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教育课的新方式

2017-08-24 00:46黄岑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风俗习惯教育课民族团结

黄岑

长期以来,中东地区局势动荡不安,严重影响着世界和平发展的进程。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愈演愈烈的民族冲突问题。我国是一个拥有众多少数民族的国家。结合当前国内国际的复杂形势,维护民族团结,加强中小学生民族团结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显得十分重要。近几年,维护民族团结问题,早已纳入政治学科中考、高考的范围,而且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因此,怎样抓好民族团结教育,上好民族团结教育课,是摆在中学政治教师面前的一件大事。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更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充分利用好视频资源,是上好民族团结教育课的有效途径。

一、利用视频资源上民族团结教育课有哪些益处呢?

1.能还原少数民族丰富的生活面貌,增进双方的了解与情感

国外有关专家做过实验,人类获取信息来自视觉的占 83%、来自听觉的占 11%、来自嗅觉、触觉、味觉的所占比例更少,分别为 3.5%、1.5%、1%;另一方面,有关知识保持的结果显示表明,多种感官参与将更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视频资源集视觉、听觉、感觉于一体,是带有声音活动的图像,能还原事物本身的原貌,为创建体验式学习情境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节日活动、饮食禁忌等虽然通过文字介绍、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但是,通过相关视频资源的播放,学生就如同身临其境一样,走进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这一做法更具有视觉冲击效果,更能增强体验的感染力,增进双方的情感。

2.能缩短与少数民族之间的距离,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视程度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许多少数民族同胞为了寻求更好发展,早已走出家门,走向祖国各地。就拿新疆来说,我国共有 56个民族 ,而新疆就占有 55个民族 ,我市设有数个民族中学。如果我们有时间带上摄像机,拍一拍分布在乌鲁木齐的一些少数民族的生活居所、民族建筑,人文交流,中学生们就会惊喜地发现,维护民族团结并不遥远,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维护民族团结需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如果在此基础上,教师能结合世界范围内的宗教问题,让学生认识民族问题的发展越来越复杂化、宗教化、国际化,学生对维护民族团结问题的重视程度自然会不断增强。

3.能了解分裂事件的真相,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

新疆、西藏、内蒙古等少数民族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领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长期以来形成了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彼此相互依存的局面。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的征途中,维护民族大团结意义深远。通过视频相关资料的播放,可以使学生真正了解到:无论是西藏的 3·14事件 ,还是新疆的 7·5事件 ,其实质都是一些少数民族分裂分子在国外反动势力支持下,以自己的私利为最终目的,企图制造事端,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大团结。眼见为实,视频画面以真相向学生告白,在国际民族问题复杂多变的局势下,当前维护民族团结是那样的任重道远。这无形之中会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学生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

二、怎样用好视频资源,上好民族团结教育课呢?

1.从小处着眼,根据学习内容进行取舍

有关民族团结教育的视频资源包罗万象。有各种少数民族的服饰介绍、风俗习惯等等,如此丰富的民族团结教育视频素材,我们不可能在一堂课上一一加以播放,我们要根据学习主题进行取舍。一般说来,上好一堂民族教育课要从小处着眼,针对某一主题展开。如兵团二中分校的徐华老师就是围绕“尊重民族风俗习惯 ”这一主题展开教学,她按照“展示丰富多彩的民族风俗习惯——尊重民族风俗习惯从身边事做起”的思路,将上述视频资源有选择地运用于教学的多个环节,一堂课下来,就好比带着学生进行了一次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旅游。

2.精心策划,让视频资源富有时代气息

无论是思想品德课,还是思想政治课,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材料,进行体验式学习,是当下中学政治教改回归生活德育理念的殷切呼唤。这就要求情景材料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具有时代气息。民族团结教育只有打上时代的烙印,才能具有吸引力、说服力,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例如,情境导入环节,许多老师的做法如出一辙,播放歌曲《爱我中华》。这样的做法被复制多次,也就失去了新鲜感。与其这样,不如播放腾格尔的歌曲《天堂》,因为后一类歌曲的风格更符合当前青少年学生的欣赏品味,从而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以此引发学生对民族团结问题的思考。总之,只有具有时代气息,才能使民族团结教育与时俱进,深入人心,使人心悦诚服。

3.挖掘本土视频资源,将民族团结教育落到实处

将民族团结教育落到实处,需要从身边事做起,这是最有效的落实方法之一。如果经过调查了解发现,本地区生活居住着部分少数民族居民,那将是最好的教育素材。能亲自走进他们的生活,深入了解他们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他们多接触交流,这是履行维护民族团结义务的重要方面。可是学生的时间毕竟很有限,此时,用视频拍摄的真实画面就是很好的替代品。深人了解少数民族的各种生活习惯、饮食禁忌与思想观念,更有利于学生将维护民族团结的具体行动落到实处。

4.拓展国际视野,延伸对维护民族团结的再认识与思考

如前所述,民族问题、宗教问题是当前中东局势动荡不安、久而未决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中学生而言,单靠收听新闻和自己的推理想象,梳理清楚对以上问题的看法,有一定难度。我们可以通过剪辑、整合相关视频资源,将对以上问题的正确看法用视频的方式呈现在学生眼前,引导学生清醒地认识到:在网络技术、军事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维护民族团结刻不容缓,维护民族团结的意義重大而深远。

5.选择正面视频素材,不辱使命

关于民族问题的视频资源种类繁多,内容参差不齐。作为肩负德育使命的政治教师,首先对这问题应心存清醒的认识。在民族团结问题如此重要的今天,选择正面的视频教育素材,坚持对学生进行正面的民族团结教育,这是基本要求。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利用视频资源上好民族团结教育课,符合课程标准关于开发利用好课程资源的客观要求。当然,这需要教师在实践中,在借鉴他人有益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加以探索创新,让视频资源为上好民族团结教育课发挥正能量。

猜你喜欢
风俗习惯教育课民族团结
民族团结之歌
法国人的风俗习惯
少数民族作文教学改进优化措施探析
探索满族中的风俗习惯之——猎鹰文化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改革研究
一堂书法教育课
影响英语词汇发展的重要因素
让民族团结之花愈开愈艳
关于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实习教学中如何上好第一次安全教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