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管理中的基本职业要素培养

2017-08-17 13:13贺卓
卷宗 2017年19期
关键词:职业意识

贺卓

摘 要: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工作的管理中,应在职业意识、职业态度、职业行为习惯、职业基础能力等职业基本要素方面,给予学生未来职业更多的培养和指导,使勤工助学成为学生重要的职业准备过程和职业模拟过程。

关键词:勤工助学管理;基本职业要素;职业意识;职业态度;职业行为习惯;职业基础能力

勤工助学一般是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自己的劳动,促进德、智、体、美、劳等品德全面发展,增长才干,并通过兼职或假期工作取得一定的报酬,以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的行为。

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一般是指学生在学校的组织下,利用课余时间,在学校图书馆内通过工作劳动取得一定合法报酬,用于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的社会实践活动。

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工作,除了是学校的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社会、学校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有效途径外,还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场所,是培养学生基本职业素养的重要平台。

在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工作的管理中,将社会职业工作中的聘用关系、制度建设、人员选配、培训教育、职责目标、规范要求、薪酬福利、奖罚措施、员工关系等基本人力资源管理要素,有效借鉴、模拟、融入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管理工作之中,同时在职业意识、职业态度、职业行为习惯、职业基础能力等学生未来的职业基本要素上,给予其更多的培养、帮助、指导和关怀,促使其学业生涯与职业生涯的有效衔接,实现良好就业好胜任未来职业工作,最终形成良好的职业成长和职业发展,是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管理工作更具深远的意义之所在。

1 在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管理中,培养学生的未来必须的职业意识

由于应试教育的作用,学生大多不能将十几年的学业过程与未来几十年的职业生涯联系起来,看不到在校学习与勤工助学等社会活动对未来职业生活的作用,对未来工作的状态和选择感觉迷茫,对未来职业生涯的普遍准备不足。

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管理者,应充分利用招聘面试、入职培训、学生大会、学生活动、工作检查、业务指导、个别谈话等具体工作环节,充分向学生传播、告知在学业和职业两大人生过程中,学业过程对未来职业生涯的基础作用和前提作用,在校理论学习和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都要以未来职业准备为目标,不断强化未来职业理念,指出和说明勤工助学工作中的各项具体要求与学生职业养成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基本职业意识,启发他们的职业觉醒、职业思考和职业关心,促进学生在勤工助学中,有意识的按职业行为规范做事,自觉追求和形成较好的职业素养。

2 在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管理中,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积极向上等良好职业态度

职业态度是学生未来职业生活的基础性要素,直接关系到学生未来行为和职业发展结果,先进、良好的职业理念,能引领学生产生积极、良好的职业行为,保证着专业能力和专业知识的有效发挥和应用,能有效促进职业目标的实现。

在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管理中,对培养学生的职业态度、职业理念的培养,可以贯穿在勤工助学各个工作岗位和所有工作环节中,在勤工助学基本岗位职责和具体工作事务中,职业意识的教育和培养都可以时时刻刻得到体现,在认真、有责任心的敬业意识,积极、主动、自觉的工作态度,踏实、稳定的职业理念,谦和、热情的工作作风,职业竞争、职业创新、职业发展的理念,团队意识和团队关系,职业忠诚度,职业道德与职业自律等职业态度方面,有着非常广阔的培养教育空间。

3 在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管理中,培养学生遵守制度、讲究诚信、严谨细致等重要职业行为习惯

职业行为习惯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社会职业评价和个人职业结果,用人单位对职场新人的职业习惯要求一般都比较高,大多认为职业行为习惯需要较长时间的形成过程,在校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养成不亚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训练,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慣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而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则比较困难,而且费时费力。

在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管理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可以从工作行为习惯的认识、工作规范要求和工作活动内容的细节等处入手,进行经常性、连续性和养成性培养,在遵守国家法律和单位管理制度,诚实守信,勤奋和能吃苦耐劳,准时守约,细致严谨,语言文明、行为得体,尊重领导、尊敬师长,待人友善有礼,日常发型、着装、修饰符合职业要求,良好的个人卫生和工作环境卫生习惯等学生未来职业习惯养成方面,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管理完全可以大有作为,也完全可以成为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日常管理中的重要抓手。

4 在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管理中,培养学生适应工作环境和工作要求、解决工作实际问题等基本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和职业目标实现,职业能力是学生实现职业理想,通向职业成功的基本手段和条件,学生基本职业能力的形成,与学生在校期间的实践性教育经历、准职业活动的模拟体验和对职业特性的实际接触、认知都密不可分。

在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管理中,除特定的专业能力及特定职业特定岗位能力外,培养学生的基本的和通用的职业能力,一般应包括迅速适应社会、适应职业的能力,流畅的语言表达和妥善的与人沟通的能力,领会和执行上级意图、要求的能力,对工作对象的观察和判断能力,常用工作设备、办公设备的使用、维修能力,常用公文书写和一般帐册记录的能力,建立和维护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与他人合作开展工作的能力,主动克服工作困难的能力,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能力,一定的职业审美能力,这些具有通用性、基础性的基本职业能力,学生在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的诸多岗位中都能获得很好的自我锻炼、自我提升的机会,在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日常管理中,也完全可以、完全必要有意识、有目标的给学生以基本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指导。

共青团中央、教育部联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大学生勤工助学工作的意见》,在“提高对大学生勤工助学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一部分中,也明确指出“倡导和组织大学生在课余时间通过参加勤工助学活动获取合法报酬,是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举措”,提出“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勤工助学能帮助大学生进一步了解国情,了解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增强社会责任感,加深对党的大政方针的理解,更加自觉地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再《关于进一步做好大学生勤工助学工作的意见》中还特别提到,学生“通过参与勤工助学,能够有效地帮助大学生培养劳动观念和职业道德,锻炼品格毅力,提高综合素质,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作为高等教育收费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配套措施,勤工助学有助于贫困家庭学生获得一定经济收入、缓解经济困难,帮助他们自立自强,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是关心和服务贫困家庭学生的有效途径,对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构建和谐校园都具有重要作用”。这个《关于进一步做好大学生勤工助学工作的意见》,正是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贯彻落实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而发的专项文件,它把勤工助学的职业意义提升到了一定的高度。

只要在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工作的管理中,坚持在职业意识、职业态度、职业行为习惯、职业基础能力,以及专业知识应用,甚至职业目标、职业选择、职业生涯规划等学生未来的职业基本要素上,给学生以更多的职业目标和职业发展方面的培养和引导,为其提供职业基本要素形成的氛围条件和机制保障,真正坚持以就业为工作导向,真正用心坚持为学生的未来全面成长成才服务,而不是把学生简单当成完成任务的粗使工具,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这朵貌不惊人的小花,最终也能结出累累的高校人才硕果。

猜你喜欢
职业意识
以职业为导向开展应用文写作教学的思考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意识培养探索
论在德育教学中渗透职业意识与促进学生职业发展
浅谈高职学生职业意识的构建
学生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培育策略
汽修专业实践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增强职业意识
中职学生英语职业能力的培养策略
职业前移视角下应用型高校旅游管理大学生职业意识养成教育阐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