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完善社会综合治税机制建设的思考

2017-09-06 09:19巴岩松
科学与财富 2017年24期
关键词:机制建设税收法治

摘 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不断完善,我国经济状况发生了较大变化,特别是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后,纳税人数量和税收规模不断扩大,经济主体结构日益多元化,经济联系也更加密切,客观上加大了对税源的监控难度。本文总结了当前社会综合治税现状,分析综合治税存在不足并从机制建设、信息化建设和奖惩机制等方面提出完善对策。

关键词:税收、机制建设、法治、信息化

新的形势下,仅仅依赖税务部门难以实现对纳税人的全面征管,因此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社会综合治税显得尤为重要。近几年,部分地区在综合治税工作方面进行有益探索并取得一定的成效,有力地促进了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和税收环境的持续优化。本文围绕社会综合治税的现状和发展进行研究,探寻综合治税机制建设思路,同时提出几点粗浅看法,以求达到抛砖引玉之效果。

一、社会综合治税开展成效分析

社会综合治税对于加强税源管理、强化政府宏观调控、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全面提升税收征管水平等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逐步形成了政府主导、法制保障、部门合作、信息互通、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社会综合治税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政府部门主导引领正确方向

完善的组织架构是综合治税有效实施的先决条件,综合治税工作挑战难度极大,地方政府在其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经过多年探索,在部分地区形成了自上而下的系统性、完整性领导体系,部分省、市、县等各级政府部门主导成立综合治税领导小组,负责综合治税的引导管理工作,形成区域统一覆盖的整体,通过政府主导参与方式保障综合治税工作顺利实施。

(二)法律制度建设确立法治保障

新税收征管法第五条明确:“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法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税收征收管理工作的领导或者协调,支持税务机关依法执行职务、 依照法定税率计征税额,依法征收税款。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支持、协助税务机关依法执行职务。税务机关依法执行职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同时《预算法》和征管法实施细则也对各部门建立协税制度并依法组织预算收入做了相关规定,为社会综合治税体系建立提供法律依据。

(三)强化部门合作营造外部环境

社会综合治税体系下,对部门合作协税护税的要求更高,通过国地税、统计、财政等部门配合和密切沟通协调,过去好多靠税务部门难以解决的难题迎刃而解。可以说税收征管初步摆脱了税务部门单打独斗的局面,税收征管的社会化不断加强,形成了积极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既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抓好税收征管工作,又保证税务部门在社会综合治税工作中的税收主管地位。

(四)信息互通机制打造高效平台

实行社会综合治税可以强化政府各部门间信息的交流与共享,政府各部门间的工作联系更加密切,更有利于工作合力的形成。各地尝试建立了各类社会综合治税信息共享平台,初步打破了政府部门传统的管理模式,在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中处理和交换政府信息,形成内容丰富权威性高的大数据信息,为政府做好涉税业务决策提供可靠的参考,同时为政府更好做好社會服务提供全面高效的信息平台。

二、综合治税机制建设存在不足

虽然综合治税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因为牵扯单位较多,在实际运行中还存在着协调难度大、平台运用单薄、法治机制建设不完善、治税手段单一等问题。

(一)综合治税基础不牢。综合治税需要统筹各方力量,但是部分行政单位对综合治税了解较少,实际工作中依然维持过去税款征收成效属于税务部门的思路,参与社会综合治税积极性不高,偶尔出现拖延或资料不全等情况,影响综合治税工作时效性。

(二)信息化水平不够高。当前的综合治税信息平台建设,还停留在简单的部门数据交换,缺乏大数据思维有效运用。同时由于部门数据接口不统一,信息交换不对称以及部分数据需要保密等原因,综合治税信息化建设相对迟缓,需要不断进行优化和调整。

(三)法治建设仍需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是综合治税的法治保障,但是法律条文规定缺少具体的运行程序,同时对社会机构和组织的限制作用较弱。尤其是在当前“放管服”大环境下,更需要法治建设进程的加快,以不断改革和提升治理能力。

(四)现行手段相对单一。当前综合治税手段仍以联合办税和联合打击为主,但是通过识别和化解风险等合作较少。宣传方面合作同样存在薄弱点,未深入开展联合宣传、联合考核、丰富奖惩等措施,对涉税部门和群众协税护税积极定的调动作用不强。

三、完善社会综合治税机制的思考

对如何进一步完善制度、管理、激励机制等方面的建设,和进一步发挥社会综合治税中各职能部门的作用,谈几点看法。

(一)完善综合治税管理机制

进一步扩大社会综合治税领导组范围,加强对社会综合治税工作的领导。建立社会综合治税联席会议制度,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协调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并科学调配各种部门资源,提高办事效率。

(二)强化信息交换平台建设

借助现有的计算机网络,建立信息交换平台,定期交换涉税信息,建立信息传递反馈制度,各责任单位填写和反馈相关涉税信息。及时做好有关信息资料进行归类、分析工作,并将处理情况和结果反馈至提供涉税资料的各成员单位,有序推进社会综合治税工作中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

(三)建立科学激励奖惩机制

对积极参与社会综合治税,且协税户数成效显著的部门给予奖励。对工作配合不积极、支持不力的给予通报批评,在工作中不履行职责导致税款流失的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追究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采取有效措施奖优惩劣,充分调动部门参与积极性,营造依法治税、协税护税氛围。

参考文献:

[1]社会综合治税实践中的问题与对策[J].何文.当代经济.2011(23)

[2]关于完善社会综合治税机制的探讨[J].王韶华.财经界.2010(02)

作者简介:

巴岩松,出生年月:1990年5月,性别:男,民族:汉族,籍贯:山东省滨州市,学历:研究生.endprint

猜你喜欢
机制建设税收法治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高职院校兼职教师校企合作机制建设探析
浅析如何做好民生检察服务热线工作
税收(二)
积极运用“黄绿红”三色管控保廉工作法,助力电力企业打造反腐倡廉生态机制建设
税收(四)
税收(三)
税收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