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贵适意 何必太拘谨

2017-08-08 19:55李静
今日教育 2017年7期
关键词:讲价雅舍北碚

李静

品读《雅舍小品》,面前,好似坐着一位慈祥的老人,娓娓道来,教我们做生活的智者。

“快乐度日,才能发现生活的诗意。”“中年妙趣在于相当地认识人生,认识自己。”“老年,别自寻烦恼,别碍人事,别讨人嫌。”“米油盐,平淡而不失品味。”……梁实秋先生精妙的语言,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读《雅舍小品》,怎能不游先生在北碚的旧居?出西南大学北门,左转,快到五路口,古朴的山石上刻着——雅舍。告诉儿子,抗战时期,梁实秋先生,曾经在这里蛰居八年,创作了《雅舍小品》 。

拾级而上,六间平房,砖柱木架,瓦顶夹壁,一物一事之安排俱不从俗。2002年修葺后的雅舍极漂亮,别有格调。

院子里,梨树仍然那么茂盛、苍翠,让人不禁想象着“月升中天,清光从树间筛洒而下,地上阴影斑斓”的景象。多么美好的境界!

把平淡的生活过得富有情趣,是先生在北碚故居“雅舍”给我们的启示。正如冰心所说:“一个人应当像一朵花,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我的朋友,男人中只有梁实秋最像一朵花。”

心境豁然,文字也洒脱。先生的散文,行文从容不迫,说古道今,语言精练,文采斐然。说理,融于形象的比喻,带有亦庄亦谐的情调,个性鲜明,韻味浓郁,总能给予读者或多或少的启示,可谓老少皆宜的经典。

战乱时期,先生背井离乡,身处陋室。他改变家具的摆放,精心装扮自己的雅舍;他流连衣食住行,沉醉琴棋书画、天文地理、人情世故,与书为伴,打造心灵的憩园;他用笔记录生活的感悟,教会很多人如何自遣,如何享受和面对生活。

老人阅读《雅舍小品》,修炼豁达的心境,优雅地享受生活,学习先生把平淡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到老年大学进修,文化馆学艺,嘉陵江垂钓,缙云山赏雪,偏岩古镇写生,歇马夏日赏荷……不管居住的房屋如何,读书,养花,打太极,拉二胡……让自己的生活充满雅趣。老人的淡然、超然,是家庭的最大幸福,是城市的宝贵财富。

人到中年,读《雅舍小品》,学习面对人生逆境的态度。即使奔波流离,蛰居陋室,与老鼠为邻,和蚊虫为伴,也要胸怀天下,志存高远,优雅地生活。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老舍在北碚创作了百万字的鸿篇巨制《四世同堂》的第一、二部分,为碚城文化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梁实秋开创小品文这种新的文学体裁,为后世留下珍贵的文学遗产。梁实秋的《雅舍小品》与刘禹锡的《陋室铭》,同样流芳百世。

少年阅读《雅舍小品》,学习散文写作的方法。品读《雅舍小品》,感悟简洁文字中透出的高雅平和,以及一种积极温暖的情味;学习《雅舍小品》在语言上兼具文言文和白话文相济的雅趣、幽默诙谐的风格。

品读《雅舍小品》,更能收获写作成长。

《讲价》,像一位邻居大娘,绘声绘色地讲述自己的讲价经历。读着有滋有味的文字,禁不住会心一笑,原来先生也和咱普通老百姓一样。咀嚼《讲价》,又像一位智者博古通今,引经据典,推心置腹,总结生活的秘诀。品味先生语言的精炼,心中升腾起一种感动。

《偏方》,以幽默、简洁的语言,介绍了十多种偏方,确实让人增长见识。对于众多的偏方,率真、坦诚的老先生表明了自己的观点。最让人受益的是文中“某公得怪病,食不下咽,睡不得安,面黄肌瘦,形容枯槁,摇摇晃晃,气若游丝。服用维他命,注射荷尔蒙,投以牛黄清心丸,猛进十全大补汤,都不见效”, 既有骈文的对仗整齐,又有明快的节奏感,实在佩服老先生语言表达的高超技艺。

《乞丐》的言行刻画惟妙惟肖。“从前街头巷尾总点缀着一群三分像人七分像鬼的家伙,缩头缩脑地挤在人家房檐底下晒太阳,捉虱子,打瞌睡,啜冷粥,偶尔也有些个能挺起腰板,露出笑容,老远的就打躬请安,满嘴的吉祥话,追着洋车能跑上一里半里,喘得像只风箱。还有些扯着哑嗓穿行街巷大声哀号,像是担贩的吆喝。”多么生动的描写,简直是入木三分!

儿子作为资深吃货,谈起吃,可以三天三夜不停歇,尤其喜欢读先生谈吃的文章。

先生如是说:“馋,则着重在食物的质,最需要满足的是品味。上天生人,在他嘴里安放一条舌,舌上有无数的味蕾,教人焉得不馋?馋,基于生理的要求,也可以发展成为近于艺术的趣味。” 如此高见,儿子大呼——知己。读如此文章,多少人齿颊生香!

对于吃,儿子也有很多感悟,学着像先生一样写作自遣:

“看到广告中的新年‘富贵三星海陆披萨,馋得直吞口水,到观音桥必胜客享受美食。无奈,火腿肠咸得出奇,虾仁寥寥无几,面点又硬又糊,酱汁带着腥味……或许,这就是乡下人到城里的尴尬。”

儿子尤其喜欢吃牛排,周末在家学着做黑椒牛排:“热腾腾的牛排,浇上浓郁的黑胡椒,吱吱作响,香气四溢。左手拿叉,右手拿刀,切成小块,蘸酱,大嚼,牛肉的鲜嫩,胡椒的微辣,细细回味,美妙停留在齿间。”

儿子把吃视为人生的第一乐事。同学笑曰:“没有追求。”小伙子理直气壮地反驳:“吃,是人生的最高艺术。”他喜欢读先生的《吃相》,吃得狼吞虎咽之时,还不忘搬来一句:“人生贵适意,不可太拘泥于礼法。”

其实读书,何尝不是如此。

猜你喜欢
讲价雅舍北碚
北碚: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最亮底色
中国新诗创研中心在重庆北碚揭牌
馋Gluttony in Chinese Culture
砍价诀窍
砍价诀窍
砍价诀窍
梁漱溟在重庆北碚的文化教育活动
雅舍雅事
雅舍
《北碚在抗战: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