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营改增”对现代服务业的影响

2017-08-24 19:09宋英华
对外经贸 2017年6期
关键词:税收负担现代服务业营改增

宋英华

[摘要]现代服务业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是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在“营改增”之前,现代服务业普遍存在重复缴纳营业税的问题,这一问题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阻碍着企业发展。“营改增”政策的出台,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简要说明现代服务业“营改增”的意义,分析“营改增”政策对现代服务业的影响,探讨相应的应对措施,以促进现代服务业更快更好发展。

[关键词]营改增;现代服务业;税收负担

[中图分类号]F41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7)06-0147-02

一、现代服务业“营改增”的意义

(一)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现状

现代服务业是指在现代化进程中主要依托信息技术、现代管理理念、现代经营方式和现代组织形式等而发展起来的面向社会的具有高科技知识与技术密集的服务业。它既包括新兴服务业,也包括对传统服务业的技术改革和升级。它主要包括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现代物流业、中介服务业、信息服务业、管理咨询业、科研和综合技术服务业、会议展览、国际商务、旅游业、教育培训、医疗服务和社会服务等行业。

近年来,各国的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其发展水平的高低逐渐成为衡量各个国家经济實力的标准。我国也十分重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采取了很多措施促进其发展,“营改增”给我国现代服务业减轻了税负。近两年由于供给侧改革带来第三产业占比上升,目前已经超过了50%,但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第三产业比重占70%以上相比,中国第三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份额仍然较低,第三产业具有很大的提升潜力。

(二)“营改增”政策的实施

“营改增”顾名思义就是以往缴纳营业税的企业改缴增值税,这项税制改革对我国经济发展转型具有重要意义。2012年1月,“营改增”政策首先在上海试点,之后扩展到北京、天津和宁波、厦门、深圳等地。自2016年5月1日起,我国“营改增”试点范围扩大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至此,现行营业税纳税人全部改为征收增值税。

(三)现代服务业“营改增”的意义

“营改增”政策对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过去现代服务业企业缴纳营业税,企业经营成本过高、重复纳税等情况阻碍着现代服务业企业的发展。“营改增”政策的实施,能够消除营业税导致的重复征税现象,在一定范围内减轻了现代服务业的税收负担,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和空间。同时,相比于营业税,增值税能够更好地促进行业发展中的专业化细分与升级换代,从而提升第三产业的发展。

二、“营改增”对现代服务业的影响

(一)“营改增”对现代服务业的有利影响

1 有利于减轻企业税收负担。一方面,在传统的服务业中,由于其业务模式、业务内容等原因,重复纳税的问题并不明显,但随着现代服务业的不断发展,业务模式和业务内容逐渐向多元化发展,重复纳税的问题逐渐凸显出来。现代服务业企业在向其他企业或消费者提供业务服务时,其上游企业的营业税或增值税得不到相应的抵消,从而引起重复纳税,这一情况加重了现代服务业企业税收负担,不利于现代服务业企业的发展。而通过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上游企业的增值税可以抵扣进项税,避免了现代服务业企业重复征税问题。另一方面, “营改增”之后,部分企业的税率看上去是上升了,但增值税可以抵扣进项税,加上避免了重复征税,总体上企业的税收负担是减轻的,对于小规模纳税人来说3%的低税率直接减轻了企业的税收负担。

2 有利于促进企业健全会计核算制度。“营改增”之前企业缴纳营业税,营业税的计算比较简单,营业税= 营业收入×税率,用这个公式就能算出税额了。而增值税的计算就相对繁琐一些,增值税= 销项税额- 进项税额,首先企业要计算出销项税额,其次要进行进项税额的计算和扣除。增值税的进项税额扣除很严格:一是凡是增值税扣税凭证不符合法律法规,其进项税额一律不得进行抵扣;二是纳税人资料不齐全的,纳税人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是虚开的,提供应税服务中止、折让、开票有误等情形存在的,没有依照规定开出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以上任何情形之一的都不得扣减销项税额。

3 有利于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税收作为宏观调控手段,能够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进而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优化。据统计我国2013 年第三产业占GDP 的46.5%,当年世界的平均水平达到了60%,2016年前三季度第三产业占GDP 的591%,而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则是超过了七成,可见我国的现代服务业水平较低,显示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究其原因,是因为过去存在重复征税,企业税收负担比较重,有很多企业为了减轻税收负担追求“一条龙”,产业链拉得太长导致企业管理乏力。“营改增”后进项税可以抵扣能促使企业放弃本身弱项,专心做好强项,这样一来产业结构会更加合理科学,生产的每个环节都会更加专业。

(二)“营改增”给现代服务业企业带来的问题

1 部分企业税负增加。“营改增”实施后,能避免重复征税的问题,理论上就起到了降低税负的作用。但实际落实“营改增”措施的过程中,并没有有效降低税负,一是因为个别企业作为一般纳税人的税率由3%、5%提高到6%、11%、17%,销项税提高,能扣除的税额又少,如交通运输业和租赁业。二是上游的企业如供应商等无法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导致进项税抵扣落实不到位,使企业税负增加,如很多小微型房企存在难以抵扣的问题,因为增值税进项税抵扣要求较高,需要企业具备各类完税凭证,但由于房地产开发环节多,不太可能收齐所有需要的凭证,扣税难导致了其税负的增加。

2 财会人员工作难度加大。企业改征增值税后,会计科目发生变化,会计核算更加复杂,发票的使用管理变化,企业需要依据实际税收政策变化来调整财务报表结构,相应的也要改变过去财务分析的方法。对于财会人员来说,工作不再是自己熟悉掌握的营业税,要去学习掌握比之前工作更加复杂繁琐的增值税政策。在进行税务核算过程中和原来的工作相比,数据量增加,增值税申报表项目繁多,增值税申报工作也显得比较复杂,给财会人员的工作增添了难度和压力,导致在税务核算和缴纳过程中出现了人为的失误和错误,对企业正常缴税和国家税收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3 多档税率不利于管控。“营改增”之前营业税不区分纳税人,按统一税率进行征税。“营改增”之后区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税率增加了两档,分别是11%和6%,加上原来的17%、13%和小规模纳税人适用的3%三挡税率,导致增值税税率趋于多档化。税率档次过多给税务机关征管工作带来困扰,比如不同纳税人要分别适用不同税率,同一纳税人的不同业务也可能要适用不同税率,很难进行准确划分。

三、应对“营改增”后现代服务业存在的问题的措施

(一)完善“营改增”后续工作

首先,税务机关要充分掌握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积极与企业沟通,帮助企业正确看待部分企業税负增加的现象,让企业懂得并不是“营改增”的政策不好,只是有些行业由于行业性质导致了这些现象。例如交通运输业及物流业企业,他们除了运输工具以外最大的成本就是人工费,企业不可能每年都进行固定资产更换,当到了更换设备的时候,企业的抵扣税自然会大幅度增加,从而实现减负。其次,建立与完善财政补偿机制,如果是因为税制改革导致税负增加,可以适当给予一定的补贴,帮助企业过渡改革期。再次,面对抵扣难问题,税务机关应深入了解企业抵扣难的原因,双方进行协商,降低企业进项抵扣难度。如签证服务行业,主要成本都无法取得抵扣项,可以适当降低其税率或给予税收优惠,企业方面可以延长产业链来制造抵扣项。

(二)提高企业财务人员综合素质

“营改增”实施后,现代服务业的会计科目有了一定的调整,需要增加未交和应交增值税二级明细科目以及销项税和进项税三级明细科目,同时也增加了工作的难度和复杂程度。在计算成本时应考虑价税的分离,以及免税应税等方面的问题。因此,企业应当根据新准则、新政策积极对财务人员进行专业能力培训,企业财会人员

要及时参加“营改增”新税制改革学习,熟悉“营改增”相

关政策,并及时了解新变化;还要提高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应用水平,快速适应新变化,提高自身素养和专业能力。

(三)为便于管理减并税率档次

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要建立税种科学、结构优化、法律健全、规范公平、征管高效的税收制度。事实上财税部门已启动简并增值税税率结构工作,如自2014年7月1日起,将6%和4%的增值税征收率统一调整为3%、2017年7月1日起,取消13%的增值税税率,这些工作为后续简化增值税税率结构、公平企业税负奠定良好基础。但增值税税率档次仍然偏多,建议在适当时机将简并增值税税率档次提上议事日程,保留两档税率,对于国家需要鼓励扶持的行业通过增值税即征即退、先征后退政策或者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予以调节。

[参考文献]

[1]桑茜 论“营改增”对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影响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6(8):22-23.

[2]范锰杰,李璐,蓝茜 构建促进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税收政策体系[J].财会月刊,2016(23):64-68.

[3]周明智 营改增对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影响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 2015(5):54-55.

(责任编辑:顾晓滨梁宏伟)

猜你喜欢
税收负担现代服务业营改增
唐山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基础能力分析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探讨
营改增对铁路企业的影响分析
浅析现代服务业“营改增”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营改增”背景下房地产企业的税负变化及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