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2017-08-16 20:52祁瑶波
文理导航 2017年22期
关键词:生活化语文教学

祁瑶波

【摘 要】语文课程的教学活动离不开生活,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中,需要将生活环境与语文的学习相结合,做到语文教学真正回归于生活,真正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进一步增强学生对生活问题的思考。

【关键词】语文;生活化;教学

受传统观念所束缚,以往的语文教学反而脱离了生活,走纯知识灌输的路线。让语文多一些生活味,就是要在语文教学中能密切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以生活经验、生活素材而引导、启发学生融入到语文学习过程中,以此而理解语文,获得体验并培养其语文素养。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交际必然离不开生活,初中语文的教学宗旨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语文素养需要蕴含在听、说、读、写能实际活动中。在语文教学中把这些活动和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不仅可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也可让其主动参与,在探究中更好地学习语文,获得知识构建,形成技能。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语文和生活是密切相关的,语文来源于生活,生活丰富了语文。语文课程应该是最富有生活味的课程,苏教版教材中所选用的课文都是古今中外的名篇,这些课文和学生的生活较为贴近,如《十三岁的际遇》就是作者的亲身经历,《端午日》所写的也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节日……在导入环节中提倡从生活中选取素材来引入新的探究内容,可拉近语文和生活的距离,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创设生活化情境,一是要围绕教学内容而围绕学生的实际以话题、情境等方式引入,以此而让学生获得直观感知,快速进入新知探究环节。如《端午日》阅读为例,借助“端午节”的话题引导学生说说是怎么过端午节的,借助图片或视频而引导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以问题“你们想不想了解茶峒人在端午节有哪些习俗”作为引导,由说到读,学生的阅读兴趣自然被激发。

同时,随着多媒体的应用,在导入中要灵活应用多媒体来引入生活素材,创设情境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性。如《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的写作教学中,教师事先选择家乡的几处景物并拍下照片,课堂中借助多媒体呈现这些照片,引导学生观看并提问“这是哪里的景物,你觉得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在学生发言后引出写作主题。如此,景物是学生所熟悉的,课堂中先看后说,说中思考,再围绕主题而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观察并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进行描写,课堂也就被激活了。

二、转变传统教学模式,提倡生活化探究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并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在以往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大多教师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多是以讲授方式进行语文教学,学生是被动的。如《济南的冬天》对济南冬天的特点,不是通过学生探究而理解的,而是通过教师讲解而让学生记住的。如《背影》对父亲形象的理解,也是多由教师告诉学生的,学生没有结合送别的情境而展开探究,理解不够深刻。提倡生活化教学,以生活情境为依托,让学生从生活中感知,在问题的引导下讨论和交流,学生是积极主动的在参与,体验自然会更加深刻。

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要注重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切入点来引导学生展开探究,从而丰富学生的体验。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对百草园的探究为例,先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小时候在哪里玩过,有些什么乐趣,再结合“不必说碧绿的菜畦……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文本而提问,“作者从哪些方面来写百草园,写了百草园内的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切入点,以问题为启发,引导学生在读中交流,可更好地让学生体会百草园之“乐”。

在语文教学中,为更好地丰富学生的体验,还要注重以活动方式来组织学生探究。如小说阅读中,结合对人物的语言分析,采用角色扮演形式,可让学生更好地把握人物形象。又如《背影》中对父亲买橘子过程中的动作,课堂中引导学生做这些动作,再结合词句体会,学生的感悟会更加深刻。在语文教学中,只有革新传统的教学观念,以新课标为指导,突出学生主体性,多引导学生活动,促进学生参与语文学习活动,在活动中感知、理解、体验,语文教学才能迈上新的台阶。

三、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多引导学生应用实践

语文和生活密不可分,在语文教学中把课堂向生活延伸,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去实践,这样也能让语文课程更富有生活味。以《抓住特点介绍动物》写作指导为例,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对如何抓住特点介绍动物后,课后采用制作“动物名片”的实践活动,组织学生选择一种自己喜欢或熟悉的动物观察并制作动物名片,学生在写作中的兴趣就较高,也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抓住动物的特点来介绍。

其实,在语文教学中可拓展的形式是较多的。如诗歌教学后可组织诗歌朗诵、比赛,甚至是创作活动,如小说阅读后组织学生进行情景剧表演,如文言文学习后以传统文化为主题,引导学生展开收集、查阅等活动。又如新闻的學习,引导学生探究新闻的结构后,可组织学生进行采访活动;再如写景类作品的学习,如《苏州园林》,虽然有的学生没有机会亲自到苏州园林去参观,但学习该文后,引导学生就本地的园林进观察,写出观察日记,这可更好地促进学生对园林特点的把握。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只有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从分数的牢笼中解放出来,真正能立足学生的实际生活,在语文教学中引入生活素材,在语文学习后引导学生去实践,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激活语文教学,让学生在参与中更好地获得发展。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立足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教学内容,转变教学观念,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引,把生活引入到语文学习中,让学生在生活中感知,在探究中体验,在应用中提高。这样的语文教学,才会是富有生活味的教学,才会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教学,学生也才能在这样的课堂中得到更好地发展。

猜你喜欢
生活化语文教学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