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德育模式的构建

2017-08-11 10:21王艳
世界家苑 2017年2期
关键词:激励评价德育模式教育信息化

王艳

摘 要: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德育置身于一个开放而复杂的信息技术环境中,若能将信息技术融合到德育环节中,加强学生、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能提升德育工作的质量。本文分析了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德育模式的构建。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德育模式;交流展示;激励评价

信息技术不只是一种教育传媒的更新,它更是当今教育发展的一个战略高地。

它以其独具交互性、开放性、隐匿性、能动性等性能,将全面广泛影响到学校德育.从而促进德育手段、方式的更新。

一、德育模式概述

德育模式是在一定的德育思想理论指导下,经长期德育实践而定型的德育活动结构及其配套的实施策略。这个定义包含着理论指导、活动的结构与程序、实施原则、操作要领等诸因素统一结合构成的德育活动形式。

二、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德育模式的实施

1、项目设置。项目设置是信息化德育模式构建的第一步,也是整个教育活动能否达成教育目标、能否取得成功至关重要的一步。根据学校的德育目标,结合国家德育课本的内容,教师通过信息化渠道获取大量的教学素材、进行广泛调研,设置若干比较宽泛的德育教育主题,再围绕不同的德育主题,安排与布置几个具体的德育选题,让学生根据小组讨论意见确定自己的选题。另外,教师在选题时,必须具备贴近学生生活、时效性强、能引发学生兴趣和参与度等特点。应遵循以下原则:①针对性。可在学期开始时向学生发放调查问卷或向学生征集选题,收集并选出学生感兴趣、最关心、有争议性的思想问题;②计划性。教师结合国家和学校的德育培养计划和目标,融汇学生心理生理敏感期问题,学生道德发展规律、知识能力水平等相关知识,尽量达成主题与主题之间的关联性、整体性;③时效性。在开始德育活动前,教师要基于信息技术广泛运用网络知识,增加一些现实生活中有鲜明特征的社会热点新闻事件或节日纪念日等,随时加入到选题中,帮助学生及时分析问题、端正态度、引导疏通、启发教育,让学生感知到每次教育活动都与生活密切相关。

目前,信息网络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资源的最便捷、最高效的渠道与方式,在项目设置过程中,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发掘丰富的德育信息资源,可改变传统德育教学模式,提高德育教学水平,使学生具备一定的信息化技能,因此,学生除根据兴趣点选择适宜的项目外,还会利用网络进行调查分析。同时,教师在选择德育主题和其子选题的过程中,应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从若干个德育主题和现实案例中选出最具代表性、最具教育意义、最能实现教育目标的项目,为德育教学目标的实现打下坚实基础。

2、项目完成。项目完成是信息化体验式德育模式最关键的一步。学生的体验性活动是在项目完成过程中进行的,项目完成过程中问题的处理、困难的解决、方法的创新会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精神与心理体验。在项目完成过程中,首先小组内成员要通过细致的分析和讨论得出这一主题的统一观点。另外,展示方式不同,所需要的资料信息也不同。同时,在确定展示方式后,组内成员可分工合作,运用信息技术收集各种资料支撑自身的观点和想法。网络上的信息纷繁复杂,在收集过程中,可能对小组已形成的观点产生冲击,需要组内学生及时分析讨论,必要时寻求教师帮助,这会给学生鉴别虚假信息、筛选无用信息、搜索丰富素材带来不小困难,但同时也对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交流沟通能力、观察甄别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方面有很大程度的帮助。在整理出适合自身观点的资料后,要运用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组合这些资料,形成主题鲜明、论据充分、资料充实简要、环节设计合理的主题模块。并且还要求学生形成书面材料和活动方案,让组内成员多次练习,进一步合理规划、清晰思路,以期达到更好效果。

在项目完成过程中,不仅可提升学生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力,还可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自主意识等。项目完成环节本身是一个意义非凡、成效明显的德育过程,它是项目实施的具体实践,是项目设置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和过程,可以说,项目的实施是信息化德育模式实施的重要环节。

3、交流展示。交流展示是信息化德育模式中最精彩、最让学生有丰富体验感觉的步骤,也是德育活动升华、德育内容展现、德育目标实现的重要环节。其是指各个小组将之前采用信息化方式精心准备的内容与资料充分地展现出来,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重点对活动主题进行激烈的讨论,将自己的收获、感悟、成果展示给大家。不同小组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都可相互发问、相互质疑,对观点进行辨析与讨论。交流展示环节是以项目完成为基础,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自身已形成基本的观点与论调,这样他们在进行项目完成时,才会有主线。在交流展示阶段,学生所展示的内容是围绕自身观点展开,因此,信息展示过程也是交流展示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心理素质、逻辑思维能力及学会倾听的能力。另外,学生在交流展示环节,通过参与集体交流讨论、展示成果,可让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给教师后期的德育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可以说,交流展示部分是信息化德育模式确定德育实施方向的阶段。

4、激励评价。它是信息化德育模式的最后一个步骤,也是对学生产生激励作用的最重要环节,是德育活动开展的落脚点。激励评价环节是教师结合学生的项目完成情况、交流展示情况,对学生的表现从多个角度进行客观评价。评价分为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两种。

过程评价是指学生在参与活动过程中,教师针对其表现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价,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与自豪感。同时,教师还要针对网络信息的德育素材本身设置一些质疑问题,让学生提出创新性观点,教师可根据学生提出的观点,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及时的激励性评价,发挥信息化德育的实效性。

总结性评价可分为小组自我评价、小组间互评与教师点评三个层次。小组自我评价可让学生更全面地认知自我,深入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小组间互评,除常规的讨论形式外,还可利用信息化白板技术开设投票环节或微信、Q群、微博匿名投票环节,并让学生之间在网上留言评论,短时间就可统计出大家最喜爱的小组主题德育活动,从匿名评论中可让学生发现与认识到自身不能发现的问题,也可从其他视角更全面地审视自我,将正确的“三观”内化于心。教师最后的点评是对德育活动主题进行的升华,教师进行点评时要关注细节,强化引导作用,切实升华教育主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结合从信息网络上获取的信息,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与点拨,帮助学生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这样才能教会学生在复杂的信息时代,保持正确的政治立场,拥有健全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培养优良的道德情操。

德育工作离不开学生的主动参与,而要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必须运用恰当的德育手段。在德育模式中,由于项目的设置需学生自我选定,项目的完成也需他们全身心地参与其中,因此,学生会认为这项活动与自身息息相关。无论在项目设置、项目完成还是交流展示部分,都会遇到很多困难与难题,这些困难的克服、难题的解决都需要学生自己想办法,这样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确定的德育主题贴近学生生活、贴近时代发展,学生会注重资料的整理、信息的挖掘,因此,学生会注重观察身边的人与事,深入思考,从而使他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潜移默化地得到培养。

三、结语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德育模式,是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主要手段的环境下,教育者为完成德育目标,而采取的由一系列原则、策略、途径等构成的理论体系,它是信息技术和德育有机结合的产物,其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郑忠梅.信息环境下的德育模式建构[J].电化教育研究,2014.

[2]卢莉亚.信息社会德育教育模式变革分析[J].科技大学学报,2015.

[3]張娜.现代教育技术与德育教学的整合研究[J].社会科学,2014.

(作者单位:涡阳县第五中学)

猜你喜欢
激励评价德育模式教育信息化
创新德育模式提升学生素质
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探研
论中职英语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德育模式改革?探索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地方高校实验教学探讨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高职学院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和思考
创新信息技术支撑教学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