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白芷鲜切片加工技术的研究

2017-08-08 15:05卜令雷马灵珍杨文峰
文山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欧前胡素白芷

朱 勇,卜令雷,马灵珍,杨文峰

(亳州职业技术学院 药学院,安徽 亳州 236800)

亳白芷鲜切片加工技术的研究

朱 勇,卜令雷,马灵珍,杨文峰

(亳州职业技术学院 药学院,安徽 亳州 236800)

目的:优选亳州地产药材白芷最佳鲜切片工艺,为进一步研究白芷的新型加工工艺积累资料。方法:以白芷传统加工工艺为参考,以水分、浸出物、色泽、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的总含量为指标,对新采白芷进行鲜切片研究,针对切片时机与干燥方法、切片厚度与干燥时间进行优选,并与传统工艺指标比对。结果:亳白芷鲜切片最佳工艺是取新产干净鲜白芷,在60 ℃烘去60%水分,切0.35 cm厚片,60 ℃热风烘8 h,冷却至室温。

亳白芷;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鲜切片

白芷,系古本草传统药用白芷,为伞形科当归属植物白芷Angelica dahurica(Fisch.ex Hoffm.)Benth.et Hook.f的干燥根。因其根呈圆锥形,断面白色,故名曰白芷。白芷性温,气芳香,味辛,微苦,具有散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的作用,临床广泛应用[1]。亳州地区所产白芷被称为亳白芷,是该地区的道地药材之一,近年来种植白芷面积达30~40 km2,是白芷的主产区。[1]由于白芷个大且淀粉含量高,所以干燥时间长且易霉变,当地药农常常采用硫磺熏蒸避免霉变,不过这严重影响了白芷的质量。本研究通过鲜切片法直接在产新后切片干燥,试从根源上改变这一现状,提高白芷饮片的质量。

1 仪器、试剂和材料

1.1 仪器

电热恒温干燥箱(202-0型,天津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高速中药粉碎机(111型,浙江瑞安市永历制药机械有限公司);电热恒温水浴锅(HH-2型,浙江金坛晶玻试验仪器厂);蒸发皿;干燥器;安捷伦1260超高压液相色谱仪(二元泵,在线脱气机、自动进样器、柱温箱);电子天平(AUW220D,日本岛津);超声波清洗仪(SK250HP,上海科导超声仪器有限公司)。

1.2 试剂

欧前胡素(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批号:CFLG-LCC5);异欧前胡素(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批号:ERSN-W9SH);色谱乙腈(美国天地);色谱甲醇(美国天地);超纯水(实验室纯水机,Direct-Q5,法国默克密理博公司制备);其他试剂为分析纯。

1.3 材料

相关实验选取实验原料为伞形科当归属植物白芷的干燥根,于2016年10月在亳州市不同白芷药材产区采收样品,经毫州职业技术学院药学院中药教研室主任马灵珍教授鉴定,所采收的样品都是伞形科当归属植物白芷的干燥根。

2 方法与结果

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规定,对白芷药材的质量检测指标是对白芷中欧前胡素的含量进行测定,因白芷中成分较多,仅以欧前胡素的含量为指标略显不足,所以在此选取了白芷中含量较高的欧前胡素及异欧前胡素两种香豆素类成分为检测指标,并根据相关文献对欧前胡素的测定方法进行了部分改进,并建立了欧前胡素及异欧前胡素两种香豆素类成分的分离测定方法。[2-3]

2.1 实验条件

2.1.1 色谱柱与进样量

使用反相 C18色谱柱:色谱柱的型号为Agli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的规格为(4.60×250 mm,5 μm),柱温控制为25 ℃,样品及对照品的进样量为20 μL。[4]

2.1.2 流动相

经过参考相关文献,对实际的试验进行选择,最终以乙腈∶水(70%∶30%)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54 nm。[5]

2.2 对照品和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2.2.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在五氧化二磷减压干燥器中干燥12 h的欧前胡素对照品5.05 mg、异欧前胡素对照品2.02 mg,置于50 mL容量瓶中,用甲醇作溶剂溶解,定容至刻度,即得混合对照品溶液。进样后得出对照品溶液的HPLC图谱(见图1)。2.2.2 供试液溶液的制备

图 1 对照品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的HPLC图谱

精密称取白芷粉末(过三号筛)0.4050 g,置50 mL容量瓶中,加甲醇45 mL,超声处理(功率300 W,频率50 kHz)1 h,取出,放冷,加甲醇至刻度,摇匀,过滤,取续滤液,然后用0.45 μm的微孔滤膜过滤,即得。其HPLC图谱(见图2)。

图 2 白芷样品溶液的HPLC图谱

2.3 系统适用性实验

2.3.1 方法学考察

分别精密吸取2.2.1所配制的混合对照品溶液0.5 mL、1.0 mL、2.0 mL、3.0 mL、4.0 mL、5.0 mL置于10 mL容量瓶中,分别加甲醇定容至刻度。设置进样量20 μL,液相色谱仪依次进样,依法测定。[5]以混合对照品的浓度(以10 mL试液所含2.2.1所配制的混合对照品溶液体积表示)为横坐标(X),色谱峰的面积值为纵坐标(Y),同时得出两种对照品的回归方程:欧前胡素 Y=1250.7X+106.53,r=0.9997;异欧前胡素 Y=420.06X+34.575,r=0.9997。结果表明:欧前胡素在5.1~50.5 μg/mL的浓度范围内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异欧前胡素在2.0~20.2 μg/mL的浓度范围内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

表1 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线性范围

2.3.2 精密度试验

取2.2.1所配制的混合对照品溶液,连续进样6次,进样量为10 μL,同时测定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2种成分的色谱峰面积。得出RSD值分别为1.2 %,1.83%,结果表明所选择的实验条件的精密度符合要求。

2.3.3 稳定性考察

取2.2.2所制备的供试样品溶液,放置0 h,2 h,4 h,8 h,12 h,24 h,48 h后分别进样,并按2.1色谱条件测定其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的峰面积。其RSD值分别为1.02%,1.16%,说明所制备的样品溶液在48 h内稳定。

2.3.4 重复性试验

取同一采收区所采收的白芷样品,根据2.2.2方法制备样品溶液,并按2.1色谱条件对样品中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的含量进行测定,其RSD值分别为1.25%,0.483%,结果表明白芷样品的重复性很好。

2.3.5 回收率试验

取已知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两种成分含量的白芷样品各5份,精密称定,精密加入两种对照品,按2.2.2样品处理制备样品溶液,并按2.1色谱条件测定方法测定其两种成分含量,测定结果:欧前胡素平均回收率为98.56%、RSD为1.121%,异欧前胡素为97.98%、RSD为1.3723%,结果表明白芷样品的回收率很好。

2.3.6 系统适应性实验

按照该色谱条件分别注入甲醇的对照品溶液及供试品溶液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该色谱条件下,按照甲醇的色谱峰计算,理论塔板数较高、拖尾因子及分离度均符合规定。考虑到不同色谱柱的性能以及流动相比例等条件的差异,理论板数按甲醛色谱峰计算应不低于2 000。

2.4 亳白芷产地鲜切片技术的研究

2.4.1 亳白芷鲜切片的干燥方法及切片时机的优化

2.4.1.1 样品处理

取谯城区谯东镇大黄庄的新产鲜白芷去除泥土,去除细根和杂质,用清水冲洗干净,取8份样品分别作如下处理:1)称取1 000 g,切0.45 cm厚片,直接在太阳下晒干,打成粉末,分别过三号筛;2)称取1 000 g,晒去30%重量的水分,切0.45 cm厚片,直接在太阳下晒干,打成粉末,分别过三号筛;3)称取1 000 g,晒去60%重量的水分,切0.45 cm厚片,直接在太阳下晒干,打成粉末,分别过三号筛;4)称取1 000 g,晒去70%重量的水分,切0.45 cm厚片,直接在太阳下晒干,打成粉末,分别过三号筛;5)称取1 000 g,切0.45 cm厚片,60 ℃烘干,打成粉末,分别过三号筛;6)称取1 000 g,在60℃烘去30%重量的水分,切0.45 cm厚片,60 ℃烘干,打成粉末,分别过三号筛;7)称取1 000 g,在60 ℃烘去60%重量的水分,切0.45 cm厚片,60 ℃烘干,打成粉末,分别过三号筛;8)称取1 000 g,在60 ℃烘去70%重量的水分,切0.45 cm厚片,60 ℃烘干,打成粉末,分别过三号筛。

2.4.1.2 试验方法

将上述不同产区的白芷样品粉末,按2.2.2实验条件配制样品溶液,进行实验测定水分、浸出物、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含量。结果见表2和图3。

表2 亳白芷鲜切片不同干燥方法及切片时机下质量检测结果/%

图 3 鲜切片厚度及干燥温度下白芷样品溶液的HPLC图谱

通过对亳白芷鲜药材两个不同干燥方法各自又有4种不同切片时机的9批样品的质量考察,分别通过水分、灰分、浸出物及含量测定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发现8个样品均能达到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的标准要求,其中在8个样品中灰分数据比较接近,差别不大;水分略有差别,水分检测数据表明:60 ℃热风烘烤法略低于晾晒干燥法,但两种干燥法获得饮片含水量均在9%左右,差别不大,符合12%的标准;在浸出物和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两含量测定数据表现出相同的规律:7号样品>3号样品>6号样品>8号样>4号样品>5号样品>2号样品>1号样品,由此可知:7号样品工艺最优,即取净选后鲜白芷1 000 g在60 ℃下,烘去60%重量的水分切片干燥。2.5 亳白芷鲜切片厚度及干燥时间的优化

白芷鲜切片的厚度及其干燥所用时间是影响白芷质量的重要因素。实验将白芷鲜切片的厚度和干燥时间分别设成3个等级9种情况进行试验。

2.5.1 样品处理

取谯城区谯东镇大黄庄的新产鲜白芷去除泥土,去除细根和杂质,用清水冲洗干净,取9份样品分别作如下处理:1)称取1 000 g,60 ℃烘去60%水分,切0.25 cm厚片,60 ℃热风烘6 h,冷却至室温,打成粉末,分别过三号筛;2)称取1 000 g,60 ℃烘去60%水分,切0.25 cm厚片,60 ℃热风烘8 h,冷却至室温,打成粉末,分别过三号筛;3)称取1 000 g,60 ℃烘去60%水分,切0.25 cm厚片,60 ℃热风烘10 h,冷却至室温,打成粉末,分别过三号筛;4)称取1 000 g,60 ℃烘去60%水分,切0.35 cm厚片,60 ℃热风烘6 h,冷却至室温,打成粉末,分别过三号筛;5)称取1 000 g,60 ℃烘去60%水分,切0.35 cm厚片,60 ℃热风烘8 h,冷却至室温,打成粉末,分别过三号筛;6)称取1 000 g,60 ℃烘去60%水分,切0.35 cm厚片,60 ℃热风烘10 h,冷却至室温,打成粉末,分别过三号筛;7)称取1 000 g,60 ℃烘去60%水分,切0.45 cm厚片,60 ℃热风烘6 h,冷却至室温,打成粉末,分别过三号筛;8)称取1 000 g,60 ℃烘去60%水分,切0.45 cm厚片,60 ℃热风烘8 h,冷却至室温,打成粉末,分别过三号筛;9)称取1 000 g,60 ℃烘去60%水分,切0.45 cm厚片,60 ℃热风烘10 h,冷却至室温,打成粉末,分别过三号筛。

2.5.2 试验方法

将上述不同产区的白芷样品粉末,按2.2.2 配制样品溶液,测定水分、浸出物、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含量。结果见表3和图4。

表3 亳白芷不同鲜切片厚度及干燥时间的质量检测结果/%

图 4 不同鲜切片厚度及干燥时间下白芷样品溶液的HPLC图谱

上述检测数据表明:除7号样品外均能达到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的标准要求,但只有1、2、3、5、6样品水分含量较低干燥效果较理想;浸出物和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两含量测定数据表现出相同的规律:7号样品>4号样品>5号样品>1号样>8号样品>6号样品>9号样品>2号样>3号样品,浸出物和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两含量随着鲜切片厚度增加而增大;在同等切片厚度条件下热风烘培时间越长浸出物和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两含量越低;考虑水分含量因素,发现5号样品水分含量符合标准的样品中浸出物和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两含量最高。

2.6 工艺验证

按照2.4和2.5确定的亳白芷药材的亳白芷鲜切片最佳工艺为:取亳新产鲜白芷去除泥土,去除细根和杂质,用清水冲洗干净,称取1 000 g,60 ℃烘去60%水分,切0.35 cm厚片,60 ℃热风烘8 h,冷却至室温。制备三批样品,分别按照上述方法测定其指标性成分含量,结果见表4。

表4 亳白芷鲜切片工艺三批验证试验结果/%

结果表明,三批验证试验样品的测定结果与2.4和2.5测定结果接近,优选出的白芷药材的鲜切片最佳工艺可行、稳定。

3 结论与讨论

亳白芷鲜切片最佳工艺为:取亳新产鲜白芷去除泥土,去除细根和杂质,用清水冲洗干净,称取1 000 g,60℃烘去60%水分,切0.35 cm厚片,60 ℃热风烘8 h,冷却至室温。研究数据表明,鲜切片的白芷饮片质量明显优于传统加工所得白芷饮片的质量,且可以有效根除硫磺熏蒸。不过,白芷鲜切片技术的推广需要饮片加工企业直接与中药材种植户对接,即:产新白芷直接送到饮片加工企业进行鲜切片加工。若当地政府在政策上进行宏观协调,将会大大促进亳白芷鲜切片技术产业化进程。

[1]牛倩,王德群,刘耀武.亳州栽培药材的历史变迁 [J].安徽医药,2010(2):232-233.

[2]黄新苹,包淑云,杨隆河,等. 中药川白芷的化学成分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88-90.

[3]卢嘉.中药杭白芷化学成分的研究[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0(2):22.

[4]李宏宇,戴跃进,谢成科.中药白芷硫薰前后香豆素成分含量比较[J].中国中药志,1991(1):27-28.

[5]朱红.白芷的质量控制与体内外代谢研究[D].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2011:15-16.

(责任编辑 张 铁)

Processing Technology Research of Fresh Bozhou Angelica Dahurica Slices

ZHU Yong, PU Linglei, MA Lingzhen, YANG Wenfeng (School of Pharmacy, Bo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Bozhou Anhui 236800, China)

Purpose: The paper accumulates new processing techniques for further study of Angelica Dahurica process using fresh cut slice from Bozhou. Method: The timing, drying method, slice thickness and drying time of fresh newly-collected Bozhou Angelica Dahurica slices are optimized by using moisture content, extract, color, total content of Imperatorin and Isoimperatorin as quality indicators. Results: The optimal processing conditions of clean newly-produced Bozhou Angelica Dahurica slices are as follows: removing 60% moisture content at 60 ℃, 0.35cm slice thickness, heated air drying for 8h at 60 ℃, and cooling to room temperature.

Angelica Dahurica from Bozhou; Imperatorin; Isoimperatorin; fresh slices

R282.4

A

1674 - 9200(2017)03 - 0015 - 05

2016 - 11 - 29

朱勇,男,安徽亳州人,亳州职业技术学院药学院助教,硕士,主要从事中药材的检测与加工工艺研究;卜令雷,男,安徽毫州人,毫州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硕士,主要从事中药材栽培与鉴定研究;马灵珍,男,安徽毫州人,毫州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中药材炮制工艺研究。

猜你喜欢
欧前胡素白芷
欧前胡素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及机制
不同等级白芷饮片HPLC指纹图谱
欧前胡素对Aβ1-42致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海马组织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白芷美白活性部位初步研究
欧前胡素下调MCL-1提高口腔鳞癌干细胞顺铂敏感性实验研究
HPLC法测定辛芳鼻炎胶囊中新橙皮苷、柚皮苷、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的含量
熏硫与未熏硫白芷抗炎镇痛作用的对比研究
熏硫与未熏硫白芷的体内外HPLC图谱对比分析
HPLC法测定天麻头痛片中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的含量
HPLC法测定骨刺消痛胶囊中欧前胡素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