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教学改革需要闯劲
——访安徽省巢湖市第二中学校长黄传胜

2017-08-08 12:04徐威线索刘秀萍
教育家 2017年25期
关键词:巢湖二中学校

文|徐威 线索|刘秀萍

守正创新,教学改革需要闯劲
——访安徽省巢湖市第二中学校长黄传胜

文|徐威 线索|刘秀萍

端午节前夕,我们来到安徽省巢湖二中。

初见黄传胜,他手提一只方便袋走进办公室,里面黄澄澄的三河米饺还冒着热气。

“吃早饭了吗?学校老师自己家做的,来尝尝!”黄校长一边热情地招呼记者,一边将桌面上摆放的建校70周年宣传材料整理妥当。

人逢喜事精神爽,黄传胜忙并快乐着。就在采访前一天,巢湖二中高中部迁建工程正式开工奠基。540天之后,位于巢湖之滨的湖光新区,一所占地面积170余亩,总投资5.2亿元(不含土地价格)的崭新校园即将落成。这座美丽的新二中,将承载莘莘学子飞扬的青春与理想,延续“同台竞技我为先,公平竞争我更好”的二中梦。

而亲手参与新校址规划设计的黄传胜,则把它看作“为二中建校70周年准备的最重的礼物和最高的奖赏”。

创建省级示范高中,重塑校园文化精神,培树课改典范,力促“三校联招”,稳保校园安全“零事故”,领衔合肥市首批“名校长工作室”……长校17年来,黄传胜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创造”的二中人精神,带领全校上下拼搏进取,向着“精品学校、精致教育、精彩人生”的发展目标迈进。

治校:一个导向 两大法宝

走进巢湖二中,校园广场两侧和教学楼体上,一排排大字格外醒目——

创办、创业、创新、创造,成长、成人、成才、成功;

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并举,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并重;

目标系统整体性、管理系统开放性、教学策略多样性、评价体系科学性;

爱父母、爱巢湖、爱祖国、爱科学;

互敬、相竞、平静、干净,自强、厚德、务实、创新,勤学、善问、能知、敢行;

以德立校、依法治校、质量强校,平安校园、书香校园、绿色校园。

“四创四成”的办学思路,“二并四性”的宗旨目标,“一训三风”的校园传统,“三校三园”的战略举措——这是黄传胜上任后提出的系统办学思想,也是他治校实践经验的凝练升华。

教政治出身的黄传胜,对思想与实践的辩证关系有着深刻的认识。“‘四创’是工作举措,‘四成’是工作目的;‘二并’是学校教育的指导思想,‘四性’是学校教学过程中的目标;‘一训三风’是学校传统文化与现实校园精神的结合;‘三校三园’是学校与时俱进、可持续发展的定力和动力。”他解读了这套办学思想的内涵。

这一体系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形成的?又是怎样在黄传胜脑海中较快成型的?

似乎料到记者有此一问,黄传胜的回答斩钉截铁:

问题导向。

“办学过程中、学校改革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需要我们逐一破解。新问题的出现,不断催生新的解决方法,在渐进过程中,这些方法不断积累,形成好的经验,最后上升为理念。”

谈及此处,就不能不说起黄传胜上任伊始的那段日子。

2000年的巢湖二中,正处于历史上的办学低谷。黄传胜甫一接到校长任命,便要着手解决迫在眉睫的“三大困境”——

高中部停招,办学体制的“折腾”极大制约了学校发展;初中部由考试择优招生到划片就近免试招生,生源质量参差不齐;教师队伍青黄不接,老教师退休与青年教师培养衔接“断层”。

黄传胜坦言,当时的自己,颇有种“孤岛求生”的心境。

临危受命,筚路蓝缕。黄校长深知,此时此刻必须立即行动起来,果断破局,决不能等靠要、慵懒散。他踏破门槛子,磨破嘴皮子,多次向市里相关领导陈词,生生“拽”回了两个高中班;借原市劳动技校租借给二中办城西初中之机,建成了功能齐全、具有相对独立办学条件的初中部;化压力为动力,于2004年成功创建省示范,巢湖二中由市示范完中升格为省示范高中,实现了质的飞跃。

创业维艰,守成不易。如果说,坚持问题导向,是黄传胜带领巢湖二中“创业”成功的秘诀,那么,倡导民主治校、科学治理,则是他“守成”的两大法宝。

在黄传胜眼中,民主和科学,不仅是新文化运动的两面大旗,也是建立“现代学校”的关键,他称之为“治校两先生”。

民主,就是要汇集众智众力,让学校成为凝聚智慧、共谋发展的“群言堂”。巢湖二中成立了“教代会”,三年一届,一年一次。每年8月5日定时召开教代会,他都要向代表们报告学校的学年工作,听取代表意见,形成提案议案,以此为学校战略发展规划及相应规章制度的蓝本。自成立以来,教代会已先后研究出台了“六三规划”到“十三规划”五个三年发展规划,成为二中改革发展的指路航标和各系统、各部门开展工作的行动纲领。

科学,就是要尊重教育规律,在强化常规管理、狠抓养成教育上下功夫。他下移管理重心,突出年级部实体作用,加大考勤考绩力度,倡导既“严”又“实”的工作作风;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构建“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网络工程,创新“学案导学法”框架下的课堂“六环节”教学模式,为全省乃至区域内的同行提供了宝贵经验。

早在2010年,黄传胜最为尊敬的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先生,就曾为他题写“追求民主人常乐 尊重科学天地宽”的寄语。

此后,民主和科学成为他治校的两大法宝,成为他管理中的口头禅。今年的五四青年节,黄传胜又向全校师生发出号召:“紧跟德先生,争创文明城市;追随赛先生,创造一流业绩。”

坚持一个导向,依循两大法宝。作为土生土长的巢湖人,黄传胜怀着对家乡的深厚感情办出家乡的优质学校,率领巢湖二中实现了从“先天不足”到“后来居上”的跨越式发展。而今,他牵头的“黄传胜工作室”正围绕提升办学内涵和办学水平,展开新一轮的探索实践。

巢湖市教体局党委书记、局长徐成谋在5月18日召开的巢湖二中党委换届选举大会上说:“黄传胜同志是位有思想的名校长,也是个有激情的实干家。他抓住三校联招政策机遇,实现了教学质量跨越;抓住巢湖教育发展机遇,实现了教育规模跨越;抓住融入大合肥的区划机遇,实现了办学条件跨越。”

施教:创新课改 敢为人先

讲台上,一男一女两名学生正用流利的英语模拟情景对话;讲台下,同学和老师看得津津有味,不时响起欢声笑语……

这是合肥市电视台明珠频道《记者观察》栏目专题片《十年课改花满园》中的画面,也是巢湖二中多年来探索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缩影。

“实施素质教育,主阵地在课堂。把过去传统课堂的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转变为学生学习中心,是二中课堂教学改革的中心环节。”黄传胜如是说。

走进教学楼,记者驻足班级门口,便可见教室里“拼课桌,围圈坐”的场景:原本“秧田式”的八纵八横课桌摆放模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群落式”的学习小组,五六个人围坐在一起,热烈地讨论、交流,发言的认真,倾听的专注。

这是巢湖二中推行的“学案导学法”课堂“六环节”教学模式中的一环。所谓“六环节”,是学案导学框架下的一种新型课堂教学结构:1.情境引导,激发欲望。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求知欲望。2.组内合作,自学讨论。教师依据“导学案”分配学习任务,小组开展探究学习。3.班内交流,确定难点。小组代表发言展示,组间相互辩论质疑。4.点拨精讲,解难释疑。教师针对重点难点和共性问题给予讲解和学法指导,根据反馈调整教学进程。5.随堂练习,当堂反馈。学生巩固训练,教师纠正点评、查缺补漏。6.归纳总结,科学评价。学生和教师分别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梳理,评出优胜小组和最佳辩手。

这一模式,可谓开安徽省新课改之先。它打破了传统教育中教师单向传授的“一言堂”“满堂灌”,把话语权充分交给了学生,把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既创设了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语言表达和组织协调的能力,调动其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虽然如今成了“典型”“标杆”,可回想起2006年方案首提之初,周遭一片反对、质疑,黄校长还是不禁感慨“行路难”。

首先是来自家长的指责——凭什么让我的孩子成为“实验品”!继而是一些教师的怨言——以往的模式都教习惯了,按套路来多好!还有行政管理方面的迟疑——一双脚配一双鞋,教学模式改了,管理上是不是也得跟着变?

固有的家长成见、教师观念、管理模式,是摆在黄传胜面前的“三难”。但他深知,改革就要敢破敢立,不能墨守成规,不能因为怕“碰钉子”就维持“老样子”。毕竟,不想改、不愿改、不敢改,绝非不能改的借口。

于是,乘着全国和全省吹起的新课改东风,巢湖二中的课堂教学改革自实验探索发端,在实践中接受检验,由局部试点到全面深化、落地生根。

理念一变天地宽。这场教学改革用实效说话,用成绩服众,推动了二中办学品位的全面提升。一批中青年骨干教师在“学案导学法”教学模式改革实践中脱颖而出,成为教学能手;在课题研究中得到锻炼,成为校本教研的行家。2006年以来,二中高考达本率逐年攀升;2016年首届联招高考中,二中学生勇夺全市理科状元,全校理科600分以上人数高居“巢湖三校”之首;应届生达线人数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率居全市第一,超额完成了巢湖市教体局2016年高考目标任务,为此,巢湖市委、市政府专门发来贺信。

育人:立德励志 全面发展

“找到自我,奠基人生”是根植于黄传胜心底的教育理念。而这一理念的初心,在于以学生为中心,以发展核心素养为目标,通过合理的策略制定以及扎实持续的行动,推动学生自我认知、自我探索、自我成长和自我实现,为学生打好人生的“底色”。

母亲“知礼重义敬仁守信”的言传身教,从事中学教务管理的舅舅的熏陶渐染,陶行知、魏书生、苏霍姆林斯基等中外知名教育家的思想荫泽,让黄传胜更为深入地认识到教育的双重属性:既是开智启蒙之“教”,亦是德行品格之“育”。

《左传》有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立德树人,既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也是现代素质教育的题中之义。黄传胜认为,学校教育不仅要“因材施教”,也要“因人施德”。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特点和身心成长规律,巢湖二中构建了以学校为主体、社区为依托、家庭为基础的“三位一体”德育教育系统工程。

学校实施“德育大课表”和学生“过十关”,每一位中层以上干部“行政包班”,按照“德育大课表”对学生进行宣讲;开展“国旗下的讲话”、主题班会、专题报告会、道德大讲堂等活动,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编校刊《春华秋实》和系列校本丛书《夏耕冬藏》,出版了50多种特色校本教材;发挥校史展厅和“论坛”“网站”“微信”联动效应,打造二中特有的文化展示窗口;依托《班主任工作手册》《学生成长手册》,记录跟踪学生的成长过程;成立“家长学校”“家长协会”等家校合作平台,凝聚多方教育合力……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循序渐进,这是巢湖二中德育教育的鲜明特色。学校荣获中央精神文明委授予的“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等18项国家级表彰,示范引领作用辐射全国。

让二中学子“身体更强壮,心理更健全,知识更富有,精神更独立,思想更自由,学习更进步”,是黄传胜的由衷期望。在抓学业的同时,他还特别强调对学生特长的发现、引导和培养,积极倡导搭建以艺体教育、科技创新教育为特色的素质教育平台。

学校成立了排球队、田径队、金晶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以及金翔民乐团、金牛合唱团等30多个社团,在全省和全市大赛中屡创佳绩。作为安徽省排球特色学校,二中的校排球队战绩斐然,男女排在合肥市第十一届运动会上双双夺冠,女排还成为唯一一支代表安徽省参加全国中学生排球运动会的球队;2017届10名排球特长生全部被本科院校提前录取。二中的科创教育成果显著,在机器人足球赛、综合技能、电脑制作、FLL项目、Botball国际机器人大赛中,近三年共有150余人次获得国家级和省市级奖牌。

又逢一年高考季。走进高三教学区,记者感受到与其他年级生动活泼的课堂截然不同的氛围:教室里,学子们或埋头温故,或掩卷冥思,或凝眸识记,或奋笔疾书……空气中,唯有笔尖摩挲纸张的“沙沙”声。

望着全神备战的考生们,黄传胜眼前浮现出十五六年前,他带着二百多个学生,坐十多个小时的硬座,赴北大、清华等知名学府“游学”的情形。

“青春是用来拼搏的,我一直记得孩子们见到梦寐以求的学府时,眼中流露出的那种向往之情。”回来后,二中便有了“北大园”“清华园”,激励大家时时立志,处处励志。

教育改革永远在路上。从巢湖二中“六三规划”到“十三规划”,一以贯之的主线是“守正创新”——守住教育之魂、立校之基、为学之本,不断开创新理念、新实践、新成绩。而伴随着新校址的奠基,二中的“十一三规划”也将扬帆起航。

十年前,欣逢二中甲子寿诞,黄传胜壮怀激荡,洋洋作赋——

“牛山之麓,巢湖之畔,矗我庠序,滋彼蕙兰。恂恂夫子,造福乡党,莘莘学子,为国栋梁……

瞻我二中,新纪腾骧;示范创优,蹄奋鞭扬……

百年大计,将喜又开鸿篇;万里长征,且看再越雄关……”

十年后,二中喜迎七秩大庆,新老校友纷纷寄语为贺。

而黄传胜心中,更多的是对新二中的殷殷期许:“勇当巢湖领头雁,争做合肥排头兵,打造精品学校,精致教育,精彩人生!”

猜你喜欢
巢湖二中学校
启航
——松江二中(集团)初级中学校歌
巢湖,我的母亲
巢湖,我的母亲
庐江二中简介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学校推介
巢湖玉卮意蕴长
华能巢湖电厂脱硝系统的改造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