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休闲农业发展的SWOT分析*

2017-08-28 22:20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7年5期
关键词:重庆市战略旅游

魏 颖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重庆 401120)

重庆市休闲农业发展的SWOT分析*

魏 颖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重庆 401120)

[目的]分析休闲农业发展的优劣势、机遇及挑战,为明确重庆市休闲农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提供有益参考。[方法]文章运用SWOT分析法对重庆市休闲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优势、劣势、机遇及威胁进行深入分析,建立了重庆市休闲农业的发展战略矩阵。[结果]自然景观优美、民俗文化丰厚、交通便捷、客源较多及政策保障是重庆市发展休闲农业的优势和机会; 而制度不健全,法规不完善,休闲景点规模小而分散,专业性人才缺乏以及周边城市竞争是重庆市发展休闲农业面临主要挑战和威胁。[结论]重庆市休闲农业SWOT分析得出相应战略矩阵以及4种战略,即 SO 战略、WO战略、ST 战略和 WT 战略,由此提出田园农业旅游、民俗风情旅游、农家乐旅游、参与体验游等4个未来发展方向。

重庆市 SWOT分析法 休闲农业 产业化经营

0 引言

休闲农业主要是指以农村和农业为基础,具有观光、休闲、度假、购物、娱乐等多种功能,是介于服务业和农业之间的新型旅游产业[1-2]。当前,在我国经济整体面临下滑与国际金融局面不稳定的大背景下,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是稳定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而休闲农业作为一种很有潜力的行业,是调整长期以来我国工业农业发展不平衡的有效方法。李亚楠[3]研究认为发展休闲农业中,应积极探索具体发展路径和模式。黄修杰[4]对广东省休闲农业研究中提出,要强化农业产业聚集度,走产业化发展道路。

SWOT 分析是战略分析的一种常用方法,比较客观真实的分析和研究一个项目真实情况,SWOT的4个字母分别代表着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使用这种方法可以挖掘在发展中存在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以便找到较好的方法进行解决。文章结合重庆市实际情况,运用SWOT 分析法对重庆市休闲农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及机遇及挑战进行研究,为明确重庆市未来发展休闲农业的方向提供有益参考。

1 重庆市休闲农业发展概况

为了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积极挖掘乡村旅游资源,推进休闲农业快速发展[5-6]。2006年,国家旅游局提出了发展乡村旅游的总体设想。而2013年,农业部国家旅游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创建活动的通知》中提出,休闲农业示范县应该具有独特的区域优势、资源禀赋以及人文历史等条件。2015年,重庆市武隆县入选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涪陵区南沱休闲观光生态农业园、奉节县长龙山山地观光农业示范区、荣昌区万灵山旅游度假区入选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近年来,重庆市一直积极推进新农村和美丽乡村建设。在此期间,全市采取多项措施加强了农村生活垃圾及污水治理、风貌改造、村道硬化、庭院清洁整治等方面。同时,为了加快休闲农业的发展,重庆市政府出台了《重庆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2013—2020年)》,规划明确提出要使乡村旅游成为全市旅游业重点产业,到2020年,计划建成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2个、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30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点)30个、国家“美丽乡村”示范单位300个和一批国家(乡村型)生态旅游示范区、国家(乡村型)旅游度假区,把重庆市市乡村地区打造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巴渝乡村旅游目的地。

根据重庆市旅游局统计, 2015年“十一”黄金周期间,选择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的游客占总体的旅游人数的75%,同比增长11%。目前,重庆市休闲农庄仅仅40个,年收入达到5亿元,在拉动地方经济的同时,增加了农民就业。由此可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已成为城镇居民休闲度假的主要旅游产品,也是促进消费的重要推手。

2 重庆市休闲农业发展的SWOT分析

2.1 优势

2.1.1 自然景观优美

重庆市位于四川盆地东部边缘,峡谷幽深众多,地貌类型比较复杂,自然景观优美,植物资源较为丰富。根据重庆市旅游局统计,截止2014年,全市共有5A级景区77个,其中4A级景区32个, 3A旅游景区17个, 2 A旅游景区24个,A级旅游景区4个,这些景区大部分都在农村和成效,少数分布在城市内部,这些旅游资源为发展休闲农业提供基础条件。

2.1.2 民俗文化丰厚

重庆市现有49个少数民族,多数人生活在农村地区,每个少数民族都保留着自己的传统文化和名族风情。比如:苗族的踩山节、赶秋节、火星节、哭嫁等民族活动; 土家族的猜灯谜,看花灯,唱傩戏; 土家的苗族刺绣和蜡染也是别具一格。此外,三峡文化、巴渝文化、农耕文化、乡村文化等多形式的民族文化成为重庆市发展休闲农业重要资源。

2.1.3 农业景观多种多样

重庆市人口较多,农业历史悠久,农业景观也丰富多彩。截止2014年底,全市共有农业旅游景点6 120个,其中以农家乐为主景点多大4 000个,以养殖、休闲、娱乐、田园风光景点300个左右, 2015年农业部和国家旅游局公布最新休闲农业示范点中,重庆有5个入围(表1)。重庆市多样化的农业资源和景观,为重庆市发展休闲农业奠定基础。

表1 重庆市全国休闲农业旅游示范点

批准年份数量(个)全国休闲农业旅游示范点20074重庆市忠县柑橘城;垫江牡丹生态旅游区;永川秀芽茶叶观光基地;丰都佛建(农场)生态观光园20102重庆黔江蒲花河农业观光园;重庆九龙坡区天醉园20155荣昌区万灵山旅游度假区;奉节县长龙山山地观光农业示范区;忠县金色杨柳生态旅游观光区;石柱县八龙莼乡休闲农业示范园;云阳县三峡库区峻圆生态休闲观光产业园

2.2 劣势

2.2.1 制度不健全,法规不完善

目前,我国还没有完整的旅游法,有关休闲农业相应法规更是空白,而重庆市在休闲农业发展和管理方面也没有制定具体政策和出台相应法律法规,这导致游客的权利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同时大多数休闲农业景区也没有统一管理制度,行政部门管理还不到位,因此,在这种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的情况下,导致休闲农业发展处于无序、混乱、自由的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休闲农业的发展。

2.2.2 休闲农业景点分散,没有产生聚集效应

目前,在重庆农村地区,很多“农家乐”、观光园等休闲旅游都是由农民进行经营,这种经营模式规模较小,旅游产品和项目重复单一,加上组织形式分散,管理不到位,导致休闲农业没有形成产业化,市场竞争力明显不足。分散经营很难形成规模经济,同时交易成本费用也会上升,不能形成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局面。此外,重庆市休闲农业同其他旅游景区也没有实现有机联系,“互惠共生”性差,导致各个产业之间不能很好地进行融合。

2.3 机会

2.3.1 客源较多

根据重庆市统计局公布数据, 2015年重庆市人均GDP为5.211 158万元,而城市居民人均服务型消费支出达到1.123 0万元,占消费支出的39.6%,人均旅游总花费为2 300元,由此可见,旅游已经成为重庆人们消费的重要内容。同时重庆作为我国直辖市,人口众多,目前常住人口为3 016万人,城镇人口为1 838万人,占比为60.9%。城镇游客到乡村旅游人次增多,休闲农业消费群体较大。2015年,重庆市接待海内外旅游者达到6 456万人次,这为休闲农业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市场客源。

2.3.2 交通便捷

目前,重庆市已经形成了铁路、公路、航空、交通等网络齐全的旅游完整体系,为发展休闲农业提供很好保证。铁路方面已经形成了襄渝铁路、渝遂铁路、成渝铁路、川黔铁路等多条铁路线路,而江北国际机场开通了60多条国内航线和10余条国际航线,便捷的交通环境为发展休闲农业提供基础条件。

2.3.3 政策保障

重庆市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重点推出了度假、养生、休闲、教育等旅游项目,供游客选择。2010年,重庆市推出“乡村旅游年”,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5家,星级农家乐300余家。2012年重庆市市委、市政府制定了乡村旅游示范区的评选标准,极力打造品牌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项目。2012~2014年,重庆市投入近100亿元来打造特色旅游项目,政府高度重视,加上政策的保障,促进了重庆市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2.4 威胁

2.4.1 环境威胁

休闲农业的发展过程是人类生活的轨迹的最好体现,在这个过程当中,休闲农业的发展容易对周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比如原有的农业生产会减少,当地的风俗文化会遭到破坏,同时旅游干扰会造成景区植被减少,土壤受到较大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等,这些都对周边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作用,使休闲农业的发展面临着威胁与挑战[7]。

2.4.2 周边城市竞争激烈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行业之间的竞争也是激烈异常,尤其是在重庆周边城市的旅游景区对重庆市的休闲农业发展肯定会带来严重的影响。据统计, 2015年四川省共有农业休闲观光园70余个,但分布较不平衡,主要还是集中在成都市圈内,其次是重庆、攀枝花、

泸州市、德阳市、绵阳市乐山市、眉山市、宜宾市、达州市等地,这些地级市休闲农业发展成都和规模较为相似,相互间形成一定的竞争。

2.4.3 专业性人才缺乏

农业生产要向现代化、高科技方向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专业人才的支撑。重庆市休闲农业要想向现代化、高科技方向发展,就必须有专业的人才进行填充。从农业生产技术方面而言,由于长期以来的主流思想对于农业的轻视,我国整体范围内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处于极度匮乏,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休闲农业涉及金融、旅游、农业、文化等领域,而目前重庆市休闲农业的管理、经营、服务业都是返乡务工人员和本村农民,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休闲农业的快速发展[8]。

3 重庆市休闲农业发展的SWOT分析及战略选择

根据上述对重庆市休闲农业发展的SWOT 分析,可以得出相应战略矩阵以及4种战略,即 SO 战略、WO 战略、ST 战略和 WT 战略。SO 战略发展型战略,结合内部发展优势,利用政策和外部机遇环境来快速发展; WO 战略即为扭转型战略,参考外部地区发展经验,来弥补内部不足; ST 战略为多样化战略,回避和避开外部威胁影响。WT 战略即为防御战略,是在减少内部弱点,同时规避外部环境威胁。具体情况(表2)。

表2 重庆市休闲农业SWOT矩阵

外部条件内部条件优势(S)劣势(W)自然资源丰富;民俗文化深厚;交通便利;经济基础较强,农业产业发达休闲项目少、分散;观光园区没有明显特色;经营不成规模;制度和法律不健全机遇(O)A:政府重视,政策保障B:客源较多,发展潜力大C:城乡一体化的实施,促进休闲农业发展SO战略利用重庆市的旅游资源,结合外部机遇环境,有针对性的发展特色休息农业,着力打造重庆市旅游品牌形象SO战略WO战略要加大管理和整治力度,探索适合本地区的休闲农业发展模式,进行合理规划SO战略威胁(T)A:其他城市存在竞争B:旅游干扰会迫害生态环境和生物资源SO战略ST战略在坚持自身优势的前提下,进行外部市场的调研,充分了解周边城市的旅游市场,尽量回避碰撞,创新和挖掘特色旅游产品SO战略WT战略整合休闲农业内部和外部资源,改进目前规模小,发展混乱等现象,走规模化、产业化发展道路

4 重庆市休闲农业主要发展模式

4.1 田园农业旅游模式

田园农业旅游模式主要指的以农村景色、农产品以及农业生产活动为主要媒介,在此基础上开发出来的采摘游、花卉游、渔业游等一些主题活动。重庆市要利用现有的丰富自然景观条件,重点打造田园农业旅游模式。

4.1.1 园林观光游

园林观光游主要以园林和果园为重点,开发观赏、采摘、购买果品等旅游活动[9]。一是重庆市要利用乡村森林资源,如:仙女山、黄水国家森林公园、金佛山等旅游区来打造园林观光游。二是要建立果园示范基地,扩大永川中华梨村的规模,提高栽培技术,着力打造精品果园采摘游。三是加强重庆忠县柑橘城建设,使柑橘园成为一道特色景观,同时加快建设南岸区江南优质水果基地,重点打造万亩枇杷园区。四是加强宣传力度,通过举办“枇杷节”、“柑橘节”等一些活动来吸引游客到林区景区进行参观。

4.1.2 渔业观光游

重庆水域众多,这为发展观光渔业提供便于条件。首先要加快南岸区迎龙观赏鱼基地建设,引进国内和国外先进渔业种类,如孔雀鱼、草凤凰、接吻鱼、黑神仙、红绿灯鱼等,提高观赏鱼档次和游客游览情绪。同时要加强南岸区观赏鱼基地良种的培育和筛选,将南岸区打造成我国西部地区最大的观赏鱼中心。

4.2 民俗风情旅游模式

民俗风情游主要以民俗文化和风土民情为主要依据,将农耕文化、民俗文化以及乡土文化进行有机融合的一种旅游方式。

4.2.1 农耕文化游

农耕文化是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特殊风俗文化[10]。重庆市要发展农耕文化开发旅游项目,如大丰收民间歌舞、游览生产作坊; 让游客参与酱菜、面食、豆花、打麦、舂米等农业生产过程; 积极参与犁田、锄地、插秧、斗鸡等比赛。二是建立农业技术培训中心,为游客讲解先进农业技术,使游客在体验的同时还能了解农业生产技术。三是要充分发挥垫江牡丹生态旅游区、北碚静观镇美丽乡村休闲谷等景区优势,有选择的设置农耕文化游

项目,打造农耕文化旅游品牌。

4.2.2 民俗文化游

重庆市政府要提倡健康的民俗文化旅游,营造农村休闲氛围和健康的生活环境,突出少数民族风情。首先要加强巴渝民俗文化村建设,建设巴渝民俗展示馆,让游客了解巴渝历史文化。其次,加大少数民族文化精品建设,例如秀山已经被列为“全国民间艺术之乡”,“歌舞之乡”这为发展民俗旅游文化打下坚实基础,重庆市要充分利用这些优势资源,在秀山、万盛等少数民族聚集地建立少数民族主体公园,开设苗族的芦笙舞、土家族的摆手舞等,欣苗族木鼓、铜鼓等乐器,展示苗族特有工艺艺术,如织锦、蜡染、刺绣、剪纸等。

4.3 农家乐旅游模式

目前重庆市大多数农家乐规模小,功能单一,档次不高。一是要按照国家星级农家乐要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家乐条件,提升档次,发展多样化、多种形式的农家乐。二是要依托国家级旅游景区来发展农家乐,重庆市国家级、市级自然保护区和森林景区较多,可以在周边进行整体规划农家乐片区。如在目前发展较好、基础设施完善的金佛山、仙女山等景区发展农业观光型农家乐。一方面,要积极打造农家乐的自身景观特色,建立农作物、果林、花卉等景观区; 另一方面,游客也可到附近国家级景区进行浏览,提高景区的知名度,对发展休闲农业起到积极作用。

4.4 参与体验游模式

参与体验模式即使游客直接参与农业生产劳动,与农民进行一起劳动,一起吃农家菜,让旅游体验农业生产、农耕文化的气息。应充分借鉴成都三圣花香江家菜地和广东新农业生态园区的成功经验,建立亲子菜园,为游客提供采摘蔬菜、果品活动,为游客提供施肥、浇水和松土等农事体验活动。同时要建立蔬菜绿色品牌基地,让都市人和农户签订协议,城市人可以到田地进行农事劳作,体验农事活动,也可以让农民为都市人代种蔬菜,拉近了城市人农村人距离,使城市文化深入到农村中,提高农民素质。

[1] 伍冠锁, 江兴瑜,衡燕.基于SWOT分析的南京休闲农业发展研究.江苏农业科学, 2013, 4(11): 440~443

[2] 阚如良. 论大三峡旅游圈的构建与发展.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4, 3(6): 87~90

[3] 李亚楠. 山西休闲农业发展研究——基于SWOT分析法.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 2010, 6(2): 21~24

[4] 黄修杰, 李欢欢,熊瑞权,等.基于SWOT分析都市农业发展模式研究——以广州市为例.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3, 34(6): 107~112

[5] 郭淑敏, 王立刚.打造都市型农业产业 推进都市型农业发展.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06, 27(6): 43~47

[6] 金侠鸾, 过建春.海南省休闲农业的 SWOT 分析.农业科技通讯, 2008, 4(10): 20~23

[7] 邓 华, 张桂华,黄建.湖南衡阳休闲农业的 SWOT 分析.安徽农业科学, 2010, 38(25): 14034~14036

[8] 刘长运, 徐 敏,薛宝琪.基于 SWOT 分析的南阳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地域经济与开发, 2010, 4(2): 77~80

[9] 刘瑞雪, 张辛阳,李迎征.黄石市休闲农业发展的 SWOT 分析.湖北农业科学, 2011, 50(22): 4739~4742

[10]廖森泰, 周灿芳,郑业鲁.都市农业发展的传统理论与创新思路.广东农业科学, 2007, 5(1): 83~86

LEISURE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IN CHONGQING CITY BASED ON SWOT ANALYSIS*

Wei Ying

(Chongqing industry polytechnic college,Chongqing 401120, China)

This paper overviewed the development of leisure agriculture in China, analyzed the strengths, weaknesses,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SWOT) in the process of leisure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in Chongqing, and established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matrix of leisure agriculture in Chongqing.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trengths and opportunities of leisure agriculture′s development in Chongqing included beautiful natural landscape, rich folk culture, convenient transportation, more customers, and policy safeguard. The unsound system, imperfect laws and regulations, small and scattered leisure attractions, lack of professional talents and the surrounding urban competition were major challenges and threats. Finally, it put forward four patter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leisure agriculture, i.e., the rural agricultural tourism, folk customs tourism, farm house enjoyment, the participation experience tour, etc.

Chongqing city; the SWOT analysis method; leisure agriculture; industrialization management

10.7621/cjarrp.1005-9121.20170532

2015-09-28

魏颖(1986—),女,河南信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旅游经济、旅游开发与市场。Email:weiyingxlb@163.com

*资助项目: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基于区域合作理论的大三峡旅游圈空间圈层结构研究”(KJ1503102); 2016年重庆市教委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规划项目)“‘一带一路’战略视角下重庆旅游产业综合竞争力提升路径研究”(16SKGH243)

F323.4

A

1005-9121[2017]05212-05

猜你喜欢
重庆市战略旅游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走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大步
实施农村“党建护航”战略的创新实践思考
铸造辉煌
——重庆市大足区老年大学校歌
旅游
导致战略失败的三大迷思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重庆市关工委举行成立二十周年纪念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