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为政以德”思想对当代廉政建设的启示

2017-09-06 17:20马月
科学与财富 2017年24期
关键词:教化腐败官员

马月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星辰,居其所而众星供之”。

孔子曾说,“以德行来来治理国家,就像北极星一样,安坐于它的位置上,其它星辰以此为核心展开。”为政以德是孔子主张以道德为基础,对官员的品行与政治德行提出的明确要求。当今社会重视道德文化的发展,正是汲取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才能更好的引导社会风气朝着风清气正,规范有序的方向发展。

众所周知,官员的腐败问题古今有之,它是社会长足发展的一种伴生物。在当今,有人称腐败就是政治之癌,是当前执政党面临的重大问题。古代先贤认为“廉者,政之本也,民之惠也;贪者,政之腐也,民之贼也。”历代以来,官员的腐败会对国家政权的安定产生巨大威胁,官员腐败的严重性直接关系着国家的生死存亡,而几千年以来,中国的吏治并不清明,以权谋私、徇私枉法的现象不绝如缕。有了贪腐就会有反腐倡廉的种种思想和举措,尽管儒家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主流,为当下廉政文化的建设提供宝贵经验,但儒家文化的思想具有其局限性,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就推动廉政社会发展的进程而言,有以下几点启示:

一、强化德育教化的功能,提高党的领导能力。在政治上,儒家历代坚持为政以德,以“仁政”思想灌输使统治者重视官德建设,以加强官员的自身道德修养,使为官者必须以清、慎、勤作为为官之本,时刻告诫官员要立身清白、为官清廉。在古代“为政以德”强调官员的道德修养,其官德影响着整个社会风气,官员的清廉便能使吏治清明,社会稳定。对当今社会而言,古代十分重视官员的文化修养对当下廉政建设指明了方向,加强德育教化,为党培育一批勇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的的领导班子,以良好的道德修养让当代国家公职人员时刻谨记不忘初心,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强化自我监督、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能力。近年来,受西方极端主义思潮的影响最为深远,尤其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个别领导干部意志不坚定,道德素养呈下坡趋势,虽有加强学风教育,仍有些领导干部当耳边风,不学上进。这些腐败分子的心中只有权力没有责任担当,办事推诿或不为,慵懒散漫,以贪图享乐为追求;对广大人民群众吃拿卡要,无所畏惧,腐化堕落;由于德育教化的力度不够,迷恋特权,骄奢淫逸,被情人催“枕边风”而损公肥私。因此人们甚至怀疑德育教化对党风廉政建设的作用,其实不然,道德的滑坡更是警醒公务员制度的考核、升迁、调遣等要严格把关,要将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作为一项战略任务落实,并完善相关法律措施加强监督与制约的力度。

二、加强权力的监督与制约是搞好廉政建设的重要保障。古代的廉政建设由于受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多停留在道德层面上,强调为官者必须以德服人,以勤政廉明的观念教化官员,但缺乏权力的制约机制,权力监督与制约的失控,使腐败现象滋生严重。对于当代廉政建设而言,权力的监督与制约失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监督机制虚置,没有充分行使监督的权利,导致监督缺乏重点对象,在监督效力上的缺失使不少腐败分子成为漏网之鱼;二是没有意识到权力来源于人民,民主监督不够完善,人民群众在参与监督中的渠道狭窄,没有充分利用网络、报纸、通信、媒体等监督途径将腐败分子绳之以法;三是权力监督缺乏相关的保障机制,导致行使职权者畏手畏脚,基于各种人情因素、级别关系,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在行使职权中推诿了事,架空了权力监督与制约的法律效力,使反腐倡廉建设面临更艰难的挑战。而权力的正确行使,需要建立良好的制约机制,使公职人员在其规约模式下自觉的实施与运用权力,不给任何腐败的机会,以提高公职人员的工作效率。正确行使公权力要从源头、动机上根除腐败的心理。所以在廉政建设过程中,要全面考察干部的思想、工作、作风、生活方面的问题,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活动,打消私欲的念头,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诱惑,及时消除腐败动机。从源头上治理腐败,公职人员需要树立忠于职守、克己奉公的精神,建立科学、透明的权力运行机制,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三、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以思想教化保持党的先进性。传统的官德坚持“团结、中庸、克己奉公的、鞠躬尽瘁、尊老爱幼”的儒家道德规范,有利于当时国家政局稳定和社会的和谐。当今,全面从严治党是加强党的建设与国家发展的重要使命,党必须预防与抵御风险,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落实好党内监督,尤其是纪委的监督职责,加强对党的基层组织与日常的监督力度。党的高层干部要带头自我监督使党要管党,做好率先垂范,树立标杆模范。与此同时重视“问责”以保证监督的效果,落实各层级的监督责任,以严肃问责深挖腐败的动机。将纪律挺在前面,深化纪律检查体制改革,使全面从严治党更加有警觉性,强化党的执政根基。在思想理论上要积极开展“两学一做”,全党毫不动摇的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广大党员干部要与时俱进,增强党性修养,努力提高自身觉悟与领导水平。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论,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发现问题与分析问题,并广泛的学习政治、经济、 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国防、科技等知识,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与专业水平。在道德上,一是要着重提高公职人员的道德修养,学习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二是要坚持实事求是,以身作则,自觉抵制诱惑,强化自我监督、自我管理的原则;三是创建清正廉明的政治生态,树立以腐败为耻、廉洁光荣的思想态度。使广大党员干部提高自己的人文修養与道德素质,去庸俗、远低俗、不媚俗,做到廉洁自守,永葆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

四、强化法制建设,为反腐倡廉提供法律屏障。在反腐倡廉建设中强化法律制度的作用,是全面贯彻并执行依法治国,以法遏制腐败的蔓延,使反腐倡廉建设更加制度化、规范化。加强反腐倡廉法规制度体系建设中,监督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司法监督是对公权力最具威慑力的监督。司法监督将权力赋予和行使法制化,权力赋予即权力获得的过程,一旦权力的赋予过程不合理必然会导致腐败。所以在人大代表选举立法,国家机关组织立法,官员的选举、任命过程中,实现权力运行以法律护航,必须提高权力主体的法制意识与法律自觉,将监督、检查、问责有机统一起来,把权力法治化的程序纳入反腐倡廉制度化的范围。党员干部要强化法规制度意识,积极开展法规制度的宣传教育,确保各项法规制度在党内根深蒂固,使干部在行使职权时以法律规章为准绳,拒绝以权肥私,贪污腐化。重视社会法制化的建设,为广大人民群众监督社会腐败现象提供制度性保障,使监督者有合法的途径实现其监督的权力,以更好的发挥反腐倡廉的作用。强化普法教育,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对违法违纪行为予以严厉惩处,切实做到以公开促公正,以透明保廉洁。

“为政以德”的儒家文化思想,讲统治者要以德行来规范与引导,就像北极星不动一样,其他的星辰就好比官员与群众,都在各自的位置上各行其是,社会秩序自然就会有条不紊。在我看来,孔子是要求为官者要以道德作为表率,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与人格魅力,同时与今天强化廉政建设有异曲同工之妙。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一旦领导干部不以身作则、徇私枉法、违背民心,就会导致整个社会结构的混乱、发展的停滞,众星一旦分崩离析,又何以廉政社会的构建?所以对于当今中国廉政社会的构建要汲取经验教训,学习借鉴古代官德规范的同时,还要加强官员道德水平的提高,以权力的制约与监督竭力消除腐败动机,以思想教化强化党内政治生态,以完善法制建设,筑好防腐的防火墙,使廉政社会早日建成。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化腐败官员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孔雀东南飞》女德教化主题探析
腐败,往往由细微处开始……
官员在线
官员在线
官员在线
国外警察腐败控制与启示
古希腊悲剧的教化旨归探析
官员晒书榜
腐败至死怎么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