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动画消费调查报告

2017-08-24 18:48侯钰森
河南社会科学 2017年6期
关键词:衍生品动画电影比例

周 雯,张 伦,何 威,杜 涓,侯钰森

(北京师范大学 艺术与传媒学院 北京 100871)

2016年中国动画消费调查报告

周 雯,张 伦,何 威,杜 涓,侯钰森

(北京师范大学 艺术与传媒学院 北京 100871)

本研究对中国动画产业的消费情况展开了基于科学实证方法的调查研究,通过电脑辅助电话调查系统采集样本数据,抽样方法采用随机拨号法,在全国各省市开展调查,共获得有效样本964份。本研究从“动画电影观众”“电视动画观众”“网络动画观众”及“动画产业链其他环节消费”四个维度进行分析,发现2016年中国动画消费呈现出动画产业蓬勃发展、产量与产值持续提升、动画关注的数量和热情不断增长等态势。中国动画产业的消费者结构分布在不断变化,动画不再是少儿才喜欢的东西,中国观众对政府大力支持的国产动画角色的接受有待进一步研究。

2016;中国动画;消费调查

一、调查背景、方法与范围

北京师范大学数字创意媒体研究中心在2016年7月针对中国动画消费者开展调查。研究者选取了“动画电影观众”“电视动画观众”“网络动画观众”“动画产业链其他环节消费”四个主要的维度,对中国动画产业的消费情况展开基于科学实证方法的调查研究。

本次调研通过CATI(电脑辅助电话调查系统)采集样本数据,抽样方法采用基于手机号码的随机拨号法(RDD,Random Digital Dialing,以下简称“RDD法”)。

本次电话调查的目标总体是中国(除港、澳、台三地)手机用户。北京师范大学数字创意媒体研究中心以随机拨号方式,随机生成11位手机号码,抽取手机用户进行访问。样本满足在置信度95%时,估计的最大允许绝对误差为3%。

就研究者所知,这是学界首次利用手机号码进行随机抽样。该方法有效弥补了基于传统随机固话拨号法抽样电话调查的缺陷。由于当前通信技术发展和大城市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固话受访者中老年人、离退休人员群体比例高于其在全体居民中所占的真实比例,由此得到的推论有可能会高估了老年人、离退休人员的情况,而对青少年、学生等群体的情况代表不足(CNNIC,201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以下简称“工信部”)的统计数据,截至2015年,中国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13.06亿人,移动电话用户普及率达95.5部/百人 。因此,基于手机的RDD抽样方法能够尽量广泛地涵盖调查主体。而基于手机的调查有效弥补了样本倾向于老龄化这一缺陷。由表1可以看出,本样本用户的年龄构成中,中青年人(20—29岁、30—39岁以及40—49岁年龄段)比例高于老年人(12.6%)。

调查执行时间是2016年6月25日、26日,7月2日、3日。调查执行时段是9:00—16:30,共获得样本964人份,本报告推论总体是全国所有注册手机号码的用户。样本构成情况如表1所示。

研究小组进行了严格的调查随机性和准确性控制。具体而言,首先,拨打号码的随机生成由研究人员完成,以保障抽取样本的随机性。完成调查后,研究中心对访员调查记录进行抽查。其次,为避免访员个人观点对访问造成影响,在调查之前对访员进行培训,规范每个问题的提问方式,不允许访员给予被访者任何诱导性提示。

表1 本调查有效样本人口统计学特征

从样本人口统计学信息可看出,样本具有推及中国全部手机用户的代表性。首先,从表1的性别构成可以看出,本次调查男性为61.9%,女性为38.1%。这与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4年中国手机用户性别比(男性57%,女性43%)以及QuestMobile2015年末的调查数据(男性比例为60%,女性占比为40%)接近。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移动电话用户中男性占比大于女性。

二、动画电影观众分析

本研究将被调查者划分为动画电影观众和非动画电影观众。动画电影观众是指近半年到电影院看过一次或一次以上动画电影的被访者,非动画电影观众是近半年未到电影院看过动画电影的被访者。

(一)动画电影观众规模

1.动画电影观众在城市居民中的比重

在所有受访者中,有17.5%的被访者在半年内去电影院看过动画电影,而2014年这一比例为15.1%。这说明动画电影观众群体在逐渐增大。

对比2014年课题组开展的中国动画消费调查报告的数据发现,一线城市中的动画电影观众比重由2014年的17.4%上升到29.5%,增长率达到69.5%。自2013年开展调查以来,3年间动画电影观众的增速均超过60%,说明动画电影的观众规模正在继续扩大。

2.动画电影观众在电影观众中的比重

本调查显示,在总体电影观众中,动画电影观众的占比达到45.9%,电影观众中有接近一半的人观看过动画电影。这个比例相较2014年(40.2%)有小幅上涨,说明动画电影在逐渐受到关注。

(二)动画电影观众的覆盖率

本调查发现,动画电影观众是一个较为年轻、高学历的群体,这部分群体中大部分人是学生。

卡方检验显示(见表2),动画电影观影行为与被调查者的年龄、学历和职业存在相关性(显著度分别为p<0.001)。具体来看呈现出如下情况:

动画电影观众的年龄分布集中于低年龄段,呈现年龄越低比例越大的特点。少年儿童(20岁以下)观众依然是观影主力(比例为32.2%)。在20—29岁和30—39岁年龄段的人群中比例也比较大,均达到25%以上,40—49岁和50—59岁以上年龄段动画电影观众占比相对较低。

从学历角度来看,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群体中,动画电影观众的比例最大,达到37.8%。2014年的调查数据显示该群体动画观众比例为24.6%,这一群体的动画观众比例在近两年内有大幅提高。其次是大专学历的人群,有25.7%是动画电影观众。高中学历群体中的动画观众占比为14.9%。

表2 动画电影观众在不同被调查者群体中的覆盖率

从不同职业的人群来看,学生群体中的动画电影观众覆盖率最高(61.3%),其次是商业人员和事业单位人员,动画电影观众的比例分别为26.3%和17.4%。工人、农民(7.4%)和下岗、待业或无业人员(7.8%)群体中的动画电影观众比重较小。

平均月收入在10000元以上的人群中,动画电影观众的覆盖率最高,达到27.4%。其次是月收入在5000—10000元和无收入的群体,动画观众的比例分别为22.8%和20.8%。根据上文可以推断,无收入群体中的动画电影观众大部分是学生。

(三)动画电影信息传播渠道分析

根据受调查者对问题“您主要是从什么渠道了解到动画电影信息的”的回答,动画电影信息的主要传播渠道可归纳为11个渠道:新闻网站、新闻手机客户端APP、微信、微博、其他社交媒体(豆瓣、人人网等)、票务网站(猫眼、时光网等)、他人介绍、电视宣传、报纸杂志、户外广告、单位组织。

调查发现:首先,总体居民获取动画电影信息的首选渠道是新闻网站,其余依次为电视宣传、微信、微博等。动画电影观众获取动画电影信息的首选渠道为新闻网站、微信和户外广告。

受访者中,女性比男性更加偏爱从微博获取动画电影信息。将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作为首选渠道获取动画电影信息的人群呈现低年龄(20岁以下)、高学历(大专和本科以上)的趋势;将“新闻媒体”作为获取动画电影信息首选渠道的人以20—39岁、高学历、高收入的人群居多;将“电视媒体”作为首选渠道的人以中老年(40岁以上)、中低学历的群体居多。

在全部接受调查的受访者中,有15.6%的人通过新闻网站获取动画电影的信息,为各渠道中最高。此外,电视宣传和微信也占据较高的比例,分别为12.2%和11.2%。微博、户外广告、他人介绍和新闻手机客户端APP在受访者获取动画电影信息中的比例在4%—7%。通过其他社交媒体(豆瓣、人人网等)和票务网站(猫眼、时光网等)这两种渠道了解动画电影的人分别占2.4%和1.8%。

其次,动画电影观众与非动画电影观众获知动画电影信息的渠道有显著的不同。如前所述,在本研究中“动画电影观众”是指近半年到电影院看过一次或一次以上动画电影的人。本调查发现,动画电影观众和非动画电影观众在选择使用哪种渠道了解动画电影信息的行为上有着较为显著的差异。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动画电影和非动画电影观众两个群体通过电视宣传来获取动画电影信息的比例差异最小,但动画电影观众主要通过新闻网站(39.1%)、微信(32%)、户外广告(24.9%)、他人介绍(21.9%)、微博(19.5%)来了解动画电影信息,这一比例远大于非动画电影观众群体(相对应比例分别为10.6%、6.8%、3.1%、3.6%、4.3%)。通过报纸杂志和单位组织这两种渠道了解动画电影信息在两个群体中的比例都极小。

图1 动画电影观众与非动画电影观众获知动画电影信息的主要渠道对比

再次,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的受访者群体,其获知动画电影信息的主要渠道情况有所不同,若干主要发现如下:

①从不同性别群体获知动画电影信息的渠道来看,女性从微博获得动画电影信息的比例明显高于男性。此外女性相比男性更偏爱微信、他人介绍和电视宣传渠道获取信息,男性则比女性更关注票务网站和报纸杂志。在新闻网站、新闻手机客户端APP、其他社交媒体、户外广告这四类渠道的选择上男女差别不明显。

②从不同年龄群体获知动画电影信息的渠道来看,20岁以下的群体获取动画电影信息的主要渠道是微信,占比23.3%,远超其他年龄段。20—29岁和30—39岁年龄段的群体以新闻网站为获取动画电影信息的最主要渠道,40—49岁年龄段的群体主要通过电视宣传来获得动画电影信息,50岁以上的群体在各个渠道获取动画电影信息的比例都不高。

官厅水库黑土洼湿地系统2016年水质监测评价分析……………………………………… 杨垒,吴玉欣,王彦芹(3-137)

③从不同学历群体获知动画电影信息的渠道来看,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和大专学历的群体最依赖新闻网站,此外他们也在微信、微博渠道中获取信息。而初中和高中/中专/职中的观众则最喜欢从电视宣传渠道获取动画电影信息。越是高学历人群,从新闻网站、其他社交媒体和他人介绍获知动画电影信息的比例越大;越是低学历人群,从电视媒体获知动画电影信息的比例越大。

④从不同职业群体获知动画电影信息的渠道来看,学生、商业人员、事业单位人员、待业人员和其他职业群体选择新闻网站作为了解动画电影信息的最主要渠道,工人、农民和离退休人员群体以电视媒体为最主要获知动画电影信息的渠道。相比较其他职业,学生在微博、微信渠道中获取动画电影信息的比例最高。

三、电视动画观众分析

(一)电视动画观众规模与层次

调查显示(见图2),在总体被调查的观众中,电视动画观众的占比为27.7%。调查结果显示,二线城市中电视动画观众比重(27.8%)与一线城市(26.9%)相比略胜一筹。对比2014年动画消费调查报告的数据可以看到,2016年一、二线城市电视动画观众所占比重与2014年相比皆有所下降。

通过分析电视动画观众最近一周内平均每天收看电视动画的时长,可以将其区分为几个层次。如前所述,其实本研究中对“电视动画观众”的苛刻限定,使得这一群体已经可以算是较为重度的电视动画消费人群了。这个人群之中,超过六成(64.8%)的人每天观看电视动画的时间在1小时以下,24.7%的人平均每天要看1—3小时的电视动画;平均每天看4—7小时和7小时以上的电视动画的观众比例占5%左右(见图2)。

图2 电视动画观众收视时长占比情况

对比2014年动画消费调查报告中的数据可以看到(见图3),一线城市中,2016年平均每天看电视动画的时间在1小时以下的观众比重下降幅度较大,由80.3%下降至66.7%;相比之下,平均每天看电视动画1小时以上的观众有所上升,其中看1—3小时的观众上升幅度较大。对比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中不同层次的电视动画观众占比情况,一线城市中每天看电视动画时间为1小时以下的人数占比要高于二线城市的比例。

图3 一线、二线城市居民中不同层次电视动画观众占比情况对比

(二)电视动画观众覆盖率

本次调查表明,电视动画观众中以20岁以下的青少年和40—60岁中老年观众为主,20—39岁青壮年观众占比较少。学历越高的观众观看电视动画的比例越低。电视动画观众与年龄、学历和城市有显著相关性,与收入和职业没有显著相关性。具体而言:

其次从不同学历的人群来看,学历与电视动画观看比例呈现显著负相关,即学历越高,观看电视动画比例越低。

第三,从不同城市的人群来看,一线城市观看电视动画的比例相比之前年份大幅下降,广州和深圳是一线城市中观看电视动画比例较高的两个城市,分别为22%和20%,上海电视动画观众比例为14.3%,北京占比最低,仅为12.5%。非一线的其他城市电视动画观众比例也有降低,为22.7%。

(三)电视动画观众收看动画的电视频道分析

本调查对电视动画观众的主要收视频道进行调查,有如下发现:

图4 电视动画观众选择动画频道情况

如图4所示,在电视动画观众中,CCTV少儿频道的观众占比最大,为64.4%,远超其他动画频道;湖南金鹰卡通卫视紧接其后,占比为21.7%。中国最大的市场研究机构央视-索福瑞公司(CSM)发布的2016年度1—7月全国电视台收视率排行榜显示,这三个频道的排名先后顺序也与本次调查高度一致。此外,广东嘉佳卡通卫视、上海炫动卡通卫视、江苏优漫卡通卫视有少量观众,观看人群占比皆不足2%。

总体来看,一线城市电视动画人群比重比二线城市电视动画频道人群比重低。在经济发达的一线城市中,居民人均收入更高,娱乐方式也更为多样化。随着新媒体的强势来袭,作为传统媒体的电视逐渐丧失了对一线城市居民的吸引力。人们更愿意选择在手机、网络这类新兴媒体上观看动画。

在全国范围内的电视动画观众中,CCTV少儿频道有着明显的受众优势,湖南金鹰卡通卫视位居第二,但比起CCTV少儿频道仍有较大差距,其他动画或少儿频道在受众数量和范围上皆无法与前两者相抗衡。

四、网络动画观众分析

(一)网络动画观众的规模与层次

本调查显示,在调查的所有居民中,网络动画观众的比例接近三成(29.4%)。与2014年度的调查结果相比,2016年一线城市中网络动画观众(37.2%)远高于2014年(23.3%)。2016年,一线城市中,网络动画观众的比例为37.2%,高于二线城市的网络动画观众比例(28.7%)。

本调查通过最近一周内平均每天通过互联网观看动画作品或节目的时长区分网络动画观众的接触频度。55.1%的受访者最近一周内平均每天通过互联网观看动画的时间在1小时以下;29.7%的观众平均每天在网络上观看1—3小时动画;6.4%的观众每天观看网络动画的时间在4—7小时;还有8.8%的观众平均每天观看7小时以上的网络动画。

表3 电视动画观众在不同被调查群体中的覆盖率

(二)网络动画观众覆盖率

2016年“网络动画观众在不同被调查者群体中的覆盖率”调查表明,网络动画观众与年龄、学历、城市和收入水平等因素相关,相比2014年,网络动画观众在人群中的覆盖率全面有所提升。

首先就年龄段而言,网络动画观众在青少年、青年人群中覆盖率较高,其中20岁以下覆盖率达43.4%,20—29岁为45.5%,30—39岁为38.3%。在中老年人群中覆盖率较低,其中40—49岁覆盖率为18.5%,50—59岁为5.3%,60岁以上为5.8%。

其次就学历而言,网络动画观众覆盖率与学历呈正相关,学历越高,覆盖率普遍越高,其中在大专、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人群中的覆盖率明显高于其他学历人群,其覆盖率皆在45%以上。该现象可能与个人的思想开放程度、文化视野、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大专、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群文化程度较高,对新鲜事物接受能力较高,更易追赶时尚潮流;同时闲暇时间和使用网络的时间与机会较多,业余生活比较丰富,因而更有可能观看网络动画。

第三,从不同城市的人群来看,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为代表的一线城市观看网络动画的人群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城市,其覆盖率高达37.2%,而在其他城市的覆盖率仅为28.7%。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相对于其他城市而言,思想自由开放的年轻人较多,网络与生活的结合程度更高,加之诸多文化创意企业都集中于这些城市,更有传播流行文化的氛围和条件,这是造成网络观众覆盖率高的可能原因。除此以外,一线城市生活节奏快,简短、轻松的网络动画为人们在短暂的时间内提供了适当的调剂和解压功能,这是一线城市网络动画观众覆盖率高的又一可能原因。

第四,从职业划分来看,学生群体中的网络动画观众覆盖率高达49.6%,远高于其他职业人群。网络动画的目标人群以青少年和中年人为主,多数网络动画的口味更加迎合年轻人,学生相对于其他职业的人群而言,闲暇时间较多,而且没有太多生活压力,网络动画作为流行文化中的一种,在学生群体中传播速度更快、影响力更强。

第五,从收入情况来看,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人群网络动画观众覆盖率明显低于其他收入群体,仅为7.1%;月收入1000—3000元的群体占26.2%;在月收入3000元以上的群体中,网络动画观众比例基本都在三成以上。从这一现象可以粗略推断出,当收入不高、生活压力较大时,人们为了获取生存的物质资料,可能会比较忽略文化精神层面的消费。无收入群体占比34.2%,这部分的人群以幼儿、学生和离退休人员为主,该类人群的特点是闲暇时间较充裕,生活压力较小,观看网络动画成为一种快捷简便的消遣方式。

(三)动画电影观众、网络动画观众和电视动画观众的相关性分析

为了了解动画电影观众、网络动画观众和电视动画观众之间的相关性,本次报告对这三类人群进行了皮尔森相关性分析(Pearson correlation)。

调查结果显示(r为相关系数,p为显著性),动画电影观众和网络动画观众(r=0.146,p<0.01)、动画电影观众和电视动画观众(r=0.101,p<0.01)、网络动画观众和电视动画观众(r=0.265,p<0.01)之间都呈现了显著的正相关。动画电影观众、电视动画观众和网络动画观众的观影时长之间呈相互促进的关系,观众观看动画电影的时间越长,其观看电视动画和网络动画的时长也会随之增加。

随着人们的生活节奏逐渐加快,人均休闲时间逐渐减少。央视财经频道发布的《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数据显示,中国人每天的休闲时间平均是2.55小时。在有限的休闲时间中,人们在不同渠道上观看动画的时长原则上是呈负相关的。但是恰恰相反,本调查数据显示,人们在不同渠道上观看动画的时长上相互促进,呈正相关关系。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人们在不同渠道上观看动画的时长上有一定的黏性,并且彼此相互促进。

五、动画产业链其他环节消费情况分析

除了动画电影、电视动画、网络动画这三种最为基本的动画产品的消费情况,本研究还对动画产业链中其他环节的消费进行初步分析,包括以移动终端为渠道和介质的动画内容消费情况,以及动画衍生品的消费者及消费情况。

(一)移动终端动画消费规模

有越来越多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基于iOS、Android、Windows Phone等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者mp4、掌上游戏机等便携移动影音数字设备。由于这些移动终端具有影音播放、存储数据、连接互联网等功能,因此常被当作播放并观看动画作品或节目的渠道/媒介。

图5是对于受众是否通过移动设备观看动画的调查,深色扇形表示通过移动设备观看动画的比例,浅色扇形表示不通过移动设备观看的比例。

图5 是否通过移动设备观看动画的情况对比

本研究发现,在所有受访者中,最近半年内曾通过手机或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观看过动画的人占37%(见图5)。对比2014年调查数据(22.8%),曾通过移动设备观看动画的受众比例明显增加。移动设备和4G网络的普及为动画的消费带来了新的变革,改变了人们看动画的方式、看动画的时间,带来了更多获取动画的渠道。云盘、缓存等功能的出现,手机内存的增大,为受众提供了更自由地观看动画的环境。

(二)动画衍生品消费情况

动画衍生品(或曰周边产品)对于动画产业而言,是产业链上非常重要的一环。本调查发现,有超过1/4的受访者购买过动画衍生品,其比例为25.9%。本研究将这些曾购买过动画衍生品的人称为“动画衍生品消费者”。

相比总体居民而言,各类动画观众购买动画衍生品的比例要明显高得多。网络动画观众和动画电影观众中的动画衍生品消费者比例都在四成以上,电视动画观众中也有接近五成的人购买过动画衍生品。

图6 不同动画观众群体购买动画衍生品的比例

图6中显示了2016年和2014年调查的不同动画观众群体购买动画衍生品的比例,其中深色柱形表示的是2016年数据,浅色柱形表示的是2014年数据,可以看出在不同动画观众群体中购买动画衍生品的观众比例都有大幅度增加。这和近两年动画市场的进一步繁荣,观众经济水平的提高,动画衍生品的更广泛的营销和宣传都有一定的关系。

(三)动画衍生品的实际消费情况

本调查发现,玩偶、模型和公仔等玩具是消费者最喜爱购买的动画衍生品,其比例达到18.24%。其次是图书杂志和服装服饰,比例分别为7.88%和4.15%。其余衍生品的占比均不足4%(见图7)。

图7 总体居民的动画衍生品购买情况

图7中显示了总体居民的动画衍生品的购买情况,深色表示的是2016年调查数据,浅色表示的是2014年调查数据。通过对比可以发现,虽然2016年的数据较2014年有比例上的变化,但整体趋势不变,玩偶、模型和公仔等玩具仍是消费者最喜爱购买的动画衍生品,但较2014年(19.50%)有所下降。与此同时图书杂志类占7.88%,较2014年(5.50%)有所上升,服装服饰类占4.15%较2014年(0.80%)也有明显上升。

由于在各种类型的动画衍生品中,仅有玩具类的购买人数较多,样本量足够大,因此本研究仅分析了不同动画观众群体购买玩偶、模型、公仔等玩具类衍生品的情况。

本研究发现,手机动画观众购买玩具类动画衍生品较多,比例为27.3%。电脑动画观众和电视动画观众中分别有超过20%的人购买过动画衍生品。其中,通过电视盒子/智能电视和光盘购买玩具类动画衍生品的观众比例最少,分别为7.4%和0.1%,由此也可以看出现在通过电视盒子/智能电视和光盘看动画的观众越来越少了,手机动画观众和电脑动画观众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六、结论

本研究从“动画电影观众”“电视动画观众”“网络动画观众”“动画产业链其他环节消费”四个维度,展开了中国动画产业消费情况的实证研究。研究主要发现以下各方面状况:

第一,整个动画产业蓬勃发展,产量与产值持续提升的基础,是我国动画关注的数量和热情的增长。不论哪种基本形态的动画产品均有二成至三成的消费者,由此可粗略估计全国城市人口中动画观众、动画衍生品消费者的数量级。

第二,从动画观众和消费者的构成情况来看,动画并非一些旧有观念中只有少儿才喜欢的东西。事实上,除电视动画之外,动画电影、网络动画、移动终端动画观众及动画衍生品消费者中,年轻人群日渐成为主力,高学历、高收入人群中各种动画的观众/消费者比例也相当高。男性电影观众的覆盖率相比之前有了显著提升,而相比2014年的调查,40—49岁年龄段的电影观众增幅最快,小学及以下学历、离退休人员和平均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群体中的电影观众覆盖率也有大幅提升。这说明一线城市的电影观众已经从以往的“低年龄、高学历、高收入”群体逐渐向其他群体扩散,成为日趋成熟的电影市场,培养了更多有观影习惯的用户。这都表明动画在当今社会文化产业和精神生活中的位置在日渐提升,相关从业者、研究者和管理者都要重视这一变化。

第三,从许多数据的分析中,可以得出若干对产业实践具备参考价值的建议。例如对人们如何获知动画电影的研究,就对营销发行很有意义。电视媒体不能放弃,它仍是最为普及、受众最广的重要渠道,包括各层级学历、收入、地域的人群。社交媒体必须重视,通过它进行多种类型的营销并整合线上线下活动、制造口碑,是吸引动画电影观众的关键举措。而新闻网站能很好地弥补电视媒体与社交媒体覆盖人群的空白,尤其是针对那些潜在的(但至今仍不是)动画电影观众,以及一线城市以外的居民。

第四,可以作为未来进一步研究的基础,例如对于中国观众如何看待政府大力支持的国产动画角色及其影响,本研究调查数据又可引发更具体深入的假设,导向动画的社会影响与个人影响的研究领域。

参考文献:

[1]2014中国电影总票房296亿 成世界第二大电影市 场 [EB/OL].(2015-02-04),http://ent.news.cn/2015-02/04/c_127457615.htm.

[2]2015年中国电影总票房跃升至440.69亿元[EB/OL].(2015-12-31),http://business.sohu.com/201512 31/n433201077.shtml.

[3]前三季度内地票房354亿 受暑期档影响增速放缓 [EB/OL].(2016-10-01),http://www.1905.com/news/20161001/1102569.shtml#p1.

[4]有“熊”样!《熊出没》获评2016年“金花瓣奖”最具影响力品牌[EB/OL].http://www.fantawild.com/BoonieBears/show/995.htm.

[5]2015年通信运营业统计公报,http://www.miit.gov.cn/n1146312/n1146904/n1648372/c4620679/content.html.

[6]2012年全国电视台收视率排行榜[EB/OL].(2013-02-01),http://www.phbang.cn/plus/view.php?aid=402.

[7]日本动画周边年度报告:女性消费者引爆角色商品,《LoveLive!》《偶像大师》两强称霸动画音乐,Live娱乐五市场各有变化[EB/OL].(2016-10-11),http://mp.weixin.qq.com/s/V4s6Ftq6npGuoAiu7oa2g.

编辑 王秀芳

Survey of Consumption of Chinese Animation in 2016

Zhuo Wen,Zhang Lun,He Wei,Du Juan,Hou Yusen

The consumption status of Chinese animation industry is surveyed through adopting the scientific empiricalapproach.The sample data is acquired through adopting the computer-assisted telephone searching system.The random digit dialing method is adopted as the sampling method to carry out the survey nationwide.Totally 964 effective samples are acquired.The audience of animation movie,audience of animation TV series,audience of online animation and other consumption links of animation industry are anatomized.Accordingly it is bespoken that the animation industry has been flourished,with the constant increase of yield and output value;the animation has aroused more attention from the public;audiences are more enthusiastically about the Chinese animation;the consumer structure of Chinese animation industry has been changed in distribution;animation is no longer merely favored by children;the domestic animation characters greatly supported by the government are well accepted by Chinese audiences.

2016;Chinese Animation;Survey of Consumption

G22

A

1007-905X(2017)06-0093-09

2017-03-05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13BC027)

周雯,女,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数字媒体系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数字创意媒体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主要从事数字影像、动画产业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衍生品动画电影比例
人体比例知多少
动画电影大导演养成记
动画电影
给漫威、DC做衍生品一天赚1485万元 Funko是怎么做到的?
祛魅金融衍生品
没有一位观众曾看过这样的动画电影!
大健康催生眼健康衍生品市场的繁荣
衍生品
按事故责任比例赔付
限制支付比例只是治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