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跳楼身亡”,文明理应托举脆弱的生命

2017-09-06 16:21
央视网
关键词:健康权亲属剖宫产

这是谁也不愿见到的一幕惨剧。

据报道,在陕西榆林的一家医院,待产孕妇马某某疼痛难忍想要剖宫产,被家属拒绝后跳楼身亡。其后,该产妇家属站出来发声,自己并未一直坚持顺产,是医院方面拒绝为妻子剖宫产。而医院则拿出了视频监控的“证据”,指出该产妇曾两次下跪与家属沟通被拒。

在事实真相尚未完全浮出水面的情况下,单纯以拒绝剖宫产的态度,来还原和评判导致这起事件的“罪魁祸首”,究竟是院方还是家属,既为时过早,也不无武断。不过,回看事件报道,产妇马某某的手术诉求没有得到应有回应,以致于采取极端的轻生手段,却是不争的事实。

或许,受到质疑的院方会拿出《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认为“家属不签字,医院不手术”于法有据,自己拥有免除责任的“丹书铁券”。而司法实践中,对于类似案件的处理,也多以法院判决医院已履行法律法规要求、不负法律责任告终。但这种忽视患者自身知情权和决断权的做法,其合理性亦存在问题。

患者是自己身体的支配者,对接受诊治的方式作出判断和选择,乃是再正常不过的基本权利。除非是在丧失理智,或是明显有违科学常识的情形下,这种自由支配权不应被限制、剥夺。对于患者亲属,虽然与当事人存在血缘、婚姻等关系,也是利益相关者,但他们对患者手术的“签字权”,与患者自身的决定权,并不在同一条水平线上。

如果强行将患者与亲属捆绑在一起,共同决定手术,此举固然增强了手术过程的“稳妥性”,避免了医院事后被“无端追责”,陷入无休止的医闹纠缠,但牺牲的却是患者的自由支配权。特别是在患者亲属“另有想法”的情形下,本应开展的手术无法正常推进,如此损害的更是患者健康权。

生命至上,没有什么比生命更珍贵。生命健康权是公民享有的基本人权,是其他权利的基础。如果生命健康权得不到保障,那么公民的其他权利就无法实现,或难以实现。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不仅是《世界人权宣言》、《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的内容,也是我国刑法、民法等多项部门法的共同任务。

猜你喜欢
健康权亲属剖宫产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剖宫产后怎样加强护理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公民精神健康权的民法保障
警惕微信“亲属卡”的诈骗
借助过渡语驱动参与式教学
论国家对公民健康权的义务
狗也怕醉汉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38例回顾分析
第二单元 我们的人身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