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中级配碎石基层的施工技术研究

2017-09-06 12:53刘峰黄战强
科学与财富 2017年24期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技术

刘峰+黄战强

摘 要: 现阶段,公路工程建设的规模不断扩大,对于其质量及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级配碎石基层具有良好的透水作用,且经济效益显著,在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引用。本文主要对级配碎石基层的施工工艺进行分析,并探讨加强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公路工程;级配碎石基层;施工技术

路面作为公路工程的重要构成部分,不仅影响着工程使用寿命,与行车舒适度应也密切相关。半刚性基层由于碾压荷载的作用,容易出现开裂现象,进而影响路面的使用性能。通过级配碎石过渡层的施工,能够有效的控制裂缝问题。级配良好的碎石材料经过碾压的作用,承载能力较强且具有良好的排水功能,在路面基层以及底基层中应用较为广泛。在级配碎石基层施工的过程中,所选择的碎石材料应保证各项指标均满足相关标准,并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结构层组合,确保施工方案的科学性,使基层抗疲劳、控制裂缝等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一、工程案例

某公路工程标段内总长度在67.34km左右,根据工程所在地的实际情况将路面结构设计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厚度21cm,级配碎石基层厚度在13cm。级配碎石所选用的主要原材料为石灰岩,通过反击式破碎机对其进行加工。由技术人员结合地质情况进行碎石配合比例的设计,通过方案优选最终确定级配碎石密度在2.31kg/m3。以此为依据进行施工方案的设计与部署,确保公路工程建设施工的质量。

二、公路工程级配碎石基层施工技术分析

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施工机械准备

在级配碎石基层施工中,所需的机械设备主要有摊铺机、压路机等,根据公路工程地质条件确定设备的规格及数量,在保证施工效率的同时,避免出现设备闲置的问题。待机械设备进入施工现场之后,由专门的操作人员调试设备的各项参数,储备易损零件,并形成相应的管理档案,避免在施工的過程中出现机械故障。公路工程施工周期一般较长,在此过程中还需做好维护及保养工作,以提高设备使用性能。

(2)底基层处理

在施工跟之前应按照标准进行底基层的处理工作,将表层的碎石、浮土等清理干净。并复核基层各项施工参数,保证其横断面、坡度等与施工方案要求保持一致,为后期施工创造良好的环境。同时在基层表面适当洒水,使其处于湿润状态,提高上下层之间的连接程度,确保后期摊铺施工的质量。

2、级配碎石拌合与运输

首先是碎石材料加工,所选择的碎石材料必须满足相关标准的要求,表层清洁且不存在风化现象,压碎值控制在26%以内,同时为了保证材料的级配符合要求,可进行室内CBR试验,根据试验结果确定科学的碎石级配。其次是级配碎石的拌合工作,在此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混合料的含水量,实际含水量与最佳含水量之间的误差保持在0.5%左右。在拌制的过程中,应定期抽查含水量及配合比例是否满足要求,确保各项原材料均匀混合之后方可停止拌合。采用带有漏斗的料仓出料,禁止采用直接跌落式堆装。随后进行混合料的运输工作,为了防止出现混合料离析的问题,在装料时车辆可适当移动。在运输的过程中车辆应加盖遮挡物,避免水分流失过快。

3、级配碎石混合料摊铺

在正式摊铺施工之前,应检验设备的使用性能,防止在施工中出现故障问题。为了确定最佳的摊铺系数,可选取具有代表特征的路段试验施工,确保摊铺质量满足施工要求。正式摊铺时设备应处于匀速运行的状态,一般在2—2.5m/min。可将挡板设置在螺旋布料器之下,减少离析问题的出现。并配备专门的施工人员对摊铺完成的路面进行修整,及时处理粗细集料离析问题。若局部存在不平整现象,应按照标准进行填补。摊铺施工完成之后,检验基层的厚度以及路拱横坡度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4、级配碎石基层碾压施工

根据公路工程的地质水文条件确定碾压组合方式,每段碾压长度控制在50—80m,确保基层的压实程度。通常采用由路肩两侧至中心的碾压顺序,路肩两侧可适当提高碾压次数。在碾压施工时应保证1/2的重叠轮宽,以免出现漏压的现象。若表层出现不平整或者坑洞,应及时补充相应的级配碎石,并进行碾压密实。初压主要以静压为主,速度宜控制在1.5—1.7km/h,适当提高集料密实程度,避免在后期碾压过程中表层集料破碎。随后可进行振动碾压,在此阶段可适当提高碾压速度,在2.0—2.5km/h左右。直至工作面表层不存在明显轮迹且压实程度达到设计要求之后,方可停止碾压施工。碾压完成的路段应尽量避免压路机调头或者急刹车,保护表层的平整性。

三、公路工程级配碎石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加强施工质量检测工作

通过检测工作能够及时发现在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因此施工单位应重视检测工作,建立起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在每道工序施工完成之后,都应组织技术人员进行质量检测工作,对于检测不合格的部分,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处理,其中检测项目及标准如表1所示。同时形成完善的岗位责任制度,合理划分不同岗位的职责。针对具体的职责进行岗位培训,使施工人员充分掌握级配碎石基层施工的标准及规范,减少在施工中存在的人为操作失误,将各项职责落实到位,确保施工能够顺利进行。

2、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碎石间嵌挤作用以及其本身强度是影响基层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对原材料的质量加以重视。在选择碎石材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其一,碎石材料的强度及粒径必须满足施工要求,并由技术人员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确定最佳级配比例。其二,控制细集料的塑形指数,相关研究表明,塑性指标较低的级配碎石材料具有良好的抗变形能力。同时塑性指数较高的集料,容易受到水分侵袭出现膨胀现象,进而导致其水稳性以及透水性降低。通常情况下,细集料的塑性指数应控制在4%以内,防止后期施工中出现表层板结的问题,影响级配碎石基层整体的强度及透水性能。

3、注重接缝处理

在级配碎石混合料摊铺的过程中,尽量避免施工中断,导致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受损。在每天施工完成之后,做好相应的覆盖措施,避免混合料水分流失过快。再次施工时应检测接缝处混合料的含水量,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补充洒水,保证满足施工要求之后方可继续施工。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机动车保有量逐年攀升,对于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级配碎石垫层在透水性以及经济效益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缓解了半刚性基层裂缝对路面的危害,在公路工程建设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具体施工操作的过程中,应严格遵循相关的技术规范,加强质量的控制措施,延长公路工程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陈承兴.道路工程级配碎石基层施工技术研究[J].福建建材,2015年11期.

[2]崔頔.辽开高速公路路面级配碎石柔性基层施工与研究[J].北方交通,2015年11期.endprint

猜你喜欢
公路工程施工技术
公路工程创新管理思路探索
公路工程CBR试验检测探讨
各阶段造价控制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
公路工程中的水泥比对试验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工程量清单在公路工程招投标中的应用
公路工程投资快速估算法