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促写的小学习作教学初探

2017-08-17 00:03杨贵云
魅力中国 2017年30期
关键词:初探阅读习作

杨贵云

摘要:阅读是最好的办法,随着学生阅读量的提高,他的写作水平也会上一个台阶。阅读是知识积累的有效途径之一,学生通过阅读开阔了视野,丰富了思想,积累了素材,如此,写作时才能左右逢源,信手拈来,充分客观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关键词:阅读 习作 教学 初探

从学生的作文中我发现:喜欢读书的学生他作文的词汇特别丰富,语言描写也特别的优美,他们写起作文来也特别的得心应手。那么阅读与习作有怎样的关系?怎样教会学生去阅读?怎样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又怎样提高学生的阅读量?下面我就谈谈我个人的肤浅认识。

一、怎样教会小学生去阅读,以读促写。

“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疾瘤”。学生都爱读书,但他们喜欢的多数是一些言情方面、武打方面、漫画类等方面的书籍,所以老师就有必要去引导他们读哪些书。学生的阅读与教师对学生的习作指导,正如蜜蜂的采花与酿蜜。唐代诗人罗隐的咏物诗《蜂》道出了其中真谛:“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因此,一个善于学习的学生就应具备蜂的博采和精心酿造的品性,方能酿出香甜美味之蜜;一个善于教育的老师就应具备养蜂员的睿智,方能收获香甜美味之蜜。要引导学生走出课本或本学科的狭小圈子,每个学期给他们一定的课外阅读量,这样他们才能走出“小我”,写出“真我”文章。因而加强指导,优选课外读物就显得尤为重要。文学名著、科普读物、文化教育……这些书都可以让学生读。而且读书要吸取精华,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言,只有这样的阅读,才能让学生的习作写出精彩,写出新颖!学生的作文,技能中的表达方式和结构方式等因素是可以并且能够教会的,但思想品位等因素是教不会的。“写作”成功需要综合性学习,需要广泛阅读才能打开眼界和思路。从他人的思想中受到启发,获得灵感,从而有新的发现,推陈出新,写出有品位的文章,这是一条养成作文能力的途径。“居高声自远”,学生的阅读品位高,写作品位就高,这是毫无疑义的。文学像一扇窗户,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五彩缤纷、包罗万象的世界。引导学生走进这个世界,“吸收精神上的营养”(叶圣陶)。作家笔下的山川美景,充满了自然的灵气和作家的灵气,引导学生在书中体悟春的活力、夏的热情、秋的成熟、冬的深邃,感悟作家寄寓山水草木的情和意,或歌颂赞美,或感伤哀悼。以大自然的博大丰富学生的内涵,以大自然的纯净美化学生的情感,。让作品中体现出的丰富多彩的感人肺腑的至真至善至美的炽热感情,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滋润学生的心田;如三月阳光,温暖学生身心;如春雷震响天地,回荡在学生的心头。同样也能够让学生心中多存一份厚道,多存一份同情,多存一份宽容,多存一份理解,对世界充满爱心,文章自然有深度、厚度。

二、怎样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写作水平

⒈在启发学生阅读初期,重在激发兴趣。一般来说,学生碰到喜欢的书籍时,总喜欢一口气地把书读完,满足内心的渴望。如果在学生有点读书的兴趣时,要求学生做读书笔记,想必学生阅读的兴趣便会减少,甚至会把阅读误认为一种负担,久而久之,对阅读也就失去了兴趣。因此,在学生阅读还没形成习惯之前,可以尽情地鼓励学生去阅读,让学生轻轻松松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感受阅读所带来的快乐。

当学生喜欢阅读,自觉地去阅读时,可以通过做书签、摘抄让你感动的语言等方式诱导学生展示自己的阅读所得。通过创设空间让学生去展示自己的才华,因而阅读也促进了他们的发展。此时做笔记就成了爱好而非包袱。

⒉阅读的内容要广泛

阅读是个性化的一种行为,学生喜欢阅读什么书籍,由他们的兴趣决定,教师可以适当点拨但不必做太多的干涉。遇到学生阅读不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书籍,老师不应强制性的没收,应作正面的引导。而且老师可以利用课文,适当的向他们推荐一些适宜他们阅读的书籍,有条件的班级,还可以在班级建立一个小小图书室,也可以建议他们跟别班的同学结对子,经常的交换书籍进行阅读,增加他们的阅读量。

⒊开展读书活动,促进阅读

小学生都有很强的表现欲,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给学生创造一个展示和交流的机会,有利于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开展各种读书活动。如:(1)在各班设立了“读书之星”。根据同学们课外阅读的数量和质量,期末评选 “读书之星”,予以表彰。(2)读书笔记展示。定期在班上展示学生的读书笔记,互相评比,从而使学生养成认真做读书笔记的好习惯。(3)知识抢答赛。可以根據书名猜作者、接诗句、对对联、谈作品内容、词语积累、古诗积累等形式,内容不限制,可以是天文、地理。(4)读书交流会,学生可以谈谈自己最喜欢的一位作家或一本书,或就某一本书的内容进行交流。(5)制作读书小报。让学生自由组成小组,制作读书小报,然后进行评比、展示。通过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⒋给予他们一定的阅读时间。

学生单靠课余的时间进行阅读远远满足不了他们的阅读需求。老师可以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适当的安排给他们阅读的时间,每周腾出一至二节课的时间,要么在班级让他们自由的朗读,要么把他们带到学校图书室,让他们选择喜欢的书籍进行阅读。别看这一、二节课,长期下来,学生的收获甚丰,特别是对于农村学校的学生来说,就更有必要。

生活处处皆语文,生活是学习的大课堂,看电视时,过马路时,逛超市、逛街时,在游乐场玩耍时,都可以让学生留心观察,让学生到生活中学语文,让语文学习贴近丰富的生活,无疑像是为学生的学习插上翅膀,无时无处不在吸收、内化着知识。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进行收集信息,将会收益匪浅,也会为他的习作积累丰富的素材。

生活中,有的学生爱好书法,有的学生爱好美术,有的学生喜欢小制作、小发明,还有的喜欢体育运动……我们语文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特长,尽可能地创设条件,提供机会,让学生收集、保存、应用有关学习资料,便于学生发挥特长,展示才华,并在自己的自作中表达出来。

课外阅读给学生的习作带来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也是学生主体发展所必须的。让我们所有的学生都感受到“读书之乐乐无穷”,让所有的学生的习作都能成为一种愉悦的身心体验。

猜你喜欢
初探阅读习作
烟基项目管护模式初探
分层、过滤、循环教学法初探*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尾矿库排洪系统封堵技术初探
运动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