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门路的几点做法

2017-09-06 11:52杨含秋
科学与财富 2017年24期
关键词:高等学校

杨含秋

摘 要: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衡量学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成果的重要标准,是关系社会和谐稳定与家庭生活幸福的民生工程,是科学配置人力资源并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任务。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促进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教育部要求教育系统全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实现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和更高质量的就业。通过近年来为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以我院为例总结了近几年拓宽毕业生就业门路的主要经验和做法。

关键词: 高等学校;就业门路;经验做法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促进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为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指明了工作方向。学校广大教职员工一定要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全面了解和掌握党和政府对今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总体部署、工作要求和相关政策,充分认识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工作的紧迫感、使命感,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措施,全力以赴做好今年的毕业生就业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制度。

进一步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一把手”工程。学校党委书记和校长对全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负总责,从人、财、物等方面向就业工作倾斜,并及时研究和解决毕业生就业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我校今年就业目标的全面完成。各有关部门和二级学院的党政主要负责人也要对本部门、本学院的毕业生就业工作负总责。

进一步细化就业工作责任制。继续实行学校主要领导与学生工作处、党委组织部、教务处、校团委等相关部门和各二级学院院长签订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责任状,明确就业工作责任和工作目标,没有签订责任状的部门,也应明确就业工作的主要职责。从而形成由学校领导、职能部门、二级学院和教职员工都来关心就业工作、参与就业工作、共同促进就业工作的工作格局。

进一步完善毕业生就业工作联系制度。学校领导指导和帮助本人所联系的二级学院抓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各二级学院党政领导负责联系本学院的不同专业、班级,指导、帮助相关的专业、班级完成就业工作目标。

进一步健全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督查机制。加强对全体毕业生辅导员和就业统计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就业统计的科学化水平和质量。强调就业工作的“四不准”(即不准以各种方式强迫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和合同;不准将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发放与签约挂钩;不准以户档托管为由劝说毕业生签订虚假协议;不准将顶岗实习材料作为就业证明),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做好招聘、签约、就业统计等工作,加强对用人单位和就业材料的审核,规范签约行为。加大数据核查力度,确保就业统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对就业统计作假、违规的部门和个人,将在评优评先中实行“一票否决”。

二、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在全面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同时,要突出工作重点和关键环节。从就业指导来看,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是重点;从关注的就业群体来看,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少数民族毕业生、残疾毕业生是重点;从工作类型来看,促进自主创业和基层就业是重点;从教育方向来看,加强就业对教育的反馈是重点。

三、注重观念引导,进一步提升就业指导水平和质量。

要结合我校办学特色和相关行业发展,加强对学生开展生涯发展和职业规划教育,引导学生主动将个人的发展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要引导学生全面了解我国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新要求,正确看待当前的就业形势,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和成才观,激励更多毕业生树立远大理想,投身基层,在基层建功立业。

要注重发挥校外专家学者、成功人士和优秀校友等社会力量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加强就业实践和能力培训,不断提升毕业生综合素质及就业竞争力。

在毕业生中加强诚信教育,使毕业生把自身个人的诚信和社会影响、学校声誉、学校今后的发展联系起来考虑,做到诚实守信。抓好毕业生的就业心理疏导工作,高度关注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切实做好有心理障碍毕业生的就业帮扶工作。

强化就业安全教育和管理,通过安全教育班会和给每个毕业生发放《毕业生就业安全防范告知书》等途径,进一步加强对毕业生的安全教育管理,预防毕业生误入非法传销组织,预防就业诈骗,预防由于教育和管理不到位,在求职应聘过程中发生意外,确保毕业生顺利安全就业,维护校园稳定。

四、搭建平台,引导和鼓励更多的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基層就业是我校就业工作的重要特色,各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要进一步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继续大力实施“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基层项目,切实做好各基层项目的政策宣传,鼓励优秀的毕业生投身基层。

关心到基层就业毕业生的工作和成长,加大对基层就业学生的回访力度,使他们切实感受到政府、社会、学校和老师的关心,增强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信心。进一步拓宽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渠道,主动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工商联等单位联系,为中小型企业在我校招聘毕业生搭建平台,充分发挥中小型企业吸纳我校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作用,鼓励毕业生到各类中小企业就业,并做好相关后续服务工作。

五、拓宽渠道,加大就业信息的服务力度。

学校各部门要充分发挥校园就业市场的主渠道作用,确保招聘活动场次和岗位数量进一步增加。要继续深入挖掘适合毕业生就业的有效信息,主动邀请用人单位到校招聘毕业生。结合实施高校服务广西新发展行动计划,争取我校有更多的毕业生留在广西,特别是留在梧州市工作。加强对梧州市知名企业、重大建设项目的宣传力度,引导和鼓励更多的毕业生在梧州市就业,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持。在巩固广西和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原有就业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江浙一带的就业市场,扩大毕业生就业地域的分布,给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六、加强创业教育,激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依托大学生综合发展中心,以推进我校全区高校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活动。完善课程体系建设,逐步在全校范围内推广创业课程,在全体学生中普及创业教育。围绕进一步推进广西高校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梧州市大学生微型企业孵化园、梧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孵化园、梧州市青年创业服务中心的建设,进一步加强和各级政府部门、社会企业联系,为我校大学生创业活动的开展争取更大支持。进一步健全大学生综合发展中心的各项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大学生微型企业的成长档案,树立成功典型,在大学生微型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提供不同的帮扶,促进微型企业良性成长。鼓励毕业生积极参与我校教职工主持的科研服务工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及时总结和推广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先进典型,努力实现我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人数和规模比上年有新的突破,在实践中总结探索出我校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新亮点。■

参考文献

[1]高校扩宽毕业生就业门路的有效措施[J]. 任菁.亚太教育. 2015(25).

[2]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门路的策略研究[J]. 王珊.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4(02).

[3]试论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门路的主要经验和做法[J]. 吴琼. 出国与就业(就业版). 2012(04).

猜你喜欢
高等学校
信息化建设在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思考
高校财务资源绩效评价体系的设计及应用
基于管理学理论的高校学生宿舍管理体系探究
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及其对我国高校的启示
大众创新万众创业背景下高校实践教学改革探析
基于产学研结合的高校经济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浅谈高校廉洁教育的对策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高等学校教学及科研设备政府采购操作实务
浅谈高校宿舍管理与宿舍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