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国新课标高考试题命题规律的研究

2017-08-08 03:01广东田奇林
教学考试(高考生物) 2017年3期
关键词:考试内容考试题选择题

广东 田奇林

基于全国新课标高考试题命题规律的研究

广东 田奇林

教育部门指出“2016年高考理科综合生物试题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创新能力等内容的考查,发挥高考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试题进一步深化考试内容改革,增强基础性、综合性,加强试题设计,深入考查考生的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索创新能力的考查。合理控制试卷难度,实现了选拔功能,确保了平稳过渡。”《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科学设计命题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高考考试内容改革注重顶层设计、统筹谋划,突出考试内容的整体设计,科学构建了高考评价体系。现就近年全国卷高考命题的规律做研究,具体表现在:

一、高考试题的特点

由于不同试题的命题风格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备考时重点研究全国甲、乙、丙卷,不要过多地关注北京、天津、浙江、上海、江苏、四川、重庆等地的试题,适当借鉴安徽、山东和海南高考试题。由于2016年全国卷高考试题得到教育部充分肯定,因此,2017年高考与2016年难度、考向相近,难度与2014年和2016年高考试题基本一致。在物理、化学和生物试题中,生物的高考选拔功能相对较弱,难度相对较低,因此,不会出现偏、怪、繁、难的试题。科学性原则还直接影响命题难度和创新力度,力求确保试题答案的科学性。具体体现在:

1.形成生命观念。生命是源于自然随机事件且能在与环境互作中保留下来的具有新陈代谢和自我复制特征的物质形态,生命是结构与功能的统一体。因此,要在较好地理解生物学概念性知识的基础上形成生命观念,如结构与功能观、进化与适应观、稳态与平衡观、物质与能量观等,并能够用生命观念认识生命世界、解释生命现象。

2.强化理性思维。新课标要求学生具有理性思维的习惯,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证据和逻辑对生物学议题进行思考或展开论证。崇尚并形成科学思维的习惯;能够运用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模型与建模、批判性思维等方法探讨生命现象及规律,审视或论证生物学社会议题。

3.重视科学探究。能够发现现实世界中的生物学问题,针对特定的生物学现象,进行观察、提问、实验设计、方案实施以及结果的交流与讨论。

4.担当社会责任。生物学科的社会责任是指基于生物学的认识参与个人与社会事务的讨论,做出理性解释和判断,尝试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的担当和能力。学生应能够关注涉及生物学的社会议题,参与讨论并做出理性解释,辨别迷信和伪科学;主动向他人宣传健康生活、关爱生命和保护环境等相关知识;结合本地资源开展科学实践,尝试解决现实生活中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

二、选择题的命题规律及备考建议

1.选择题重点考核重要概念、基本素养、理解能力以及实验方法。

2.选择题的基本分布

(1)细胞结构与代谢(2~3道)。主要考查: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异同;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跨膜运输的类型与特点;蛋白质类型、结构与功能(氨基酸组成、元素组成及同位素标记、空间结构与功能的关系、鉴定方法、分泌蛋白合成与细胞器之间的关系、蛋白质和氨基酸的跨膜运输方式、蛋白质种类及其功能、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及与性状的关系);分化、衰老、凋亡、癌变;与光合作用有关的结构、物质及影响因素分析。

(2)遗传与进化(1道)。注重逆向思维,侧重方法、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的考查,很少出现繁杂的计算,在进化知识点的考查中会涉及基因频率的计算。

(3)神经-体液-免疫调节(1道)。

(4)种群、群落、生态系统(1道)。

(5)实验方法、原理、结果(1道)。

(6)生长素及其他植物激素(备考点)。

3.消除备考误区

常见的误区主要有选择偏、细、难的试题和故意设置陷阱的试题(4、5月份不要再做陷阱题,避免钻牛角尖);追求材料新、奇和热点(新背景较难命题,新情景与课本知识关联度不高,难于确定答案);死记硬背默写教材;重计算(全国卷试题淡化计算能力的考查,一般不会出现繁杂的计算问题)。

4.要重视教材

必修3的选择题或者非选择题都是考查课本内容,容易得分,要多看书(必修3、选修1和选修3的试题较为容易,复习时,要让学生阅读教材;高考选择题的选项一定是明确具体的选项(要敢于排除不确定、超纲的选项);只考查核心主干知识。

总之,选择题以核心概念为载体,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遗传类选择题主要考查分析、推理能力;实验步骤、方法、原理、现象和结果的考查以教材为准;题目难度适中,选项简单、明确、具体,不存在有争议的选项;绝不出现纯记忆性知识。复习时,要根据上述内容要求认真选题,加强对重点内容的全面复习和深入理解。

三、非选择题的命题规律

1.细胞代谢(主要考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近几年考查的重点:光合作用(以影响因素为考查的重点,以实验过程和现象为考查载体,以实验现象和结果的推理判断为考点;常与呼吸作用综合考查;重点考查获取信息和推理判断的能力。答题时一定要注意题干的信息,如研究的目的是什么。强化对分析问题及语言表达能力的考查)、呼吸作用、物质的跨膜运输、酶的作用和种子的萌发等知识。复习时,要特别关注题干的信息,关注高考真题,特别强化诸如原因类试题的语言表达能力训练。

2.三大调节与生态

重视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血糖调节、体温调节、水盐平衡调节、免疫调节;重视对抗体作用的深刻理解,关注艾滋病、关注种群和群落及生态系统的功能与环境保护等热点。不追求“细节”,强调知识网络的建构,加强对核心主干知识点的理解。

3.遗传题

重视对遗传规律的逻辑形成过程的理解和应用;加强对经典数据的理解以及解读;加深对致死率的正确理解;理顺染色体遗传病与减数分裂之间的关系。复习时,少做计算题,加强思维推理能力的训练,重视假说-演绎法类试题的研究。

4.选修试题

从数字层面分析:2016年部分省市高考选修3平均分首次超越选修1的平均分。主要原因为2016年高考选择选修1的大多是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由于选修1的考试内容只有选修3的三分之一,因此,对于复习时间紧迫的学校(学生),选择选修1较为适合,但需要加强实验设计能力及表达能力的训练。

备考时,必须做到:主动表达,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抓落实,重视原因类试题和实验探究类试题的答题训练;养成由宏观到微观、再由微观到宏观的思维习惯;关注考纲的变化(考试内容的增减、考试要求的改变)。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备考,在高考中立于不败之地。

附:2017年考试大纲变化及解读

续表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红岭中学高中部)

猜你喜欢
考试内容考试题选择题
酯缩合在高考试题中的应用
单项选择题狂练
做好干涉实验,答好高考试题
数列选择题精选精练
一道集训队选拔考试题的推广
例说速解选择题的几种有效方法
例谈几道2018年高考试题
我国成人高考内容改革的探索与研究
论能力测评导向的高校考试改革
十种妙招握在手 破解选择题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