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荀子《劝学篇》、张之洞《劝学篇》与日本福泽谕吉《劝学篇》的比较研究

2017-08-29 13:18王霞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35期
关键词:福泽谕吉张之洞荀子

王霞

摘要:在亚洲教育思想史上,先后出现过三部《劝学篇》。这三部不同年代的巨著,都产生了划时代的影响。荀子在他的《劝学篇》中,强调后天学习非常重要。越数千年,近代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政治家张之洞对国家的前途命运思考颇深,他在自己的《劝学篇》中表述“中体西用”的思想。日本教育家福泽谕吉无独有偶,也发表了同名论著,对日本当时的教育乃至整个日本社会的变革,皆影响深远。

关键词:荀子;张之洞;福泽谕吉;《劝学篇》

中图分类号:G40-05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5-0090-04

一、古今中外《劝学篇》作者身世及作品问世背景

战国时期赵国人荀况(BC313—BC238年),其所处的时代为前秦时期,封建社会已逐渐形成,荀况站在新兴阶级的立场,维护新兴的封建制度。他的思想,反映了当时新兴地主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统一的要求。战国到了末年,社会发展历史已有进行总结的客观需要。在儒家经典传授方面,荀况的作用远大于孟子。孔子整理的“六艺”后来多经荀况流传后世,从学术发展史上看,荀况占有极其重要的学术地位。他不仅对教育目的及教育内容做了详细的论说,而且对学习过程与思想方法还做了一一说明。他不仅是先秦时期儒家最后一位大师,也是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和社会实践对先秦前期社会政治和思想学术的发展,对中国古文化的传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批判地继承了孔子以来儒家的思想传统,又批判地吸取了道、法、墨各家学说,成为先秦时期囊括各家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和教育家。著《荀子》一书,开篇为劝学篇第一:荀子认为,教育在人的成长中起着“化性起伪”的作用,人的贫富、贵贱、智愚等都取决于后天的教育和学习,环境对人的成长有重要影响,但是人不能被动地受环境影响,人的主观努力经过长期的学习和教育,可以使本性得到改善,学习是人的素质和命运的决定因素。荀子认为,是人才就应广泛学习而且天天对照检查自己,只有这样就会智慧明达,行动没有过错。君子之所以成为君子,是因为善于利用学习的帮助改造自己的缘故,要想提高自己,就必须依靠学习。

张之洞(1837—1909),清代直隶南皮人,出身于官僚世家,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张之洞少年时期就博学多才,不仅通晓儒家经典,而且攻读经济学与兵学名著,为他日后治学与从政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6岁时,正式步入仕途。27岁时,通过各级考试,中进士,被授翰林院编修。在他任湖广总督期间,在中国,民族重工业方面,开设湖北织布局、武昌纺纱局、汉阳铁厂和萍乡煤矿等官办企业等;在教育方面,创办自强学堂(武汉大学)、三江师范学堂(南京大学)、湖北农务学堂(华中农业大学)、湖北工艺学堂(武汉科技大学)等文化机构。他不仅主张修筑铁路,而且乐于学习西方法律。他所生活的这一时段,恰逢中国历史大动荡时期,而在这一历史进程中,谙熟经儒之道的张之洞对国家前途的安危思繁虑重。甲午战争失败后,巨大的伤痛感和强烈的耻辱感深深地警醒了朝野上下。他在重视传统教育的同时,已经意识到“西学”的重要性,《劝学篇》随即问世。

福泽谕吉(1835—1901),日本近代重要的思想家,他出身于德川时代末期下级的崇武之家,因深刻体会当时日本社会的腐朽,又因早年西学东渐,并多次游历欧美,广受西方民主思想和近代科技的影响,因此发誓与当时日本落后的封建制度及意识形态做斗争。他一面介绍了欧美民主国家的情况,一面极力宣传平等自由之说,倡导民生之权利,同时又鼓励国人发扬自立精神,保持国家民族在列强环伺下的独立自主。他又被称为“日本近代之父”。福泽谕吉认为,学习可以使人发扬独立精神。保持日本、国家民族在列强环伺下的独立。人们生来并无富贵贫贱之别,唯有勤于学问、知识丰富的人才能富贵,立志求学、充实力量,先谋个人的独立,再求一国的富强。

二、古今中外三篇《劝学篇》的核心内容

荀子的《劝学篇》,首句,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兮,类之纲纪也。君子之學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行乎动静。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学莫便乎近其人。伦类不通,仁义不一,不足谓善学。全之尽之,然后学者也。末句,天见其明,地见其光,君子贵其全也。

荀子认为培养推行礼法的“贤能之士”是教育的主要功能,或者说是具有儒家学者的身份,并且是能治国理政的各级官吏。他把儒者分为俗儒、雅儒、大儒几个层次。俗儒为浅陋而迂腐的儒士;雅儒为有雅德的儒者;大儒是最理想的人才,不仅知识广博,而且能以已知推及未知,自如地应付新事物、新问题,自如地治理国家,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大儒。

荀子重视学习《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儒家经典,认为各有不同的教育作用。在诸经中,荀子尤其重视《礼》、《乐》,认为礼乐并施能“移风易俗,天下皆宁,善恶相乐”,又尤重《礼》,以它为自然与社会的最高法则,“故学至乎礼而止矣”。

不管是在政治、社会观点上,还是从培养什么样的人来看,或者个人的道德修养甚至教学方法、学思兼顾、专一有恒,都体现了荀子《劝学篇》独到的见解。

张之洞的《劝学篇》,发表于1898年,全书共二十四篇,分内篇和外篇两大部分,系统地阐明了“中体西用”的思想。从张之洞的《劝学篇》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他作为一个洋务派后期的领袖在对西方态度的接受与否的犹豫和选择。他作为一个对西方文化在当时可以算得上是广泛接触的知识人士,渴望得到新的知识和新的文化,但是作为一个明清王朝统治的捍卫者来说,他在政治上却又必须保守,所以在整篇文章中,这种复杂的矛盾都在显露着。可以肯定的是,它的出现,为改革和发展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在《外篇》中,首先,张之洞鼎力主张发展留学教育事业,他列举古今中外留学生学成归国后的创举来阐述出国学习事业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其次,他主张“非天下广设学堂不可”,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人才之盛衰,其表在政,其裹在学,而人才是国家兴盛的根本。

福泽谕吉的《劝学篇》,陆续发表于1872—1880年,由17篇文章结集而成。19世纪下半叶的亚洲,许多国家沦为西方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因而社会启蒙思潮的内容也基本一致——西学东渐,并同救国图存有机结合起来。《劝学篇》指出,治学的要道在于懂得守本分。今试观察我国现势,其不及外国之处,就是学术、贸易和法律。世界文明不外就是这三项,如果这三项不完备,国家就不能独立,因为一国的文明事业不能单靠政府的力量来举办。“文明的精神”就是人民的独立精神。大凡世间事物,不进则退,不退则进,绝无不进不退、停滞不动。社会潮流的力量犹如急流涌进,要在这种激流中屹立不动是不现实的,唯有“变”是永远不争的事实,如果没有非凡的勇气毅力,便会不知不觉地随波逐流,往往有失足的危险。原来人的勇气不能仅凭读书而得,读书是求学的方法,学问是做事的方法,若不经常接触周围实际熟悉的事物,决不会产生勇气。自由独立不仅适应于个人,还适应于国家,同时研究学问时必须志向高远。

三、三篇巨著的思想意义及其社会价值

荀子的《劝学篇》,在荀子所处的时代未能为秦所接受,其著名弟子韩非、李斯也与他分道扬镳,直接帮助秦始皇统一了中国。首先,我们得承认荀子是一位了不起的教育家,然后我们再来谈他的《劝学篇》。荀子以为,在现实中大量存在着“小人可以为君子而不肯为君子”的现象,他对教育的作用很乐观:“我欲贱而贵,愚而智,贫而富,可乎?曰:其唯学乎!……上为圣人,下为士君子,孰禁我哉!”只要有学习和教育,还有什么能够阻止人改变他自己的呢?荀子认为,人成为禹,是环境、教育和个体努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荀子以为,教育培养各类人才,要依据德才兼备、言行并重的标准。德,既忠于君主,又保持自身的独立人格;办事公正,是非清楚;不追求物欲的满足。才,是指能运用礼法,自如地治国。选才的标准:言行俱佳者,“国宝也”;拙于言而擅长行者,“国器也”;长于言而拙于行者,“国用也”;口善言,身形恶,“国妖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任其用,除其妖。

荀况更加重视文化知识的学习,尤其是他的名言“善假于物”,就是指人借助知识来丰富自身。他很重视古代典籍的学习,尤其是儒家经典,《劝学篇》不仅在当时对教育内容、学习过程与思想方法有了完整的步骤序列,而且时至今日,对我们今天的学子依然有着谆谆教诲之用。

张之洞的《劝学篇》是其大半生理论与实践而衍生出的思想结晶之载体。《劝学篇》作为中国近代极有影响的一部教育名著,作为中国近代封建社会即将解体、中西文化与教育问题日益突出,改造与汲取特殊背景时代的产物,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然后小心地求证。在自己的作品中表述“内篇务本,以正人心;外篇务通,以开风气”的“中体西用”的思想,并把它作为一种教育纲领昭示整个教育界,这种思想的确对中国的政治、文化、教育、军事诸领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福泽谕吉的《劝学篇》被誉为“日本文明教科书”,福泽谕吉也被美誉为日本的“伏尔泰”。他一直主张强调个人的独立与自由,唯有个人的独立与自由才能实现国家的独立与自由。基于此,他确立了民族国家与个体国民之间的关系并有强烈的政治启蒙主义思想。另外,他还在自由平等的基础上积极力推男女平等,这一点反映了他巨大的教育思想魅力;提倡所有的国民要有志于学并遵从为学之道。由于在明治维新时期出版,大力宣传了西方的自由、平等、民主等思想,介绍了欧洲先进的科学、文明,传播了民主、独立的观念,适应了日本新兴资产阶级的发展需要,促进了日本近代化、文明化的进程,使日本掌握了面向世界、面对未来的主动权,可谓功高一筹。不难看出教育对一个国家未来的重要性,一言以蔽之,教育是一个国家崛起的重要因子,是人类选择与创造未来的最佳捷径。

四、三篇巨著对我们今天的启示及借鉴价值

荀子的《劝学篇》一直被收录在高中语文教科书里,它作为传统中文经典教材,历来被学者与专家所推崇,它为什么如此受到青睐,因为《劝学篇》里面蕴含了许多今天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尤其是“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诸如此段,不胜枚举。《劝学篇》对教育的内容、学习的目的、学习的过程与方法都做了详细说明。在今天,凡是热爱读书、喜欢求知的人依然把它捧为上宾。

张之洞的《劝学篇》,首先,张之洞作为一位政治家,他对国家民族的前途未来有忧患意识:敌既至无与战,敌未至无与安,吾恐中国之祸,不在四海之外,而在九州内矣!国家的兴盛与晦暗,他以为,窃惟古来世运之明晦,人才之盛衰,其表在政,其裹在学。“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

福泽谕吉的《劝学篇》,19世纪60年代以后,福泽谕吉认识到日本文明落后于西方的铁证现实,主张为促进日本国家富强,不仅应在有形的物质方面学习西方科技,而且要在无形的精神方面学习西方人的“独立自主精神”。

虽然这三人的生活年代相差久远,但却观点完全一致,他们同样认为,教育、学习对一个人来说,对一个民族、国家来说,起的是至关重要的作用。福泽谕吉认为,首先要有人权思想,提倡平等自由,肯定国家主人的是人民,同时号召民众舍身为国,使本国文明追上欧美国家,他认为在这个文明历史发展中,学习第一重要,而且学习不止是读书和空谈,必须是有用之学,他勉励肩负传承文化的学者们不仅要独善其身,而且要兴办事业,为人民造福,做众人的榜样。

荀子的《劝学篇》、张之洞的《劝学篇》和福泽谕吉的《劝学篇》,都是国家的命运与前途陷于存亡危机中的产物。作为历史人物,三人都有不足与可取之处。荀子的《劝学篇》,不管是劝勉还是鼓励学习,都向我们展示着学习应有的态度和精神,虽然他有“性恶论”这一说,但是由于长期的学习,自然可以“化性起伪”;张之洞的《劝学篇》是在“戊戌变法”之前所发表的提纲挈领之作,是介乎维新派与封建顽固派之间的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宗旨的,但从推进国家近代化的进程来说,阻碍了中国启蒙思想的发展,使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久久不能得以改观。

福泽谕吉的思想代表了全体国民最迫切的需要,适应了日本近代资产阶级发展的现实需要,体现了处于上升时期的日本人民不甘落后、积极进取、着力改革的英雄气概和革命憧憬,同时也反映了本国人民渴望从西方不平等条约的束缚下挣脱出来,实现民族独立与国家富强的强烈愿望。福泽谕吉的《劝学篇》加快了日本的“文明开化”程度,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近代化的发展。

文章写到这里,可以说,鲁迅先生早年学医是为了想单纯地通过提高国民的身体素质从而使自己的祖国强大起来,摆脱被奴役的命运,后来,鲁迅先生发现一个国家想要强大起来,就必须要有一定的思想觉悟,否则就算再强壮,也只有落得像牛一样被奴役的悲惨命运,所以鲁迅先生才弃医从文,为的就是从思想上解放中国人民,让人民自己站起來反抗,才有得到自由的一天。

鲁迅先生在“五四”时期,借用小说《药》来唤醒国民的意识,他的文章使他成为时代的一位号手,创作各类杂文或小说来刺痛国民麻木的神经,促使民族自我意识的觉醒。直至今天,一些国民的意识依然处于高度麻木之中,这大多是学与不学造成的,中国人的传统意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哲保身”,等等人生信条应受到狠狠地批判,古人尚且知道“学不可以已”,“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今人呢?笔者也想像鲁迅先生一样,希望能唤醒大家的学习意识,先改变自己,改变周围的人,改变整个社会国民的思想意识风气,只有自己思想行为独立自由,才能改变整个国家的前途与命运。

参考文献:

[1]荀子.劝学篇[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2011.

[2]张之洞.劝学篇·内篇[M].两湖书院刊印,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

[3]张之洞.劝学篇·外篇[M].菁华报馆本,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

[4]张之洞.劝学篇[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2011.

[5][日]福泽谕吉.劝学篇[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2011.

[6]刘生龙.中国古代教育的那些事[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3.

[7]黄建华.十九世纪后期中日教育思想变革及其实际成效[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9,5(116).

[8]朱正.教育面向未来[J].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13,5(2).

猜你喜欢
福泽谕吉张之洞荀子
再论晋抚张之洞之口外七厅改制
荀子“道心”思想初探
《荀子》的数学成就初探
荀子的“王道”观念
和谐
福泽谕吉的亚洲观
甲午战争前后日本知识阶层的“天职论”
张之洞被“教育”
张之洞军事思想论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