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传》视觉导演黄智亨:好视效为故事内核服务

2017-08-04 22:31王倩
综艺报 2017年15期
关键词:金箍棒悟空孙悟空

王倩

电影《悟空传》开场。

孙悟空从耳中甩出一股炙热的熔岩,熔岩流淌在地上凝成节节爆裂的金箍棒,他挥起这件后世在一万年里都难以磨灭印象的神器,呼啸声所到之处,摧枯拉朽,灰飞烟灭,幽暗压抑的“天机阁”顿时成为一堆瓦砾。

7月13日,改编自同名网文经典IP的国产魔幻电影《悟空传》正式上映,首日票房破亿,击败《神偷奶爸3》登顶当日票房榜。截至7月17日,影片票房突破4亿元。

影片视效获得普遍好评,其燃情、炸裂的视觉特征从金箍棒甫一亮相便得以确立,令观众耳目一新;然而故事核心的悲剧基调又为影片营造了文艺质感,达成热血与悲情的融合统一。

“应该说是‘很文艺的燃吧。”《悟空傳》视觉导演黄智亨对《综艺报》总结了这部作品的视觉基调。他说,这一基调的设定来自《悟空传》的故事本身,“在电影里,所有部门都服务于故事,不能喧宾夺主。好视效也一定是以好故事为核心,只有把故事讲好,观众才会感动。《悟空传》讲述的是成长中的无力感和反抗精神,视觉呈现就要对这一主题进行表达和完成。”

“一出场就不一样”

“每一帧都是心血,每一场戏都绞尽脑汁。希望各位观众能够发现《悟空传》跟别人不一样的地方。”7月12日,《悟空传》上映的前一天,黄智亨在微博上感念影片的制作历程。

对影视创作来说,经典IP从来都是双刃剑——一边拥有受众甚广的良好基础,一边是已被多次解读的困扰。如果面对的是影史留名的珠玉在前,如何突破更成为难上之难。这正是《悟空传》整体视觉设计面对的最大难题。毕竟,摆在它面前的是包括86版《西游记》、周星驰版《大话西游》、动画版《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等在内的众多口碑之作。“《西游记》拍得太多,孙悟空见得太多,我们这次的第一个想法是,要跟之前做过的都不一样。孙悟空一出场就不一样,金箍棒也不一样。”黄智亨说。

主创团队从“做减法”开始,“我们先列出很长的清单,确定哪些元素是一定不能要的,由此产生出基本框架,在框架里再去想下一步该怎么走。”黄智亨并不认为这种框架是桎梏,“这更有利于创作,所有人的目标很明确,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悟空传》里的人物第一个被摒弃的本领就是“腾云驾雾”,他们的行为都需有物理依据,“我们的故事逻辑是,打人必须要碰到人,跳很远必须要用很大的力。里面人物的能力很大,但不是无限的,这样可以与其他版本明显区分开来。”《悟空传》用现实戏的感觉把魔幻框进去,力争在这个范围内“做到最好”。这样“现实+魔幻”的世界搭建,部分源自黄智亨与导演郭子健多年现实题材的合作默契。此前,二人合作过《打擂台》《救火英雄》《全力扣杀》等多部作品,从《悟空传》中令人印象深刻的烟云效果就能看到当年《救火英雄》经验的升级与创新。

人物造型方面也体现出《悟空传》的不走寻常路,与很多同题材影视作品强调孙悟空的猴性不同,《悟空传》更突出孙悟空的“魔”性。这种设计源自《悟空传》原著,“小说里它是妖魔,是一只‘猴妖,而不是‘猴子。以往的作品中,例如六小龄童、《大话西游》以及《西游记之大闹天宫》等,都是力图把人变成猴子,画的是猴妆。我们这次是去设想如果人变成猴妖或者猴神会是什么样。我们还加了一些其他的元素,比如在他眼睛处设计了两道红色印记,增强视觉的独特性。”

“很文艺的燃”

燃烧着的冷酷天界,凝重的漫天风云,“魔化”孙悟空脚踏金箍棒迅雷般奋起一跃……《悟空传》在银幕上为观众提供了高完成度的视觉呈现。

“就像编剧是用文字讲故事,导演用演员的表演和镜头讲故事,视效的最大功能是用画面来讲故事。所谓好特效,就是能很好地与故事融为一体,让观众意识不到有特效。”黄智亨对“好特效”做出解读。

为了更好完成《悟空传》视觉系统的整体设计,黄智亨2015年7月就从编剧环节参与到项目中去,前后历时2年之久。“影片的编剧署名中也有我的名字,”他笑道。黄智亨通过“视觉导演”的职能对项目进行全流程把控,达成视觉元素与故事内核的融通,以及全片美学调性的统一——“很文艺的燃”。

用黄智亨的话说,《悟空传》中有很多“燃”和“爆炸性”,这是开拍最初就确立下来的基本调性。

以人物塑造为例,主创首先要完成剧本对人物性格的塑造,再用视效与之匹配。例如影片中主要人物的兵器设置——金箍棒的设计与以往《西游记》题材不同,“之前金箍棒大都是单纯从小变大,我们这次把它设计成一种生长的情形,它不停裂开,不规则地爆,从内部弹出很多东西,爆炸性很强。这是为了呼应悟空那种很愤怒、很火爆的性格。”同理,余文乐饰演杨戬的武器三尖两刃刀在视觉效果上偏冷,也是因为杨戬比较冷静的性格。欧豪饰演的天蓬一出场就酷劲十足,话少狠辣,他用的是一组飞刀,非常利落。

在燃的基础上,《悟空传》还有隐藏在背后的文艺气质,这是原著的悲剧基调赋予的。天兵天将涤荡花果山的那场戏,是主要人物情感的重要转折点,《悟空传》并没有处理成常见的血腥杀伐大场面。“天兵天将冷冰冰地站成一排,天上下着雪,雪花突然全部停滞,布满整个空间,变成一颗一颗凝固的子弹,无论主人公怎么躲都躲不掉,你跑一步它就打在你身上。影片要传达的那种无力感,通过这场戏充分得以表达。”

“试”出来的东方视效

“中国人讲述属于中国的英雄故事。”《悟空传》在官博反复强调影片的东方气韵。影片从筹备到上映经历1439天,由750位视效师完成,全片有300幅视觉概念设计图,含1750个特效镜头,占总镜头数的78%。影片主要特效画面由国内特效团队MORE VFX领衔,韩国特效公司Dexter部分参与。黄智亨告诉《综艺报》,特效组是整个制作团队中“最人强马壮”的一组,中国本土人员占比很高。

整部《悟空传》视效制作中最费时费力的是后期刚刚开始的阶段。2016年刚过完春节,影片正式进入后期特效制作阶段,及至最后完成共耗时1年多。“磨合期最痛苦,一开始我们就定位要做跟别人不一样的视效,但这种‘不一样很难用语言表达,因为大家很难去想象从没有出现过的东西,只能不停去试错。”以金箍棒为例,一开始,团队所有的人都不知道想要的到底是什么,特效公司设计一稿,集体讨论,哪些元素保留,哪些元素推翻,第二稿重新来过,如此循环往复。“最后金箍棒的样子就是这样不停试出来的,只这一个元素的整体设计,我们就前后耗时好几个月。”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黄智亨既疲惫又满足。

猜你喜欢
金箍棒悟空孙悟空
“帅”悟空来也
难忘的礼物
悟空戏八戒
孙悟空脸谱
我的妈妈是“孙悟空”
得意的代价
长度国的如意金箍棒
缘来缘去
雷伊大战孙悟空
看得重 便拿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