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公园景观提升中植物的选择与配置

2017-09-06 09:28张宇航
科学与财富 2017年24期
关键词:湿地公园植物

张宇航

摘 要: 湿地公园设计必须要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同时结合当地的经济条件与自然地理条件来作业最科学且适宜的湿地公园设计方案,要科学合理地选择植物的配置。本文首先详细介绍了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的重要作用,其次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而针对植物的选择与配置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供有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 湿地公园;植物;选择与配置

引言

现阶段,湿地公园研究人员主要采用人工的方式或者运用计算机软件来辅助设计,这样就使得工作量大、效率低、设计成果水平低下。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作为森林资源信息系统子系统的湿地公园设计系统,也在此背景迅速发展以及不断完善。近年来,世界各国学者在此背景下不断进行湿地公园信息化,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果,但仍需不断加强与完善。

一、湿地公园设计的重要作用

城市规划中,湿地公园设计要充分发挥园林绿地系统,达到一定的经济效益、文化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主要表现为:

1、有益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在充分结合城市所在地地域特色的前提下,湿地公园设计要将主体设定为自然要素,进一步对城市生态系统进行优化,保持城市中生物的多样性,进而有效地提升整个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科学且合理的湿地公园设计,可以有效地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为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们提供新鲜的氧气、无污染的水源,提高整个的城市舒适度。

2、有益于传承城市文化

湿地公园可以代表城市的整体风貌水平,也是其具体的展现形式。湿地公园设计中,公园的主题、材料选择等方面都必须要结合该城市的历史文化传统,给予公园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为居民提供一个享受文化熏陶的场所。例如,苏州博物馆,其是由世界知名设计师团队主持设计建造的。该设计团队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基础上,融合中国古代园林设计理念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理念,巧妙地运用现代的建筑材料,创造出另人惊叹的博物馆。新的博物馆完美的融入了苏州的古城,其与忠王府交相辉映,成为苏州古城建筑中较为璀璨的明珠,让人赏心悦目。

3、有益于营造舒适的生活环境

湿地公园设计,应当“以人为本”,为广大居民创造出兼具多元化、适宜的居住环境。湿地公园设计,可以为广大市民创造出环境优美的人工与自然风光,提高合适的休息场所,建设令人舒适的绿化设施,充分地满足广大民主对于精神文化的追求。

4、有益于推动城市的经济发展

湿地公园设计,对于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湿地公园设计可以有效地改善城市居住环境,提高投资者的意愿;进一步,促进城市土地价值的稳步增长,吸引大批的人才与发展资本;公园绿化设施还能够拉动园艺产业的经济发展,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二、湿地公园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盲目追求生态效益

湿地公园设计既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同时又不能少了艺术性。湿地公园设计必须要以自然规律为依据,了解植物的基本信息及特点,才能够将植物的功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达到湿地设计的应有的效果。现阶段,湿地公园设计往往出现盲目追去生态效益的问题,单一的草坪植被模式被广泛应用。该模式不仅加大了城市饮用水源的压力,同时其也不同有效地促进水土保持,与最初的设计理念严重偏离。

2、设计作品中缺乏人文关怀思想

湿地公园设计中,往往单一地追求公园对城市的装饰梅花效果,绿化范围追求大气派、大尺度,忽略了植物的栽培。为最大程度地追求美化效果,规划设计中运用各种植物来形成多样的图像。这样的结果就是,居民看到的景象仅仅是空荡荡的草坪。这样的设计,离自然越来越远,并且同时也疏远的群众关系,无法加强人与自然间的交流,达不到和谐的目的。

三、植物的选择与配置

1、陆生植物的选择与配置

结合湿地公园原本存在的植物特征,并且在此基础上,全面规划并提升改造设计。选取其中较为关键的点进行改造,配置较为完善的植物群落,使得湿地公园整体上看显得更加主次清晰。可以在原来的树木品种基础上,增加一些乡土人情的树种(比如白玉兰、榆树、枫杨、银杏等等)。也可以在原来的果树品种基础上,增加种植一些桔子林、枇杷林、柿子林以及杨梅林。假若原有的公路地被主要是以自然草坪为主的,则可以对该草坪进行改造,大量地应用一些花卉及地被植物,这样不但可以降低养护方面的成本而且还丰富了景观的规模。也可以在原有的草坪上设置一些农耕类的植物区,这样可以让广大人民更加地了解生活,可以选择油菜花、棉花、水稻、玉米等,还可以选择一些蔬菜,如南瓜、五彩辣等。在灌木方面,可以优先选择美国金钟连翘、大吴风草、栀子花、山茶花、黄金菊、花叶玉簪、金钟花等,同时悬挂植物的名牌,简单地阐述植物的生存特性等,提升科普效果。

2、水生植物的选择与配置

水生态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便是水生植物,其可以充当生产者的作用。因而,一定要依据当地的具体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选择水生植物。水生植物有一定的去污能力,同时又可以净化水质。例如茭白对氮磷的吸收能力很强,而芦苇更善于输送氧气,可以将二者有机结合,有利于植物的生长。绿地群落也是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绿色植物可以有效地降低城市二氧化碳排放,提供新鲜的氧气来源,进而有效地促进了生态环境的自然平衡。湿地公园可以选择的挺水植物(芦苇、茭白、香蒲),进而采用片值的方式,营造出极具观赏性的水生景观。同时也可以种植一些睡莲为主的植物群落,可以有效地协调宽睡眠。湿地公园植物选取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美学方面的设计,设计中要蕴含观赏价值,因而,要科学合理地运用植物层次结构与色调营造出具有一定视觉冲击效果的湿地公园。针对公园内部不同区域,都要科学布置好植物,利用不同区域的土地性质、景观要求,结合城市天气变化情况,进而确定公园绿地区域内的设计风格。

结语

众所周知,湿地公园设计系统研究与设计是未来我国发展的重要需求之一,现阶段这种绿色工程也符合我们的生活需求,可以有效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及舒适程度,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为了切实将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系统工作真正地贯彻落实下去,必须要湿地公园植物选取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美学方面的设计,设计中要蕴含观赏价值,因而,要科学合理地运用植物层次结构与色调营造出具有一定视觉冲击效果的湿地公园。把好各个阶段的质量关,做好全面的管理工作,优化设计目标,可以有效地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能有效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可以使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艾迪.城市湿地公园设计方法初探.园林景观,2013:82-86.

[2]王媛媛.濕地公园设计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4(28) : 391-392.

[3]郭伟.探析城市规划中园林规划设计的应用[J].房地产导刊, 2015(13) : 265-265.

[4]郑曙扬.新旧碰撞的启示—现代设计理念与传统文化情结. 装饰,1999

[5]樊良新,牛海鹏,佟艳. GIS支持下的晋西王家沟流域湿地公园设计信息系统建设研究.水土保持研究[J], 2007, 14(1): 54-56.

猜你喜欢
湿地公园植物
植物的防身术
把植物做成药
哦,不怕,不怕
将植物穿身上
安徽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与实践
湿地公园建设中的景观设计探究
植物罢工啦?
植物也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