,这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新闻编辑思维观念模式的僵化,在日常工作中用惯用的思维方式对编辑新闻。时间长了,节目没有新意,就很难吸引观众了。

其实新闻编辑的工作涉及的内容非常多,从选稿、改稿,到编排、拟定题目,每一个工作环节都会对节目整体的播出的效果产生影响,从中也可以体现电视新闻编辑的水准。随着网络媒体的冲击,网络方便、直接、快捷的特点让电视这一传统媒体面临着更大的挑战,观众可以从网络上搜索到任何想知道的信息,如果电视新闻编辑不利用手中现有的新闻资源架起与观众进行信息沟通的桥梁,编辑出符合大众需求的,高质量的新闻节目,这样既可以提升新闻价值,提升电视台在观众心中的地位,同时还可以赢得良好的口碑,收到理想的传播效果。

电视新闻编辑的日常工作同报纸、杂志的编辑一样,除了采访、编辑稿件外,还要经常联系单位、企事业或是个人,组织采访。根据近一时期的中心工作,观众的需求,制定栏目宗旨,制订采访方案、组织拍摄。编辑还应有相对固定的通讯员队伍,定期与他们联系,除了收集一些新鲜的素材外,还要把近期的宣传重点和计划通报给他们,让他们深入群众中去采写最贴近民生的新闻,这样策划出的新闻报道才能有较好的宣传效果,形成整体宣传合力,打造品牌栏目。例如去年夏季双辽地区降水量少,农作物普遍干旱,电视新闻编辑针对旱情策划了一组报道。记者深入到全市各个乡镇拍摄抗旱采取的具体措施,同时编辑还及时与农电、水利、技术等相关部门、单位取得联系,就支援抗旱进行多角度采访,由于编辑的努力,这次战役性报道,从报道计划到组织采访,从编辑制作到节目播出,都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受到上级领导的表彰。

3 掌握画面的编辑技巧,达到声画合一

电视台的后期制作人员,在一条新闻的工作流程中是最后一个环节,他们的编辑手法和制作技巧对于一档新闻节目来说也是及其重要的。他们对记者采访来的新闻画面进行筛选、裁剪、重新组合,同时配上字幕,现场音以及特技效果等,让电视新闻形成形象化的报道。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视屏幕文字及动画制作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所以在新闻制作时,后期制作人员不应是机械的、简单的罗列画面,而要先通读新闻稿件,明白这条新闻所要说明的事件,有哪些地方能引起观众的注意或是共鸣,然后根据编辑记者的意图配置画面,借助多样性的文字、图像及声音等符号来表达新闻,适时的加上字幕或是音效,使原本呆板的新闻节目更加丰富多彩,给广大观众带来强大的视觉和听觉刺激,达到吸引观众的目的。

近年来兴起的娱乐互动性节目,作为严肃的新闻性节目也可以从中得到借鉴,使呆板的新闻节目鲜活起来,除了从语言上贴近百姓的生活外,还要在节目的形式上贴近百姓,调动观众的情绪,让他们参与其中,轻松愉快的接受新闻信息,而不是一味的听播音员在那里解说,在新闻中增加互动环节,比如,在节目播出中,在屏幕的下方可以打出节目组的热线电话或短信平台,也可经设置有奖问答或是提供新闻线索让观众参与到节目中来,从而更好的传播新闻。

双辽电视台拍摄的电视专题片《关注留守儿童》,曾在吉林省广播电视新闻奖评比中获得二等奖。15分钟的片子,拍摄的素材长达3个多小时,为了让画面语言体现深刻的主题,节目制作人员在大量的素材中反复挑选,在节目的最后我们把这些孩子的心里话编辑成留守儿童心声播出,起到了一定的震撼效果。有的观众给我们打电话说是流着泪看完电视节目的,有的观众向我们索要留守儿童的联系方式,将在生活上给予他们一定的帮助。可以说节目的播出达到了我们要引起社会对留守儿童关注的目的。

4 编辑要对文字稿进行再加工,升华主题

编辑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对记者的稿件进行编辑修改。除了要修改错别字、病句外,还要注重措辞语气,不能以居高临下的说教的口气对着观众播报,要以平民化的语调,大众化的语言,这样才能接近与观众的距离,观众才能愿意接受。另外,对于一条新闻,拟写一个好的新闻标题也是编辑的一项基本功,常言说:题好文一半。好的标题一下子就能引起观众的注意力,有让观众继续看下去的吸引力。多用疑问式或是反问式这种形式,效果更好些。如在新闻评比中获奖的新闻标题《面对文物的选择》《住房公积金绝缘何成“鸡肋”》等有着让人一探究竟的欲望,吸引人看下去。

5 编辑要有敏锐的思维意识,对重要新闻及时配发评论

电视编辑要有强烈的政治观念和新闻敏感,对一些重大的新闻事件或有典型指导意义的新闻,要及时配以评论,以“编后话”“本台短评”或是“记者感言”等形式播出,以加深新闻节目的思想深度,扩大新闻的传播效果。编辑能不能撰写短小精悍的新闻评论,也是衡量其新闻素质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除了配发评论、编后话等,也可以在新闻播出后插入新闻背景资料,以这一形式播出,使新闻更加完整,丰富了新闻的信息含量。也可以在当条新闻結束后另外追加一条新闻链接,对事件背景进行报道,如果需要说明的情况和历史事实多,也可以在新闻播出中向观众说明,在新闻节目结束后,专门做了一期专题节目,对这一事件进行深度报道。观众既了解了整个新闻事件,又为观众呈现出了多角度、有深度的新闻,扩大了新闻传播的影响力。

在新兴媒体不断发展的大趋势下,电视媒体想要获得长久有序的发展就必须调整发展战略,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重视对新闻编辑工作者的培训。创新是电视新闻的重要出路,提高新闻编辑工作者的创新意识,使其发挥创造力,才能办出电视的特色。同时对于电视节目也要不断推陈出新,打造精品节目,吸引观众的眼球,使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保持良好的发展趋势。

猜你喜欢
新闻编辑要求新媒体
论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方法和技巧
简议小区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管理使用的要求及其措施
浅谈报纸新闻编辑的新闻策划意识
试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微课程的应用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黔东南日报》:地方报纸重大主题报道的选题与采写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