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展望

2017-09-06 08:58王秀敏
科学与财富 2017年24期
关键词:中国经济工业化互联网

王秀敏

摘 要: 在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得以迅速的发展,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也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日新月异的发生着改变,信息化与社会生产的各行各业都产生了紧密的联系并且对这些行业产生了深刻的改变,促使其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的、深刻性的变化。而工业化作为工业革命以来人类迅速迈入现代社会的重要手段,以机器大工业的生产形式解放了生产力,创造出极其丰富的物质财富,而随着现代工业工艺的逐渐进步,以及人类对于自己命运和生存环境的关注,促使工业经济向集约化、节约化、绿色化、共享化发展,这也是现代工业经济与信息化紧密融合的必然要求。在信息化时代,工业文明不应当隔离在信息化的大门之外,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命脉,工业化应当自觉的进行信息化改造。本文即从我国的信息化与工业融合的路径进行分析,探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展望。

关键词: 信息化;工业化;融合;中国经济;互联网+

引言:“web2.0”时代的经济是建立在以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技术、视域为支撑的信息化产业上的,在世界各国提出自己的信息化发展之路时,我国也在紧跟世界潮流,从工业化这一经济发展的重要过程出发,党中央和国务院相继多次颁布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指导性文件,为我国的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指明了方向。而在新的起点上,把握时代机遇,抢占信息化时代的发展红利是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对于“二化”的融合是应当予以战略性的支持,同时,在探讨“二化”融合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时,应当准确把握并定位信息化与工业化所代表的内容与使命。

一.工业化与信息化概念及关系分析

1.信息化定义

信息化是建立在信息技术日益发展,智能化产品在社会各行各业逐渐实现普及的一种社会发展趋势,是以“互联网+”为主要特征的。信息化时代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对于科技的投入成為经济发展中的决定性因素。而信息化与工业的融合就是“互联网+”工业经济中的发展因素。

2.信息化与工业化关系分析

工业经济与信息化的融合,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工业4.0时代,就是搞活“互联网+”与工业经济中各因素的一场工业改革,或者说是革命。是对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和生产方式的进一步革新。

2.1工业化的高度发展是信息化产生的基础

信息化与工业化是社会文明发展的两个不同阶段,是建立在不同的社会生产方式上的。工业化以大工业生产为主要特征,而信息化则是社会生产中科技投入不断加大的状况。也就是说,信息化是建立在高度发展的工业化之上的。

2.2信息化的发展势必促进工业化的进程

信息化是承接在工业化之后的另一种社会方式,是建立在互联网技术高度发展基础上,以高度发展的工业经济为主要表现。大工业生产方式之中凝聚越多的科技因素,就标志着生产方式与生产结构的进一步合理化,标志着社会发展与社会产能的比重合理化。也就是说,信息化必将促进工业化发展。

二.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现状调查

1.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带来的机遇与发展现状

1.1信息化与工业化得到完全的政策支持

信息化与工业化在我国是以国家战略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我国在经济发展新形式下,极为关注两化的融合。党和国务院多次制定相关政策,定位于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参照德国政府的《德国2020高技术战略》描绘的工业4.0时代,相继颁布《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愿景和规划。

1.2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产能结构变化

工业化进程中,信息化的参与已经表现在各方面。即互联网+的形式越来越丰富,包括在企业的经营、生产、管理等环节中,以网络参与、智能管理等方式参与的信息化发展思路在改变生产方式,促进产能结构转变方面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

1.3信息化与工业化改变工业生产方式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改变工业生产方式的状况主要表现为工业生产中综合类生产方式普及,以互联网+工业生产,创造出智能机器人,智能管理等生产方式参与到工业生产中,提高了工业生产中的科技因素,进一步发展了现代工业。

2.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带来的挑战

我国的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在获得巨大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深刻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产能过剩问题严重,要求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提供新思路

当前我国面临严重的下行压力,以资源消耗,污染严重为特征的传统工业依旧拥有生存空间,产能过剩问题严重,造成了资源浪费,不符合生态性社会与绿色经济体系的建立。未能在网络信息化时代瞄准自己的发展方向。在国家实行经济供给侧改革的契机下,信息化与工业化势必充当经济发展的先锋,给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新思路。

2.2国际环境变化,制造业现状面临挑战

自蔓延全球的金融危机过后,世界经济发展疲软,制造业与装备业成为增长经济的主要手段。而以高端制造业为主的现代工业成为各国抢占经济发展红利的重要方式,在制造业发展上,从市场信息到工业生产,“互联网+”的参与提高了工业经济中的科技投入,预示传统的制造业要面临严重的市场竞争。

三.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助力

从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特点出发,通过各种方式促进两者有机的结合,创新“互联网+”的经济模式,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助力,是我们应当去关注的主要内容。

1.打造构建信息化时代的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体系

1.1完善两化融合机制建设,构建“互联网+工业经济”的现代工业体系

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是建立在一套有机的体系之上的,这套体系是政府,经济部门,工业部门,科技部门等多种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因子在“互联网+”模式的综合作用下构成完整体系的。构建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的基础,是要有规划,有决策的完善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机制建设。endprint

1.2给予充分的财政金融政策支持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预示着改造或剔除落后产能,大力发展基于“互联网+”模式的新产业。將科技,人才大规模的引入到现代工业经济之中。因而,这是一项旷日持久,花费巨大的结构调整政策,是个别组织或机构所不能独立完成的。因而,国家要制定面向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经济政策,全力保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财政支持。

2.加快工业网络建设,改变生产模式

传统的生产方式已经不适应今天社会的发展,随着人口膨胀与市场疲软,世界性的消费力下降现象已经出现,在信息化时代,工业生产要同市场建立紧密的基于“互联网+”的联系,保证工厂与市场的有效沟通机制,从而打造订单式生产,为节约资源,提高效率,改变生产模式贡献力量。

3.建立完善的工业化信息化融合人才资源体系

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是改变了生产结构的新型经济发展之路,是互联网时代主流的声音,也是建立在密集的资金流和丰富的人才资源之上的,因而,对内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对外加强国际交流是为体系建设与组织建设提供专业人才和技术支撑的重要手段。

3.1加大人才培养

信息化与工业化应当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研究机构和融合基地,加强与国内知名高校的合作,以发展形式为依据对象,加大人才培养。

3.2加强国际合作

信息化与工业化时代的发展是需要时刻关注国际两化融合发展方向的。因而,加强国际合作有助于跟踪国际发展最新动态,并且吸取国际发展的最新优势,获得丰富的发展红利。

四.结束语

当前国际经济发展进入瓶颈期,各种经济发展思路层出不穷,而以时代的发展特征为经济持续向上的思路,则是具备现实意义与科学意义的,也就是说,在今天,我国经济的发展必然是要依靠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方式促进其进一步向上,而随着国家战略的重视,我国的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正在走上一条正确的道路,国民经济体系中,以“互联网+”为特征的经济体系正在不断发展壮大,对我国经济带来了新的活力,未来持续的通过信息化与工业化体系建立,积极创新“互联网+”的方式与边界,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对经济的贡献。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这样的发展态势下,我国经济将会迎接新一波的发展浪潮。■

参考文献

[1]谢康,肖静华,周先波,乌家培. 中国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质量:理论与实证[J]. 中国信息化,2017,(04):72-83.

[2]陈庆江,杨蕙馨,焦勇.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对能源强度的影响——基于2000-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01):55-63.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国经济工业化互联网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新型工业化》征稿启事
工业化失败的国家缺了什么?(上)
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
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研究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工业化住宅渐行渐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