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临床路径对显微血管减压术后神经功能延迟恢复患者的影响研究

2017-08-27 02:48苏雪容麦丽芬陈孝英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7年6期
关键词:微血管痉挛神经功能

苏雪容 麦丽芬 陈孝英

(广东省怀集县人民医院急诊科 怀集 526400)

心理护理临床路径对显微血管减压术后神经功能延迟恢复患者的影响研究

苏雪容 麦丽芬 陈孝英

(广东省怀集县人民医院急诊科 怀集 526400)

目的:探讨显微血管减压术后神经功能延迟恢复患者采用心理护理临床路径的护理效果。方法:应用随机双盲法将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实施显微血管减压术后神经功能延迟恢复的60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心理护理临床路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SCL-90(90项症状自评量表)评分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CL-90各项评分均比对照组低(P<0.05),仅在恐怖、敌对SCL-90评分方面,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显微血管减压术后神经功能延迟恢复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临床路径,能最大程度地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和心理状态,促进其神经功能恢复。

显微血管减压术;神经功能恢复;心理护理;临床路径

显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颅神经疾病的主要手段,其治疗效果显著,但也有文献指出,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颅神经疾病术后有13%~50%的患者症状并不会在短期内消失,需要经历1~3个月甚至是6个月的时间才能完全恢复,临床将此现象命名为神经功能延迟恢复[1~2]。大量研究证实[3],接受显微血管减压术的患者多数有负面情绪,负面情绪会严重影响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本研究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显微血管减压术后神经功能延迟恢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为在我院接受显微血管减压术后出现神经功能延迟恢复的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30例。观察组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31~78岁,平均(56.52.3)岁;病程4个月~7年,平均(3.70.4)年;病理类型:三叉神经痛8例,面肌痉挛14例,咽神经痛8例。对照组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32~80岁,平均(58.02.5)岁;病程5个月~8年,平均(4.250.2)年;病理类型:三叉神经痛7例,面肌痉挛17例,咽神经痛6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具有较高均衡性,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案,如健康教育、心理指导、环境护理、术后常规护理等。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临床路径,按照科室统一制定的心理护理临床路径表执行,具体方案如下:(1)告知及解疑:告知患者心理护理临床路径的相关内容及作用,必要性和重要性,取得患者理解,促进护患配合;耐心解答患者疑问,对存在心理问题的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必要时可请心理医生进行辅助,稳定情绪。(2)健康教育:所有患者均需接受术前宣教,主治医生对手术过程中的意外情况及可能发生的事件进行讲解,使患者充分了解手术过程和目的,增强护患沟通,缓解患者心理压力,提高治疗依从性。(3)家庭支持:针对病程长,特别是发病时存在面部肌肉痉挛的患者,由于其承受巨大心理压力导致其情绪不稳,且患者会有自卑心理,应该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让家属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多安慰鼓励患者,从而增强患者治疗信心。

1.3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4]对干预后的患者进行评分,评分标准分无症状、症状轻、症状中等、症状偏重,症状极重5个级别,分别赋予0分、1分、2分、3分、4分。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SCL-90评分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除恐怖、敌对两项评分外,其他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 1 两组SCL-90评分比较(分)

表 1 两组SCL-90评分比较(分)

项目 观察组(n=30) 对照组(n=30) t P人际关系敏感 43.576.35 13.708 8 0.000 0躯体化 50.546.54 59.54 6.86 7.738 8 0.000 0强迫症状 10.246.45 59.87 2.54 26.499 1 0.000 0焦虑 11.281.24 19.83 6.32 5.005 9 0.000 0抑郁 11.052.64 15.67 3.24 12.147 2 0.000 0偏执 13.022.65 17.56 5.67 4.310 3 0.000 0恐怖 14.352.01 16.34 3.58 0.092 4 0.926 5敌对 15.543.59 14.414.21 15.584.23 0.052 3 0.958 3

3 讨论

显微血管减压术具有非破坏性、副损伤少、止痛效果明显、复发率低的优点,但该手术术后出现的神经功能延迟恢复现象难以避免。相关研究指出,神经功能延迟恢复与血管长期压迫神经,导致神经局部严重的脱髓鞘病变有关。显微血管减压术的目的是解除血管压迫。虽然该术式具有一定临床疗效,但神经根髓鞘的再生修复需要一定时间,而在这期间,相当一部分患者会出现焦虑、抑郁、自卑、失望等不良情绪,从而影响神经功能恢复[5]。

临床路径是指针对某一疾病建立的标准化治疗模式与治疗程序,是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和指南为指导来促进治疗组织和疾病管理的方法,以达到规范医疗行为、降低成本、减少变异、提高质量的目的[6]。将心理护理运用到临床路径中,能够帮助患者缓解不良情绪,提高患者心理健康,从而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成本,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相比传统临床路径而言,心理护理临床护理路径具有如下优点:(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2)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患者满意度;(3)使心理护理更加规范、标准、减少工作遗漏;(4)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护理能力;(5)改善患者不良心理,提高患者的配合度。

研究结果表明,干预后,观察组SCL-90评分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但恐怖和敌对两项评分改善情况不突出。说明心里护理临床路径能够为患者提供系统护理,能最大程度地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促进其神经功能恢复。

[1] 鄢丽萍,杨晓兰,桂淑珍.心理护理临床路径对显微血管减压术后功能延迟恢复患者的影响[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50(11):60-63 [2] 任杰,袁越,张黎,等.面神经远端血管压迫对面肌痉挛手术疗效的影响[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1,27(1):48-51

[3] 祝鸣兰,周珍波.45例面肌痉挛显微血管减压术患者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6,41(8):699-700

[4] 雄鹰,李年贵,郑丽芬,等.脑出血康复治疗的临床路径设计与疗效观察[J].中国疗养医学,2012,21(12):1065-1067

[5] 孙磊,张文杰,朱宏伟,等.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345例面肌痉挛病人的护理[J].护理研究,2010,24(34):3147-3148

[6] 尹港峰,王希瑞,胡长伟,等.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5,31(10):1034-1036

R473.74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7.06.100

2017-03-01)

猜你喜欢
微血管痉挛神经功能
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相关性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高压氧辅助治疗对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5-HT、NE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根管治疗意外治愈面肌痉挛1例
IMP3在不同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
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miR-126、EGFL7的表达与微血管密度的检测
头针加舌针联合推拿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痉挛型20例
针刺改善血管性痴呆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21例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