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在学生课外阅读中的作用

2017-08-05 00:12乔普
学周刊 2017年26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兴趣

乔普

摘 要:随着新课改在全国的推行,语文教学改革也势在必行,对学生语文能力的要求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想在根本上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还是要从阅读入手,尤其是课外阅读。教师在学生课外阅读活动中的职责是激发兴趣,营造氛围,授予方法,帮助学生顺利阅读,促使学生养成阅读习惯。

关键词:课外阅读;教师作用;阅读推荐;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26-012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6.079

在促进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方面教师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教师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要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激发兴趣

刘国正先生曾在一次访谈中形象地指出:“教师指导课外阅读,只要做三件事:一是帮助学生选择读物;二是帮助学生理解和积累;三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教师的主要任务就在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习惯,有了兴趣和习惯,你不想让他读都难。”

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既而养成阅读习惯。首先,教师要让学生了解语文学科对听、说、读、写的具体要求,这些要求都离不开大量的知识积累,单纯依靠课内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重视课外阅读对自己综合能力的提升作用。其次,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课外阅读带给自己的收获,给学生以阅读的动力。虽然指导课外阅读持续时间长,见效慢,但是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坚持下去。因为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必由之路,只要坚持下去,形成阅读习惯,学生就会受益终生。

二、授之以“渔”

对学生而言,仅有阅读兴趣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有科学、有效的阅读方法。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让学生科学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教师就要进行科学的指导,授之以“渔”。

(一)将精读与略读相结合

阅读,有精读和略读两种基本形式。叶圣陶先生说:“精读的时候,教师给学生纤屑不遗的指导, 略读的时候,教师给学生提纲挈领的指导,其目的唯在学生习惯的养成,能够自由阅读。”

所谓的精读,即逐字逐句地读,意在获取专深知识。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圈点、批画、评注,还需要弄清词句的含义,逐段理解内容,从整体上理清线索,把握主题。

所谓的略读,即浏览,对文章内容做到大体了解即可,意在获取广泛的知识。可以通过看标题、目录、内容提要、前言等,使自己快速获取文章大意。

(二)做好读书笔记

教师对学生的读书笔记不必要求过多,可以不限定形式,不要求字数,学生可以有感而发,随想随记。大概有三种形式:1.摘录式。主要摘录书籍、报刊中自己感兴趣或对自己启迪较大的词语典故、警句格言等。2.纪要式。学生阅读后,对文中的观点、主张进行分析归纳,用自己的话重新表述记录下来,这还可以训练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3.心得式。即记下对某一问题思考的心得、体会或对某一篇文章的感触、想法。

三、融入课堂

为了让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阅读习惯,作为教师还应创新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涵盖学生的课外阅读。教师可以在保证教学任务完成的情况下,酌情拿出一节课时间开展课外阅读。以下几种新课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自由阅读课

在图书馆或者教室的阅读区,放手让学生自由阅读,这是很多学生喜欢参与的阅读形式。学生读着自己喜欢的书,猎取了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增加了阅读量,拓展了知识面。学生在这种课上沉浸在书香之中,静静地徜徉于书海之中。当然,在这样的课上,教师并不能“大撒把”“大放羊”,对学生所读之书不闻不问。教师要在学生开始读之前对全班学生所选书目进行审查,把好质量关,要求学生所选图书应符合求知、开智、立德、审美、养身等标准,坚决不让不良作品侵蚀学生的心灵。

(二)教师推荐课

由教师向学生推荐大量的优秀作家和优秀作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推荐学生去读与所学课文相关的作品,例如教材所选作品的原著,与教材所选作品相对应的有关背景和作者的资料,与教材所选作品属同类的其他作品,还可以推荐学生去读现当代一些知名作家的影响较大的作品。例如鲁迅的《朝花夕拾》,冰心的《寄小读者》,老舍的《骆驼祥子》等;《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等中国名著;《鲁滨孙漂流记》《老人与海》《谁动了我的奶酪》《哈利·波特》《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外国作品。这样既使学生开阔了视野,又可以避免学生盲目选择阅读书籍而带来的阅读弊病。

(三)学生推荐课

课上可以推荐一名学生作为主持,让每位学生推荐一部自己喜欢阅读的书籍,并说出推荐的理由以及自己阅读后最大的收获,进而让大家交流各自阅读自己所喜欢的书籍的体会。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又能训练学生的口才。

(四)阅读沙龙课

教师给学生留课外阅读任务,可以是全班或者同一个小组阅读同一本书,确定一个月的阅读时间,然后上一节阅读沙龙课。课上学生交流自己阅读书籍的感受、启发、收获,这样不但可以让学生互相启发,使阅读更加深入,还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

(五)成果展示课

当学生积累了大量的读书笔记后,教师可以优中选优,进行展览和奖励,让写得好的学生介绍阅读经验,由教师点评。这样既激发了阅读习惯好的学生继续阅读的热情,也激发了其他学生奋起直追的念头。同时,学生从身边鲜活的事例中获取教益,有助于促进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

因此,在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中,教师所起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相信在教师的创新指导、不断实践下,一定可以使学生的课外阅读更加高效、有序。

参考文献:

[1] 孙静.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启迪智慧[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2(12):220.

[2] 王金霞.如何指導学生进行课外阅读[J].成才之路,2014(22):67.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兴趣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从《蝉》到《昆虫记》,由自读延伸至课外阅读
点燃课外阅读的火焰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